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老鴇公主 劉嫖 被準太后栗姬拒絕後,不慌不忙將女兒轉而投資到另外一位皇子——時年4歲劉徹。小男孩劉徹不知道哪裡來的早熟勇氣,看著姑姑,盯著大大的眼睛,用他稚嫩的口音大聲說:

將來我長大,一定會蓋一座漂亮的金屋,把姑姑的寶貝女兒陳阿嬌放在裡面。

這位可愛的小男生,就是後來威震匈奴的「漢武大帝」,而他小時候的童言童語,也就變成一句耳熟能詳的成語「金屋藏嬌」。

景帝前元7年,在公主劉嫖的強力運作下,原太子劉榮遭景帝廢除;那位發明成語「金屋藏嬌」的小男生劉徹成為新的太子;而後劉徹也信守約定,立陳阿嬌為太子妃,也就是後來的陳太后。

這麼說起來,陳阿嬌算是武帝的初戀喔。從小就許配婚約的彼此,可說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而後阿嬌一路從太子妃升級到陳皇后,武帝不離不棄,也算是鶼鰈情深了。等等,少俠搞錯了,上面的完美劇情是童話故事,真實的歷史總是殘酷到不忍卒讀。

我們將鏡頭重新聚焦:早熟的武帝劉徹在媽媽王夫人的細心調教下,對劉嫖姑姑可說是畢恭畢敬,因為自己和媽媽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位姑姑手裡。媽媽有交代「小公主阿嬌就是就是自己未來的新娘,要用心疼愛、努力恩愛,姑姑才會說服景帝爸爸讓自己當上太子。」

小劉徹很聰明,很快就可以掌握大人世界的人情世故,經過3年的努力,終於成功當上太子。然而小劉徹很快就發現,他跟自己的太子妃阿嬌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快樂。不是因為阿嬌不嬌美,也不是因為阿嬌不賢慧,而是小劉徹早就心有所屬,這位小情人的名字相當美麗,名叫韓嫣。

韓嫣,韓嫣。多麼詩意的名字,這是哪位大家閨秀,竟然可以打敗金屋裏頭的阿嬌,贏得劉徹的青睞?然而跌破眾人眼鏡的是,這位名字美麗的韓嫣並不是大家閨秀,他是陪武帝劉徹一起長大的小男生。

原來雄才大略、威震東亞,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的漢武大帝,是一個同志。

其實漢武帝是同志也不是什麼大新聞,除了爸爸景帝外,武帝的先祖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恆,通通是同性戀,再往下數的話數字會更驚人,限於篇幅就不再贅述。

不過大多數的同志皇帝都是在擁有權力之後,才敢放肆品味到底男色是什麼滋味,這一類的同志皇帝大多帶有權力支配的意味,並不是真正迷戀男性;但是漢武帝卻是極少數在幼年時即流露出對於男性的愛戀,儘管在登基之後難免具有權力支配的傾向,但是武帝對於男性的愛戀乃是發自內心,真情流露,他是真正的同志大帝,值得我們仔細書寫。

也有豪華廁所的漢武帝

Wikimedia Commons

漢武帝

情定韓嫣

早在武帝還是 膠東王 的身分之時,韓嫣就陪伴左右,二人一同讀書、一同玩樂,甚至是一同相愛,可謂兩小無猜。依目前史料判斷,韓嫣早於政治婚配的阿嬌,可說是劉徹的初戀情人。如果看官們覺得韓嫣只是武帝後院裏頭的男色玩物,那可就太小看他了。

這位韓嫣可是擅長騎馬、射箭,雄糾糾、氣昂昂,渾身散發帥氣的男人味,絕對不是我們想像妖嬌柔弱的小男娃童。而等到劉徹正式登基成為武帝後,聰慧的韓嫣竟然可以觀察到武帝即將對匈奴用兵,自告奮勇加入軍隊學習兵器和陣法,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為主子效勞,馳騁沙場。

韓嫣主動為主子分憂的舉動令武帝大為感動,賞賜豐厚不說,武帝更是加倍疼愛韓嫣,兩人形影不離,幾乎到了同食共寢的地步。司馬遷《史記》是這麼形容:

官至上大夫,賞賜擬鄧通。〈史記・佞幸列傳〉

鄧通就是武帝的爺爺——文帝的男寵,他因為幫文帝吸吮身上膿瘡,受到文帝的寵幸,文帝賞賜鄧通大量的錢財,並允許鄧通私人製造銅錢,富甲天下。而韓嫣受到的寵幸如同鄧通,就可知道武帝有多愛他了。

像鄧通一樣受寵的韓嫣,同樣擁有巨大的財富。為了展現富貴巨賈的豪華奢靡,韓嫣在長安城中行走時,手中總是拿著黃金鑄造的金球當作「彈弓丸」來彈射,一趟路下來,金球就能彈掉十幾個。因此長安城中貧窮孩子,只要看韓嫣出現,全部一窩蜂地跟在他身後,看見有金丸彈出,馬上衝上去搶,長安城的交通也為之打結,成為當時的一大奇觀。

如此放肆奢華的舉動,也為韓嫣惹來了殺身之禍。

古代君王為了防止出巡時遭暗殺,通常會打造數輛造型相同的皇帝座駕,用來魚目混珠,讓大家不知道哪一輛才是真正的皇帝座駕,這樣的座駕稱作「副車」。有一日皇上的兄長江都王劉非 奉詔與武帝一起去上林苑打獵,武帝讓韓嫣先行坐上副車前往巡視打獵路線,後面還帶了上百個騎兵。

江都王看到副車的車隊以為御駕親臨,趕緊讓隨從避讓,自己伏地拜見,結果韓嫣看都沒看他一眼,高速駕車而過。

江都王劉非是皇子的身分,今天居然向一個毫無皇家血緣的男寵伏地下跪,這是何等羞辱的事?於是氣呼呼地跑去跟皇太后告狀。一個小男寵竟可如此囂張,連太后也看不下去,只不過韓嫣確實是奉旨辦事,只有另尋機會。

武帝是國家君王,必須有後宮作為子嗣繁衍,否則將會造成國安危機。而為了確保皇宮血緣純正,除了帝王本人外,所有男人不得進入後宮,但是有一個男人例外,那就是韓嫣。

某日傳令侍衛慌慌張張地跑來稟告武帝,韓嫣被太后抓起來了,即將問斬。武帝趕緊晉見太后,只見太后大聲斥責韓嫣膽大包天,竟敢與後宮的宮女暗通款曲,染指皇室血緣,罪無可逭。武帝還來不及求情,韓嫣已經人頭落地,這是武帝第一個愛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死亡之謎

韓嫣之死,史書記載相當隱晦,何以皇帝後宮的事,非要太后來插手?這其中有太多的疑點,韓嫣被栽贓陷害的可能性頗高;而武帝身為一國之君,卻無法拯救自己心愛的戀人,這件事情肯定在心中留下重大瘡疤與陰影。之後武帝的性格開始變成殘暴與嗜殺,或許都可以追溯至這段痛徹心扉的感情創傷。

韓嫣被王太后殺掉的原因相當詭異,儘管太后給的罪名是和宮女亂搞,意圖染指皇室血緣。但是韓嫣對於武帝是出了名的忠心,而他從小就是武帝的人,再加上武帝給他的豐厚賞賜,如果韓嫣真的想亂搞,他大可花錢出宮去玩,犯不著門禁森嚴的後宮裡,在被抓包機率極高的情況下,做起背叛主子的勾當

第二個問題是,漢朝是個特別的朝代,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同性戀的傾向,不過卻不曾聽聞哪個太后因為子嗣問題殺掉男寵。況且太后殺掉韓嫣之後,武帝馬上又找了韓嫣的弟弟來補位,所以殺韓嫣根本與子嗣無關。

那麼,太后為什麼要殺掉韓嫣呢?就僅憑都江王的告狀嗎?

原來太后王氏在嫁給武帝爸爸漢景帝之前,曾經結過婚生過孩子。漢朝初年因為儒家的綱常系統還沒建立,女人結婚後再改嫁的事很常見,然而或許王氏在當上太后之後自卑心作祟,覺得自己已經是貴為太后,不可有那段低賤的紀錄,於是她極力隱藏住這段秘密,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

但是神通廣大的韓嫣不知道怎樣打聽到這個秘密,知道武帝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姐姐 金俗 流落民間,而武帝本身又是出了名的孝順,如果告訴武帝這個秘密,武帝一定會將姐姐接回宮裡住,讓太后母女二人團聚,武帝一開心,那麼自己肯定又是大功一件。

在韓嫣的帶領下,漢武帝的車駕來到長安郊區的一座小市集中,金俗的家人看到大批人馬到來,以為自己犯了什麼罪,嚇得通通躲起來不敢出現。最後是在武帝親自的攙扶下,才把嚇得半死的金俗接了出來,一起回到了宮中拜見太后。太后母女二人相擁而泣,武帝也給這位姊姊豐厚的賞賜。這個時候,我們的太后講了一句曖昧的話:

讓皇帝破費了。

姊姊是太后的女兒,就是自己親人,而做皇帝的什麼不多,就是錢最多,做媽媽的怎麼會對兒子講這麼見外的話呢?

本來這檔太后的秘密,或許只是八卦周刊上的傳言,而當事人是當今太后,只要太后不說話,哪有人敢去求證?今天韓嫣帶著皇帝,在大庭廣眾之下,把自己不願讓大家知道事,全部攤在陽光下。最難堪的是,竟然還讓皇帝親自把姊姊接進宮來,自己不就變成是不願認女兒的壞媽媽?叫太后老臉要往哪裡擺?

太后對自己兒子說讓皇帝破費了,正是羞愧至極的激憤之語。而那膽大包天戳破太后秘密的韓嫣,也就非死不可。就像電影裡頭的台詞「得罪了方丈,還想走,沒那麼容易。」在武帝的宮廷劇裡,得罪了太后,哪還有活的命?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韓說、江充登場

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密愛人被太后殺掉,武帝當然是傷心欲絕,心如刀割,不過作為大漢天子的漢武帝,很快就可以找到韓嫣的替代品,那就是韓嫣的弟弟,韓說。

這種劇情在宮廷劇中經常上演,美人胚的甄嬛一定也有個漂亮的妹妹。同理可證,帥氣俊俏的韓嫣,當然也會有個高顏質的弟弟。而重點是,這位弟弟簡直就是韓嫣的化身,長得帥不說,他和哥哥一樣,會騎馬、會射箭、會打仗。武帝看到他,彷彿就是當年的韓嫣一樣,對他當然也是疼愛有加。

只可惜,韓嫣兄弟似乎是受到了詛咒,弟弟和哥哥同樣不得善終,同樣是壯年殞命阿。

這一天武帝接見檢舉貴族犯罪的有功大臣,這位「檢舉達人」是來自古趙國邯鄲地區,長得是皮膚白皙、俊俏挺拔,高大魁武,身上穿着粉色系的燕尾裙擺,頭上還戴有由有孔雀羽毛所裝飾的綠色冠帽。武帝看到了他,不禁心中一陣蕩漾,對著左右喃喃自語:「這位來自趙國邯鄲地區的人,可真是特別阿。」

武帝壓抑住心中的激動,緩緩地走了過去,把匍匐在地上的大臣慢慢地扶了起來,看著他的雙眼,和他聊了幾句,武帝似乎又找到了往日的美麗悸動。

這位俊俏大帥哥名叫江充,武帝賦予他一項重大的任務,那就是秘密糾察隊——「綉衣使者」。然而武帝不知道的是,眼前這位粉粉綠綠有又有孔雀羽毛的俊俏大帥哥,自己的太子以及心愛韓說弟弟,皆會因他而喪命。

一個皇帝養的小帥哥如何有這麼大的能耐,竟可以一次奪走兩位皇帝身邊心愛的男人呢?

  • 漢武大帝的同志愛情三部曲(中):與衛青大將軍的「特殊性關係」
  • 漢武大帝的同志愛情三部曲(下):權傾一時、終歸幻滅的李氏家族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 業務合作 : [email protected]
  • 行銷合作 : [email protected]
  • 新聞稿 : [email protected]
  • 用戶服務 : [email protected]
  • 投稿請參考 > 聯繫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