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17日公布数据显示,上周(11月7日至11日),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减少4000人,至22.2万人,继续处于历史低位。这一数据往往代表着失业率,被视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而此前,硅谷掀起裁员潮引发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
持续处于低位
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减少4000人,至22.2万人,低于外界预期。
从时间角度看,这一数据自去年底以来持续处于2019年平均水平附近。此前,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美联储采取降息等宽松政策促进就业市场发展,这一数据随之下降,从去年初时近90万人的水平逐渐降至20万人左右。
从地理角度来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约有30个州和地区出现失业人数下降,另有约20个州和地区出现失业人数增加的趋势。失业率上升较为明显的地方并不是硅谷所在加利福尼亚州,而是明尼苏达州。
鉴于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被视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因而有分析认为,最新数据表明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健康。
为何数据依然强劲?
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数十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美联储试图通过大幅加息给通胀“降温”,但此举也加剧了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硅谷近来掀起罕见的裁员潮,引发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尤其是几大巨头——脸书的母公司“元”公司及亚马逊公司均决定裁员上万人,推特的裁员比例将近50%。同时,这些公司还决定缩减其他支出。
此外,对于央行利率较为敏感的房产、金融行业,以及与科技、电商巨头往来密切的物流、娱乐、广告等行业也面临裁员或冻结招聘的处境。
在此背景下,为何美国就业数据依然强劲?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是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具有滞后性质,可能尚未反映出硅谷裁员潮的影响。有分析指出,有企业的裁员目标指向人力资源部门,表明其对招聘的长期前景并不看好。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抑制需求,大企业频繁裁员、放缓招聘,失业率或于未来几个月上升。
二是这些科技企业的失业员工可能很快找到了新工作,失业率或在一定程度上被就业率抵消。9月,约有两个空缺岗位对应一名失业人员。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预计,不少“下岗工人”还是能够相对较快地找到新工作。
三是这些科技企业的裁员潮可能只是孤立现象,而非就业市场的“风向标”。例如,推特裁员或与马斯克收购推特产生债务有关,亚马逊和“元”公司裁员或与业务消涨、企业重组有关。
ADP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森(Nela Richardson)还指出,科技企业的劳动力约占美国所有就业岗位的2%。相比之下,休闲和酒店行业占比近11%,且这些行业仍在努力招聘员工。
美联储的新挑战?
那么,最新数据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有经济学家预计,硅谷的裁员潮不会引发“海啸”,但这仍是经济“降温”的迹象。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杰森·弗曼(Jason Furman)说,随着人们减少生活支出,硅谷的裁员潮“总会产生一些溢出效应”,但相比制造等行业的大规模裁员,这种连锁反应的影响将会小得多。
不过,弗曼仍认为科技企业裁员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结果,并且会减缓就业增长的速度。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的态度更为乐观。他们认为,随着众多程序员和工程师寻找新工作,那些急需技术创新的行业,如政府、零售、制造业、医疗保健和教育行业可能会从这波裁员潮中受益。过去,这些行业难与薪酬和福利可观的科技企业竞争。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看似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是否会给美联储更多“底气”继续加息?美联社认为,这一数据反而给美联储带来挑战,因为稳定的就业和低失业率对工人有利,但也会助长物价上涨。
不过,最新数据只是当周数据,关于美国经济,美国11月的就业报告预计会给人们提供更多线索。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