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AI时代,不少原型设计软件也在融入AI技术,从“手动绘制”转向“智能生成”,大幅减轻原型绘制压力提升效率。本文就聚焦6款AI原型设计工具、智能UI设计工具、无代码交付设计工具,探索它们的高效能力与未来潜力。
一、墨刀AI
首先介绍一下国内头部原型设计工具——墨刀。其深度整合AI能力,可以实现从需求到原型的“一键生成”。用户只需输入文字描述(如“电商首页,蓝色科技风”),即可生成包含布局、组件、交互的高保真原型图,并支持实时修改与多平台适配。
AI核心能力
:
-
AI生成原型页面
:支持自然语言生成完整页面,为产品奠定框架基础。
-
AI生成交互组件
:支持生成可交互组件(例如生成一个水平滑动条组件,范围0到100,初始值50,滑动时显示当前值)。
-
AI指令/DeepSeek对话
:成为产品经理的专属助手与管家,时刻服务不卡顿。
-
AI智能填充
:让低保真原型瞬间变换模样,图片文字智能填充丰富界面。
不足与局限
:
-
功能侧重性
:更擅长移动端与网页设计,后台系统类组件生成仍需手动调整。
-
高阶交互限制
:仅限于组件交互能力,高阶交互暂不能实现。
-
AI生成效果
:虽能二次指令编辑,但仍需人为调整,生成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Visily AI
Visily的杀手锏在于“手绘转设计”。用户上传手绘草图,AI自动识别并生成原型,适合概念阶段的快速验证。适合创建网页设计、移动应用程序界面、线框、原型和自定义 UI/UX 组件。
AI核心能力
:
-
草图智能解析
:AI识别手绘线条,自动匹配UI组件库(如按钮、输入框)生成原型。
-
魔法主题预设
:可根据图片/网站/关键词变换主题色系,通过配色方案、排版和组件等一致的视觉风格改变设计。
-
结构化数据填充
:对原型图中的数据表格进行一键内容填充模拟真实数据。
不足与局限:
-
手绘精度依赖高
:过于潦草或抽象的草图容易导致组件误识别效果不佳。
-
动态交互支持弱
:目前无法自动生成页面跳转逻辑,需手动设置链接。
Visily AI
三、Uizard AI
Uizard的AI可识别潦草手绘并生成可点击原型。例如绘制几个方框标注“登录页”,AI会自动补充表单、按钮等元素,并生成交互流程图,适合初创团队快速验证创意。
AI核心能力:
-
文本生成原型
:文本输入描述即可生成多页面可编辑的原型图。
-
草图转高保真
:上传线手绘线框图或截图,AI识别并填充图片文字形成高保真界面。
-
AI指令输入
:支持对任意组件进行AI指令修改,如“将标题字体改为Roboto”一键输入快速替换。
不足与局限:
-
识别质量差
:复杂的手绘稿(如密集线框或非常规符号)组件误判率比较大,需人工二次调整。
-
协作能力弱
:没有实时多人协作功能,不太适合注重团队协作的企业。
-
付费门槛高
:高级功能如动态原型生成等订阅成本高,个人用户的话性价比不高。
Uizard AI
四、Galileo AI
作为“Text to UI”的代表工具之一,Galileo AI擅长处理复杂需求。例如输入“社交App个人主页,包含动态瀑布流、悬浮按钮和暗黑模式切换”,AI会生成精细的组件层级与交互逻辑,甚至推荐配色方案。
AI核心能力:
-
文本生成界面
:解析文本需求自动生成完整UI界面,可查看代码或直接在Figma中二次编辑。
-
图像转高保真
:上传草图或线框图图片,以及详细的设计要求描述,AI根据参考图片自动优化生成移动端或网页高保真界面设计。
不足与局限:
-
硬件要求高
:处理复杂需求时依赖GPU加速,普通的电脑配置容易卡顿。
-
版权争议大
:AI生成界面图片素材等可能涉及版权风险,这也是很多AI工具的问题。
-
交互能力弱
:部分高级功能(如3D交互生成)尚未开放,生成效果受限,复杂场景适配性暂时不足。
Galileo AI
五、Dora AI
这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代码网页设计工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生成带有3D动画和交互效果的专业级网站。
AI核心能力:
-
文本生成网页
:输入文本指令(如“生成带轮播图的响应式导航栏”),AI能自动生成不同风格且可以编辑的网页框架。
-
AI生成3D交互
:利用3D交互生成器可以转换静态设计为动态的3D模型,以及相应式交互效果。
-
自动化动画
:根据语义指令自动形成动画处理,减少手动操作时间。
不足与局限:
-
设计自由度低
:生成的界面受训练数据影响容易趋同化,如果想要实现高度定制化视觉风格不能过度依赖AI。
-
开发交付风险
:目前AI处于测试阶段,对于网页直接开发交付的实际落地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Dora AI
六、Cursor
这是一款AI驱动的前端开发工具,能够通过对话式交互生成响应式网站代码,支持实时预览与部署,也是目前呼声比较高的一款工具。
AI核心能力
:
-
自然语言生成
:输入想要生成界面的具体指令,或者一套可参考的界面示例代码,AI输出HTML/CSS/JavaScript代码。
-
代码智能修正
:对现有代码提出修改指令(如“将导航栏改为固定定位”),AI自动重构并保留原有功能。
不足与局限
:
-
生成效果不可控
:定制化能力有限,输出结果需多次调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
生成代码冗余
:生成代码可能包含冗余机构导致原型文件或界面元素较为臃肿。
-
动态数据交互弱
:目前生成组件多为静态实现,动态数据交互需要手动开发。
Cursor AI
当前AI生成原型类工具已突破“从0到1”的生成效率,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待突破:
-
业务理解度
:对于定制化的产品业务理解不能简单按照通用手法,例如保险理赔、供应链管理等垂直领域的逻辑深度理解;
-
多模态交互
:希望能够结合语音、视频、手势等多维度的输入,让AI实现更加自然的原型创作。
-
低成本门槛
:未来AI工具的发展能否成为类似DeepSeek-R1的算力模型进行普及,降低行业使用门槛。
-
工作流闭环
:不仅局限于某一流程,未来能否做到从需求分析到用户测试全流程AI、自动化提高效率。
未来,随着多模态与开源生态的成熟,AI或将彻底重构产品设计的流程。值得思考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否真正代替产品经理或设计师呢?
无论是墨刀AI的原型图生成,还是Visily的草图识别,又或是Cursor的代码生成,这些AI工具正在打破原型设计、UI设计与技术的边界。本文总结的6种工具你用过哪些?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