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胡子拉碴的硬盘  ·  "CAI Community ...·  1 月前    · 
爱旅游的木瓜  ·  连接移动设备·  2 月前    · 
孤独的炒面  ·  调试 | Apipost·  2 月前    · 
:
twitter line
研究生: 鄭淑珍
論文名稱: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夜」、「花」意象研究
指導教授: 曾進豐 曾進豐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臺灣歌謠 雨夜花 意象
相關次數:
  • 被引用 被引用: 5
  • 點閱 點閱:4249
  • 評分 評分:
  • 下載 下載:2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 書目收藏:8
傳唱超過一甲子的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夜花〉,不但曲調優美動聽、其詞更是哀怨動人、意境深遠。由鄧雨賢作曲、周添旺填詞,象徵性的以破滅的愛情表達臺灣人民在殖民政府統治下的悲情和苦楚。雖是日治時代的創作流行歌曲,儼然被視為臺灣歌謠的代表作,深受人民的喜愛。這首悽愴的〈雨夜花〉,不但影響了後來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以哀怨、無奈、悲情為主體的創作方向,歌名及歌詞中所描述的「雨」、「夜」、「花」主題,更成為臺灣閩南語歌謠最重要的系列意象。
本論文主要蒐羅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中以「雨」、「夜」、「花」為題的作品,從文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其呈現類型、意象主題及意象組合,期能發掘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潛在的文學之美。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中出現「雨」、「夜」、「花」三種意象者,除了以不同類型呈現,作為歌詞的寫作背景之外,往往也蘊含著更深一層之意涵;如「雨」所呈現的常常是纏綿、淒冷、愁悶、欺凌或阻撓。所表達的主題是愛情、思念故鄉及生活百態三方面。「夜」則常被用來襯托浪漫纏綿、黑暗淒清、孤獨無依及神秘茫然。其主題多半為愛情、思鄉和生活紀實。「花」常被用來託喻女性,象徵青春喜悅、熱情希望、枯萎凋零、堅毅強韌的特質,描述的主題,通常為歡愉的愛情、女性的託喻,一些作品也刻劃出臺灣人民強韌的民族生命力。此三意象更透過意象的組合,呈現了「象」加「象」之另一種藝術之美。
詩歌可貴之處在於能將抽象的情感,化為具體可感的意象,呈現於作品中並感動人心。歌謠雖如其他民間文學一樣,會隨時空的流轉而變異,但始終保有地方色彩,不論是愉悅、風趣、傷感或溫馨,都是傳統的印記、民眾的心聲。希望藉由臺灣歌謠相關的研究,促使大眾對本土文化能多一層的認識與關心、重視與呵護,更進而產生愛鄉愛土的情懷。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5
一、研究方法 6
二、研究範圍 7
第三節 相關研究及文獻探討 8
第四節 意象概說 12
一、「意象」釋義 12
二、「意象」探源 14
第二章 傳唱百年的臺灣歌謠 20
第一節 臺灣歌謠釋義 21
第二節 臺灣歌謠起源 25
一、勞動節奏論 26
二、語言擴展論 27
三、高聲談話論 27
四、祭祀論 28
五、感情抒發論 28
第三節 臺灣歌謠的滄桑演變 29
一、依歷史發展的軌跡 29
二、閩南語流行歌曲的出現與發展 55
第三章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夜花〉的創作與流佈現象 58
第一節 〈雨夜花〉創作的時代背景 59
第二節 〈雨夜花〉作曲者-鄧雨賢 61
一、生平事略 61
二、代表作品 66
三、作品風格特色 72
第三節 〈雨夜花〉作詞者-周添旺 75
一、生平事略 75
二、代表作品 78
三、作品風格特色 83
第四節 〈雨夜花〉的流佈現象 84
一、〈雨夜花〉的流傳與變化 84
二、以「雨」、「夜」、「花」為題的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調查 88
第四章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意象分析 95
第一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的類型 96
一、小雨 96
二、西北雨 97
三、陣雨 99
四、暴風雨 100
第二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意象主題 101
一、愛情 101
二、鄉愁情結 107
三、生活百態 110
第三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雨」意象組合 112
一、時間和雨的意象組合 112
二、季節和雨的意象組合 116
三、風和雨的意象組合 119
四、鳥和雨的意象組合 122
第五章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夜」意象分析 124
第一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夜」的類型 124
一、月夜 124
二、星夜 126
三、霧夜 128
四、雨夜 129
第二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夜」意象主題 131
一、愛情 131
二、思鄉 141
三、生活紀實 143
第三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夜」意象組合 146
一、地點和夜的意象組合 147
二、燈和夜的意象組合 149
三、季節和夜的意象組合 152
第六章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花」意象分析 155
第一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花」的類型 155
一、盛開的花 156
二、凋零的花 158
三、生命力強韌的花 160
第二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花」意象主題 162
一、歡愉的愛情 162
二、女性的託喻 164
三、強韌的民族生命力 170
第三節 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花」意象組合 174
一、蝶和花的意象組合 174
二、夜和花意象的組合 176
三、季節和花意象的組合 178
四、顏色和花的組合 180
第七章 結 論 184
一、研究成果 184
二、〈雨夜花〉對臺灣閩南語流行歌曲的影響 188
三、省思與建議 189
參考書目: 193
一、專書: 193
二、期刊論文 197
三、學位論文 199
四、相關網站 200
附錄 202

一、專書:
(一)古籍
〔魏〕王弼:《周易略例》 (今收於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 149冊),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歷二十年刊「漢魏叢書本」影印,1976
〔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金楓出版,1988.8
〔漢〕王充:《論衡(三)》卷第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6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華正書局,1975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胡應麟:《詩藪(一)》,臺北:廣文書局,1973
〔清〕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8

(二)近代專書
1、歌謠類
史惟亮:《論民歌》,臺北:幼獅書店, 1967.7
朱自清:《中國歌謠》,臺北:世界書局,1965
朱自清:《中國歌謠研究》,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
吳國禎:《葉俊麟臺灣歌謠經典詞作選輯》,臺北:葉俊麟臺灣歌謠推展基金, 2008.12
宋大能:《民間歌曲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7
杜文靖:《臺灣歌謠歌詞呈顯的臺灣意識》,臺北:北縣文化局,2005
周文:《鄉土之歌》,臺北:河洛圖書,1978
林二、簡上仁:《臺灣民俗歌謠》,臺北:眾文出版,1977
林央敏:《惜別的海岸 臺灣流行歌謠系列故事》,臺北:前衛出版,1987
林谷芳:《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臺北: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
林淇瀁:《作詞家葉俊麟與臺灣歌謠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08
張炫文:《臺灣的說唱音樂》,臺中: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發行,1986.6
莊永明、孫德銘合編:《臺灣歌謠鄉土情》,臺北:臺灣的店,1999.6三刷
莊永明:《臺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3四刷
許常惠:《臺灣民謠十首》,臺北:愛樂書店,1966
郭麗娟:《寶島歌聲之壹》,臺北:玉山社出版,2005.7
郭麗娟:《寶島歌聲之貳》,臺北:玉山社出版,2005.8
鹿憶鹿:《馮夢龍所輯民歌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6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1988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1998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桂冠圖書,2000.11修訂一版
黃文車:《日治時期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臺北:文津,2008.10
黃文車:《行醫濟人命 念歌分人聽──林清月及其作品整理》,臺北:文津, 2009.10
黃信彰:《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臺北:北市文獻會,2009
黃裕元:《臺灣阿歌歌: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臺北:向陽文化,2005.8
楊克隆:《臺灣歌謠欣賞》,臺北:新文京開發,2007.9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4
溫隆信:《臺灣鄉土歌曲全集》,臺北:獅谷出版,1983
廖漢臣:《臺灣兒歌》,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0.6
臧汀生:《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80
鄭恆隆、郭麗娟著:《臺灣歌謠臉譜》,臺北:玉山社,2006.3四刷
簡上仁:《臺灣福佬系民謠 老祖先的臺灣歌》,臺北:漢光文化,1998
簡上仁:《福爾摩沙之美 臺灣的傳統音樂》,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1
簡上仁:《臺灣民謠》,臺北:眾文圖書,2000.6二版五刷
藍雪霏:《閩臺閩南語民歌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0
顏文雄:《臺灣民謠》(一)(二),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1

2、文學類
王大鵬等編選:《中國歷代詩話選》 (上) ,長沙:岳麓書社,1985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1994.7
王長俊:《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8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8
王夢鷗選注:《禮記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68.7
仇小屏:《篇章意象論》,臺北:萬卷樓出版,2006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修辭通鑑》,臺北:建弘出版,1996
余光中:《掌上雨》,臺北:大林出版,1978.8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
吳啟禎:《王維詩的意象》,臺北:文津,2008
吳戰壘:《中國詩學》,臺北:五南出版,1993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出版,1995.3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東大出版,1990
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89.2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出版,1989
張夢機、張子良選注:《唐宋詞選注》,臺北:華正書局,2009.29刷
敏澤:《形象意象情感》,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1987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1992
陳滿銘:《詞林散步》,臺北:萬卷樓出版,2000.1
陳滿銘:《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出版,2006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1994
陳鵬翔:《主題學理論與實踐》,臺北:萬卷樓出版,2001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出版,1994
隋清娥:《魯迅小說的意象主題論》,濟南:齊魯書社,2007.11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8.7
楊振良:《有趣的中國字》,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11
葉嘉瑩:《迦陵談詩》,臺北:三民書局,1970
蔡英俊:《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出版,1993
蔣為文、方耀乾:《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詩歌kap土地ê對話》,臺南:開朗雜誌事業,2006
謝文利:《詩歌美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1989

3、其他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四刷
呂錘寬:《臺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宜蘭: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林瑛琪:《臺灣的音樂》,臺中:莎士比亞文化事業,2007
邱明正:《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1993
科羅齊撰、傅東華譯:《美學原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第二輯,臺北:大通書局,1984
許常惠、呂錘寬、鄭榮興合著:《臺灣傳統音樂之美》,臺中:晨星出版,2003二刷
許常惠:《中國新音樂史話》,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許常惠:《民族音樂學導論》,臺北:樂韻出版社,1993.11
許常惠:《多采多姿的民俗音樂》,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87
許常惠:《追尋民族音樂的根》,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9
郭芝苑、顏綠芬:《臺灣的真情樂章》,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郭美女:《聲音與音樂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
崔光宙:《音樂學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3
張裕宏輯 王永福圖:《臺灣風》,臺北:文華出版社,1980.8
陳郁秀:《百年臺灣音樂圖像巡禮》,臺北:時報文化,1998
曾焜宗:《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1997
陳郁秀:《臺灣音樂閱覽》,臺北:玉山社,1997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1994
楊南郡:《臺灣百年前的足跡》,臺北:玉山社,1996
劉志明:《西洋音樂史與風格》,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8
蔣一民:《音樂美學》,臺北:五南,1993
鄭方靖:《從柯大宜音樂教學法探討臺灣音樂教育本土化之實踐方向》,高雄:高雄復文書局,2003
賴錦松:《中小學一般音樂教育之現況及實施成效研究報告》,屏東: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研究,1999
龍冠海:《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1976
簡後聰:《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2001
顏綠芬:《臺灣當代作曲家》,臺北:玉山社出版,2006.12

二、期刊論文
王維貞:〈收酒酐與燒肉粽--兩首臺語歌曲的故事〉,《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24-126。
向陽:〈青春與憂愁的筆記--從臺語歌謠的「悲情城市」中走出〉,《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90-94。
余光中:〈詩魂歌魄不解緣〉,《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68-71。
吳國禎:〈臺語研究當中「歌謠」一詞的使用與檢討〉,《第三屆臺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母語文學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臺北師大,2006)
李筱峰:〈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臺灣歌謠與臺灣的政治和社會〉,《臺灣風物》47卷3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7.9),頁127-159。
杜文靖:〈光復後臺灣歌謠發展史〉,《文訊月刊》(1995.9月號),頁23-27。
林谷芳:〈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月刊》,(1995.9月號),頁18-19。
洪良一:〈一顆鄉土心一份鄉土情「鄉土歌謠教學」〉,《教師天地》77期(1995.8),頁16-20。
張南生:〈民歌沒落了!──從中國現代民歌看七○年代臺灣知識份子與流行文化的關係〉,《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12-114。
徐富美:〈從時代社會變遷看臺灣歌謠三大主題〉,《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1期(元智大學,1998.7),頁159~178。
翁嘉銘:〈臺灣歌樂的小溪流域—對非主流歌謠的觀察及其存在的意義〉,《聯合文學》第7卷第6期(1991.4),頁37-43。
翁嘉銘:〈詩的兄弟,文學的家族--談現代歌詞〉,《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81-84。
張炫文:〈「七字調」在臺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民俗曲藝》54期(1988.7),頁78-96。
張炫文:〈論傳統鄉土音樂與音樂教育〉,《復興劇藝學刊》第21期(1997.10),頁79-86。
張釗維:〈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30-151。
莊永明:〈期待臺語歌謠「出頭天」〉,《文訊月刊》(1995.9月號),頁39-40。
莊永明:〈光復前的臺灣歌謠研究文獻〉,《書評書目》89期,(1980.9),頁61。
莊永明:〈百年來臺灣歌謠傳略〉,《復興劇藝學刊》第20期(1997.7),頁15-30。
陳郁秀:〈臺灣音樂教育之回顧與前瞻〉,《「藝術與人文」之全人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1999),頁1-20。
陳樂融:〈在聲音與文字裡結緣〉,《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27-128。
黃榮村:〈從社會與心理的變遷看流行歌詞〉,《國文天地》2卷1期(1986.6),頁40-42。
楊兆禎:〈國小音樂課本的民歌教材談多唱我們自己的民歌〉,《載於「音樂教育季刊」》創刊號﹙1986.6﹚,頁28-33。
廖炳惠:〈九○年代流行歌曲中的城鄉意識──以陳明章和朱約信為例〉,《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15-118。
盧昌明:〈未來的歌詞,歌詞的未來〉,《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23-124。
蕭恬媛:〈鄧雨賢先生與其作品之初探〉,《樂覽74 期》(2005.8)
賴錦松:〈臺灣民俗歌謠之源流與展望〉,《屏東師專學報》第3期(1985.3),頁195-198。
薛順雄:〈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評介〉,《東海學報》38 卷(1997.7)
簡文秀:〈臺灣歌謠的探討與展望〉,《教師天地》77期(1995.8),頁26-30。
譚石:〈臺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8),頁172-80。

三、學位論文
王盈潔:《唐五代詞雨意象探討》(新竹:玄奘大學中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王慧蓮:《臺灣民間歌謠婦女婚姻與角色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吳國禎:《臺灣歌謠中的反殖民精神》(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慧美:《我國高中音樂教科書臺灣歌謠比較及分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杜文靖:《臺灣歌謠歌詞呈顯的臺灣意識》(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士碩士論文,1999)
官宥秀:《臺灣閩南語移民歌謠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純宇:《思想起歌謠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洪宏元:《臺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新竹: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徐雪櫻:《臺灣童詩的自然意象》(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
陳國正:《花的意象──歐姬芙》(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瑞明:《臺灣閩南語諺謠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彭淑玲:《東坡詞風雨意象探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黃裕元:《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楊秋萍:《臺灣情歌的兩性心理探討》(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臧汀生:《臺灣民間歌謠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臧汀生:《臺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
鄧泰超:《鄧雨賢生平考究與史料更正》(臺北: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戴麗娟:《宋詞燕意象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四、相關網站
臺語文化網頁
http://www.dang.idv.tw/country3.htm(2009.9.30)
自由電子新聞網(2002.11.29)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nov/29/today-c1.htm 2009.7.30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臺灣同鄉會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articles/3-07/4.html 2009.7.30
魔鏡歌詞網
http://mojim.com/tw100337x1.htm
介紹〈臺灣百合〉
http://music.kh.edu.tw/musichall/concert/twinwater/twlily.htm
介紹鄭智仁
http://www.taiwanus.net/zheng/index.htm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