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憨厚的香烟  ·  QObject::connect: ...·  1 年前    · 
焦虑的双杠  ·  c# - Await async ...·  2 年前    · 

MOF(Ni)-74 对废水中偶氮染料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娄杰 a,b 付秋平 *c ,余磊 a,b ,严伟 c ,黄伟江 c ,王琪 c

贵阳学院 a . 教学设备及实验管理中心, b . 贵州 生态环境中优势农产品残留农药降解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c.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摘要
2,5- 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 Ni(Ⅱ) 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Ni)-74 ,通过 XRD FT-I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 MOF(Ni)-74 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 pH 值、 Na + 浓度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其等温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刚果红初始浓度增大, MOF(Ni)-74 的吸附量增大;吸附剂投加量增大,去除率提高,吸附量减小; Na + 浓度增大,吸附量减少。等温吸附模型更符合 Freundlich 方程,动力学更符合双常数模型。热力学参数 ∆G < 0 ∆H > 0 ∆S > 0 ,表明 MOF(Ni)-74 对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引言


染料是众多有机污染物中的一类,其应用于纺织、皮革、化妆品、造纸、印刷、制药、食品等许多行业 。如在未经任何预先处理的情况下,将广泛使用的染料排放出去 由于其毒性,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排放之前采取有效方法将其去除 。目前,处理有机染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吸附法 、混凝法 、光降解法 、膜过滤法 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而成为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 是一种由无机金属阳离子与有机配体杂化形成的多孔材料,因其本身多孔结构和性质及其孔隙率可调 吸附容量大等特点,使其 区别于 其他材料而在吸附领域引起了广大关注
图片

正文部分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表征手段

1.3 MOF(Ni)-74 的制备

1.4 刚果红的吸附

为了探究 MOF(Ni)-74 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称取 10 mg MOF(Ni)-74 吸附剂,加入到 50 mL 一定初始浓度、一定 pH 的刚果红溶液中,在 30 的恒温振荡器中进行振荡吸附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MOF(Ni)-74 XRD FT-IR SEM 表征

1 为本文合成的 MOF(Ni)-74 XRD 图谱。
2 MOF(Ni)-74 吸附刚果红前后的 FT-IR 图谱。
3 MOF(Ni)-74 在不同倍率下的 SEM 图。

2.2 刚果红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对吸附 性能 的影响

称取 10 mg 吸附剂 MOF(Ni)-74 ,加入到 50 mL 浓度分别为 5 10 20 40 60 80 mg/L 的刚果红溶液中进行震荡。然后分别间隔 30 60 120 240 480 960 min 测上清液的吸光度,研究吸附时间和刚果红初始浓度对 MOF(Ni)-74 吸附刚果红效果的影响 结果见图 4

2.3 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初始浓度为 60 mg/L 刚果红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吸附剂 MOF(Ni)-74 ,研究 MOF(Ni)-74 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图 5 为吸附剂 MOF(Ni)-74 用量对刚果红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

2.4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0 mL 60 mg/L )刚果红溶液,采用 0.1 mol/L NaOH 溶液和 0.1 mol/L HCl 溶液调节刚果红溶液至 pH 3~11 MOF(Ni)-74 吸附剂的投加量为 10 mg ,在 30 恒温振荡 480 min ,考察溶液 pH MOF(Ni)-74 吸附刚果红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 6 所示。

2.5 Na + 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水体环境混乱复杂,组分多。脱除废水中相应污染物难免会受到其他类污染物分子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无机盐及其相应的离子,如 Na + 就为常见的离子,本文选取钠离子作为研究对象。往 50 mL 60 mg/L )刚果红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 NaCl ,研究 Na + 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见图 7

2.6 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可以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描述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 Langmuir Freundlich Temkin 等温吸附模型对刚果红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2.7 吸附动力学

采用了拟一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和双常数 3 种动力学方程对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2.8 吸附热力学

温度 303.15 313.15 323.15 K 条件下, MOF(Ni)-74 对刚果红进行吸附。

3 结论



结论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 MOF(Ni)-74 ,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去除偶氮染料刚果红。实验表明, MOF(Ni)-74 的吸附量随着刚果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 480 min 内达到吸附平衡; pH 对吸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pH ≤ 7 ,吸附量随着 pH 的升高而升高; pH > 7 ,吸附量逐渐降低;随着 Na + 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减少。 MOF(Ni)-74 吸附刚果红的动力学符合双常数动力学模型,等温线符合 Freundlich 模型,说明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对刚果红的吸附 发生在非均质表面上的多层吸附; 热力学参数表明, MOF(Ni)-74 对刚果红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过程。上述结果表明, MOF(Ni)-74 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偶氮染料刚果红,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刚果红类有机染料吸附剂。

引用本文 :娄杰,付秋平,余磊,等. MOF(Ni)-74对废水中偶氮染料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J]. 化学试剂 , 2021, 43(11) : 1466-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