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修复后的鼓架山和长山。何小白 摄

武汉之东有东湖,东湖以东,有一鼓架村,西接东湖落雁景区,北临武东工业区,东与花山生态新城隔严西湖相望,南靠光谷开发区。

村名源于村内一座鼓架山,紧邻鼓架山,还有一座长山。从地图上看,它们恰好处于东湖、严西湖交界处,二山分两湖,正是花山生态新城与武汉主城区过渡地带。若行车于三环线东段,经武汉火车站前往光谷、花山,此二山必入眼帘,生态、景观位置重要。

2014年以前,鼓架山与长山,还如同湖光绿带上的两块伤疤。在经济建设的特殊历史时期,此二山成为采石场,日积月累的开采,使得山体破损严重、山石裸露,周边厂棚杂乱,村民将采石后的裸地当做天然垃圾场。又丑,又臭,还伴山体山石滑坡、地质危险,时有伤人伤畜事件发生。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王耀明介绍,对鼓架山、长山的修复,布局于2013年,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武汉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13-2015年)》等规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在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的支持下,管委会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修复工程于2014年4月8日开工,同年10月31日完工,历时210天,耗资2000万余元,二山生态修复面积合计达209998平方米。

鼓架山与长山的修复方案,单纯作消除地质灾害、恢复生态系统考虑,经山体削方、山体填方、土地平整、修坡整治、绿化等数道工程;其中,仅植树一项,就种了38700余株,存活率95%以上。二山修复后封山育林,无路上山,6年过去,如今呈现一片纯粹而葱郁的绿。当年,山脚种下的成排马尾松苗不过筷子粗细,现已长得手腕粗,蔚然挺立。

村中有传说,鼓架山得名于春秋。时有令尹斗越椒叛乱,起兵攻打楚庄王,双方交战于此,楚庄王亲自披麾登山,击鼓督战,军心为之大振,叛军很快被平定。自此,山就叫了鼓架山。

山水有灵,涵养乡愁。若山不在,这些传说与文化,要依托在何处呢?

这里是东湖,是生态大武汉山水资源治理、保护、优化的“绿色心脏”。伴随鼓架山、长山的修复,在迈向“世界级城中湖典范”的征程上,东湖绿心再无瑕疵,山水形胜,人文如歌,吟诵千年。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