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7月4至11日

音樂事務處年度青年音樂外訪交流活動,香港青年弦樂團合共43位團員,由弦樂組高級音樂主任及指揮甘浩鵬博士率領,於7月4至11日為遠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參加「至高榮耀」國際青年音樂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年青樂手共聚一堂。

除了7月7日於聞名遐邇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參與弦樂團賽事外,樂團亦會分別於7月6日及8日於史特勞斯館及奧地利廣播集團廣播文化館,進行兩場交流演出。曲目包括中華文化色彩洋溢的《茉莉花》、扣人心弦的蕭斯達高維契經典《弦樂交響曲》選段、哀傷沉重的浦契尼《菊花》,以及由音樂事務處委約香港年青作曲家陸尉俊所創作的《「廣東芬」狂想曲》等。

立即追蹤音樂事務處音樂會系列 Facebook Instagram ,緊貼今次外訪最新資訊!

banner

音樂事務處的前身為音樂事務統籌處,1977年10月由香港政府成立,宗旨是通過器樂訓練、樂團訓練和各類音樂活動,提高市民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對音樂的認識和欣賞能力,從而拓展新一代的音樂會觀眾。自2000年1月開始,音樂事務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音樂事務處推行三大訓練項目:器樂訓練計劃、樂團及合唱團訓練、外展音樂短期課程,並舉辦香港青年音樂營、香港青年音樂匯演及多元化的音樂活動,對象遍及學校及社區各個層面。

除上述工作外,音樂事務處致力舉辦青年音樂交流活動,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樂團籌辦交流音樂會和社區演出,以及安排轄下高級程度的樂團及合唱團往海外及內地演出, 以促進文化交流和擴闊本地青年樂手的視野。自1978年以來,音樂事務處培訓的青年樂手曾前赴多個地方表演,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澳洲、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英國、以色列、奧地利、捷克、俄羅斯,以及內地多個城市。過去數年,日本、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和內地的青年樂團亦先後到訪香港,並參與音樂事務處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

banner

音樂事務統籌處弦樂團於1985 年成立, 並於1989 年正式命名為香港青年弦樂團,為已完成音樂事務處地區樂團訓練的學員提供更高水平的樂團訓練。

自成立以來,樂團致力於社區演奏音樂,多次參與香港青年音樂匯演及音樂事務處周年大匯演等音樂會。團員亦曾接受著名音樂家葉詠詩、王思恆及椙山久美指導以及合作演出。

樂團曾代表香港與多個訪港樂團作交流演出,包括1992 年與美國辛辛那提少年弦樂團、1996 年與深圳少年愛樂室樂團、1998 年與美國林肯市青年交響樂團、2000 年與北京市第101 中學樂團,以及2007 年與紐約幼獅交響樂團。

樂團曾多次作外訪演出,足跡遍及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澳門、奧地利、斯洛伐克及捷克,並多次在國際音樂比賽獲取殊榮。2017年樂團外訪斯洛伐克及捷克進行交流,於第八屆斯洛伐克國際音樂節中榮獲21 歲以下組別弦樂團金獎及樂團大獎,揚名海外。

樂團每年透過公開試音招募團員,團員年齡為25 歲以下,現由甘浩鵬博士、張淨婷、張文倩及黃洛恒負責訓練和管理。

7 月4

(星期四)

甘浩鵬博士身兼中提琴手、小提琴手及指揮,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音樂學院,並先後在該校取得音樂碩士及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甘氏在學期間屢獲獎項,包括密歇根大學研究院優異獎、人文成就獎及拉克哈姆研究生獎學金等。甘氏亦獲美國密歇根因特洛肯音樂節主辦單位委任為中提琴導師。

甘氏經常擔任指揮,從2005 年首次擔任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指揮起,開展其指揮生涯。自2007 年起擔任香港青年交響樂團指揮。2010 年帶領樂團於上海世博會演出,亦於2015 年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的國際歐亞音樂節中演出。甘氏也曾於2017 年帶領香港青年弦樂團遠赴斯洛伐克參加第八屆布拉迪斯拉發國際青年音樂節,榮獲「最優秀樂團指揮特別獎」,成績斐然。

甘氏亦多次擔任客席樂團指揮,包括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烏拉爾青年交響樂團、捷克博胡斯拉夫‧ 馬爾蒂努管弦樂團、紐約州長島艾德菲交響樂團、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ISYM 高級樂團、亞洲青年樂團的舊生樂團及澳門樂團等。

甘氏現為音樂事務處弦樂組高級音樂主任,訓練及指揮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香港青年弦樂團及音樂事務處導師弦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