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版

【头条评论】

时间越快越要思考

本报编辑部

我们这一代人的行脚与波诡云谲的时代同步,一切都在迅速变化、交融和碰撞。在时间的沙漏里,有的东西留了下来,而有的东西永远离我们而去,走入历史的暗影。时间塑造着一切,也改变着一切;时间翻新了历史,也启迪着思考。

时间走得太快,科技的更新让人应接不暇。电子商务日趋发展,网络购物成为一种常态;信息搜索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变得乐趣无穷妙不可言;移动互联让越来越多的人醉心其中,微信、微博不仅仅是科技产物,更成为了一种文化,重塑了我们的交流模式。科技带给我们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问题。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已经成为了“网络依存症 ”的患者?不能上网是否让我们怅然若失?搜索引擎承担了主要的思考任务,学习上的懒惰和浮躁是否已经占了上风?虚拟空间的交流畅快无比,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是否变得愈加淡漠?但正如弗兰克尔说过的:“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更多的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时间走得越快,我们就越要思考,在现在这个不可逆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到底要如何选择?是做科技的主人还是奴隶?

时间走得太快,快餐文化正在进一步蚕食着我们的生活。进入 2011 年的下半年,穿越剧开始在荧屏上大行其道。这种剧集以特有的笑料、冲突和包袱,使观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因而极具吸引力,一时间受众颇多,好评如潮。然而归根到底,穿越只是依托于想象力而存在的“容器”,穿越作品的主要内容还是现实中的人与思想,其价值仍主要体现在对人性和现实的阐释是否到位上。在穿越剧叙述故事及描摹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依托历史却又玩弄历史的“伪穿越”,比如改编自号称“清穿三座大山之一”的某剧中,我们看到宫廷出殡,披麻戴孝的皇帝白衣竟然配上红帽,煞是惹眼。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应该有见识,哪怕在今天,恐怕也没有人会在遇到丧事时穿红带绿吧。类似的雷人情节恰恰反映出这种快餐文化的产物对历史和现实的不尊重。时间走得越快,我们就越要思考,作为有常识、有见识、有知识的一代人,我们的视角是否不应局限在穿越剧所带来美好的观看体验上?我们是否也应该沉下心来,专注地阅读一本经典,了解一段真实的历史,认真思考人生的真谛?

时间走得太快,太多的选择使人容易迷失自我。上课、作业、文献、报告、讲座、实习、社团活动,我们不是明星,但我们永远行程很满,好似处在热锅之上,每个人的身后都跟着“成功学”,而面前捆绑着未知的未来。我们焦虑、紧张、忙碌、没有安全感,不忍心放弃任何一种可能,什么都想参与一把。转眼,这个学期已过去了大半,很多人身心俱疲,却从未静下心来进行总结和展望。时光流淌,青春一路散落,奔跑中,有多少人明确自己想从事的事业、想做出的改变?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的梦想,希望过的生活?时间走得越快,我们就越要思考,我们到底想要追寻什么,照单全收毫无选择的忙碌真的有意义吗?

时间走得太快,带走了太多的东西和太多人。我们失去了乔布斯,失去了小悦悦,失去了对李阳老师的无限崇拜,也失去了动车事故中无辜的生命。时间也许会带给我们悲痛,但同时它也给予了我们希望。乔布斯走了,他的产品和创新理念却带来了电子产业的深刻变革;小悦悦走了,但对社会良知和国人道德的拷问还在继续;李阳老师的形象黯淡了,名人心理及社会家庭问题却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动车事故中那些无辜的人们走了,交通安全获得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悲剧让我们反省,促使我们下大气力提倡创新、呼唤良知、追求“真善美”、保障公民安全捍卫公民尊严。学者崔卫平说:“你所站在的这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时间走得越快,我们就越要思考,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中,我们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又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相对于事后的反省,对国家和社会常态化的思考和总结何时才能作为一种社会习惯,并逐渐发挥作用?

蒲公英从早上七点开到下午五点;

草履虫的寿命最多是一昼;

蝉十余年苦守,只能畅鸣一夏。

和它们相比,我们幸运地能够纵横世间几十载,可真正懂得珍惜的人又有多少?我们的脚步太快,因此错过了身边最美的风景,错过了在少年青春时该做的事情。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说,一个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懂得自己的责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庆幸于年轻时审慎的选择,理性的思考,执着的坚守、能够不后悔于所有经历的时间。有时候,放慢速度,反而是一种进步。▲

【凌云调查】

近年来,高校的内部管理逐渐走下神坛,不再高高在上。学生参与式管理开始成为校园里的时髦概念,一些学校与学生间对话的崭新机制也逐渐获得学生的认可。在广开渠道,推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建设的议题上,厦大有话要说——

默契治校:

参与式管理开启校园对话机制

本报记者 江居正 王昀 赵成栋

学生才是校园的主人

“增进了解,气氛愉快,在其他大学中很少见,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 11 18 日下午,参加完在克立楼举办的“和谐校园大家谈”座谈会后,留学生 Clement Hervelin 直言不讳地评价。

这场“在其他大学很少见”的活动,是厦大学生与学校管理层面对面沟通的平台之一,也是学校研究生会“和谐校园,青春先行”系列的精品主打栏目。活动当天邀请了学校 17 个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厦大各级学生代表,大家围绕与广大同学利益息息相关的 100 个校园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在厦大,类似“和谐校园大家谈”这种推动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活动并不鲜见,其中最知名的当属每月定期举行的“校长有约”。这个由校长“点名”启动的“早餐会”从 2010 4 月正式进入学生视野,目前已经成功举办 13 期。被邀请的学生与校长共进早餐,不仅能够分享校长的教育理念、学术心得,感受校长的个人魅力,而且可以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反映给校长。对于校长早餐会上学生提出的那些建议和意见,学校有一个专门的督查机构——厦大办公室督查室监督具体的落实情况,并报校长审核。这其中就包括“图书馆努力增加阅览室座位”的学生建议,学校直接使用校长专项拨付经费 20 万为学生购置阅览桌 165 张、椅 666 张,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

除此之外,各个学院、部门的院长信箱、处长信箱和主任信箱也被广泛应用。本着“使学生的意见更直接地反映到相应部门”的初衷而建立的“凤凰花开”网站就提供了学生处和团委负责人的信箱,让学生有直接与相关领导对话的机会。校园 BBS 也在沟通学生和学校各部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朱校长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浏览厦大的 BBS ——鼓浪听涛,对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和建议予以批示。作为开放式平台,网络在参与式管理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厦大一直拥有着‘学校爱学生,学生爱学校’的传统,学校一直把与学生沟通是推动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大事来做”,学生处处长林东伟说到,“目前,学校已经开始建立起以校长为主导,各机关职能部门、各学院与学生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广开渠道,互通有无的校生沟通学生机制”。

“管理部门也是弱势群体”

在“和谐校园大家谈”座谈会上,与各位学生代表相比,来自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并不那么轻松。

“问题最多的就是我们后勤集团,从门卫保安到餐饮都归我们管。”后勤集团副总经理郑庆喜说。他向在场学生细数起现在学校食堂正在面临着的“招工难”、“物价高”和“卫生保障”三大难题,让大家看到学校后勤管理中困难的一面。

“看来,管理部门也是弱势群体”,与会同学感慨道。随着各类沟通平台的逐步搭建,学生角色的主体作用愈发彰显。不过,学校的管理部门作为学校政策的最终实施者,却往往不被理解。参与式管理机制的推进让更多同学融入学校决策讨论中来,但许多人对学校各部门工作认识程度不深,并不能细致思考校园管理工作的难处,导致一些意见的提出带有偏激和理想主义色彩。对此,校团委学生组织秘书长张晴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更注意观察信息,理性发声,换位思考,更高效地反映问题”。

如何让普通学生的意见更“高效”?学生处林东伟处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参与到学校建设不单单是提意见、提看法,还需要同学拿出实际行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中来,亲自体验学校部门工作,从而更深入地查找问题。”目前,学校已经建立起以辅导员谈心制度、宿舍委员会、膳食委员会等为代表的互动渠道,并开辟了更多的勤工助学和学生自助服务管理岗位,希望能借助这些方式加强经验传达,让更多同学体会到校园管理一线的实际面貌状况。总的来说,学生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信任还有待加深,校园参与式管理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追求更加多样化的参与模式

厦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形式虽然卓有成效,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困扰。学校部门网站和校园 BBS 的访问量仍十分有限,此现象侧面暴露出学生对于校园管理的参与度似乎并不高。新闻传播学院的冯同学就告诉记者,自己没有注册校园 BBS ,因为觉得用处不大。而对于学校的部门网站也只是到了有特别信息需要了解的时候才会去浏览,平时基本不会访问。校团委秘书张晴老师也说,相对于对新浪、网易等商业性门户网站所抱有的热情,同学们对于校园各部门网站发布的信息明显关注不够。

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平台缺乏创新性,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变化的学生个性需求,另一方面也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方式有关。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许云清就谈到:“因为我们是理科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所以对于学校网站信息往往关注较少。”

如何创新途径,让更大范围内的学生群体参与校园管理,成为未来校园参与式管理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林东伟处长提出了自己的四个观点:一是继续依循推动“学校+学生”的双线管理方式,重点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更多参与学校管理事务;把校园的事上升到学生自己的事来做;二是加强校园媒体建设,充分发挥校园 BBS 的作用,加强学生喜闻乐见的如 WEB2.0 技术、 SNS 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手段的建设,促进校园信息便捷传达;三是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进行自主管理的作用,特别是更好贴近学生,处理好与发挥其在学校、与学生的信息传递与互动,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也希望广大同学多思考,多提出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提高意见的建设性意见。林处长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希望有更多同学通过这个信箱给我写信,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建设性的建议。”

张晴老师则再次强调了学生亲身体验校园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学校应多去宣传优秀的服务典型,推广普及其中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把参与式管理与学生生活减压结合起来,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二版人物

【大师】

吴宣恭:学术是人生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王浩宇 邬秀君 徐靖芮

他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一人”,却自称“半路出家”;他 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党委书记,曾有机会就任厦门市市长,却在二十多年前婉拒官职静心治学;他如今年过八旬,却依然保持教师本色,坚持自己的学术信仰;他是学者、师者,更是懂得吟诗品茗的生活家,是愿意 与青年学子分享学术智慧、畅谈人生感悟的大智者。 他,就是著名经济学家、我校吴宣恭教授。

经世治学——“安图只身誉,但求真理骞”

吴宣恭教授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最前沿、最有影响力的前辈学人之一”,很少有人相信他其实是“半路出家”。 1947 年,十七岁的吴教授考入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厦大被称为东南的民族堡垒,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思潮在厦大发展迅速。吴教授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籍,也逐渐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毕业之后吴教授转入政治经济学系,从此开始了与经济学相伴一生的研究生涯。

在治学中,吴教授一直将批判创新和坚持真理的信念贯穿始终。当学界对西方产权经济学倍加推崇的时候,他较早提出“不可照搬西方理论”的观点。当众多学者将西方“人力资本”概念视为时髦理论的时候,他率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出了这一概念的谬误,他甚至还点名批判一些学者的论调以及偷换概念的学术漏洞。何来如此胆识?吴教授真诚的说,“我坚信学术上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谁是真理谁就是主角,我敢于发表观点,更敢于承担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吴教授在我国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改革等与我国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通过对所有制和产权理论的长期跟踪,吴教授较早地提出了一系列产权理论,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揭示出我国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要根源,提出“要坚决反对公有经济中那些违反社会主义公平的行为,坚持生产过程的平等和按劳分配;坚决制止私有经济侵犯劳动者权益和国家利益,引导其进行合法经营。要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水平,并利用税制增强国家财力,调节过大的收入和财产差距,集中必需的资源,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都体现了吴教授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

传道授业——“行文岂为名传世,但愿弘音醒后生”

到今年,吴教授已经从教 61 年了,这半个多世界的教学生涯中,他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在去年 11 20 日吴教授从教 60 年的庆典上,逾百位来自政界、学界等各行各业的吴氏弟子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向老师表示祝贺与感谢,现场可谓盛况空前。

虽说桃李满天下,教学成果斐然,但回首六十余年的从教生涯,吴教授也曾有过尴尬时刻。那时他刚从英文专业毕业,开始担任助教并改教经济学,很多学生的年龄都比他大,问的问题有难度,吴教授有时也答不上来,只能通过课后多翻书多查资料多请教的方式逐步提高专业水平。吴教授也还记得半个多世纪前的一次教学失误 : 一次上课试讲,他混淆了“农业”和“农村”这两个概念。当时的指导老师当面指出他的错误,并严厉批评道:“这是非科班出身的局限,要打好基础。”吴教授从此用心铭记这句话,并努力在传道授业的道路上,坚持严谨的求学治学态度,为提高学术水平,更先后两次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深造。

在这 61 年里,吴教授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 5 部,其中两部为全国统编教材,分别于 1987 年和 1995 年获国家级优秀高等院校教材一等奖,其中的一部还于 1997 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吴教授在教育事业上的另一大贡献是,他于上世纪 80 年代力促从国外引进 MBA (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使厦大在 MBA 教育领域获得“六个第一”的殊荣——“ 成立全国第一个 MBA 中心,出版全国第一套 MBA 教材,授予国内第一个 MBA 学位,提出第一种 MBA 精神,主持编写第一本 MBA 教学大纲,积极推动第一届全国 MBA 联考”。

当年厦大在授予 MBA 学位时还有一段小插曲: 1990 年,厦大第一届 MBA 学生即将毕业,但是,能不能授予学位、学位证书上写什么专业,叫不叫 MBA ,当时的国家教委还没有正式的结论和批文。在 MBA 毕业典礼要举行的前两天,大家都很焦急,时任厦大 MBA 项目主管的吴教授只好请示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从晚上十点开始讲了近一个小时的长途电话,把厦大如何申请、如何办学等做了全面汇报,最终朱开轩答应同有关部门商量后第二天答复。心急如焚的吴教授当即补充说,“口说无凭,一定要用电报答复我”。第二天,即毕业典礼举行的前一天,厦大终于接到国家教委的电报通知:“此类事按此处理”,同意厦大发给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经济学硕士学位证书。从此, MBA 教育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

作为学者,吴教授对外界的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因为治学的责任一直挂在心间。 1989 年,从厦门大学校党委书记的位置退下来后,他谢绝一切职位,迫不及待地回到讲台,只为当一名普通的教师,以“跟上学术的发展”。此前,吴教授还是厦门市市长的热门人选,但他专程去找相关领导,千方百计地婉拒了这个让很多人艳羡的官职。对此,吴教授自己的解释很简单,“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教师。”

在去年吴教授从教 60 年的庆典上,由吴教授的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士捐资设立的 厦门大学吴宣恭教育基金 正式成立, 其下设的 厦门大学吴宣恭奖学金 厦门大学吴宣恭学生科研奖学金 将激励更多勤奋求学的学子们。吴教授始终坚信,学生是自己有限生命的延续与智慧的拓展。而老师是学术方法的引路人,学生自身的努力才是成就学问的关键,我愿意“在教书的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感情,看其成长”。

热爱生活——“难得最是心无碍,尽释思虑听海潮”

为学者,吴教授治学严谨,硕果累累。为师者,吴教授诲人不倦,桃李芬芳。而在平时,吴教授则是一个生活家。之所以被称之为生活家,是因为他相伴终生的诗书爱好,更是世事磨砺中沉淀的生命厚度;是他和深爱之人几经患难后的不离不弃,更是看尽世俗纷扰后的淡定从容。

生活中的吴教授多才多艺,收藏、摄影、交谊舞、英文歌、吟诗作对,甚至缝纫,他都样样精通。它们既是吴教授在治学之余修身养性的方式,更是吴教授对生活饱含热爱的表达。“觅句不成思未消,沙滩漫步且逍遥。一丝淡彩流天畔,十里烟波跨海桥。情侣相逐戏波浪,儿童欢笑放纸鹞。难得最是心无碍, 尽释思虑 听海潮。”这首《胡里山沙滩》是吴教授的大作,他说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你热爱生活,身外之物少惦念,就会发现大自然所给予的,如同苏轼所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吴教授还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的字笔势有力、灵动舒展,绝非一日之功,“笔墨取于物而发于心”,书法更多的是吴教授生命积淀的体现。

对于生活,吴教授曾反复提到这样几句话“每件事,看到它好的一面,人生就是快乐的、幸福的”,这就是曾饱受恶性肿瘤、冠心病病痛折磨之苦的八旬老人最真挚的生活体悟。无论顺流逆流,他都能坚持乐观的品格,“文革”中吴教授被打成右派,在那段动荡岁月里,他游过街,种过菜,扫过地也挑过粪。当时许多老师和学者为了自保,把自己治学的材料都销毁殆尽。吴教授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将很多珍贵的学术讲稿和研究成果保存了下来。而事实也证明,正是他的这份坚守成就了其日后的学术价值

“众贺痊愈庆奇迹,谁知磨难苦和悲。坚持只因有盟誓,不忍相弃早别离。” 这首感人的诗是吴教授为庆祝其夫人恶性淋巴肿瘤痊愈而作。 2006 年是两位老人的金婚纪念年,两人历经五十年的岁月风霜,感情历久弥坚,深情不渝。经常有人问吴教授婚姻保鲜的秘诀,吴教授总是非常质朴地说,“婚姻是两个人的相互信托,那就一遍遍地说谢谢吧,谢谢她在我病患时的不离不弃,谢谢她对我生活习惯的包容,她记下了我的忧愁,我才能这么安心。”感恩和包容是吴教授感情生活的经验,也是他传授给学生们的最动人的“爱的哲学”。 ▲

【先锋】

方可成:“理解和谈论这个世界”

本报记者 孙亭 赵盼盼

一身学生装束的男生走进了厦门大学公益伙伴沙龙的聚集处,亲切的笑容,幽默的谈吐,和我们印象中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有些许不同。他是方可成,“ 80 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现为《南方周末》报社驻京记者,主要报道时政、法律、教育等领域。

方可成说之所以定下这个主题——“理解和谈论这个世界”,是因为读《传播学史》时看到的一段话颇受触动:“新闻学院所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当然,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我们读大学并不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主要目的是学会理解与谈论这个世界。

为什么选择新闻

2001-2004 年,方可成就读于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理科实验班,期间获得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并因此得到了保送北大的机会。然而,每天高强度地做竞赛试题的生活“挺让人受不了的”,在某种程度上,方可成对理科有些厌烦。更重要的是,从初中就开始读《南方周末》的方可成就感到了和这份报纸最初的心灵契合,“十几岁是一个非常容易冲动的年龄,我发现新闻能够直接影响社会,看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而这样的情怀对十几岁的男孩子来说,是很有打动力的”。在他看来,这样一份报纸,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是新闻行业“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典范。

选择北大的新闻专业,方可成“考虑的不是将来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我从事的职业对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在那个时候的他看来,从事新闻职业是能够直接地切入社会、能够实现自己社会责任的职业。这个想法也符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理想,即希望自己有学问之后能够对这个社会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但随着之后的阅历积累,方可成的看法渐渐发生了一些理性的转变:新闻对社会当然有其正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非一蹴而就,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作用于每个个体的,新闻往往能帮助的仅仅是“一个人”,“比如某个生活处境悲惨的个体,我们能用新闻号召大家给他捐款,让他的生活暂时更好一些”。

在具体的事实面前,关于新闻对“理解和谈论这个世界”的意义关联的确宏大了一些,自己最初的新闻理想是否真的需要调整?这一直是方可成在记者生涯中持续思考的问题。

“理想可以有很多样子”

方可成曾在博客上发表《新闻学院为什么变成了“房地产学院”》,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新闻学院变成‘房地产学院’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新闻教育的理解是错位的,至少是欠缺的。更明确一点说,中国的新闻教育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没有让自己的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没有让他们明晰了解到新闻业之于这个社会的意义。”方可成也被夹在理想和现实,这道艰难、甚至有些残酷的选择题中间。

很快,有位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回应他,意思是说理想有很多样子。这位同学的观点启发了方可成,“我在选择新闻专业和新闻职业的时候,看问题可能有些太绝对化了,把新闻行业看成了唯一绝对能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业,可能把很多其他行业看成了不那么神圣的行业”。每个行业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是说只有老师、医生、律师、记者这些行业是神圣的,只有它们才能对社会起到正向作用。

“这些不同的声音给我很大的启发,就是让我看事情的维度从新闻理想的维度拓宽到公民角色的维度。”方可成总结,我们应该拓宽看问题的视角,要建设公民社会,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公民,都要承担公民的责任、都要具备公民的素质。记者可能是很重要的一群公民,他们所扮演的就是所谓的“第四权力”,一种监督性的力量,一种启蒙的力量,给社会民众一种公民社会的民主启蒙。

“《南方周末》在九月份改版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叫做‘打造最佳的公民读物’,这也是跟《南方周末》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息息相关的”,方可成肯定了《南方周末》改版的意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传达出一些值得肯定的思想,虽然这些价值可能与你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报纸能够把一些公民意识传达给我们的读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比解决一时一地的事情更加伟大”。

拿什么“理解和谈论这个世界”

在方可成看来,在提倡公民意识和培育公民社会的过程中,媒介素养是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所谓媒介素养,方可成将它解释为“读新闻的能力”:读新闻的能力并不是认识了基本的汉字就可以具备的,而是需要更多的判断力。比如选择读哪份报纸,读报纸的过程中判断出哪篇文章是软文,哪篇文章是被安排好的采访对象,相比媒体说什么就理解成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价值,这些也都是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可成认为,读者要选择“好”的信息源、同时对它保持批判的态度,要把新闻看成一个生产的过程——新闻需要让记者把原料采集回来,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再包装、上市、售卖给读者。“了解了这个过程,你就会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新闻生产,比如记者在采集原料的时候采集到的是不是被别人安排的‘不好的’原料,加工的时候故意把原料顺序换一下,导致产品质量有问题等等”。

方可成说,媒介素养对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甚至是中学里面,应该普及媒介素养的教育,让大家明白新闻是怎样的一个生产过程,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大家都有很高的鉴别能力,就会使那些精心打扮的谎言没有市场,逼迫他们向真相靠近。这样,公民就更加具备了“理解和谈论这个世界”的信息能力。

“虽然有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依然很喜欢我的工作,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我能够发挥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管你是做记者,还是公民,好奇心和责任感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了这样的好奇心,你才想明白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像我现在做时政报道,我就很好奇,我们这个国家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国家的行政运行到底是什么样的,从事这样的行业能够给我空间和平台了解我们的社会,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谈论这个世界。”

方可成刚刚开始自己的新闻人生涯,刚刚开启对公民责任的追索,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谈论,才刚刚上路。▲

三版关注

由于经营不善,光合作用的营业额连续几年下滑,今年 10 28 日,除了北京几家加盟店仍在运营之外,光合作用其他所有连锁门店全部歇业。它的遭遇被视为众多面临危机的实体书店的一个缩影。光合作用的倒闭是实体书店走向衰落的预兆还是涅槃重生的前奏?

(本部分不是编者按,算是一个导读,可直接放在题目旁。用黑体,字号比正文大。)

“光合”歇业,实体书店遭遇寒冬?

本报记 刘逸琪 单筱婷 徐佳雨詹争艳

2011 10 月末,外文学院 10 级硕士郑想刚刚从姐姐那里得到了一张面值 300 元的光合作用书店购书卡,本打算买几本书回来。令郑想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一夜之间,厦大西村的光合作用书房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些空书架横在店内。由于经营不善,光合作用的营业额连续几年下滑,今年 10 28 日,除了北京几家加盟店仍在运营之外,光合作用其他所有连锁门店全部歇业。“简直难以相信,几天前还看它开着,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怎么一夜之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么大的一个连锁书店就这样倒了。”郑想的心里充满了惊讶和惋惜。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集中到这家书店,它的遭遇被视为众多面临危机的实体书店的一个缩影。在国内,除新华书店能靠地租优惠等一系列“政策”长期维系,大多数实体书店眼下都在挣扎。光合作用的倒闭是实体书店走向衰落的预兆还是涅槃重生的前奏?这是一个尊重文化、热爱文化的社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光合”不在,这个冬天有点冷

作为国内民营书店的代表,光合作用书房自 1995 年开业至今,已经走过 16 年的历程。多年来,对于生活在它周围的市民而言,光合作用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像是坚守在都市文化荒漠中的一股清泉。对于厦大师生而言,光合作用厦大店更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信息科学学院 2011 级硕士迟语寒眼中,光合作用是一个环境优雅的书吧,“在里边,没有繁杂生硬的工具书,拥有的都是文艺气息。”但现在,她想再逛一逛那个温馨的书店,在里边悠闲地喝着咖啡读书已经成了奢望,“闲暇的时候再也不能去那里感受这种气息了。”

然而,为光合作用书房哀伤的不仅仅是普通的读者,事实上,这个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连锁渠道”的民营连锁书店歇业的消息也让写书、出书等图书产业链的相关者们震惊,引起了业界的轩然大波。 光合作用到底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是缠绕在很多人脑中的疑问。除了自身的经营问题,《广州日报》在 11 4 日的报道指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电子商务快速冲击并分流实体书店的情势下,京东商城、当当网、苏宁易购等网络书店正逐渐控制传统的图书营销。在‘大浪淘沙’中,光合作用书房的倒闭并不意外。”这种观点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厦门大学医学院 2011 级硕士小余也认为“光合作用现在面临的困境确实从侧面反映了网上书店、电子刊物对传统书店和纸质图书的冲击。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刊物作为主要的阅读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电子刊物确实有自身的许多优势” 。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实体书店越来越面临着盈利空间有限、经营不善、读者市场萎缩等诸多难题的困扰。在这个冬天,光合作用的倒闭显然为实体书店带来了更深的寒意。

利润微薄,实体书店步履维艰

光合作用的遭遇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实体书店的关注与思考:这 仅仅是实体书店的个案还是普遍性现象?导致 实体书店难以为继的因素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本部记者走访了厦大校内和周边的书店。

作为 福建文化的标杆,建立于 1987 年的晓风书屋是民营实体书店的杰出代表。然而, 下午三四点,当记者来到 这个 静静坐落于厦大医院一条街的书店时,却发现店内顾客稀少,冷冷清清。当班店员小林在介绍书店的情况时说:“晓风书屋厦大店以专业性的书籍为主,客源更多的是厦大的老师和学生。相比晓风书屋在厦门的另两个门店,大学店可以说是盈亏状况持平,谈不上盈利。”面对网络购书及电子书的冲击,小林无不担忧,“很多顾客把书店当成网络购书的‘体验地’,他们会在实体店看好了要买的书,然后再上网以更低的价格买下”。

距晓风书屋不足 50 米的琥珀书店在开店之初也困难重重。 店主阿默告诉记者,琥珀一开始也是销售新书,但过得很艰难,“书店的位置不是很好,相对偏僻,租金低,但客源很少,最后也是入不敷出”。这使得阿默不得不重新调整经营思路,在寻找到新的进书渠道之后,书店将经营的主体开始转向特价书和旧书上来。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 店里逐渐形成了特价书和古旧书的经营特色,售书业务目前占到了营业额的 70% 。他还把书店分成了两层,一层卖书,二层有座位,可以喝饮料,吃点心。但阿默坦言,虽然售书营业额有所增加,但与餐饮服务相比,利润仍然很少。

比起晓风书屋和琥珀书店,荒岛图书馆开在更偏僻的厦港老渔区。这家小书店位于民族路 145 号,它的定位是“闲置图书交流平台”,类似于公益性质的小图书馆。 怀着一种图书共享的理念,店主老岛在去年 7 月租下了这家店面,一直守候至今。然而,相对于高昂的租金,荒岛书店每月两三千元的收益还是显得很单薄,即使兼营了各种小玩意后还是没能改变现状。

《厦门日报》分析认为:“从商业角度看,无论是琥珀还是荒岛,其实都仅仅处于能够维持经营的状态。低微的利润使它们必须依赖于低廉的租金,也决定了它们在市场变化中的脆弱承受力。”于是, 复合式经营成为当前图书销售行业的趋势。作为去年 11 月刚进入图书市场的新成员,厦大时光书店一开始便选择了这条途径。这是唯一一家位于厦大校园中的民营书店,经过一年的经营,现在逐渐成为厦大学生度过课余时间的场所。经营者小麦告诉记者,厦大时光的前期定位就是以书店为主,配套咖啡馆,同时兼营针对厦大校园的创意文化产品。“主要是为了分担图书销售的压力”,在小麦看来,如果单纯经营图书,在现有的图书市场环境下,难度还是很大的,“电子商务对传统书店冲击比较大,所以不得不寻找相应的对策”。这种经营的模式的转型,或许是“冲出突围”的一种尝试,但依然难掩实体书店整体的颓势。

数字化阅读带来冲击

在实体书店还在艰难度日、另辟蹊径之时,数字出版市场却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营困境的背后,实体书店面对的实则是网络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

根据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 2010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 2009 年增加了 8.2 个百分点,增幅为 33.3% ,在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中幅度最大,而“获取便利”是受访者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人文学院哲学系大三学生杜奕婷喜欢阅读电子书,她觉得电子书便捷而且信息量大,“有时老师推荐的一些专业资料不容易买到,但在网上很快就可以找到”。对小杜而言,现在只有当她遇到非常喜欢或者经常要用的书才会到书店掏钱买书。采访中,大多数同学都和小杜持有相同的观点。 尽管喜欢书店的氛围,但迟语寒也不得不承认 网络是个神奇而又伟大的东西”,“几乎所有市面上出售的书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我们可以在当当、卓越上网购,也可以在线读书或者下载电子档,还可以加入红袖添香、榕树下这种原创读书网站,完全可以做到在第一时间里读到新书。”我校图书馆区域与资料研究中心负责人周建昌也正面表示了图书电子化的作用,“各种途径的知识公开化,促进了知识的普及”。

数字化阅读的流行也与高速发展的电子出版业务和日趋普遍的网购模式密不可分。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至 2008 年底,中国 578 家图书出版社中已有 90% 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 2010 年,数字出版的利润在出版业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 30% 。由于折扣多、运输快捷,网络购书也成为人们买书的首选方式。根据《出版商务周报》 2009 4 20 日的“网上购书与网络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2003 年,仅有 12.7% 的读者在网上购买过图书,到了 2005 年这个比例接近 1/4 2008 年曾经在网上购书的读者比例更是达到了 1/3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有过网络购书经验的读者比例还可能进一步增加。

冲出重围,寻找书店的春天

实体书店受到网络书店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打造出新的市场是所有实体书店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台湾知名民营书店——诚品的运营模式或许可以为内地书店提供借鉴。来自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 2011 级硕士吴旻荏,是记者在台湾交流时结交的朋友,他曾是班上有名的“诚品迷”,每周都要到诚品书店去逛一逛。“诚品成功地塑造出了一种读书气息,让书店与时尚艺术成功结合。走进诚品,你不会急着找书,而是一种午后停步的休闲。诚品打造的不只是书店而是‘生活’,在多逛多看的频率下,销售额也自然跟着上去了。” 吴旻荏眼中的诚品早已不是书店这么简单。

在传统图书市场日益严峻的现状下,单纯依靠图书销售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于是内地书店也开始将重心放在品牌塑造、多元经营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各种探索和转型。 目前晓风书屋在厦门有三家店,各个分店开展特色经营:厦大店以文史哲及学术书籍为主;以杂志、通俗读物和畅销书为主的 SM 城市广场店是晓风为生存自救的试验产品,阅读群体更广一些;而鼓浪屿分店则定位于打造雅俗共赏但不走调的好书店,这也是晓风未来调整经营方向后着力打造的风格。这样根据地理位置和受众人群来定位书店的具体走向,是晓风书屋面对实体书店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而采取的经营策略。据悉,除了厦大店的盈亏状况持平之外,其余两家分店的经营状况还是比较可观。

而对于琥珀书店来说,古旧图书和特价书也并非唯一的途径 。店主阿默开始引入别具特色的沙龙文化,播放独立电影,店内二楼可容纳四十多个人的“小放映室”还曾爆满。“我们想利用仅有的资源为厦门的读者呈现一些他们平常不容易看到的作品。独立电影的生存状况非常艰难,我们这样做既给了读者不一样的体验,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支持。”阿默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在无形中突出书店的特色,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店内图书的销售。另一方面,琥珀书店还开展个性化服务,帮顾客代购特定的书籍,并负责邮寄。目前,琥珀书店主要经营文史哲类中文书籍,但阿默计划增加店内的图书类别,近期会购买一批外文书籍,并且正在考虑更换店址。

而经过一年“复合式经营”的探索,厦大时光书店的营业状况也正在稳步上升。经营者小麦告诉记者:“虽然有咖啡馆作为辅助,但我们始终最关注书店这一块。能不能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图书和独特的阅读氛围,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一点也正符合 周建昌老师对实体书店的期待,“书店的人文气息是网上书店和电子图书所不能达到的,要多利用图书馆和书店,有系统化的知识,再利用的网络即时信息和概念。”。

对于实体书店的未来,正在探索中的经营者们依然充满了信心。 阿默表示“即使现在网上购书很方便,但是实体书店还是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关键在于经营者本身是否善于挖掘”。 小麦也同样十分乐观,“其实‘光合作用’的倒闭更多的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不善,并不能直接反应这个行业的不景气。”在他看来,网络书店确实为读者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但等市场恢复了理性之后,消费者还是会倾向于最本质的消费行为,“逛书店具有偶然性,和书本邂逅的美好感受绝对是上购书网站有目的地寻找书本不能代替的。换而言之,读者回归书店是迟早的事情。”

【延伸阅读】

诚品书店:一座城市与它的文化

诚品书店,台湾著名的大型连锁书店之一,于 1989 年由吴清友创办,目前在台湾共有五十三间分店,两家儿童馆、两家文具馆、五家音乐馆。敦南店、信义店甚至成为台湾的一大文化景点。“到台北,逛诚品”,已成了许多游客的一句口头禅。

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之理念而创造出来的诚品书店,将自身定位于空间创意、文化创意、生活创意的场域。附设雅座的咖啡厅,明亮、开阔的空间,具有浓郁欧式图书馆风味的书城,诚品创造出了一种充满人文艺术气质的氛围。混合着咖啡浓香和书籍墨香,集花店、画廊、艺文空间为一体,每年举办约 500 场演讲与展览,这个复合式书店以自己独有的多元化经营赢得了购书人的肯定。经过十四年的坚持与努力,如今,诚品不仅仅是书店,还是一个浓缩的艺术殿堂。

1995 年搬迁,诚品试行“今夜不打烊”的特殊活动,却意外收到奇效,于是开始了 24 小时经营的举措。其结果就是诚品的意义已经突破了书店的意义,而成为城市别样的公共空间。在台湾,不仅是读书人去诚品,从三岁到八十岁的普通民众都是诚品的忠实顾客。诚品不仅成为台湾民众买书的地方,更是打发休闲时光的地方,甚至是情侣约会的地方。有一句经典的诚品广告语,生动地反映了诚品在台湾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如果不在家,就是在诚品书店;我如果不在诚品书店,就是在去诚品书店的路上。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台湾的一座文化地标,一种生活方式。

据悉,诚品书店近日正在筹备在江苏苏州开设大陆第一家门店,大有进军大陆市场,把诚品的文化精神带到大陆来的势头。一边是相继倒掉面临窘境的大陆民营书店,一边是不断蓬勃发展并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习惯的诚品书店,这一文化现象也许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诚品,简单的两个字,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书店的另外一种可能。

(本报记者 徐佳雨编辑整理)▲

图片说明:

1 、很多顾客把书店当成网络购书的‘体验地’,他们会在实体店看好了要买的书,然后再上网以更低的价格买下。

2 、琥珀书店将经营的主体开始转向特价书和旧书上来。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店里逐渐形成了特价书和古旧书的经营特色。

3 、荒岛图书馆开在更偏僻的厦港老渔区。这家小书店位于民族路 145 号,它的定位是“闲置图书交流平台”,类似于公益性质的小图书馆。

4 、厦大时光的前期定位就是以书店为主,配套咖啡馆,同时兼营针对厦大校园的创意文化产品。这种经营的模式的转型,或许是“冲出突围”的一种新尝试。

5 “到台北,逛诚品”,已成了许多游客的一句口头禅。台湾诚品不仅仅是书店,还是一个浓缩的艺术殿堂。

6 、光和作用已成回忆,有关它是否“复出”传闻不绝于耳,至今仍未见回转的明显行动。但愿这不是它的结束,而只是一场考验。

7 建立于 1987 年的晓风书屋是民营实体书店的杰出代表。然而, 下午三四点,当记者来到 这个 静静坐落于厦大医院一条街的书店时,却发现店内顾客稀少,冷冷清清。

(摄影 / 本报记者 徐佳雨 王浩宇)

四版 凤凰树下

【文化视点】

记录一场花样的年华

本报记者 余姝航 王浩宇 林晓京

“母校的钟声悠悠不断 / 隔着 / 一排相思树淡定的雨雾 / 从四十年代的尽头传来 / 恍惚在唤我,逃学的旧生 / 骑着当日年少的跑车 / 去白墙红瓦的囊萤楼上课”

余光中在《浪子回头》中曾这样表达自己对厦大生活的怀念之情。虽然在厦大只停留了短暂的一个学期,但这段时光却记录了他“成为一名作家”梦想的萌发。时至今日这位乡愁诗人依然对厦大存有美好的印象和不绝的追忆。

大学是校园生活的最后一站,承载了有关青春与梦想的一切记忆,于是记录这一段难忘的生活成为学子们表达情愫、追忆年华的最好方式。在厦大,一群年轻人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着美好的校园时光:有的人喜欢玩 DV 、摄影,用它们记录成长的历程和校园的美景;有的人寻觅知音、组成乐队,一同谱写着梦想的乐章;还有的人时常追忆往昔的校园时光,融情于文字,散发出缕缕书香。

镜头捕捉成长

最近,一个名为《一分钟环游厦门大学》的视频悄悄在网络上走红。短片中,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将厦大的景点和人物串联在一起。虽然每个场景只有一两秒钟,却涵盖了所有厦大学子熟悉的地方,创意十足而又温馨感人。

这段短片来自 09 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 Oh Yeah ”组合。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李一建告诉记者,视频的创意来自于《一分钟环游世界》,“当时有很多书、明信片和照片对厦大进行记录,可是似乎还没有‘民间’的宣传片。当时正好有一项课业任务,于是我们五个人一拍即合,开始了拍摄。”

对于自己在厦大的生活,五个年轻人都有着自己切身的感受。成员林晓霜认为,厦大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拍摄的器材是由学院提供的,不用担心经费不足,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把想法付诸现实。而在李一建看来,正是这种宽容与关怀,给了他们创作的动力。另外,他对厦大校园里独特的氛围也深有感触:“平时去咖啡厅喝个小茶,看本小说,就会有很多灵感浮现出来。”

《一分钟环游厦门大学》并不是“ Oh Yeah ”组合的第一次合作。在此之前,五个人拍过广播剧,还为厦大棒球队拍过广告片和纪录片。现在他们正在筹拍一部校园纪录片,是关于大学生如何抵抗现实功利诱惑,执着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对于这部片子的主题,成员肖瑾玉理解为“大学时光是一个人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要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最适合的年龄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才不枉大学时光。”

“其实拍 DV 的过程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回头一看,最庆幸的是有我们 ’Oh Yeah’ 在!”李一建笑着说。

图像铭记青春

在厦大,除了 DV 达人们,还有一群用照相机记录校园生活的“幕后英雄”。 10 级广告学的黄桦就是这样一个摄影爱好者。在网上被称作“拐大”的他目前和另外三位同学共同管理着人人网上的“生如厦花,爱拍厦大”小站。现在小站的关注人数已经接近 2000 人。此外,在微博、豆瓣、网易、图虫网上也都能留下了他对厦大的点滴记录。黄桦说,建立这个小站的初衷就是想开辟一个场所,用来分享自己或者同学拍摄的照片,“这是首个记录厦大自然和人文风景的原创人人小站。我想让大家在看到照片时,油然而生一种厦大人情结。”虽然经营这个网站并没有任何经济收益,但黄桦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很多毕业生在我的小站上看到母校的照片都很激动,表示很想念大学里的日子,而且肯定了我建小站的意义。有了这些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就相当满足了。”当然,他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小站,向小站投稿,和自己一起记录这个校园的美丽。

新闻传播学院 11 级毕业生顾晨昱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摄影爱好者。目前在媒体任职的他在工作之余开了一家名为“ Leaf ”的摄影工作室。晨昱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美的一面,他希望能用美丽的照片给人带来自信。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晨昱就以厦大为背景,为同学和朋友们拍过很多写真。回想起来,他最得意的作品则是大三那年,他们的 MACCAT 团队拍摄的一组“在厦门岛散步才是正经事”的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厦日光景摄影比赛的第一名,“其实那组照片现在看来很一般,但是大家能在一起拍照,真的很开心。”除此之外,他还为厦门“辛辛印象”拍摄过厦大和鼓浪屿的主题明信片。

“也许毕业后更容易怀念学生时代吧”翻看以前的照片,晨昱有些感慨:“它们记录的不仅是厦大的一草一木,更是我们安放青春回忆的地方。”

音乐谱出梦想

09 级经济学院的周思齐是从“抛物线”开始喜欢上摇滚的。这个两年前在漳州校区组建的乐队记录了他两年的大学生活,也承载着他的梦想。

2009 12 6 日,思齐和五个同样喜爱音乐的同学成立了“抛物线”乐队。他担任节奏吉他手,负责乐队伴奏。今年七月,在迁往本部前,他们自费筹办了一场精彩的告别演出,乐队也因种种原因宣告解散。

告别演出筹办的整个过程并不顺利,“有的成员课程多,大家很难统一时间在一起练习”。乐队没有办法申请理想的演出场地,平时训练也经常遭遇投诉。不过,想到这是“抛物线”的最后一场演出,大家都使出了全力。临近演出前几天,六个男孩子“每天从中午 12 点一直排练到晚上 11 点,饿了就随便应付一下,回校时宿舍楼都已经关门了。”回忆起当时的日子,思齐感觉特别棒,“一想到在我们演出的时候,台下观众欢呼呐喊情景,我全身就充满了力量。”

抛物线的告别演出在 7 20 号这一天,总共持续了 3 个小时,中间未曾有任何中断。音乐变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他们不知疲倦地唱着,把在漳校这两年的故事都唱出来了。也许是太累了,思齐说,在演出结束后的聚餐上,六个人都没怎么说话。

搬来本部后,离开“抛物线”的思齐依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玩音乐。周六的晚上,他经常和吉他社一起,坐在科学艺术中心前的草地上唱歌。偶尔也会参加演出,像厦门动漫节、学校的外文歌曲大赛等等,对音乐的执着没有丝毫改变。谈到对未来的打算,他说自己有考研的想法,并且依然会选择和音乐有关的方向,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在采访将近结束的时候,这个大男孩拿起了心爱的吉他,唱起了他喜欢的《公路之歌》:梦想 / 在什么地方 / 总是那么 / 令人向往 / 我不顾一切 / 走在路上 / 就是为了 / 来到你的身旁。

文字记录情感

除了影像和音乐,一些厦大人还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诉诸笔端,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呈现那段美好的生活与回忆。郑启五老师的《芙蓉湖随笔》,朱水涌老师的《厦大往事》,潘维廉、费菲的《魅力厦大》,陈福郎主编的《凤凰树下——我的厦大学生时代》, 王豪杰主编的 《南墙记忆:老厦大的故事》等便是如此。

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的副教授郑启五一直称自己是 地地道道的“厦大土著” 父母一直在厦大教书,而他则在这里出生、长大、读书、教书,对厦大的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 “我热爱厦大带给我的种种感动,我与厦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可分割”正是怀着这种难以抗拒的母校情结,他开始记录与厦大相关的点点滴滴,一写就是几十个寒暑。

2008 年,郑启五整理了自己先前所写的文章,把它们全都收录在了《芙蓉湖随笔》一书里。之后,他又在厦大报纸和自己的博客上陆陆续续发表了一百多篇有关厦大的随笔。郑老师还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将博客日志收集在一起,取名为《情人谷随笔》和《厦大之恋》。这些文章大都是随感而发,他笑称“全世界我写厦大是最多的”,因为厦大的每一点小变化都会让自己文思泉涌。

尽管时光流转,但阅读那一段段文字,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芙蓉湖随笔》中,郑启五写到,他在大四时赶上了厦大 60 年校庆,自己应征成为了校庆记者团的骨干。“三天夜以继日的采访充满着激情和亢奋,几回回手抓着墨迹未干的稿子就直扑宣传办公室,子夜的灯光下,学生记者和编辑老师同舟共济,抱成一团,当一条条报道和特写被蓝色的油墨印刷在《厦门大学》报的校庆特刊上时,胜利的喜悦写满了我们张张不知疲倦的脸庞。”回忆起这段经历,郑启五难掩激动之情:“大学毕业已经整整 20 年了,往事如昨天一般,我仍然不时地把抒情的文字交给我们朝气蓬勃的《厦门大学》,和同学们一起挤在飞驰的‘波艇’上,让青春的浪花溅湿衣裳,那感觉真好!”

郑启五写作的欲望从当时一直延续到现在, 尽管身兼数职,但 他至今依然笔耕不辍。“我还会不断地写下去,继续记录在厦大的点滴生活,记录厦大的成长与变化,记录自己与厦大的缘分,记录自己对厦大的每一份感情。”

曾在厦大就读的经济学博士赖勤学在《海边的巴别塔:厦大深呼吸》一书中这样描述:“厦大成了许多过往尘缘的精神栖息地,多年以后,风干的是时间,流传的是故事。” 在他的笔下,大学“是心灵的故乡,不是名利的铺板。”在这样一个心灵的故乡里,一届届校友们用不同的方式不断续写着自己的故事,诉说着与厦大的情缘,同时也一起记录着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和光荣梦想。▲

【文化新说】

11 · 11 ,造节热的冷思考

本报评论员 董立功

11 11 日,本来是一年中极普通的一天。但因为这个日期中含有 4 个形似棍子的阿拉伯数字“ 1 ”,不知从何时起就被高校学子们奉为“光棍节”。除此之外,元旦( 1 1 日)被人造成“小光棍节”, 1 11 日和 11 1 日被造成“中光棍节”。而今年( 2011 年)的 11 11 日恰逢 6 个“ 1 ”在一起,更是被网友“尊”为百年难遇的“世纪光棍节”、“神棍节”。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很重视过节,而且把过节当成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然而,这个节龄不长的“光棍节”的本质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人们过节的理由也因此千奇百怪:试图“脱光”的光棍们在过,恋爱中的情侣在过,甚至已经结婚的夫妻也在过。光棍节成了“找乐子”的节日,跟自己是不是光棍已没多大关系。这个诞生于大学校园里的“光棍节”,正在悄悄从一个单纯的校园娱乐活动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而嗅觉敏锐的商家们正是瞄准了这个大好时机,赚个衣钵满盆。“光棍节”的背后是越来越浓重的商业味道。购物、消费成了庆祝“光棍节”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式。各大商家、影院、消费场所无所不用其极,营销大战早在 11 月初就显现端倪,一波接一波的促销浪潮接踵而至。有媒体称,淘宝在“光棍节”这一天的成交额高达 52 亿,整个行业都在血拼这一促销季,极高的点击量致使淘宝系统数度瘫痪。

在社会各界的酝酿、推动下,光棍节从草根狂欢的噱头到商家赚钱的机遇,从虚拟的、局部的“小节”到现实的、全民的“大节”,这其中体现了整个社会观念的一种嬗变。过节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希望利用这个看起来有些特殊的日子来制造一些机会,以满足自己的某些心理需求。“光棍节”对于某些青年人来说已成为一个借口,一个可以打破平静生活、人为制造一点乐趣的机会。西安某高校的女生在光棍节当天甚至出现了打出“求温暖”、“求拥抱”牌子。

过节其实是一种社会仪式,购物、消费都是这个仪式的一种载体,人们过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满足心灵的某种需求。清明节是为了追忆对祖先的思念,端午节是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中秋节是为了表达对家人、故乡的思念。也许是因为国人的感情过于丰富,中国本土的节日似乎已经不够我们过了,于是人们纷纷把目光瞄向了国外: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西方的洋节我们也是一个不落下。我们好像得了一种叫做“节日饥渴症”的病,逮个节就过!这些洋节已经成为我们日历中时尚的标志,可惜这些节日在咱们国家没有法定假日,只能有事没事偷着乐。

当光棍节的喧嚣散去,人们的生活轨迹依然简单枯燥,内心世界依旧空虚寂寞。于是,人们对下一个节日、下一场狂欢的期待又在蠢蠢欲动。每一场节日的乌托邦是不是都再次印证了当下生活幸福指数的低下,讽刺着日常生活的重重压力和紧张枯燥?▲

【担当者】

在海原的那一年

本报记者 汤向男

郭奇,管理学院 2011 级研究生,典型的“ 85 后”,思维活跃,谈吐幽默。作为我校第 12 届支教队的队员,他为毁容女孩田菲菲发起的募捐活动感动了很多人,郭奇也因此为大家所熟知。在海原的日日夜夜,永远会触动郭奇最细腻的神经,这一段支教经历也将成为他最宝贵人生财富。

郭奇对支教最初的概念来自于一本叫做《把梦留住》的支教纪实。这本书是我校第七届支教队队员叶楠根据自己在海原的支教日记整理而成。书中那质朴却感人的文字、简单却丰富的生活深深地吸引了当时只有大二的郭奇。此后,郭奇开始关注西部、关注海原,有关海原的一些情景时常会浮现在他的眼前。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培训,郭奇终于在大学最后的日子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黄土地,踏上了他的学长曾走过的、播撒下无数希望的热土。

海原,位于宁夏西海固地区,这个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就是郭奇支教的地方。“在家十年轻,出门一时难”,虽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现实中的海原和郭奇在各种材料中见到的海原依然有着天壤之别。从四季绿意盎然的厦门抵达贫瘠而荒芜的海原,站在漫天盖地的黄沙之中,郭奇被巨大的失落感包围着:一年,对于水源极度匮乏的海原来说会是怎样的漫长呢?

恶劣的天气条件,迥异的生活习惯,陌生的语言环境,对初来乍到的郭奇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与考验。海原的日常饮用水是钙镁元素含量极高的硬度水,对消化非常不利,腹胀、腹泻伴随着郭奇支教生涯的开始。然而,在人的精神面前,困难总是异常渺小。当地村民对支教队队员的尊敬和感激,孩子们的淳朴和对知识的渴望成为郭奇一路坚持的最大动力。有一次,走在陌生的乡道上的郭奇被一个操着浓重的口音的小女孩叫住,“厦门老师,到俺家唠一个吧”,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被孩子拉了过去。孩子们仿佛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亲切的笑脸彻底消除了郭奇最初的彷徨。厦门大学对口支援海原地区已有 12 年之久,这一片深厚情谊也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的村民。

担任关桥中学 7 5 )班任地理老师和海原一中高一( 13 )班辅导员的郭奇,自有一套教学方法。第一节课后,他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期望和上课效果进行摸底,了解到学生们抱怨他讲话速度过快,希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等等。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郭奇不断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同时采用音频、视频、故事、图片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郭奇还负责发放“一帮一”助学金,为了能够完全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家访变成了郭奇每周末的固定行程。海原地处偏僻,孩子们的家又在更加偏僻的大山之中,不通车的地方,郭奇就只能走路抵达,经常因此错过回去县城的汽车。郭奇走访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小小的年级已经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面对他们家徒四壁的生活困境,郭奇常常会留下身上所有的钱,他多么为孩子们做一点什么。刚到海原时,郭奇走访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孩子家里,因为家庭困难孩子已多日未到校。公交车坐到一半,再徒步 10 公里才到达的家一贫如洗,郭奇苦口婆心地劝家长再让孩子回到学校读书。可是本来答应得好好的家长最终没有同意孩子返校,这个孩子也就成为郭奇最初的遗憾。讲到这里,一直平静的郭奇停顿了一会儿,才恢复之前的状态。

回到厦门后依然和孩子们保持密切往来的郭奇,最开心的事就是收到孩子写给他的信,他所在的海原中学今年有个孩子考上了厦大也令郭奇颇感欣慰。伴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早起,带着走访后的满足与欣慰入眠,在海原的那一年太美好,也太匆匆,“我知道,我一定会再回去,回去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