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民语委办开展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项目共进行了三个批次规范翻译和审定会。近两年,实施“云南省少数民族新词术语规范暨专家评审会”项目也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就:一是规范审定了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出现的一批新词术语;二是制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三是按照国家民委相关要求初步建立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审定公布制度;四是将为“十四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划工作找到了新的着力点,提高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公共服务能力。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保护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设稳步发展。省民语委办采集24种少数民族语言资源5000万字,成功开发蒙古族喀卓语手机学习APP。
同时,积极开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字文献资料抢救保护采集工作,先后采集《蜘蛛王》《叶罕佐与冒弄养》《王莽篡位》《踩尖刀草经》《饯行经》《指路经》《盘王大路歌》等一批珍贵少数民族文字文献资料共计150余部,4000余万字,电子图片2万多张,有效抢救保护了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
其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保护取得新成绩。“十三五”期间,省民语委办举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骨干培训班7期,培训传承骨干300余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基地和传承之家建设,得到社会好评。并积极配合省教育厅做好教材翻译和审定工作。
“十三五”期间,组织全省彝、白、哈尼、傣(德宏傣、西双版纳傣)、傈僳、苗(川黔滇苗、滇东北苗)、藏、佤、纳西、景颇(景颇、载瓦)、拉祜、瑶(门方言、勉方言)、独龙、壮14个民族18个文种的专家翻译和审定了小学《语文》教材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了学前教材,并为学前教材进行了录音。截至2020年,已完成全国标准教材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的翻译工作,一至二年级教材已完成审定。
另外, 2020年是云南省首次全省统一开展普通高校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工作,云南省民语委办承担了云南省普通高校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专家库的建立、测试专家遴选和管理办法的制定、测试专家的抽取等一系列工作。在省民族宗教委和省民语委办的领导和指导下,语言文字应用管理科承担了口语测试的具体工作,共测试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纳西语、景颇语、拉祜语、彝语、壮语、苗语、哈尼语、佤语、傈僳语、白语等12个语种。圆满完成了云南省普通高校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工作。
推进傣文和傣文长诗在民间传承
近年来,省民语委办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方向的跨境少数民族文献典籍抢救翻译出版取得新突破。目前已经完成100部跨境文献长诗3000万字的收集、抢救任务,翻译出版《中国傣族长诗选译》丛书之《孟拉王子》《占达罕》《穿木屑衣的阿銮》等三部长诗。
丰富业态 创优提质 持续火热——云南省国庆假期旅游相关数据再创新高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村民小组——续写“千年跨越” 共创幸福生活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峡谷信使桑南才:“这条乡村邮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75秒·听云南见中国”音频融媒报道⑨丨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
锦绣云岭|一头牛“畜”势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