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备丧 旧时,境内老人年满六十为“享寿”,所以年过五十,子女就要为其准备送老棺木和衣物。棺 木俗称“寿材”,一般提前打造好放置于空闲屋内,其用材和规格,视经济条件而定,上等寿材用柏、楸 等木料,一般用松,次者为柳。送老衣物称“寿衣”,一般只备布料,若老人于 70 岁前去世,要在临终时赶做。年过 70 者,可以预先缝制寿衣。寿衣用料忌用“缎子”。提前准备的寿材、寿衣都要 经老人过目,老人认可和满意,才算子女尽了孝心。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后,境内实行殡葬改革,为 老人备“寿材”等习俗革除。

初丧 送终 老人垂危之际,儿女要为老人擦洗身体,换上寿衣,俗称“穿衣裳”。然后移到正房明间临时搭的灵床上,谓之“移床”,以合“寿终正寝”之意。子女在灵床前日夜守候,陪伴老人度过弥留之际,谓之“送终”。咽气时子女都守护在身边,谓之“有福”,也叫“得了”。老人去世忌 说“死”,要说“老了”“走了”“过世了”。

报庙送汤 老人去世后,立即在大门上贴张白纸,将纸做的丧幡用长杆挑起按男左女右悬于大门 旁,以告知村邻家有丧事。之后,长子率众男性子孙到村头土地庙烧香纸,向土地爷报告老人去世,谓之“报庙”。报庙后还要送浆水,也叫“送汤”。男女眷属全部参加,按辈分大小排列,男在前,女在后,由死者同辈长者为前导,手提浆水瓦罐,一路洒到土地庙。女眷行至半路停下,跪路旁哭祭;男眷到庙前烧香纸致祭。此后,还要连续三日每日送汤。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破除封建迷信,境内各村土地庙多被拆除,此俗遂废。

传丧 报庙后,丧主安排子侄分头告知亲友,谓之“传丧”“报丧”,荣成有些地方叫“对道”。俗有“传丧不空口”之说,传丧者每到一家,亲友都必须立即备饭供其食用。即使多家亲戚同住一村,相隔咫尺,传丧的到了,每家也须以饭食招待,至少也要让传丧者吃口点心或喝口水,任何一家不得让其空口而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电话的逐步普及,传丧亦随之改为电话通知。

奔丧 死者已出嫁的女儿及居住异地未能守护送终的儿媳、孙女等至亲女晚辈得到凶信后,必须立即起程回家“奔丧”。临近村口时,开始一路嚎啕大哭,过街串巷,直奔灵堂,俗称“哭道儿”。此俗至今在农村仍时有可见。

入敛成服 死者入棺,谓之“入敛”。一般去世当日或第二日入敛。灵柩前设供桌、摆供品、香炉、蜡 台,供奉死者灵牌。旧时,一般在家停棺三日后出殡。富家大户则有“五七殡”“七七殡”的,最多有“百日殡”的。其间,子孙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淡饭疏食,夜不安寝。死者亲人皆穿孝衣,戴孝帽,俗 称“戴孝”。丧服多为丧主家制作分发,按亲疏和辈分分为不同等级。儿女戴重孝,从头到脚全身皆 白,腰系苘片子或稻草绳,俗称“捆草绠”。远支族人、村邻、朋友等不穿孝衣,只发给孝帽,俗称“撕孝帽子”。入敛后,有的人家请吹鼓手,则在大门旁用高粱秸箔和席子扎鼓手棚。20 世纪 60 年代,披麻戴孝、请吹鼓手等习俗作为“四旧”被革除。

吊孝 吊孝从入敛开始至出殡日结束,一般在三日之内。远支族人及邻里多结伴前来,一般吊孝只送香纸。大户人家办丧,至亲好友吊祭还多送挽联、挽幛。男客来吊孝,孝子要在灵前恭迎,陪同 磕头“谢孝”。女客来吊孝,则由儿媳、女儿等女眷陪哭。雇请吹鼓手的人家,有人来吊孝时要鸣奏哀乐。20 世纪 60 年代后,境内请吹鼓手习俗废,但送香纸、花圈习俗沿袭至今。

合棺 亦称“大敛”,俗称“钉棺材盖”。旧时,境内民间有许多关于人死而复生的故事,故死者入敛后均不马上合棺,棺盖与棺材帮之间要错开五六公分的缝。待吊孝结束仍不见复苏,再行合棺。合棺前要移开棺盖,亲属绕棺大哭向遗体告别,之后将棺盖合榫,用七根俗称“子孙钉”的长铁钉将棺 盖与棺帮钉合。若死者为女性,合棺必须有娘家人在场,且必须得到娘舅的允诺才能进行。

送盘缠 旧时迷信习俗认为,合棺后死者的灵魂就要从土地庙起程西行。为供其西去路上的吃住费用,亲属要到土地庙“送盘缠”,也叫“送包袱”。一般人家送纸扎的房子和一些内装黄表纸钱的 纸袋,即所谓“包袱”。富裕人家则楼台亭阁、丫环仆人、车轿牛马、金银山、摇钱树等纸制祭品应有尽有。送盘缠多与出殡前最后一次“送汤”同时进行,“包袱”和各种纸制祭品在村头或土地庙前 与香纸一起烧掉。此俗于 20 世纪 60 年代被革除。

殡葬 殡葬之日,清晨要差人到茔地开圹,俗称“打圹”。开圹前孝子亲临茔地焚香纸,以生鱼、鸡蛋、猪肉等“三牲”祭圹,有的还要焚烧祭文。圹坑打好后要留人“看圹”。上午出殡前最后一次“送汤”回来后,即移棺起灵,殡葬仪式开始。

起灵 起灵时,随着吹鼓手的长杆大号一响,抬棺者即进入灵堂,以手抬棺出门,谓之“背棺”。死者亲属号哭送灵。同时,将合棺后放在棺盖上盛米饭和碎饽饽的盆端到门外,任由看热闹的孩子争抢抓食,谓之“抓干饭”。俗传儿童吃了起灵干饭能去病免灾。棺材抬出后,放在扎好的大杠上,加上棺罩,由 8 人或 16 人抬至茔地,俗称“抬大杠”。

行灵 走在送殡队伍前面的是吹鼓手、仪仗队和“执事”。“执事”负责指挥殡葬活动和沿路抛 撒纸钱。孝子紧随其后,手拖丧棒,由人挽扶,一路痛哭,在“执事”指挥下或跪、或行。亲友按辈 分行第依次随行,灵柩随后。女眷皆身穿孝衣,头顶白布“包袱”,跟在灵后号哭送行。亲友故旧有 半路摆酒水设祭的谓之“路奠”“路祭”。“路祭”时,孝子要陪祭叩谢。至村头,女眷停下,跪送灵柩远去后返回。男眷及亲友送灵柩至茔地。

下葬 灵柩抬至墓地后,落棺,去罩衣。下葬前,有的还要为死者神主牌举行点主仪式。圹壁上 预留的灯窝要放上用豆面捏的已点燃的长明灯,圹底四角各放一块用红布包着的垫棺发糕。灵柩入圹,按“照山”定好向后,盖上土板、席子,撒上五谷,孝子每人双手捧三把土撒其上,谓之“抓泥”,然 后众人培土垒坟。坟堆筑起后,将丧棒插在坟头上,奠酒上香烧纸,孝子及众人叩拜。至此,殡葬仪式结束。归来后设灵牌于家中,早晚焚香祭奠至“过百日”。

葬后祭礼 葬后第三天,死者亲属要为新坟添土,谓之“圆坟”。是日,也是死者女亲属第一次 到茔地哭祭新坟。从亡故之日算起,每隔七天,亲属都要到茔地祭奠,至“七七”止,谓之“过七”“烧 七”。其中以“五七”为大奠,亲族皆参加祭奠。死者去世第 100 天及 3 年内遇其生日和逝日,子女也都要到茔地祭奠,分别叫“过百日”“过生日”“过周年”。尤以过三周年为重。过了三周年,子 女方可脱去孝服,不再守孝。旧时,境内封建习俗以厚葬为荣。人们为将丧事办得体面,不论贫富,都不惜花费人力物力,有的甚至卖掉土地、山峦。一些中等以下家庭,甚至因此倾家荡产。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各级政府提倡厚养薄葬,葬礼大操大办者渐少,但“过七”“过周年”烧纸祭奠等习俗沿袭至今。

殡葬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提倡破除封建迷信,殡葬过程渐趋简化。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后,老茔地多平毁变为农田,神主牌作为“四旧”被烧掉。有的村专门划出一块山峦或林地作为全村公共墓 地。死者多不穿旧式寿衣,只着平常衣物。在家停灵时间缩短,多于死后一两天内下葬。送殡也不穿 旧式孝服,改为戴黑纱或白花。1968 年 7 月,文登县首先建起火化场,推行火葬,死者遗体一般于火化当日由殡葬车拉走,“入殓”“合棺”“起灵”“行灵”等殡葬仪式皆废。其后,各县(市)也先后建起火化场。至 1976 年,境 内普遍实行火葬。火化后,有将骨灰盒存放在火化场纪念堂的,更多的仍入土安葬。“过七”或“过 周年”时,子女仍要到坟前烧纸奠祭一番。 80 年代,境内各级政府继续倡导厚养薄葬、丧事从简。城镇公职人员去世后,由单位发讣告,开追悼会,亲属戴黑纱,友人、同事送花圈,向死者致哀、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后火化。90 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在城乡部分人群中,丧礼程序渐复旧俗,厚葬之风日甚。扎纸制祭品、做寿衣等为丧葬服务的旧行业再度兴起。少数人在办丧事时,互相攀比,奢华无度。下葬、“过七”“过周年”焚烧的纸制祭品不仅有旧时流行的牛、马、房子、金银山、摇钱树,还增加了电视机、电冰箱、小 汽车等现代生活用品。

摘自《威海市志》第四十一编《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