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德国工人心目中的自己见于四句歌词:“他烤的面包最好吃,他酿的啤酒最可口,他造的汽车最耐用,因为他像牲口一样勤劳!”德国工艺精良的秘诀是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外国人眼中,德国人同样是吃苦耐劳的典型。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欧洲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捷克人、西班牙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均认为德国人是最勤劳的群体。
但是,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因论文抄袭而剥夺博士学位的事件,以及像柏林勃兰登堡机场、斯图加特21、易北爱乐厅等失败工程,无不令许多德国人忧心。政界人士不分党派,纷纷对此表示不安。比如,巴符州州长温弗里德·克里奇曼就曾痛心地说:“这些灾难性事件蚕食着我们工程师之国的声望。”
那么,德国人的勤劳名声果真岌岌可危吗?抑或是,我们早就名不副实了?同来德打工的外国人交谈就会发现,我们心目中的自己,同他们眼中的我们已大不一样了。
“守时,勤劳,有纪律。”51岁的塞尔维亚人皮利波维奇回忆,初到德国时,他还抱有这种幻想。如今他在德国已有12个年头,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渐渐看清了德国人的真面目:在工地待了一年,他吃了亏——因为他以为,所谓的“开工”就是“开始工作”。如果是7点半上班,他7点就到那里,换上工作服。可他的德国同事们却往往拖到7点半才出现,腋窝里还夹着《图片报》,并且一来就溜进卫生间里去了。
“我要是老板,就不收德国工人了。”现在,他半开玩笑地说,“当然,也不是个个都那样,德国产品的质量还是无可挑剔的。但现如今大多数人并非真用心工作,而只不过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与本地工人不同的是,他本人从没有一次缺勤。他说:“年轻时师傅教导我,头痛脑热算不上生病。”当听到“椎间盘突出”这种词时,他白了白眼,表示不能理解。
那么,如果上面所说的属实,那又是为什么国际上对“勤劳的德国人”这一印象深入人心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这一印象的来龙去脉。
“‘勤劳’是德国人在19世纪逐步形成的一种自我认同。”柏林自由大学近代史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康拉德解释说。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有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首先是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要求提高生产节奏、细化劳动分工。这在当时曾引发激烈反抗。然而当德国,这个在19世纪中叶还因其血汗工厂而臭名昭著的国家,一跃成为经济龙头;当“德国制造”变成金字招牌时,工人们也开始抱怨,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应得的劳动果实。
显然,德国工人非常看重埋头苦干的精神。“用勤劳来解释成功,容易使人把所有功劳都归到自己身上,从而忽视了许多大环境因素。”康拉德说。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倾向于把勤劳与高效,标榜为衡量“文明化”的尺度。
“十九世纪末,这种自我认同被一再鼓吹,以至于当德国人到日本——这个在今天同样以其工作作风闻名于世的国家,就觉得日本人根本算不上在工作。”由于德国人的对外宣传,加上迅猛发展的经济,原本的自我认同于是变成了他们的国际形象。
去年秋天,一份受德国奥丁格啤酒厂委托进行的调查,甚至认定德国人有着“分裂”的人格:90%的受访者认为,可靠、勤劳和讲秩序是典型的德国品格;但同时有66%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根本不像是德国人。另外,表示“德国人并不都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诚信、守时、严谨”,也占受访者的60%左右。
那么,德国人果真变懒了吗?是也不是——康拉德认为。总体而言,年轻一代已不那么看重前人推崇的理念,也很少有愿意为了让下一代过得更好而做出牺牲的。
对于这一点,康拉德并不否认,但他认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懒惰,这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改善生活的压力不再像经济奇迹时代那般紧迫;此外,用工环境也大大变化了。”他说。
早先的工作带有很强的时空局限性,因此旧有的工作节奏就同勤劳画上了等号。今天,这种局限性已渐渐淡化,人们转而看重创造力和创新——而这并不是单单靠埋头苦干就能实现的。
不可否认,德国人的真实面目同外人眼中的形象存在些许出入,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尽管德国的“80后”更看重的是休闲和家庭生活,尽管他们最近还被德国《时代周刊》描述为“投机取巧的一代”,但他们决然不曾放弃过对高品质的追求。
一份来自法国的研究结果同样发人深思。法国国家统计局宣称,虽然法国人工作时长比德国人要短,却比后者更高效。研究表明,2011年法国产业工人人均小时产值为45.40欧元,相较之下,德国只有42.30欧元。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德国这种高新技术国家而言,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有多勤劳?”而更多的应当自问:“我们过去对‘勤劳’的定义还跟得上时代吗?”和“以自我牺牲式的尽职尽责去换取高品质,究竟还是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德国“我们是英雄”乐队曾试着用歌声来回答这些问题:
为什么早上从床上滚下来?
为了工作——
好吧,这我明白。
为什么把肚子练成平板?
为了工作——
好吧,不过搞得还真挺惨。
□德国《每日镜报》
德国工人心目中的自己见于四句歌词:“他烤的面包最好吃,他酿的啤酒最可口,他造的汽车最耐用,因为他像牲口一样勤劳!”德国工艺精良的秘诀是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外国人眼中,德国人同样是吃苦耐劳的典型。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欧洲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捷克人、西班牙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均认为德国人是最勤劳的群体。
但是,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因论文抄袭而剥夺博士学位的事件,以及像柏林勃兰登堡机场、斯图加特21、易北爱乐厅等失败工程,无不令许多德国人忧心。政界人士不分党派,纷纷对此表示不安。比如,巴符州州长温弗里德·克里奇曼就曾痛心地说:“这些灾难性事件蚕食着我们工程师之国的声望。”
那么,德国人的勤劳名声果真岌岌可危吗?抑或是,我们早就名不副实了?同来德打工的外国人交谈就会发现,我们心目中的自己,同他们眼中的我们已大不一样了。
“守时,勤劳,有纪律。”51岁的塞尔维亚人皮利波维奇回忆,初到德国时,他还抱有这种幻想。如今他在德国已有12个年头,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渐渐看清了德国人的真面目:在工地待了一年,他吃了亏——因为他以为,所谓的“开工”就是“开始工作”。如果是7点半上班,他7点就到那里,换上工作服。可他的德国同事们却往往拖到7点半才出现,腋窝里还夹着《图片报》,并且一来就溜进卫生间里去了。
“我要是老板,就不收德国工人了。”现在,他半开玩笑地说,“当然,也不是个个都那样,德国产品的质量还是无可挑剔的。但现如今大多数人并非真用心工作,而只不过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与本地工人不同的是,他本人从没有一次缺勤。他说:“年轻时师傅教导我,头痛脑热算不上生病。”当听到“椎间盘突出”这种词时,他白了白眼,表示不能理解。
那么,如果上面所说的属实,那又是为什么国际上对“勤劳的德国人”这一印象深入人心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这一印象的来龙去脉。
“‘勤劳’是德国人在19世纪逐步形成的一种自我认同。”柏林自由大学近代史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康拉德解释说。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有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首先是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要求提高生产节奏、细化劳动分工。这在当时曾引发激烈反抗。然而当德国,这个在19世纪中叶还因其血汗工厂而臭名昭著的国家,一跃成为经济龙头;当“德国制造”变成金字招牌时,工人们也开始抱怨,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应得的劳动果实。
显然,德国工人非常看重埋头苦干的精神。“用勤劳来解释成功,容易使人把所有功劳都归到自己身上,从而忽视了许多大环境因素。”康拉德说。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倾向于把勤劳与高效,标榜为衡量“文明化”的尺度。
“十九世纪末,这种自我认同被一再鼓吹,以至于当德国人到日本——这个在今天同样以其工作作风闻名于世的国家,就觉得日本人根本算不上在工作。”由于德国人的对外宣传,加上迅猛发展的经济,原本的自我认同于是变成了他们的国际形象。
去年秋天,一份受德国奥丁格啤酒厂委托进行的调查,甚至认定德国人有着“分裂”的人格:90%的受访者认为,可靠、勤劳和讲秩序是典型的德国品格;但同时有66%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根本不像是德国人。另外,表示“德国人并不都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诚信、守时、严谨”,也占受访者的60%左右。
那么,德国人果真变懒了吗?是也不是——康拉德认为。总体而言,年轻一代已不那么看重前人推崇的理念,也很少有愿意为了让下一代过得更好而做出牺牲的。
对于这一点,康拉德并不否认,但他认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懒惰,这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改善生活的压力不再像经济奇迹时代那般紧迫;此外,用工环境也大大变化了。”他说。
早先的工作带有很强的时空局限性,因此旧有的工作节奏就同勤劳画上了等号。今天,这种局限性已渐渐淡化,人们转而看重创造力和创新——而这并不是单单靠埋头苦干就能实现的。
不可否认,德国人的真实面目同外人眼中的形象存在些许出入,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尽管德国的“80后”更看重的是休闲和家庭生活,尽管他们最近还被德国《时代周刊》描述为“投机取巧的一代”,但他们决然不曾放弃过对高品质的追求。
一份来自法国的研究结果同样发人深思。法国国家统计局宣称,虽然法国人工作时长比德国人要短,却比后者更高效。研究表明,2011年法国产业工人人均小时产值为45.40欧元,相较之下,德国只有42.30欧元。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德国这种高新技术国家而言,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有多勤劳?”而更多的应当自问:“我们过去对‘勤劳’的定义还跟得上时代吗?”和“以自我牺牲式的尽职尽责去换取高品质,究竟还是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德国“我们是英雄”乐队曾试着用歌声来回答这些问题:
为什么早上从床上滚下来?
为了工作——
好吧,这我明白。
为什么把肚子练成平板?
为了工作——
好吧,不过搞得还真挺惨。
□德国《每日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