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文帝的母親薄太后重病臥床,文帝的心情焦急萬分,每天除了處理政事外,一步也不敢離開母親的身邊。治療母親的湯藥,文帝一定自己動手煎煮,不假他人之手;侍奉母親服藥前,也必定會先嘗過,確認溫度不會太燙、藥味不會太苦,沒有任何問題,才親自餵母親喝下。
薄太后看到兒子如此貼心,非常感動,但也心疼他的辛苦。有一次忍不住對兒子說:「宮中有很多人可以照顧我,你實在不必如此操勞。」
漢文帝立刻跪下來,懇切地回答母親:「若是現在不能在母后身邊,為您做點事,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報答母后的養育之恩呢?」
三年後,薄太后在漢文帝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終於恢復了健康。從此,文武百官更加敬重、百姓也更加愛戴這位孝順體貼、以身作則的君王,而文帝也成為「以孝治天下」的仁君典範。
漢文帝治理國家期間,推行了許多仁政,減輕人民生活負擔;而文帝除了孝順母親外,也將「孝道精神」推展至國家,特別制訂了法令,給予年長者生活上的援助和保障。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後駕崩,在過世前,他最遺憾、最牽掛的就是自己先母親而走,無法再侍奉母親,所以他不斷地叮嚀妻子竇皇后和兒女,一定要孝順太后。
文帝過世兩年後,薄太后也離世了,竇皇后按照文帝的心願,將薄太后葬在文帝陵墓的後方,就好像文帝一直揹著母親,從未離開過一樣。這分孝心,天地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