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在张寅教授的报告结束之后, 马士谦教授给我们描述了线性约束复合凸优化问题, 其目标是平滑函数和可能的非光滑函数之和。 他提出用一个不精确的增广拉格朗日(IAL)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并给出了收敛性结果和初步的数值结果, 以显示所提出的IAL框架的效率以及非遍历收敛和收敛速度分析的重要性。 马士谦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接下来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苏文藻教授的分享, 他的主题是《鲁棒波束成形的多播在认知无线电网络应用:半定松弛和近似分析》。… 活动回顾 | 第16届国际社会机器人学会议+新质生产力 (ICSR+InnoBiz 2024)
2024年9月25日至26日,第16届国际社会机器人学会议+新质生产力(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Robotics+InnoBiz 2024)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顺利举办。该活动是港中大(深圳)建校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数据科学学院特别呈献,以庆祝学校的十周年华诞。本届会议由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机构协办,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ICSR+InnoBiz 2024会议收录了62篇论文,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卡塔尔等6个国家近150人参加,包括来自卡塔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雅盖隆大学、阿拉巴马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的专家学者,旨在推动产业合作与技术融合,驱动社会机器人学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扫码查看活动相册 ICSR+InnoBiz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Robotics (ICSR)自2010年起在世界各地举办,目前已成功在新加坡、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布里斯托尔、中国成都和青岛、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堪萨斯城和科罗拉多州戈尔登、日本筑波、西班牙马德里以及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举办,吸引了全球范围内各种研究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例如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律、护理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2024年是其第16届会议。 ICSR+InnoBiz 2024大会主题为“Social Rotics: Embracing Innovation for Business”,围绕社会机器人学的发展趋势、最新科研成果、应用整合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大会是该社会机器人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会议首次在深圳举办,议程包括大会主旨演讲、圆桌论坛、行业分论坛演讲、行业分论坛企业展示、技术报告、机器人大赛等板块。大会评选了“最佳学生论文奖”、“最佳演讲奖”和“最佳论文奖”,并为机器人大赛评选出一至三等奖奖项。 李海洲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新师资力量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学院的学科领域,能够更加完善地为学生们提供选择,丰富和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更好地实现我们为学生提供有品质教育的承诺,将港中大(深圳)交叉学科的优势更充分地展示出来,不断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创新。 六位全职教授 ▪️ 外籍教授George Polyzos的加入,将学院全职非华裔教授人数扩充至10人。 Polyzos教授曾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教授,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实验室的共同主任。他还曾在雅典经济与商业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教授,创立并领导移动多媒体实验室,并且担任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项目主任。 George Polyzos 多伦多大学博士 数据科学学院师资团队极具国际化,非华裔教授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色列、希腊等国家。这些教授均来自全球顶尖高校,在国际知名院校有着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如前哥伦比亚大学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主任、前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计算机、电子、数学科学和工程(CEMSE)学院副院长,还有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的正教授。 外籍教授均在全球顶级高校如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京都大学等取得博士学位。 ▪️ 青年实力助理教授陈锐、代忠祥、洪子扬、江声、… 2024年11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SDS)硕士项目组织了“走进企业”系列活动的一次特别参访,同学们受邀来到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创新者——OPPO。 此次参访地位于深圳南山区后海的办公地——华润大厦(春笋)。参访内容涵盖企业展厅参观、企业讲座、校友分享、岗位推介以及互动交流,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OPPO的创新技术及行业应用。 OPPO正式成立于2004 年,耕耘20载,成为软硬服一体化的全球化的科技公司。目前OPPO的足迹已遍及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260000多个全球零售店数量及 3100 多个线下客户服务门店,与全球用户共享科技之美。 OPPO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球五大智能手机供应商之一,因其创新的功能配置和精致的产品设计而广受欢迎,尤其在手机摄影领域表现突出。此外,OPPO还积极拓展其他IoT产品和手机配件产品,推出了包括智能穿戴、音频耳机、平板产品等等。 OPPO以其创新精神和对技术的不断追求而闻名,推出了包括折叠手机在内的科技产品。公司以ColorOS为核心,孵化高品质的生态服务,通过软硬服一体化,并与生态伙伴合作,为全球用户打造全场景无缝体验的数字生活,ColorOS系统为全球用户创造自在无边界的使用体验,OPPO致力于引领全球移动科技,创造极致美妙体验。 Source: 企业官网 首先,OPPO的企业代表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公司展厅,详细介绍了OPPO的发展历史、发明专利、产品矩阵和核心技术。同学们对公司的智能手机、IoT产品和探索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进入展示厅,映入眼帘的是OPPO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在硬件产品展示区,从手机系列到智能手表、平板等产品,OPPO全方位展示了其在硬件领域的全矩阵终端布局。这种万物互融的理念无疑将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体验。 在软件产品展示区,OPPO同样表现出色。ColorOS专注于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流畅、安全、智能高效的操作体验,并与硬件完美适配,充分展现了OPPO在软件研发上的实力。小布助手作为智能助理,提供了便捷的交互体验,帮助用户更高效地使用设备。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共获批7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在11月发布了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2022年度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拟立项项目的公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共获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粤深联合青年基金项目1项。 在10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22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拟资助项目的公示中,数据科学学院共获批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3项。 科研能力是衡量大学学术质量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发挥学院优势力量,以带来更高水平的科研突破。除7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外,学院在今年9月共获批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达到45.5%,远高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平均资助率16.5%,是平均资助率的2.75倍。学院也在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青年科研骨干,今年共有13位海内外优秀学者加入学院全职师资队伍,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面支持从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自然科学领域内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2022年度接收结果。截止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共获得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他类型项目正在评审或审批过程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面上项目4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1项;资助率约45.5%,远高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平均资助率16.5%,是平均资助率的2.75倍。 数据科学学院在成立两年时间内共获得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度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1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例。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为43.5%,达到国家平均水平的2.5倍多(2021年全国平均资助率为16.6%)。 1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项目一:直播购物中具备内生信息设计的位置拍卖理论 项目摘要: 随着国家政策对商业创新的鼓励以及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直播购物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迅猛发展和骄人表现。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等都采取了这种新兴的营销方式。在本项目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研究直播购物市场中的运营管理问题。其一,我们利用业界数据对直播购物中客户的浏览及购买行为进行分析并建立理论模型;其二,我们通过机制设计的方法,并从现实的直播购物场景中抽象出两种启发机制,以分析平台如何利用位置分配和信息设计来优化其收益;其三,我们探究了不同的平台机制对商家支付费用和效益的影响。 项目PI简介: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 高品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高教授于2021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在业界待了两年,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在武汉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曾在顶刊Management Science与Operations Research发表论文,曾任金融科技公司定量分析师。 项目二:可解释逻辑点过程及其在复杂时序系统中的应用 项目摘要: 具有不规则时间间隔的带有时间戳的离散事件序列在复杂系统如医疗卫生系统中无处不在。例如,由于病人的就诊在时间上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喜讯 | 中国AI领域最高荣誉,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张大鹏教授获吴文俊科技贡献奖
2025年3月29日,中国智能科学最高荣誉——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张大鹏教授荣获科技贡献奖。张大鹏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加拿大工程院双院士,同时也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终身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会士及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会士 。他被誉为新中国培养的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位博士,多年来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深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等相关领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均享有盛誉。此次获奖不仅充分肯定了张大鹏教授及其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卓越贡献,也标志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的高度认可。这一殊荣不仅展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战略成果,更进一步巩固了数据科学学院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先驱吴文俊先生命名,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奖”,具备提名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旨在奖励在智能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发现,着力实现原始创新与突破,或在人工智能领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取得重大进展,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单位或个人。该奖项设立于2011年,已成功召开十余届评审及表彰活动,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创新人才涌现,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转型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享有盛誉。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官网获奖教授介绍张大鹏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终身会士、IAPR会士、AAIA会士研究领域: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个人简介:张大鹏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模式分析与感知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港中大(深圳)-联易融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张大鹏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他于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HIT)计算机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
1. Shenzhen Bao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Take the airport shuffle bus 330B to Universiade Station. Then take bus B852 t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ion and walk 30m east to CUHK(SZ). It will take about 1.5 hours in total. 2. Shenzhen Railway Station/Luohu Bus Station Take Metro Line 1 to Laojie Station, transfer to Line 3 and get off at Universiade Station. Then take busB852 t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ion and walk 30m east to CUHK(SZ). It will take about 1 hours and 20 minutes in total. 3. Shenzhen North Railway Station Take Bus E7 to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ion. CUHK(SZ) is across the road. It will take about 1 hour in total. 4. Shenzhen East Railway Station Take Metro Line 3 to Universiade Station. Then take… 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科学学院6位学生共有7篇论文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录用。 7 papers from 6 students at the School of Data Science have been accepted in to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journals in the 1st quarter of 2023. 数据科学学院学生被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录用的论文 Papers Accepted by To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Top International Journals 1月 January 江昊东(第一作者,2021级数据科学博士生)与王文涛、沈源、李星翰、任肖强、牟必强、吴均峰合著论文《一种基于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效平面位姿估计方法》被2023 年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收录。 Haodong Jiang (first author, Ph.D. Programme in Data Science, 2021 Cohort), Wentao Wang, Yuan Shen, Xinghan Li, Xiaoqiang Ren, Biqiang Mu, Junfeng Wu. Efficient Planar Pose Estimation via UWB Measurements.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3). https://arxiv.org/abs/2209.06779 邱俊文(合著作者,2019级数据科学博士生)与李肖、Andre Milzarek合著论文 《基于Kurdyka-Łojasiewicz不等式的Random Reshuffling算法收敛性研究》被《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期刊收录。 Junwen Qiu (3rd author, Ph.D. Programme in Data Science, 2019 Cohort),…
关于我们数据科学学院升学就业团队通过开展多元化、系统化职业发展指导和活动,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我们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升学规划指引、就业指导及资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综合竞争力、赋能未来发展。 联系我们一般及合作咨询,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咨询,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办公室地址:道远楼419室工作时间:8:30-17:30,(周一至周五)(午休时间、周末、法定节假日除外 ) 毕业生去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就业方向,也可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部分毕业生去向如下:姓名专业详情李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入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博士项目,曾获得牛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博士项目录取敬子霖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项目,曾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博士项目录取朱楚彦入读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士项目,曾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学等硕士项目录取胡文曦入读佐治亚理工学院硕士项目,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硕士项目录取萧剑楠就职于华为公司软件研发岗王修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入读耶鲁大学博士项目,曾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博士项目和麻省理工学院硕士项目录取姚嘉弈入读芝加哥大学博士项目徐予桐入读牛津大学硕士项目,曾获得耶鲁大学等硕士项目录取姚可岺入读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士项目,曾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硕士项目录取DHARMA SETIAWAN就职于香港DBS银行技术管理岗,曾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硕士项目录取吴亦潇    统计学    入读耶鲁大学博士项目,曾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硕士项目录取刘思彤入读牛津大学博士项目,曾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等博士项目和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硕士项目录取李灵忆入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硕士项目,曾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
10月22日至2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数据科学学院教授、IEEE Life Fellow、CCF首位海外杰出贡献奖得主黄铠教授受邀参加计算领域年度盛会CNCC,并作为特邀讲者发表关于“5G Cloud, AIoT and Edge Computing”(5G云平台,智能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主题报告。 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China National Computer Congress)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主办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创建于2003年,是CCF旗舰会议,已成功举办十六届。CNCC不仅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计算领域的年度盛会,同时也是通过了解技术发展趋势,跨学科领域交流,结识专家学者的专业平台。 CNCC 2020会议主题为:信息技术助力社会治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Empowering Social Governance)。 10月22日,CNCC在北京隆重开幕,沈阳济南杭州三地分会场同步开启。本届大会邀请了超过400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到会演讲,大会设15个特邀报告、 3场大会论坛、百余场技术论坛、 CCF CTO峰会、CCF颁奖典礼、优秀大学生颁奖等多场活动。 由CCF主办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CNCC于22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主题是“信息技术助力社会治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Empowering Social Governance)”。 本次大会是第17届,在沈阳、杭州、济南、重庆、厦门设置了3个分会场和2个专场,且开通了线上直播。大会设15个特邀报告、 3场大会论坛、百余场技术论坛、 CCF CTO峰会、CCF颁奖典礼、优秀大学生颁奖等多场活动,邀请到超过400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到会演讲,CCF王选奖、CCF海外杰出贡献奖、CCF/ACM人工智能奖、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CCF科学技术奖也将在大会期间隆重颁发。超过6000名专业人士在现场和线上参会报名。 大会开幕式由CCF秘书长杜子德主持。CCF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合作单位ACM… 本期“数说名师”采访了杨浩翔、谢李岩、李爽和陈逸伦四位青年教授。他们都有着多年海外求学与科研经历,今年夏季,他们陆续回国加入SDS。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他们不缺海外一流学府的机会,不少人手握全球顶尖高校的邀约,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将教职生涯的起航点定在了SDS,毫不犹豫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虽然他们还不是名师,但他们都曾师从名师,无论是教书育人的理念,还是做研究的态度,都有师承名家的风范。我们来看看这些新生代教师的故事吧。 谢李岩 XIE, Liyan 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曾入围2019年INFORMS会议QSR方向最佳学生论文 曾获2020年伯克利大学EECS领域“女性学术新星” 2020年佐治亚理工学院IDEaS-TRIAD/ARC-TRIAD奖学金 曾任佐治亚理工学院Instructor 研究领域:基于传感器网络及卫生保健的数据科学研究、序贯变化检测、鲁棒优化 教授课程:STA2002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II,DDA2001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简介:谢李岩教授于201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学理学学士学位。其后前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并于2021年获得工业工程博士学位。谢教授是多个顶级学术会议如AAAI, ICML, Neurips, AISTATS, ICLR的受邀审稿人。 Q:能分享一下您的学习或科研经历中,您认为有成就感、意义深刻的事情吗? A:我觉得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是我所做的大部分work都有实际意义,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比如我读博期间做的第一个work-在高维传感器网络中如何检测相关性的变化。以地震信号为例,当没有地震的时候,传感器监测到该地理区域的数据是没有相关性,但是地震发生后这些数据就产生了关联,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反馈来的数据来检测信号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同时去估计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这些分析研究让我发现,地震领域使用的很多方法还相对比较传统,但实际地震学是有统计学原理的,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来帮助地震信号的分析。我很开心我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分析其他数据集、其他学术领域产生影响。… 活动回顾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开放日——“遇见数据科学,预见未来”
2024年4月20日,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开放日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正值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璀璨辉煌的十周年校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同数据科学学院的师生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科学奥秘,现场亲身体验科研成果,直观感受计算机视觉、AI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ChatGPT等前沿科技的魅力。 开放日当天,数据科学学院开展的“教授公开课”、“学生代表分享”和“前沿科研展示”特设活动深受大家的喜爱,共有约300人线下参加。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的教授和工作人员们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到来,此次开放日活动让大家全方位了解到了数据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生风采和校园生活等方方面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数据科学学院开放日现场的精彩时刻~ 01 教授公开课 公开课现场 为让前来的学生和家长能够亲身体验学院课堂,本次开放日,数据科学学院开展特设活动“教授公开课”。学院的三位教授代表分别为大家带来大模型AI技术、数据科学应用和统计学特征相关主题的三场学术盛宴。 ChatGPT等大模型AI技术的未来 主讲人:王本友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王本友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主题为“ChatGPT等大模型AI技术的未来”的公开课。本次公开课介绍了王教授团队先后开发的凤凰大模型、华佗GPT、AceGPT阿拉伯语大模型以及最近的多模态大模型,这些实践主要集中在如果把语言模型适配到实际的应用场景,涉及到新语言、新领域和新模态。此外,王教授还在分享中展望未来大模型的发展方向。 数据科学:用数据为社会创造价值 主讲人:王子卓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教学)王子卓带来以“数据科学:用数据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主题的公开课。在本次公开课中,王教授介绍了用科学数据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以及运用到的相关学科知识。并向在场的学生和家长分享该怎样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数据提高做事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方法。 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学特征 主讲人:张云翼 在实际生活中,统计学往往是金融决策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地位也将比以前更加重要。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张云翼讲述主题为“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学特征”的公开课。…
活动预告 | 博士申请分享会——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学生会(SSC)系列活动
你是否想要更深入地探索数据科学的最前沿问题?是否对于如何在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或者运筹学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充满热情?是否也在思索,如何结合自身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研道路并在未来攀登学术的高峰?是否想要申请博士项目继续深造学习? 毋庸置疑,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涉及到对科研方向的准确把握和未来职业道路的长远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子都希望能够听到来自前辈们的真知灼见——他们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积累科研经历,以及以及如何把握博士申请的关键点。 为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过程,并为未来的研究之路提供启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学生会(SDS Student Club,SSC)将于4月19日下午举办一场专门关于博士申请的分享会。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2020级的七位优秀学长学姐,他们在各自的科研道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全部获得了各自理想的博士录取。 这些学长学姐将会向大家分享他们选择研究方向的故事、在研究项目中的具体经历,以及他们为达成科研目标所做的准备。他们的第一手经验对于正处于规划未来研究生涯的你,将提供难得的参考和指导。 时间:4月19日 16:00-17:30 地点:TA102 无需报名,填写问卷(通过以下链接或扫描海报右下方二维码)后可直接参与 https://www.wjx.cn/vm/Ppi4awn.aspx# 董雨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Main Offer(s):CUHK-Shenzhen 研究项目:智能排期 敬子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Main Offer(s):Columbia University 研究项目:因果推断和强化学习在医疗健康的运用 刘俊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Main Offer(s):uiuc cs phd, usc ce phd+viterbi fellowship, ucsd ece phd, nus cs phd, University of Toronto ece phd 研究项目:系统层面上的VR/AR、多媒体人机交互和物联网 研究经历:拥有在AIRS、FNII以及商汤研究院的实习经历,并远程参与了哈佛和CMU的科研项目 孟相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人工智能运营研究中心
随着人工智能的变革性影响不断重塑各个学科,运营研究(OR)领域处于独特的位置,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进展。通过将复杂的优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我们的中心旨在探索运营研究如何在不同领域中增强决策过程。高级人工智能模型的兴起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资源分配、风险管理及复杂系统分析等领域。我们的重点是开发创新的运营研究框架,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来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身份,补充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中的现有研究。研究方向我们的中心专注于运营研究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营造一个鼓励探索优化和决策新方法的研究环境。关键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AI驱动的优化模型:开发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非凸优化相结合的算法,以解决在机器学习和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高维、NP难问题。利用稳健的优化框架确保解决方案在数据变化和对抗条件下(如供应链中断或金融市场冲击)依然具有弹性。随机决策过程和动态规划:通过AI驱动的动态规划和强化学习增强不确定条件下的多阶段决策,应用于自主系统、医疗治疗计划和能源网络管理等领域。基于仿真的优化:结合AI与随机仿真创建数字孪生,用于预测性情景分析,实现实时调整城市移动系统和灾难响应物流。动态资源配置:应用收入管理策略,如由AI支持的动态定价和需求预测,以最大化航空、酒店和电子商务领域的效率。整合仿真优化技术,实现医疗保健和人道主义援助中的实时资源分配。金融工程:设计用于投资组合优化、衍生品定价和市场波动下的风险评估的AI-OR模型,使用稳健的随机控制和蒙特卡罗仿真。运营管理:通过AI增强的仿真和稳健优化来优化生产计划、劳动力分配和库存系统,减少制造和零售部门的浪费。博弈论和多智能体系统:使用AI分析金融市场或去中心化能源网络中的竞争与合作互动,推导均衡和激励相容机制。可持续性与社会影响:利用非凸优化和仿真设计低碳供应链和循环经济模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问题。人工智能决策中的伦理与治理:研究信用评分和医疗保健获取中的算法公平性,确保AI-OR系统遵循透明和公平原则。社会影响该中心的研究将在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架起桥梁,从两个维度产生社会价值:理论贡献:o    推进非凸和稳健优化算法,以解决以前难以处理的问题,扩展运营研究的数学前沿。o    建立人工智能驱动决策的伦理框架,…
2025年1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与深圳市丰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e足食”)举行校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并正式揭牌成立无人零售行业首个智慧零售联合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兼科研处处长李学金,丰e 足食首席运营官朱涛,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教学)王子卓、助理院长(科研)吴保元、张海伦教授、院务主任潘承盛,丰e足食市场总监蒋彩虹、数据与算法部高级数据科学经理杨思、汤云峰,以及学院办公室的相关老师等共同出席并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双方将在科研合作、人工智能(AI)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AI+无人零售”创新发展模式,为无人零售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进一步全面探索AI赋能无人零售行业 此次校企合作,双方将立足于零售行业基础,围绕运营效率提升、顾客体验优化以及行业前沿技术研究三大方面展开通力合作。研究课题包括通过AI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个性化商品精准推荐、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减少缺货和库存挤压、优化送货路线,以及AI人才培育等。校企双方将共同探索AI在无人零售行业的更多应用可能性,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助力提升无人零售业务数智化水平提升。 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兼科研处处长李学金代表学校致辞。李校长首先对丰e足食团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港中大(深圳)的基本情况。他表示,2024年是港中大(深圳)建校10周年,学校已成功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该团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积极参与多个重点科研项目,充分展示了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实力与潜力。李校长高度肯定了丰e足食的快速发展,并表示,企业已成功构建了新型商业模式,而这一成就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持。他期待双方能够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启更加广阔的合作新篇章。 活动回顾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5届博士生及研究型硕士毕业典礼
2025年6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在学生活动中心为2025届博士生及研究型硕士毕业生举办毕业典礼。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戴建岗教授,副院长王子卓教授,助理院长吴保元教授,以及学院教授团队Andre Milzarek教授、陈昕韫教授、丁宏强教授、樊继聪教授、贺品嘉教授、Guillermo Gallego教授、濮实教授、姚建峰教授、张海伦教授、张寅教授、钟叶青教授等出席,与毕业生亲友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本届毕业生以卓越的学术能力和广阔的职业前景,展现了学院培养的高质量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博士生中,部分同学将前往芝加哥大学、麦吉尔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从事博士后研究;有的已获聘为上海财经大学助理教授,选择在高校任教;还有同学加入阿里云、理想汽车等领军企业,担任研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核心岗位。▪️研究型硕士毕业生中,有的选择继续深造,进入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已顺利步入职场,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愿2025届毕业生承载母校的祝福与期望,以智慧与勇气追逐梦想,在未来的征程中续写精彩华章! 活动回顾本次毕业典礼由王子卓教授主持。典礼伊始,王教授对出席典礼的全体师生及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2025届毕业生致以诚挚祝贺。王子卓教授随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戴建岗教授发表致辞,勉励毕业生在新的征程上继续追求卓越。毕业生代表刘杰同学也作了精彩发言,分享了在学院的成长感悟,表达了对母校和师长的感恩之情。 康奈尔大学Leon C. Welch讲座教授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戴建岗教授戴建岗教授戴建岗教授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分享了两个见证学院成长与突破的故事。2019年首届暑期夏令营期间,超过20名优秀学子表达了加入学院的意向。尽管签约不等于最终入学,最终绝大多数学生如约而至,成为学院首批博士生,这一选择彰显了学院的学术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戴教授骄傲的指出,学院首批博士生便打破了博士生只追随知名教授的传统认知——经过一年的充分了解,多数博士生主动选择了与年轻助理教授合作,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学院师资力量的多样性,也与康奈尔、佐治亚理工等世界顶尖高校的培养理念相不谋而合。在回顾学院发展的同时,戴教授对毕业生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倍感自豪。无论是前往芝加哥大学等国际名校深造,…
毕业时光机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5级本科毕业生“秀成长”,时光对话回顾
2025SDS毕业季:毕业时光机时光对话,青春共鸣2025年毕业季,学院邀请了四位2025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带着四年的成长印记与对未来的憧憬,为这段青春旅程画上圆满的句点。 如何定义自己的大学四年?想对刚入学的自己说些什么?又会对五年后的自己许下怎样的期待? 一起倾听他们的“青春独白”,解锁SDSer独一无二的青春密码!刘意勇者启程,善意与热爱如故刘意数据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勤书院Q: 即将毕业,你内心有什么感受或感想?“像在玩一款叫做《地球OL》的第一人称开放世界游戏,刚刚通关了‘成人版’的新手村。接下来,勇者们要开始为自己负责,拿着开局送的废铁小刀,独自踏上冒险旅程。挺酷的,期待ing。”Q: 相较于刚入学时,你觉得这四年间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成长?“大概是学会了如何更加合适、妥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吧。我们终将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他人最舒适的边界和自己的能力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彼此最好的相处之道。也逐渐学会了与 ‘优绩主义’和解。我们见识过天赋异禀的‘神奇物种’,也仰望过各领域的‘天之骄子’。但比起盲目比较,真正幸运的,是你逐渐明白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再‘被别人焦虑’,而是坚定走属于自己的路。”Q: 即将毕业的你想对刚入学的你说些什么?“爱自己,是一场终身浪漫的开始。愿你始终愿意记录成长、关注内心情绪,去培养自己爱世界的能力与善意。请记得,那些柔软的部分,并不是弱点,而是你闪闪发光的底色。”Q: 你想对未来五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可能在历经职场的沉浮,情感的变故,三观的冲击和重塑之后,希望你,仍然能无愧于内心,敢于卸下面具,以最大的善意,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伍睿祥悦纳未知,每次选择皆有意义伍睿祥数据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勤书院 Q: 即将毕业,你内心有什么感受或感想?“如今即将毕业,内心既有对校园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忐忑。”Q: 相较于刚入学时,你觉得这四年间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成长?“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更独立、更坚定、更能面对现实与挑战的人。我学会了管理时间、表达自我、承担责任,也慢慢清晰了自己的方向。”Q: 即将毕业的你想对刚入学的你说些什么?“别害怕未知,反而可以耐心享受悬而未决的时刻,因为每一次选择和努力都会在未来产生意义。”Q:…
报道|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张寅教授荣获国际数学优化学会Paul Y. Tseng纪念奖并作特邀报告
2022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张寅教授获邀在第24届国际数学规划大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SMP) 作Paul Y. Tseng纪念奖特邀讲座。此前,张寅教授被授予“Paul Y. Tseng连续优化纪念奖(Paul Y. Tseng Memorial Lectureship in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以表彰他在“连续优化”这一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Paul Y. Tseng纪念奖”每三年颁发一次,张寅教授是该奖项的第四位获奖者,该奖项既往获奖者皆为“连续优化”领域的杰出学者,在原创的理论成果、创新应用或软件开发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并积极推进亚太地区的“连续优化”研究。 张寅教授所作Paul Y. Tseng纪念奖特邀讲座题目为“Seeking Consensus on Subspace in Distributed PCA Calculations”,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子空间拆分策略加速分布式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方法,为防止私有数据泄漏建立了一种有效保障措施,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质,很广的数值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通信效率。 国际数学规划大会 国际数学规划大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SMP)是国际数学优化学会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Society, MOS) 旗舰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也是国际数学优化领域最大规模的会议。会议旨在加强世界数学优化研究者之间的联系,促进数学规划理论、算法、计算以及建模方面最新成果的交流。 来源: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Society官网 http://www.mathopt.org/?nav=ismp Paul Y. Tseng连续优化纪念奖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张大鹏教授领衔研究中心入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月24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张大鹏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的“广东省体表泛化感知与模式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入选。该研究中心的成功入选,不仅标志着港中大(深圳)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步伐,也进一步巩固了数据科学学院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中的领先地位。作为港中大(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该研究中心将依托数据科学学院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专注于模式识别和泛化感知技术的研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学科应用。通过紧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智能医疗、特征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特别是中医智能医疗诊断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数据科学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学院在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影响力,并加速新一代技术在产业中的落地应用,引领人工智能技术走向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广东省科技厅认定,是依托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法人单位建设的科研实体。该认定旨在选拔省内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或高校,并给予重点支持,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申报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不仅仅需要对单位的业绩规模进行考察,还要重点考量申报单位在研发团队建设、科研条件、研发成果以及研发经费的投入。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官网 研究中心介绍广东省体表泛化感知与模式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研究泛化感知与模式分析的原创前沿技术,促进广东省在相关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为此,本研究中心将以“理论引领技术,技术推动应用,应用支撑产业”为核心研发理念,开展模式识别技术理论与核心技术的探索,同时推动泛化感知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中心将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面向计算模型、数据整合、学习方法等模式分析前沿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工程能力提升方面,研究中心将强调技术人员培养、技术成果转化、设备开发、标准制定;在产业化推进方面,研究中心将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子课题,体表泛化感知与模式分析是赋能未来、实现人工智能在大健康、安防、…
活动回顾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浙江大学达成深度合作并成功举办暑期访学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与浙江大学控制与工程学院就人才培养、教学互访交流、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并于2023年7月24日至28日成功举办第一届Discover CUHK-Shenzhen暑期访学营。 访学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支持。浙江大学控制与工程学院候迪波副院长和相关行政老师带队54名来自浙江大学控制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图灵班)的优秀本科生参与。 签约仪式及访学营开幕 7月24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在访学营开幕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对浙江大学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数据科学学院的发展、特色与优势。学院深耕于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决策科学和运营管理等前沿领域,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己任,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的优秀人才,利用自身的科研力量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一同出席仪式的还有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戴建岗教授、助理院长茅剑锋教授、吴均峰教授等。致辞结束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在优秀研究生培养、教学互访交流、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学院及研究生项目介绍 数据科学学院助理院长茅剑锋教授向浙江大学的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数据科学学院的师资、科研、国际交流等整体概况,并介绍了学院目前已开设的硕士项目(金融工程理学硕士、数据科学理学硕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博士项目(数据科学博士、计算机科学博士),包括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奖学金支持、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科学学院所提供的丰富研究和学习机会。 梧桐树下听凤鸣,神仙湖畔论古今,学生们随后参观了教学区和图书馆。漫步在中西结合的校园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数据科学学院为本次参与访学之旅的学生们提供了逸夫书院的住宿,让学生们更近距离地领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的日常以及港中大(深圳)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两校学生交流活动,数据科学学院学生分享学院就读学习体验 为学生们搭建畅所欲言的分享平台 活动预告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开放日——“遇见数据科学,预见未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于4月20日举办2024年国内本科招生开放日,本次开放日涵盖了大学介绍、名师讲堂、专业公开课、前沿科研展示等一系列专业学术活动,同时还举办了书院文化体验和大学艺术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并全面开放大学图书馆、大学体育馆和实验室等校园参观,全方位地展示大学的学术魅力与文化风采。 为让广大学生、家长全方位了解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和学生生活动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将开展以“遇见数据科学,预见未来”为主题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届时,您可以与教授们面对面互动交流,亲身体验学院课堂,听取优秀在校生分享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经历和感悟,近距离体验实验设备,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大模型技术ChatGPT等大热科技话题的奥秘,直观感受科技的魅力。2024年4月20日,数据科学学院期待您的到来! 01 开放日看点速递 教授公开课 时间:14:00-14:30 地点:港中大(深圳)TxC202教室 主讲人:王本友——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主题:ChatGPT等大模型AI技术的未来 时间:14:30-15:00 地点:港中大(深圳)TxC202教室 主讲人:王子卓——数据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教学) 主题:数据科学:用数据为社会创造价值 时间:15:00-15:30 地点:港中大(深圳)TxC202教室 主讲人:张云翼——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主题: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学特征 优秀学生分享 时间:15:30-16:00 地点:港中大(深圳)TxC202教室 主讲人:敬子霖 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获2020-2021国家奖学金、思廷书院全人发展之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三等奖 主题:数据科学学院学习体验 时间:16:00-16:30 地点:港中大(深圳)TxC202教室 主讲人:曾子荣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澳门站、深圳站金奖,进入ICPC世界总决赛 主题:进入世界决赛:程序设计竞赛经验分享 前沿科研展示 时间:13:00-17:30 地点:港中大(深圳)TxC202教室外走廊 展示设备:三维成像和低延时后视镜、类脑听觉注意力平台和华佗GPT体验等…
8月29日和3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新生欢迎活动。 学院首次开展的 “SDS课堂初探” 活动成为最受新生和家长们欢迎的环节,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教授们精心准备的课堂内容、优秀学长学姐代表独特的经历分享,相信新生们能够感受到数据科学学院的学术氛围、教授们的实力以及学长学姐们的风貌。 学院的教授们和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到来的新生和家长们,面对面为他们答疑解惑;学长学姐志愿者们的亲切问候与指引,让新生们快速熟悉校园环境,平稳过渡到大学生活。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现场,一同来回顾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学院的教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各专业的区别以及未来的升学和就业规划,让新生们对每个专业都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现场同时还有学院本科教务、升学就业、学生事务的行政老师,与新生们近距离交流。 教授们耐心而专业的解答,让家长和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 咨询区秒变“小讲堂”,驻足的新生和家长们也越来越多。 数据科学学院的副院长(教学)王子卓教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武执政教授为大家上了一堂有趣生动的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体验课。还有来自各专业的优秀学长学姐,分享了他们学业和生活上的经历并给出他们诚挚的学习小建议。 现场座无虚席,学生和家长们也都聚精会神。学生和家长们还在课后与教授们继续交流。 “SDS课堂初探”详细内容请点此查看。 招生丨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4年度秋季博士生项目开放报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2024年秋季博士生项目现已开启招生。目前招生的博士项目有:数据科学博士项目和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 各项目为申请制,将采用滚动制招生方式,符合要求的同学可尽早申请。 1 学院介绍 1/3全职教授为院士、会士或全球顶尖科学家,比肩世界一流高校师资团队 100%师资拥有国内外一流名校执教或研究经历,汇聚国际学术与工业界领军人 64位全职教授可作导师 点此查看计算机科学师资详细介绍 点此查看运筹学师资详细介绍 点此查看统计学师资详细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优势, 与众多头部企业、事业单位科研共建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研究、实践与就业机遇 2 项目亮点 本科毕业生可硕博连读 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 国际一流的培养体系、录取和毕业标准 导师学生双向互选机制 学生可在2年级前选择导师(适用于数据科学博士项目) 学生有机会参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国际交流访问项目 往届录取学生来自世界各知名院校 2023年“数据科学博士项目”与“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录取的学生中: 98%的本科毕业于985 /211 /双一流/境外/中外合办大学 60%的持有硕士学位,100%的硕士毕业于985/211/双一流/境外/中外合办大学 50%的本科专业排名在前5%以内 博士生在众多国际顶会、顶刊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