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旅遊,除了琳瑯滿目的美食和別具特色的景觀建築,目光一定不會遺漏路上每一套讓人為之驚艷的
和服
,很多人對和服充滿了好奇,卻不知道它曾經是日本人日常的便裝,以下一起了解更多它的起源吧!
作為世界知名的傳統服飾,和服不僅有著琳瑯滿目的款式,還有各式代表不同意義的圖樣,這讓「和服體驗」成為各國旅人必定加入的行程。但和服除了漂亮,你知道和服以前是日常便裝嗎?以下一起來看看和服的文化小知識!
日本和服文化小知識
「和服」的字面意義為「大和民族的服裝」,日語中通常稱爲「著物」(きもの kimono),亦為和服英文之讀音「kimono」。由於年代久遠,於古墳時代之前,歷史學家無法考證當時的衣服模樣,故從可記錄之
飛鳥時代
說起,在此時代日本開始了大規模的
遣隋使
制度,引入中華文化,此時期的和服基本上是模仿當期中國服飾,並在平安時代出現的和服,成為了日後日本朝廷的禮服,並於
鎌倉時代
開始,和服的形態基本定型,且大多流傳並延續至現代。「著物」一開始泛指所有衣物,但於明治時代,日本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引進西方之洋服後,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服飾,為了與西方傳來的服飾做為區別,將「著物」改稱為「和服」。在平安時代(794-1185年),和服的設計變得更加精緻和多樣。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年),和服成為日本社會的主流服飾,並且出現了不同種類和用途的和服。
(圖片來源)
什麼時候穿和服?
在古時候,和服是家庭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飾,無論勞動還是日常,農民在田間勞作時會穿著輕便的和服,而城鎮中的商人和工匠也會穿著適合其職業的和服。但演變至今,日本人大多只在值得慶賀的時間才穿著和服,大致分為以下時機:
初宮參(小孩滿月到神社拜拜)
入學式、卒業式、成年禮
婚禮、正式茶會或派對
和服的常見圖案
和服的圖樣種類繁多,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涵,下次體驗和服時,可以根據以下含義來挑,更有意義。
紗綾形:由卍字的四個角延伸構成連結的圖案,為佛家常見的圖案,有莊嚴穩重的意義。
龜甲:正六角形圖案上下左右連結在一起,與烏龜的龜甲紋路相似,所以稱作「龜甲」紋,為長壽的象徵。
鶴:為「豐沛的生命力」及「長壽」的代表,常作為祝福的圖樣使用在和服上面。又因成雙成對結伴而行,採一夫一妻制,是忠貞不渝的愛情象徵,也常使用在婚禮的服裝上。
牡丹:因為「百花之王』,有「幸福」、「富貴」、「高貴」的意思
扇:從握柄開始慢慢向扇面展開的形狀,有未來無限希望的意義。
青海波:扇形的波浪幾何線條組成的圖案,代表能夠持續維持平穩的生活。
梅花:具有「忍耐」與「美」的意思。因日文諧音與「生產」相同,故也有安產祈願的意思。
松、竹、梅:歲寒三友,代表即使面對逆境依然堅忍不拔。
麻葉:因為成長速度快速,常用於祈願小孩健康長大。
蝶:除了讚美女性成長後的優美姿態,因日文讀音跟『長』的讀音相同,也有長壽的意思。
藤:古日本以來藤花的紫色為帝王的顏色,亦是日本傳統色中高貴的顏色。又因繁殖力極強,也有長壽,子孫滿堂的意義。
(圖片來源)
簡易的和服穿著方式如下:
確認自己的衣襟是否為左側在前,接著將內側(右側)部份稍微提高一點,以免穿上時右側下擺會從浴衣下方露出來,建議讓下擺的位置大概落在腳踝高度會最好。
在腰部繫上綁繩
順平衣襟、背後部分
在腰部將多餘布料折好
綁上帶板(用來幫助撐住腹部)
將腰帶對折,折起的長度大概是比肩膀寬度再稍微長一點即可。將折起的腰帶放在左肩膀上,將剩下的部份纏在腰部。纏了兩圈之後再將肩膀上的腰帶放下來往下捲。將腰部的布料摺成蝴蝶結的樣子。加上剛剛從肩膀上放下來的布料束緊之後就是一個蝴蝶結了,再把蝴蝶結從轉到背面就完成。
若為較正式的和服,則會對應不一樣的穿著方式。
和服髮型有哪些?
穿著和服後,建議要搭配對應髮型及妝容,才不會顯得沒有朝氣,或導致凌亂感。無論長髮短髮,皆可以以編髮、公主頭、盤髮、馬尾等方式,加上美美的綴飾,襯托出不一樣的美感。
(圖片來源)
和服的種類圖樣款式眾多,女性與男性也有分別不一樣的穿著,會依不同場合穿上對應的款式和顏色,小小穿著可是有著大大的學問。
女性和服樣式:
花嫁衣裳:為女性結婚時的服飾。日本的傳統婚禮為神前婚禮;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禮的必要穿著。花嫁衣主要分為三種,包括色打掛、白無垢以及振袖,色調以白或紅為主。
(圖片來源)
振袖:為未婚女性所穿著的和服,有色彩斑斕的圖案及紋理。依照袖的長短分為大振袖、中振袖及小振袖。
二尺袖:又稱小振袖,屬於女性在成年式及畢業典禮時較常穿著。其下通常搭配女式行燈袴。
黑留袖:為已婚女性所穿著的和服,色調為黑色,裙襬及袖口多以刺繡繡上圖案,腰帶則多鑲有金或銀色的線。這種和服通常在非常正式的場合,如婚禮等,並不屬於日常便服。
色留袖:與黑留袖基本上一樣,但與其不同的是色調會是單一的其他顏色。通常都是於婚禮場合上,由已婚的女性親友所穿著。
訪問著:是略式禮服,僅次於禮服。是一種穿著場合很廣的正式衣著,沒有未婚或已婚之分。
色無地:是略式禮服,為一種未婚及已婚女性均可穿著的單色和服,通常在參與茶會時所穿著。
普段著:沒有特別規定花紋及顏色等都,可在多種普通場合中穿著,甚至作為居家穿著。
畢業著:通常為參與一些畢業典禮(大專或以上)時的穿著。
浴衣:輕便的夏季和服,通常用棉布製成,非常適合炎熱的天氣,通常在夏季的祭典和煙火大會上穿著。
(圖片來源)
男性和服樣式:
紋附羽織袴:最爲正式的禮服,分為黑紋或色紋
長著袴:男性正裝,正式度低於有羽織的組合,屬於較正式的場合使用,不是日常便服。
羽織:男性常服,穿長著與羽織,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便服。
著流:男性常服,僅穿長著,不穿羽織,也是日常便服的一種,適合日常活動和非正式場合。
浴衣:為夏服,非正裝,不用於正式場合。
(圖片來源)
3個和服禁忌
衣襟順序
以前和服的內裏是一個小型置物空間,會放置一些隨身或貴重物品,又因右撇子多於左撇子,為了方便拿取懷裡的東西,所以產生衣襟左上右下的穿著方式,以便於用右手拿取懷裡的東西。衣襟右上左下的方向,則是給亡者的穿法,千萬記得不要搞錯。
和服需保持直筒狀
其實一開始和服的穿法,與目前我們看到的「直筒身材」截然不同,而是自然地展現出女性的曲線,轉變來自1960年代風靡日本的「著付教室」,以前並未有人開辦課程教學如何穿著和服,為了振興戰後的不景氣的社會狀態,日本紡織業透過鼓勵更多人穿著傳統紡織縫製的和服,成立了「
裝道禮法著物學院
」,著付教室提倡的穿法要求用束身布和墊布「補正」女性身形,與西方塑造的女性理想曲線的觀點正好相反,產生從上至下的直筒身材,以直筒形作爲理想的身體線條,此穿著成為了保守主義者眼裏「唯一正確」的穿著方式,並沿用至今,所以穿著時,和服要盡量保持直筒狀。
腰帶結打在身後
穿著和服時,都會使用腰帶進行固定,但打結的位置大大有學問,要綁在腰間自然的位置,整齊的綁在身後;因以往紅燈區工作的女性,會將和服女性的腰帶結綁在身前,為了避免不必的誤會,記得要把腰帶綁在身後。
(圖片來源)
儘管現代生活中西方服裝已經普及,但和服依然在日本人的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它象徵著一種優雅與莊重,許多日本人依然會在成人禮、婚禮等重要場合穿著和服,以表達對傳統的尊重,更是一種日本文化的象徵。
備註:
封面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