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为首先加工成形状一致的毛坯料,随后根据用户的需求,经过机械加工得到不用类型的成品。一般情况下钕铁硼永磁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约 30%的钕铁硼废料。稀土回收料综合利用企业通过对在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钕铁硼边角废料进行回收、加工来生产再生稀土氧化物,并将稀土氧化物销售给下游稀土金属制造商。稀土回收技术主要包括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我国的回收工艺主要以湿法工艺为主,技术手段比较成熟,稀土回收率基本可达 95%以上,在工业化应用领域较高,但也存在附加产物价值低、废水氨氮量超标、部分技术回收成本高的缺点。火法回收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工艺流程短、可处理量大、原料适应强等优点,但部分方法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总的回收率也较低。 政策背景来看,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环境友好的技术、工艺,对含有稀土的二次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为规范稀土行业管理提供了切实保障,到2024年6月《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发布,从10月开始实行,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近年来地方政策也在持续鼓励稀土回收利用,如江西省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而贵州省则通过实施“揭榜挂帅”等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攻关锂、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采、高效利用及固废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旨在促进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产业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我国稀土回收产业链上游为稀土矿的开采、冶炼及能源电力供应;中游涵盖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的生产与加工,其中毛坯料的统一加工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多样化机械加工,形成各类成品,此阶段伴随约30%的废料产生,是稀土回收料综合利用企业的宝贵资源,稀土回收企业通过回收、加工钕铁硼等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边角废料,转化为再生稀土氧化物,再供应给下游稀土金属制造商,形成闭环循环;下游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传统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基础工业等,二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展现出稀土材料广泛的应用价值,也促进了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 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收到我国严格控制,每年以固定指标开采和加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稀土矿开采指标25.5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21.4%;稀土冶炼分离指标24.4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20.7%。2024年2月,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指标分别为13.5万吨和12.7万吨,其中中国稀土开采指标为4.04万吨,北方稀土9.46万吨;8月20日下达第二批指标,与第一批持平,综合来看2024年全年轻稀土与中重稀土开采指标较2023年增长5.9%。在持续增长的需求下,指标保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我国稀土产量略低于指标量,表明我国稀土供给一定程度上行业正在供给由指标调节向市场化调节转向。 2020-2021年,由于风电装机、新能源车产销景气,稀土价格大增;不同于原矿分离,回收行业硬性约束较少,稀土回收企业扩产较多。步入2022-2023年,在风电装机下降拖累需求,进口恢复叠加配额增长较快,稀土价格持续下降一定程度影响稀土回收企业积极性,2023年我国稀土回收约3.05万吨,较2022年0.23万吨,近年来东南亚的稀土材料产业和产品不断增加。智利、巴西等国在发展稀土资源产业的同时,也在规划布局稀土磁性材料。随着国际竞争态势的变化,特别是美澳、我国稀土产业的原料供应将日益依赖国内有限的稀土矿产及二次资源。因此有效利用海外稀土资源的同时,加强对国内稀土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利用,对于确保我国稀土产业的持续竞争力、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稀土回收重要性将持续提高。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 中国稀土回收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502
精品报告 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