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挖‘十城千辆’富矿,探寻潜在独角兽”为主题的“2021年高工氢电巡回调研活动”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从走访上海地区20多家企业来看,他们无论是燃料电池、关键部件还是核心材料技术,均属于国内领先,在示范推广方面也名列前茅。
本文简单梳理神力科技、清能股份、上海氢雄、氢晨科技、航天氢能(上海)、捷氢科技、风氢扬、豫氢动力、骥翀氢能、上海电气、赛蓝得、英飞腾、上海攀业、上海治臻、上海弘枫、上海弘竣、势加透博、上海华熵、恩福(中国)、唐锋能源、亿氢科技、济平新能源等22家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的最新动态,让业界对上海燃料电池产业生态有个基本了解(备注:豫氢动力、势加透博在上海设有子公司;本次上海巡回部分企业报道未完待续)。
>燃料电池示范“一往无前”
从走访神力科技、清能股份、上海氢雄、氢晨科技、航天氢能(上海)、捷氢科技、风氢扬、河南豫氢、骥翀氢能、上海电气、赛蓝得、英飞腾、上海攀业等燃料电池企业来看,他们无论是产品打磨还是示范推广,都走在全国前列。
神力科技
是国内燃料电池“老将”,截止到今年2月,公司的自主国产化电堆累计出货85.5MW,累计交付电堆1000+,装载神力电堆的车辆累计纯氢行驶里程已超过1600万公里。神力科技电堆产品涵盖从50kW到150kW功率范围,最新开发的第三代150kW单堆模压石墨板电堆,功率密度达到4kW/L,零下30度自启动,将是今年的主打产品。进入2021年,神力科技坚定独立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母公司亿华通以外的客户,专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为更多的客户创造价值,拥抱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清能股份
的主要研发及生产基地位于中国(上海、张家港和如皋),并在新加坡及美国设有HorizonFuelCell及HyzonMotors两家子公司。目前清能股份量产的VLS-II系列电堆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石墨金属复合极板技术,该系列产品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等的特点,端板内体积功率密度可达4.2kW/L,超过了国际上大部分金属极板电堆的功率密度。2020年公司车用电堆出货36MW,较2019年增长35%,创下公司历史新高。
上海氢雄
是深圳市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下称“雄韬氢雄”)的全资子公司,依托于雄韬集团氢能产业链布局,主要业务是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销售。上海氢雄同时还持有青岛国际院士港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45%的股份。截至目前,雄韬氢雄共匹配20款燃料电池客车、11款燃料电池卡车/底盘和4款工程机械领域应用车型进入工信部公告目录,合计240辆燃料电池车辆交付投入示范运营,运行总里程超过750万公里。
氢晨科技
已经累计开发了80kW、100kW、120kW、150kW四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并开发了无人机和叉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可以广泛满足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有轨机车、水下装备等应用。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发燃料电池全自动化电堆装配系统、100kW以上大功率电堆测试系统,零部件自动化检测系统等核心设备,已经建成首条燃料电池电堆智能制造生产线,具备年产10000台电堆的能力。
航天氢能(上海)
已经投资1亿元建成生产能力为100MW/年的燃料电池电堆中试生产线,该产线包含完整的膜电极组件、超薄金属双极板组件、电堆、系统的生产制造和测试检测。在产品布局方面,航天氢能(上海)主打金属双极板电堆,产品涵盖65kW到150kW;空冷金属板电堆涵盖1.2kW到5.0kW;燃料电池系统涵盖30kW到120kW等不同系列。
捷氢科技
PROMEP390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为92kW,升级一代PROMEP3X额定功率是117kW。电堆方面,M3H的额定功率是130kW,升级一代的M3X额定功率是140kW。截至目前,搭载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的各类氢能车型已经广泛落地应用,相关车辆在国内13个城市实现商业化运营。
风氢扬
主要聚焦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集成、长寿命技术开发及高可靠解决方案。通过控制策略、集成设计、电堆资源三位一体保障,确保公司竞争力持续领先。风氢扬能提供的不单是燃料电池系统产品,而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完整的整车工程应用解决方案。现阶段风氢扬的核心产品CHIGMA燃料电池系统涵盖65kW至125kW的中、高功率产品系列,应用方面覆盖重卡、客车、工程机械、叉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
豫氢动力
已经掌握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及加氢站的关键环节自主化技术储备。现阶段在产品布局方面,豫氢动力主推3款膜电极产品,80kW和150kW电堆,70kW和110kW的两款系统。目前公司已有多款产品进入工信部公告目录,正在探索在商用大巴、城市物流车、中重型卡车、船舶等领域的应用。
骥翀氢能
在大功率金属板电堆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其发布的最新款大功率电堆MH170,单堆额定功率最高可达160kW。该电堆的双极板、膜电极等电堆关键部件均为国产,裸堆最大输出体积功率密度达到4.7kW/L。目前骥翀氢能已经在国内的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河南新乡等多地进行布局,公司现阶段具备50MW的中试产能,去年通过Pre-A轮融资后,正在实施张家港生产基地的一期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每年200MW的产能。
上海电气
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去年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上海)通过强检测试。公司也已陆续完成了超薄金属双极板设计、电堆设计、电堆匹配、定位和密封技术、电堆精密组装工艺、电堆活化和测试技术等关键技术能力,并完成第一代金属板电堆FuelCellINNO的设计、组装和电堆性能测试。除了聚焦燃料电池研发工作,上海电气还专门成立氢能事业部,布局氢能产业,进一步加快跨界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赛蓝得
两条技术路线并行:一方面,公司开发了第一代60~80kW级模压复合板电堆,具有超长寿命、低成本和生产效率高等显著特点;另一方面,金属板电堆也已经研制成熟。自去年开始,赛蓝得开始加快其燃料电池电堆业务的产业化。2020年9月,赛蓝得牵手国电投开启示范合作,并且与主机厂配套拿下数十台燃料电池商用车订单。上海赛蓝得协同合作伙伴在苏州设立了子公司苏州赛蓝得。
英飞腾
除了积极拓展国内的氢燃料电池叉车应用,还积极开发海外市场。2020年8月其与大型叉车主机厂签订5年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进军消费零售行业,成为美国超大型商超战略供应商伙伴。2021年初,英飞腾与佛山南海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落地万台级别产能,携手政府进行千台级别氢能叉车的示范推广。
上海攀业
的燃料电池产品主要聚焦应急发电电源、无人机和轮式载具三大领域,其移动式3kW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便携式200W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开拓了通信基站应用市场;其空冷燃料电池在电动自行车、氢能叉车等领域也有应用案例,公司开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自行车已在佛山市南海的仙湖氢谷进行了批量示范应用;公司还是国内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金属板及石墨板“称霸武林”
从走访上海治臻、上海弘枫、上海弘竣等双极板企业来看,他们代表了国内金属板及石墨板的顶尖水平。
上海治臻
总部位于上海临港,是国内首家专注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研发及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月28日,上海治臻位于常熟高新区的全资子公司苏州治臻举行了年产千万片级金属极板产线投产仪式,该生产基地总投资达2.6亿元,全部达产后可以年产1000万片金属极板,成为当下全球最大金属极板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上海治臻合作客户囊括上汽集团、新源动力、未势能源、上海氢晨等国内所有主流金属极板电堆厂商和主机厂。
上海弘枫
专注于石墨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领域有燃料电池、光伏、生物医学、电子、航空等各个领域,被誉为是国内石墨双极板领域的“黄埔军校”,市占率位列前茅。目前公司石墨双极板年产能达到330万片,计划未来3年内计划扩产到1000万片。
上海弘竣
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的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生产商、产业化先行者。公司拥有浙江嘉善、山东泰安、浙江海宁三大生产基地,公司年产能200万片。2020年上海弘竣石墨相关业务实现营收4.5亿元,其中燃料电池业务占比近20%左右。弘竣一直在坚持产品升级,目前上海弘竣的第三代石墨双极板是市场销售的主力,公司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机加工石墨双极板即将完成,性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部件中的佼佼者
从走访势加透博、上海华熵、恩福(中国)来看,他们在燃料电池空压机、增湿器领域都属于佼佼者,尤其势加透博、上海华熵产品得到的市场反馈非常不错。
势加透博
FCC160/300/400三款系列化产品都达到了中试批产状态。在客户装车验证方面,在超过100kW功率等级氢能重卡项目中,势加透博的空压机已经无故障运行了超过50000公里;高海拔应用场景方面,完成了1000-4000米海拔工况FCC全系列性能实测;除了商用车高电压版本,公司完成了数个乘用车低压版本开发项目。势加透博的上海研发中心正处在紧锣密鼓的建设过程中,6000多平米的厂房也显示着这家公司对于燃料电池空压机市场的坚定信心。
上海华熵
是国内较早涉足并完成氢燃料电池零部件标准化的供应商。公司集合一批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辅助系统(BOP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DC/DC、空压机等。现阶段,上海华熵的空压机已在雄韬氢雄、氢途科技、清能股份实现装车验证,服务于上海申龙、东风、中通、山西宇航等十多款车型,配套的公交车、物流车已在湖北、大同、广州、上海等地小批量商业化运营。
恩福(中国)
是由全球两大密封企业——拥有80年历史的日本NOK株式会社和170年历史的德国科德宝集团在华投资建立。在燃料电池领域,恩福量身定制的创新产品包括增湿器、气体扩散层一体化密封、双极板集成化密封及氢罐用O形圈等。现阶段,恩福的电堆密封和增湿器样品已经向国内燃料电池企业提供试样检验。
>核心材料应用步入“快车道”
从走访唐锋能源、亿氢科技、济平新能源等材料企业来看,国产膜电极、催化剂等材料装车应用步入了快车道。
唐锋能源
自主开发并建成了国内首条用于量产燃料电池电堆的低铂合金膜电极生产线,年产能达到140万片,所生产的膜电极整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单位发电功率铂用量指标国际领先。作为国内领先的低铂合金膜电极供应商,2020年制造销售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近30万片,为国内多家主流燃料电池整车企业和电堆公司提供相应产品,支撑我国汽车燃料电池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亿氢科技
成立于2019年,是由亿华通、东岳集团、水木清华联合创立,创始人贺萍博士有18年的巴拉德膜电极开发经验。目前,亿氢科技已经初步建成年产50万片膜电极的中试生产线,公司聚焦膜电极品质管控和性能提升,并积极导入测试验证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和质子交换膜等膜电极国产原材料,为后续的产业化降本做好准备。
济平新能源
主要专注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上海济平催化剂已小批量交付下游用户。这标志着国内企业首次打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催化剂的国际垄断,实现自主量产。现阶段济平与国内主流电堆厂和MEA企业实现合作,共计百余台装载国产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车辆在道路上运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