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跟淫媒富豪艾普斯坦在1990到2000年代初期曾是好友,直到艾普斯坦仲介未成年少女性販運的醜聞曝光後才切割。
華爾街日報17日揭露川普2003年寫給艾普斯坦的50歲生日祝賀信函,內容手繪裸女,文字則有一些性暗示。
川普痛批這完全是假新聞,立刻對華爾街日報2名記者、報社所屬的道瓊公司與新聞集團,以及集團老闆梅鐸(Rupert Murdoch)提出誹謗告訴,求償10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則堅持報導有憑有據,未來法院如何認定報導是否具有實質惡意,將是官司勝敗焦點。
艾普斯坦2019年在獄中自殺身亡,川普的支持者深信,艾普斯坦是因為握有權貴菁英客戶名單而遭滅口。川普競選時大力呼應這種陰謀論,承諾會公開客戶名單跟所有調查文件,但選上之後態度卻大轉變,司法部7月初聲明艾普斯坦的確是自殺身亡,也沒有什麼客戶名單,讓川普草根支持者跳腳。
川普18日指示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建請聯邦法院解封本案的大陪審團紀錄來止血。
美聯社記者塔克報導,「司法部長想找一種方法向川普總統的支持者做出讓步,回應對此案缺乏透明度的憤怒。」
大陪審團紀錄跟先前承諾公布的政府調查檔案不同,也不確定最終會不會公布,以及是否包含足夠的細節。能否徹底平息這場政府自己造成的政治危機,有待觀察。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道,「謝謝大家,大家早安。」
把握726罷免投票的選前黃金週末,國民黨立委啟動區域聯防,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及去(2024)年反罷免成功的基隆市長謝國樑也現身相挺。不過李彥秀卻被質疑前1日的電視說明會,疑似在「民調禁制期」偷踩紅線,她趕緊澄清。
記者提及,「妳昨天是說『可以看到數份民調,反惡罷是主流民意』。」
李彥秀澄清,「應該再一次去看到我整個的談話脈絡,我提的其實就是現在的主流民意,大家走到市場聽到都是說,大家加油加油,應該多做點正事。」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認為,「她就是在評論過去的民調嘛,她想要藉用媒體來評論她這樣的言論,再一次擴散,其實就是選舉的奧步,而且已經違法了。」
另一方面,罷團「港湖除銹」則是找來地方民代街頭宣講、拉聲量,但同一早上,志工舉旗宣傳時卻發生意外插曲。
罷團「港湖除銹」志工David提及,「民眾就走過來就說我們拿錢啊,他也伸手去拉我的肩膀,要把我從會場拉離開。」
李彥秀辦公室表示,不論是支持或反對罷免,都應該尊重民主的程序與結果,呼籲包容、團結,但立法院長韓國瑜前進花蓮助陣立委傅崐萁時,則喊話對不公平、不正義的罷免要正式宣戰。
立法院長韓國瑜提及,「民進黨用國家的資源,把31席藍軍的立委全部罷免,這不是民主政治,這是一場政治大屠殺,把反對黨全部殺光光。」
藍委面臨罷免,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投入「反罷」形成藍白合,而對於將在823投票的「核3重啟」公投,中選會5場電視發表會或辯論會,民眾黨透露已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正方代表。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提及,「童子賢雖然擔任民進黨智庫的副董事長,雖然也獲賴清德總統邀請到總統府裡面擔任委員會的重要成員,那我親自邀請了童子賢董事長擔任其中最後一棒、最重要的代表,童董事長猶豫都沒有猶豫,馬上就欣然答應了。」
藍白身為正方,除了童子賢以及黃國昌本人,還包含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以及清大特聘教授葉宗洸;至於反方辯論人選,行政院宣布將由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以及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出任。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到8月1日,隨著時間倒數,台美談判結果卻還沒有定案,川普又拋出震撼彈。
美國總統川普18日提及,「當我送出寫著你要繳35%或40%稅率的信函時,那就是一項協議,接著他們就會打電話來,看看能不能談成另一種稍微不同的協議,比如開放他們的國家進行貿易。」
預告要透過信函方式,向數十個貿易夥伴發出對等關稅「警告」。截至目前,川普已對超過20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信,並與中國、英國、越南和印尼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台灣遲遲還沒有「開獎」,副總統蕭美琴也透露現況。
副總統蕭美琴18日表示,「談判團隊正與美方日以繼夜努力,爭取達成互惠關稅協議,致力實現貿易平衡。」
同時間,國民黨智庫與民眾黨政策會,將在21日共同召開因應美國關稅「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記者會,出席成員包括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國民黨智庫經財組召集人林祖嘉、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以及前台大校長管中閔等人。
賴士葆再喊話政府,台美談判最後,進口的農業和汽車產業絕不能以「零關稅」獨厚美國。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去年美國到台灣的產品,包括關稅、包括貨物稅、包括營業稅等等,已經有5、600億之多。農業雞腿棒20%、汽車產業17.5%,我堅持這2大項不可以零關稅、不可以喪權辱國。」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說道,「任何政治性的操作或刻意的攻擊,甚至於公布,希望來影響國內的政局等等,我們認都是非常不智,也是錯誤的行為。」
國民黨呼籲執政黨重視產業與勞工意見;綠營則強調,此時應避免「政治手段」干擾談判,降低對企業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