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Blog
在熱環境中運動時,身體面臨著由肌肉活動產生的代謝熱和吸收環境熱的雙重挑戰。為了維持體內平衡,身體會採用多種溫度調節機制。最主要的反應之一是增加汗液的產生,通過蒸發冷卻身體。然而,過度出汗會導致顯著的體液流失和脫水,從而削弱表現並增加患上熱相關疾病如熱衰竭或中暑的風險。而心血管系統在溫度調節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散熱,皮膚的血流量會增加,這可能導致工作肌肉的血液重新分配到皮膚。這種重新分配會減少氧氣向肌肉的輸送效率,損害耐力表現。此外,心臟必須更加努力以維持心輸出量,導致心血管壓力增加。
除了上述的生理反應外,高溫也會直接影響肌肉功能。熱量會改變肌肉細胞內的代謝過程,導致糖原消耗速率增加。糖原是持續運動的主要能量來源,其快速消耗會導致疲勞提前出現。此外,高溫還會影響肌肉的收縮能力和效率,降低整體的功率輸出和耐力。
由於過度出汗導致的電解質失衡會進一步削弱肌肉功能。鈉、鉀等電解質對於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至關重要。這些電解質的不平衡會導致肌肉痙攣、無力和表現下降。
當然,長距離跑步不僅僅是生理挑戰,還是心理挑戰。高溫會顯著影響認知功能和努力感知。高溫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疲勞,影響決策能力、反應時間和整體的精神敏銳度。這對需要策略性思維和快速反應的運動尤其有害。努力感知是另一個受熱影響的重要因素。大腦會整合各種信號,包括溫度和心血管壓力,以評估完成某項任務所需的努力。在熱環境中,運動員在相同強度下往往會感知到更高的努力水平。這種高努力感知會導致動機下降和提前自願停止運動。
以上的生、心理因素,都是可能導致你在熱環境下運動表現不佳的原因!不過你是不是依舊看過,許多跑者在熱環境下依舊能夠表現良好的呢?尤其在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項目上,都還是能夠看到不少選手跑出不遜色於個人最佳紀錄的成績。這是因為熱環境其實也是能夠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