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欧洲文化:从古典希腊到文艺复兴》是在两门教育部国家精品课基础上修改而成,两门精品课分别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国家精品课程《西方文明史导论》和2018年教育部精品课《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本课程分专题讲授从古典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欧洲文化的演变,重视在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和遗产。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大学生通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世界科学文化的高端平台上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学术能力,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欧洲文化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从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欧洲文化,着重分析各个时期欧洲文化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课程置放大量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基本史料、发展脉络、注重学术性和前沿性。 朱孝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曾出版《欧洲文艺复兴史政治卷》等著作3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历史研究》《世界历史》、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Chinese Historians、World History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等中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A类期刊或A&HCI论文多篇,为国际权威索引杂志Historical Abstracts 收录。 《听觉文化与世界文明》基于任课教师系列北大优秀通识课程(包括《音乐与数学》、《20世纪西方音乐》《西方音乐欣赏》、《中西音乐文化专题》)之长期积累,顺应学术前沿发展潮流,深耕音乐跨学科与跨文化所长。课程以现象、音乐、问题、文献、时空为基本切入点,力图在讲授中回应五大问题:什么是听觉文化?为什么听觉是人、历史、文化的证据?为什么听觉是思想、文化、艺术的价值体现和非物质遗产?为什么听觉的见识影响人的见解?听觉文化的演进是如何影响和构成世界文明的?围绕侧重四条线索明暗交叉,启迪学生:1.听觉现象作为问题的引导与深入;2.以阅读材料为依据的听觉思想观念史的变迁与批判;3.音乐作品为核心听觉样本的鉴赏与分析;4.跨文化理论与实践和课堂音乐会现场体验相结合的互动。课程力求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语境下,对学界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出理性化且具批判性的反思,以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方式推进新文科理念下音乐实践与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基础上的独立思辨能力,以世界和中国的双重视角,以音乐历史观和文化观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出课程内容的通识关怀。 毕明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名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原系主任,科研处处长。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博士,师从钟子林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师从朱立元教授。多年执教北京大学,在国内外多所⾼校担任客座教授,主讲“20世纪西方音乐”“西方音乐欣赏”“音乐与数学”“听觉文化与世界文明”等音乐专业/通识课程及教育部优秀中英文慕课。研究领域涉及西方/世界/全球音乐史、跨文化音乐研究、音乐跨学科研究等。公开发表中外文著述逾百万字,代表著/译作《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音乐鉴赏》《音乐三千年》《中国音乐与国家形象》《中国电影音乐》等。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全国青教赛二等奖、教育部全国在线教育优秀教师奖、首都劳动奖章等。 郑开,祖籍安徽合肥,1965年生于呼和浩特,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材委专委会委员。曾获北京市教学一等奖、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等。著有:《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思想史》(北京:三联书店2009、2025年)、《庄子哲学讲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道家政治哲学发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The Metaphysics of Philosophical Daois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20)、《《旧邦新命讲谈录》(广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等。发表专业论文逾百篇。 201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2016年6月,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加入联盟,成为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现联盟成员高校已扩展到60所。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旨在推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增进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协作与支持。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常规活动包括举办通识联盟年会、举办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出版《通识教育评论》、运营“通识联播”公众号、举办大学与中学校长圆桌论坛、征集通识教育研究论文等。此次推出的通识教育联合暑期学校是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创设的品牌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