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资料图片)
公元1115年,金朝建立,定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南)。但随着金朝在北方统治的确立,加上完颜亮志在一统天下,偏在东北一隅的上京水陆交通都不方便,在他看来显然不再适合作都城。
完颜亮理想的都城在哪里呢?燕京。因为燕京处于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交汇之地。五代以前,它一直作为中原王朝在北方的军事重镇。后晋石敬瑭将包括燕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之后,又历经了200多年的发展,燕京终于脱胎换骨,由中原王朝的军事重镇变成了大辽王朝的陪都南京,并成为辽境内经济最繁盛的地区。
完颜亮提出放弃上京、迁都北京虽然自有其道理,但对女真贵族而言,故土难离,对这个提议自然一千个不愿意,一场争吵遂在宫廷内爆发。《大金国志》记载了这一场面——
反对者说:“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赞同者反驳:“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
两派争论不休,无有胜负。完颜亮心生一计,他和内侍梁汉臣串通,在众臣面前表演了一出“双簧”。
众臣都知道完颜亮酷爱荷花。他便问梁汉臣道:“我栽种了200棵莲花,却都没有成活,这是因为什么呢?”梁汉臣说:“自古在江南种植的桔树,移种到江北就变成了枳树,果实又小又苦涩,这不是种植者的技术不好,而是地理因素决定的。上京寒冷,燕京地气温暖,还可以种莲。”完颜亮趁势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咱们就择日迁都吧。”
为了让迁都理据更充足,完颜亮又说:“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
迁都北京,由于完颜亮的坚持,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1151年,完颜亮专门派遣画工前往汴京(今河南开封)绘制宫殿的详细图纸,命令左丞相张浩按图修建新都。
中都城就这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参照宋汴京城的规制改造和扩建而成。其东、西、南三面城墙都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各向外扩展了3里,北城墙略微向外扩展了一些。北城墙在今北京白云观以北东西一线。
中都营建时共有12个城门,东面城墙从南到北有阳春门、宣曜门、施仁门。西面城墙从北到南有彰义门、景华门、丽泽门。南面城墙从西到东有端礼门、丰宜门、景风门。北面城墙从东到西有崇智门、通玄门、会城门。在金朝后期,在北城墙的东部又开了一个光泰门。
金中都城复原图。
营建工程浩大,单是役使民夫、工匠就达80万之众,还有兵士40万。建城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由于工期紧迫,大都拆用汴京过去北宋宫殿的建筑构件,在这些做工精致的建筑构件上,常有“燕用”两个字,应该是施工工匠的名字,但当时的人却将其附会成为“燕京”所用之意,足见当时工程的浩大。
经两年的修建,中都终于建成。1153年3月,在一座崭新城池的城门外,女真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入城仪式。整个仪仗队伍共有10348人、马3969匹,分为八队。仪仗队伍人员个个衣甲鲜丽,马匹则膘肥体壮。完颜亮下令把要进入的城池改名为中都。也正是在这一天,北京正式成为一代王朝之都。
完颜亮将都城迁到北京后,就一把火将旧都上京会宁府的宫殿城池夷为平地,断了女真人对故土的念想。因为迁都之前,很多女真大臣都不情愿,但谁也挡不住完颜亮决意彻底完成汉化、切断女真旧俗的决心。
位于北京房山区的金太祖地宫外景。(周峰 摄)
北京房山金陵神道。(周峰 摄)
北京房山金陵睿宗文武简肃皇帝之碑。(周峰 摄)
火烧旧都不说,完颜亮还下旨把太祖太宗的陵寝移到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祖陵都过来了,子孙还能不走吗?此举让女真大臣们彻底断了回去的路。迁都后,完颜亮下令在西湖大量种植荷花,并将西湖更名为莲花池。
北京莲花池公园。(资料图片)
新的金中都共有三重城,外城内有皇城,皇城内有宫城。皇城位于中都城内中央偏西南处,东、西、南、北各有一门,分别为宣华门、玉华门、宣阳门和拱辰门。
宫城内最重要的宫殿是大安殿,殿宇面阔11间,建在三层露台之上,周围环绕有曲水,登殿台阶有14级,殿两侧各有配殿五间,殿后有香阁一座。大安殿北有大安后门,出了门是一小院落,为文武百官等待朝会之处。
宫城内的第二大宫殿仁政殿,面阔九间,是皇帝行拜日典礼之所。仁政殿是原辽南京旧有的宫殿。仁政殿东、西各有高楼一座,名东、西上门。仁政殿后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昭明宫,内有皇帝所居的昭明殿和皇后所居的隆和殿。
中都城内的街道,多为从城门向城内延伸到对面的城门,但因城中有皇城,故而贯通城市的大街有三条,即南北向的景风门、崇智门大街(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牛街、右安门内大街一线)、东西向的施仁门、彰义门大街(大致相当于今东起虎坊桥、西至广安门外湾子的大街)和阳春门、丽泽门大街(今已湮没无存)。
北京昌平区银山塔林,主要形成于金代。(周峰 摄)
由于中都城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参照宋汴京城而建的,因而也就杂糅了两者的特点,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突出体现在坊制上。宋朝之前的城市中,居民居住在四周围以围墙的坊内。由于北宋汴京商业的繁盛,商业活动已不限于固定的市内,旧的坊制被打破,形成了市、坊杂处的局面。迁都20多年后,中都一派“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的景象。
金中都,仅仅存在了60余年,就被蒙古的铁骑踏破。后来的元朝建大都城,将城址向东北移,中都就完全处于大都城外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中都城的一切几乎湮没无存。时至今日,我们仅能看到它的三处夯土城墙,即今北京丰台区高楼村的西城墙残垣、万泉寺村和凤凰嘴村的南城墙残垣。
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周峰 摄)
1990年底,在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距凉水河(金中都南护城河)北50米处的一处住宅楼施工中,又发现了一处金中都的遗迹。水关遗址的发现,是金中都城考古的重大发现,为研究中都城的营建、规模、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如今,人们依托这个遗址建立了辽金城垣博物馆。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周峰 摄)
金中都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意义,尽管只存在了短短的60余年,但它却为日后北京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力主迁都北京的完颜亮,因为荒淫残暴和穷兵黩武而被杀,死后被废黜,成为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他素有“大一统”理念,其迁都之举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此后,历经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简介:
周峰,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谈金:他们的金朝》《完颜亮评传》等。
(编辑:
马永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京备案号:
京ICP备0505846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