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翩翩的创口贴 · 国内外顶级建筑摄影师大PK,风格各有不同!_ ...· 1 月前 · |
跑龙套的太阳 · 2048核基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精品推荐· 2 月前 · |
满身肌肉的沙滩裤 · 中海时光境花园-深圳中海时光境花园楼盘详情- ...· 3 月前 · |
拉风的大熊猫 · 如何将Json再反转义 - CSDN文库· 3 月前 · |
急躁的投影仪 · 俄启动战略核演习反制西方--军事--人民网· 3 月前 · |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202 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 [1 ] 的起步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 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积极履行国家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认真执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逐步改善, 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发展质量稳步提 高 。
(一)高标准谋划实施系列战略规划,综合施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深入落实国家支持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等重要文件,扎实开展 “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编制完成《南宁都市圈发展规划》《东部新城规划战略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自治区稳增长政策,制定出台我市系列稳增长措施。 扎实开展经济运行调度, 依托 15 张经济运行监测表实施监测预警,创新建立全市高频数据监测体系进行经济态势感知,开展“日调度、周分析、月报告、季督导”。务实精准高效推进工业提速增效、消费提质拓展、农业增产增收、交通水利重点投资、外贸外资提质扩量、稳主体促就业惠民生“六个攻坚行动”,打好拼经济、促发展“组合拳”。狠抓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深入开展三个专项行动 [2 ] 、 “ 3+2+1 ”专项整治 [3 ] 和两个攻坚行动 [4 ] ,协调解决全市重点项目存在问题,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 在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奋战下, 2023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5469.06 亿元、同比增长 4 .0 %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 4.5% 、 1.1% 、 4.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3% ;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2.1% ;城镇新增就业 7.79 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0.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 同比增长 5.6% 。
(二)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振兴势头强劲。 深入实施 “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打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收官战,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呈现扩量提质、结构优化、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 , “产业—科技创新—金融”经济新循环效应充分释放。
一是工业支撑作用显著 增强 。工业贡献提升 ,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增速 高于全国 3.7 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 2.2 个百分点,高于全区 1.7 个百分点,创近六年来新高,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 23% 、较上年提高 12.9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43.6 % ,工业税收同比增长 18% 。 工业增长结构优化, 新能源 电池制造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最大动力,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 个百分点, 贡献率达 120.6%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4.9% ,比上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比上年提升 3.5 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集聚效应增强。百亿项目持续落地, 洽谈签约安达等项目, 顺利推进高端纸制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 围绕太阳纸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传统造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链持续补链强链, 下达市本级资金 34.67 亿元支持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持续完善产业链,落地锂离子电池及正负极材料、钠电池及钠电池材料、电池壳、电池冷却器等电池项目及车身三四级分总成、前端框架总成等零部件项目 。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南宁) —东盟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 。 我市 位列 2023 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第 36 位。 横州 市入选 2023 年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 [5 ] 战略示范城市。 工业招商模式不断创新 , 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场景换产业、以市场换产业, 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 12 个上游配套产业项目和 15 家智慧交通软件企业 。利用电商头部企业的销售优势,引进一批生活用纸企业以 “轻资产 + 供应链服务 + 订单包销”模式落地。
三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质效提升。 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 建立百亿工业项目服务专员驻点服务制度, 龙电铜箔、宸宇负极、比亚迪试车场等一批 百亿项目 实现开工建设 ; 比亚迪 45GWh 、 太阳纸业项目一期 、华芯振邦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双百双新” [6 ] 和 “千企技改” [7 ] 成效明显 , 新增自治区 “双百双新”项目 13 个,累计在库项目 70 个,其中“双百”项目 19 个;列入“千企技改”工程计划项目共 240 个,重大技改项目 123 个,数量均居全区第一。
四是园区建设优化提升。 园区载体作用显现, “一体两翼” [8 ] 格局加速成型, “东翼”破题破局,伶俐工业园、电池新材料产业园、六景化工园区等相继落户一批链主企业,东部新城规上工业企业 63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74.9% ;“西翼”开局有力,临空片区开工建设,综保区二期加快规划建设。 4 个园区列入自治区“十有”园区名单,数量居全区第一。 加大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共争取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券额度 45.78 亿元,占全区比重 19.7% ,专项债券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 62.19 亿元。
五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突破 , 推进桂电 “ 113 工程” [9 ] 建设,桂电南宁研究院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30 项 , 与华芯振邦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 10 个 。积极与清华海峡研究院合作共建南宁市清大协同创新中心。 创新体系建设 取得新进展 , 新增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新增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平台 78 家,年度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98 家,策划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5 家。 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成效, 14 个项目列入自治区 2023 年广西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清单。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 12 项,高端铝合金新材料、动力装备等 18 个 我 市企业牵头的项目获得广西科技 “尖锋”行动项目支持 。 60 项科技成果获 2022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创历史新高。 “ 智改数转 ” [10 ] 迈入新阶段,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获认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2 家,数字化车间 16 家,数量居全区第一 ;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 西乡塘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六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新增广西工业龙头企业 4 家、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 13 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11 ] 3 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7 家;获得 2023 年度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8 个、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7 个,数量均居全区第一; 新增 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6 家,数量居全区前列。
(三)大力提振消费活力,服务业加速提档升级。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 消费提质拓展攻坚行动, 加快打造 区域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消费市场稳步回暖。出台系列消费政策 , 全方位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提振消费者信心,引导各消费领域加快发展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全区增长贡献率达 58.7% 。 消费热点持续保持活跃, 高密度、大范围、持续性开展 “邕抱春天·乐购南宁”“潮玩暑期·乐购南宁”“狂欢 618 ·惠享邕城”“畅享盛会·乐购南宁”等主题促消费活动超 100 场次,上线南宁促消费日历和南宁消费地图,总体带动消费达 100 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 58.4% ,二手车零售额增长 163.1% ;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 41.3% 。消费者满意度在全国 100 个大中城市、 27 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第 15 位、第 3 位。推出“季季有品牌、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促销”系列活动,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 9.8% 、 10.7% 、 18.1% 、 13.6% , 相关行业增加值 对全市 GDP 和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 28.2% 、 35.3% ,零售业总量、增速排全区第一 。 积极引客入邕 , 山姆会员店、杉杉奥特莱斯、宜家等全区独有商贸项目持续高质量运营,吸引区内客流。连续 3 年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全年共举办展览活动 85 场、会议活动 1180 场,展会规模达 942.27 万平方米,观展参会 人数 达 192 万人次,拉动周边住宿餐饮业回暖。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新增入库商贸业企业 56 4 家 (含 2 家产业活动单位) ,创历史新高; 提升邕州古城 ·三 街两巷、亭子码头等文旅商特色街区,打造南宁之夜、民生广场 ·水 漾市集、平西夜市等网红夜经济特色街区, 会展航洋城、江南盛 天地步行街分别获评自治区级夜间经济集聚区和自治区级步行街。新获评 2 家“中华老字号”、 2 家“广西老字号”、 20 家“南宁餐饮老字号”。京东平台首个以东盟国家特产集聚的官方店铺京东东盟优品馆正式开馆运营。 2 家企业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二是服务业提质增效。 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发展, 印发实施南宁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3 — 2025 年),兑现政策奖励资金约 5400 万元。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6% ,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集群化效应显现 , 中国 —东盟金融城、南宁研祥智谷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 3 个集聚区,华尔街工谷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分别列入 2023 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认定名单、培育创建名单。成功举办南宁片区生产性服务业赋能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现场签约 12 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金融业综合实力量质齐升, 金融业增加值拉动 GDP 增长 0.7 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 17.3% 。关键核心指标均实现重大突破,本外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 2 万亿元,达到 2.2 万亿元,平均增长 10.1% ,占全区的 43.8% ;保费收入首次突破 300 亿元,达 314.2 亿元,同比增长 5.1% ,占全区的 37.2%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首次突破 3000 亿元,达 3894 亿元,同比增长 153.8% ,占全区的 80% ;金融业税收首次突破 100 亿元,达 104.8 亿元,同比增长 5% ,占全部税收的 14.8% ;年内新增 2 家上市公司、 2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均居全区第一。 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加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物流通道建设, 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 1300 公里, 乡 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 达 100% 。 积极创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推进城乡高效配送,累计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 心 12 个 、乡级物流中转站 89 个、村级物流服务站 1222 个。 全市 3A 级以上物流企业 72 家,其中 5A 级物流企业约占全区的 73%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 20.72% ,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跨境寄递业务增速全国第一、总量全国第九。
三是文旅体产业加快恢复发展。 文旅体商加速融合,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年活动,组织开展系列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成功承办 2023 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举办南宁月月文化旅游节,开展文化旅游进商圈活动 376 场。圆满举办 首届全国 学青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第十五届南宁马拉松比赛暨第三十八届南宁解放日长跑活动等盛会和赛事,吸引赛事客流,扩大消费人群。 按可比口径统计 , 接待 游客 总 人数同比增长 68. 4 % ,实现旅游 总 收入同比增长 6 6 .0 % ,总量均居全区首位 。依托广西体育中心打造 “演唱会 + ”经济新模式,广西体育中心全年开展大型商演活动 16 场 , 拉动南宁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玩等一系列消费超 10 亿元。 文旅品牌持续创建, 大明山户外体育旅游线路入选 2023 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邕宁区顶蛳山汽车营地获批 2023 年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 青秀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建设单位, 上林县 、 兴宁区 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初审验收, 宾阳县 稻花香里 获评 2023 年 广西 “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 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武鸣区双桥镇伊岭村成功创建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 全年新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6 家、 3A 级旅游景区 4 家,全市 A 级旅游景区总量首次突破 100 家,其中 4A 级景区总量首次跃居全区第一。 首府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深入实施首府文化品质提升工程, 创新举办 “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暨第 24 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新增国际友城马来西亚怡保市,举办首届中国 —东盟(南宁)文化月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首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第五届世界茉莉花大 会、 第七届中国 —东盟电影展映活动 。宾阳炮龙节获评 2023 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 精心组织开展文艺创作, 邕剧《骄傲的画眉鸟》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
四是赋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 重点数字经济产业链加快 构建 , 打造全国首家以航天遥感为主题的数字文创科学馆,加快数据中心集聚区建设,推进数据中心产业链条式发展。 重点园区加快建设运营, 14 家头部信创科技企业入驻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入园企业达 50 余家。加大广西(南宁)人力资源产业园运营扶持力度,打造中国—东盟电力产业人力资源实训基地。 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2.6% ,增速高于全区 28.9 个百分点。 依托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设立海洋遥感中心,加快建设中国 —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遥感应用服务高地。 1 家企业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 1 家企业荣获国家级重点软件企业称号。
(四)提速建设重大项目,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精准吃透国家投资政策,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狠抓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深入做好项目跟踪落地,全力向上争取建设资金,推动投资企稳向好。
一是重大项目提速建设。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创新完善, 建立市领导、正副秘书长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机制,印发联系服务新开工重大项目、续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三张清单, 提级成立市重点办,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要素保障 。印发实施南宁市提速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攻坚工作方案,出台南宁市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统筹管理工作方案,集中全市力量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项目策划质效加快提升, 新增策划项目 2086 个,实现新开工 965 个,总投资 4465.75 亿元,完成年度投资 686.36 亿元,转化率超 30% ,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超 30% 。 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 南玉城际铁路 加快建设。全年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1073.13 亿元, 265 项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440.48 亿元,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400 亿元)的 110.12% 。
二是投融资渠道持续拓宽。 获得上级资金支持创新高, 新增政府专项债 122 亿元、增长 27.6% ,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 22.82 亿元、增长 41% ,分别比上年增加 26.35 亿元、 6.6 亿元,总量均居全区第一。累计纳入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备选项目共 7 8 个,授信签约项目 1 7 个,累计签约金额 2 8 .46 亿元。 金融支持项目建设力度增强, 推出 17 个项目 “前期贷”产品, 全市基础设施贷款、工业贷款同比增长 14.52% 、 12.6% 。 全年新增 “桂惠贷” [12 ] 投放金额 500.3 亿元,惠及 1.98 万户市场主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9.5 3 亿元。 首建 “南宁市绿色金融 + 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市场主体 11123 家,授信金额达 801.8 亿元。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市财政累计向南宁创投基金拨付资金 1.69 亿元,南宁创投基金共设立子基金 9 支,以 2.59 倍杠杆成功撬动社会资本 2.73 亿元,共投向高新技术企业项目 31 个,项目估值平均增长超 2.3 倍,其中 2 个项目成功上市, 5 个项目提交上市申请, 7 个项目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退出,形成良性循环的基金滚动发展模式。南宁产投科创投公司“基金 + 基地 + 产业”投资模式日趋完善,荣登“ 2023 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 50 强”。 探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EOD [13 ] 、特许经营等多种模式,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南宁市重大产业和重要领域发展, 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 12 个,项目总 投资 244.5 亿元。 持续盘活国有存量资产, 完成盘活广发重工八鲤工业园区、南宁产投集团闲置厂房等资产用于支持国潮铝业、常州巨石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轨道集团建设项目作价出资等方式,累计向市属国有企业注资 30.65 亿元。 加快提升国企市场化融资能力, 市属国有企业 积极推进融资到位 562.25 亿元,完成年度目标 的 117.5% , 其中 251.13 亿元用于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精准招商引资再增效。高位强抓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实施招商引资 “一把手工程”, 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评估预审机制, 厅级领导领衔挂帅全市 16 条产业链招商工作队 推进招商 , 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党政 “一把手 ”带头开展 “走出去”招商 166 次,“请进来”接洽 566 次。全市“项目为王” [14 ] 新签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329 个、完成年度任务的 164.5% ,总投资额 1514.27 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 182 个, 10 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 16 个;签约履约项目 299 个,开工建设项目 183 个,竣工投产项目 77 个。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160 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第 20 届东博会共签约项目 89 个、数量创近十年来新高。 开展中国 —东盟产业合作区百日招商活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 [15 ] 新签招商引资项目 53 个,总投资 553.79 亿元 。 重点产业链集聚呈现新亮点, 聚焦龙头链主企业供应商资源,大力开展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传统优势工业、生物医药、林产品和家具家居、轻工食品等涉及千亿元重点产业链新签项目数 207 个,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签项目数同比增长 78.79% 。
(五)扎实做好 “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住。 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 [16 ] ,严格管控耕地 “非粮化” [17 ] , 全面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和 田长制。流入耕地 23.72 万亩,实有耕地 717.47 万亩,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5.56 万亩。粮食实现 四 连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639.32 万亩,粮食产量 212.65 万吨,继续实现面积、产量、 单产 “三增长”, 面积、 产量居全区第一。糖料蔗保护区 “桉退蔗进”完成 4.08 万亩。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 5 项涉及自然资源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一票否决指标任务。
二是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有力。 新增国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20 个、总数达 113 个,数量占全区 四分之一 ,基础产能占全区 三分之一 。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 73.1% 、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10.6 个百分点。 蔬菜(含食用菌)、 园林 水果、猪牛羊禽肉、水产品产量分别为 757.29 万吨、 546.67 万吨、 68.9 万吨、 24.98 万吨,同比增长 4.4% 、 10.3% 、 6.0% 、 3.4% 。
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 [18 ] 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全市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 衔接 乡村振兴 支出 2 8.37 亿元、实现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 1.78 万元、增长 11.7% , 获全区 2022 年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后评估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等次, 成功承办全国 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推进会,我市该项工作获得 农业 农村部表扬。
四是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做优做强乡村振兴 “ 6+6 ”全产业链 [19 ] , 沃柑、茉莉花、火龙果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横县茉莉花茶”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 17 位、连续 7 年蝉联广西最具价值农业品牌;南宁火龙果成功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品牌目录 。宾阳县入选 2023 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横州市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江南区获评全国 “平安农机”示范县, 上林县获认定为 2023 年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马山县获认定为自治区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 ; 宾阳县古辣镇、隆安县那桐镇获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 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上林县振林(粤桂)生态产业园获认定为 2023 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增 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 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7 个。
五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3 个,完成 155 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基本完成 51 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完成 21 个农村厕所革命示范项目建设和 1752 户农村户厕改造,完成自治区下达 40 个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 99.3% 。为 民办实事村屯公共照明项目全部竣工,实现 “四好农村路”县乡村三级示范创建全覆盖 ,累计成功创建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4 个、自治区示范县 9 个 。 植树造林完成 42.2 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六)持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南宁渠道”功能再升级。 坚持扩大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加快推动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做深做实重大开放平台,推动跨 境 产业 融合 发展 与 “向 海图强 ”双向发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20 ] 。
一是 全力推动跨境融合与 “向海图强”取得新成效。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建设步伐加快 , 完成建设方案编制,推动国家省部际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支持南宁探索建设合作区,列入贯彻落实出台国家支持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文件 2023 年工作要点。 我 市探索建设中国 —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服务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获得 2023 年度全区改革攻坚十佳成果。 推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 平陆运河(南宁段)正式动工建设, 全区首条时速 350 公里的贵南高铁开通运营, 南玉城际铁路 进入保开通阶段, 南宁至湛江 高速公路(南宁段) 、 岑溪至大新公路(南宁至横县段) 、南百改扩建一期工程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南宁南过境线、吴圩至上思 一期工程 、横州至钦州 港等 公路项目加快建设。 加快构建 “向海经济”产业体系, 借助平陆运河的枢纽优势,按照 “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的要求,着力培育“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 , 东部新城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获认定为第一批广西向海经济示范园区 。 大力开展向海经济招商,全年向海经济产业招商新签约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20 个,总投资约 801.32 亿元,成功引进贵州安达、瑞福锂业等一批向海工业重点项目,为南宁市向海经济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中越跨境物流快速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 南宁中越跨境 公路 直通车恢复运营并加密开行,基本实现 12 小时“厂到厂”通达。经中越双方共同确认的 30 条广西国际道路客货运线路开通 17 条, 全年完成中越跨境公路运输出口共 929 趟次,累计运输货物 8825 吨以上。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 , 南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累计货物吞吐量 1045.82 万吨,同比增长 58.48% ;集装箱吞吐量 27.78 万 TEU [21 ] ,同比增长 40.16% 。
二是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带动力提升。 高质量实施 RCEP [22 ] 成效明显, 用好 RCEP 商协会联络机制、“六外融合促开放”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涉外部门职能和资源整合。组织 70 余家企业赴日本、韩国、越南等参加多个经贸对接活动,组织 159 家(次)企业参加第 133 、 134 届广交会,使用展位 298 个。全年对 RCEP 其他成员国进出口 538.6 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比重 42.8% 。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南宁片区 迈出新步伐, 全年新设立企业 13857 家(含外资企业 151 家);自挂牌以来累计新增企业 59323 家(含外资企业 522 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657.5 亿元。 4 项成果获广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奖励, 片区 2022 — 2023 年制度创新指数位列全国同批 19 个片区第 4 位、较上年度上升 1 位。 中国 —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 加快建设 , 累计 集聚 7200 余家数字经济企业 , 推动华为 —南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运营, 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 478 亿元,其中五象核心区完成投资超 355 亿元。 中国 —东盟金融城集聚效应显现, 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 512 家,是 2018 年末的 24.4 倍,年内新增 101 家。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业务范围拓展至 7 个东盟国家,运作效率提升 20% ,业务成本下降 75% ,获批组建深圳、广州分公司;太平保险东盟服务中心为海外 44 个重大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 500 亿元。 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 加快推进, 印发实施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概念性总体规划、航空物流发展规划。南宁机场空侧转运中心、南宁临空冷链医药保障物流基地实现竣工,南宁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南宁零公里空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 8.73 万吨 、增长 19.5% , 累计执飞国际货运航线 17 条,通往 10 个东盟及南亚国家的 17 座城市 。
三是区域合作持续深化。 南宁 —河内经济走廊加快打造 , 围绕《中越联合声明》有关事项,建立与东盟国家特别是越南的会商机制,深化南宁 —河内经济走廊建设,与越南海防、北宁、北江等省市签署友好交流协议,签约一批涉及多领域的合作项目。 深邕产业合作深入推进 , 正式签署共建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 [23 ] 战略框架协议,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创新中心、南宁(深圳)东盟产业招商咨询中心在深圳市揭牌运营,深圳精品展销中心(南宁)在 我市 建成并试运营。编制合作区 “ 123 ”体系规划 [24 ] ,起草两市飞地园区合作协议。共同举办 2 场招商推介活动,签约 37 个重点合作产业项目。 落实桂琼合作取得新进展, 与海南签署农产品加工合作相关协议, “海南初加工 + 南宁深加工 + 南宁分拨”合作模式启动运行。 探索与沿边临港城市推进产 业园协同发展 , 积极与崇左共建口岸跨境物流基地。
四是外贸外资保稳提质。 外贸外资增长有新动能,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1259.1 亿元,其中一般贸易 801.8 亿元,同比增长 27.9% 。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出口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出口比 上 年同期增长约 9 倍;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比 上 年增长约 72 倍。 全市新设外资企业 291 家,投资总额 35.16 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 4.3 2 亿美元,占全区 35% 以上。 大宗商品进口规模扩大, 大宗商品 交易额突破 1100 亿元、增长 10.6% ,与 RCEP 其他成员国实现进出口额突破 500 亿元。 其中 金属矿及矿砂进口 208.4 亿元,同比增长 56.7% ;煤炭进口 84 亿元,同比增长 15.6% 。 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新引擎, 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 157.34 亿元 、占全区跨境电商业务比重达 78% 。 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 3 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 5 亿元企业 14 家。引进浙江跨境电商联盟资源,打造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首创南宁综保区—南宁机场转关货物自动解锁快速通关模式。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动力活力持续激发。 高站位引领机制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园区管理体制、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等重要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成立五象新区、市管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领导小组,通过 “社会事务梳理剥离 + 部门职责整合”的方式对经开区机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推行“小管委 + 大平台”管理运行模式,推动管委会瘦身瘦体,创新人员编制管理,建立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协调配合、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一区一策”要求逐步剥离园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推动园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产业发展上,着力解决制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东盟经开区、经开区在 2023 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排名分别提升 23 位、 48 位,取得历史最优成绩。
二是 财政政策和金融工具组合发力效应显现。 加快千亿级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运用,基金投资的杰思伟业、宸宇富基、卓能锂电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上市企业新迅达科技股份公司正式迁址南宁。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对接,举办 “一对一”融资需求对接会,累计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 256 场。推进供应链金融改革创新,率先在全区组建供应链金融协会,建立 214 家核心企业和 217 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白名单”,打造“一链一策”特色供应链融资模式。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实施。 市属国有企业规模质效齐头并进,国有资本投资带动形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184.7 亿元。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通过产业招商签约总投资额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55 个。“产业 + 基金”投资模式成熟,新设宁鑫锂电基金、宸宇负极基金等子基金 13 支。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南宁城投集团、南宁产投集团、南宁乡村振兴集团主体信用评级分别上调至 AAA 、 AA+ 、 AA 。
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快服务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制定南宁市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部署和近期举措行动的工作方案,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不当干预大市场建设行为线索发现归集和问题整改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季度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关规定的案例排查和归集工作。 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全面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接续推出“拿地即开工” 4.0 审批新模式,为企业节约工期 3 — 4 个月。 “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政务服务案例向全国推广,获 批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 “企业身份码”试点改革、“智能预审”政务服务改革获选第四批、第五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 [25 ] 机制,协调推动解决疑难诉求 1027 个,企业整体满意率达 99.73% 。连续两年上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南宁市民中心等 3 个政务服务中心获评 2023 年度广西政务服务五星级大厅。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改善, 制定出台 “星创天地”“人才飞地” [26 ] 等政策文件,高水平举办 第六届中国 ·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第八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成功获批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实现广西信用示范区创建零的突破。以全国第 9 名的成绩荣获 2023 年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城市组特色单位,是广西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城市。“全国首创电子诚信卡,打造守信激励新模式”等多个案例荣获全国“信易 + ”应用典型案例、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优秀案例、 2023 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
五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监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商人纠纷商人解”等工作机制。推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提升政策制定精准性有效性 。开展服务保障企业稳增长拓市场活动,服务企业整体满意率达 99.21% , 全国工商联 2023 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显示,我市获评全国进步最明显的五个 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之一 ,在全区发展实效效度现场测评中排名第一。
(八)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提升。 坚持高起点规划、前瞻性布局,不断强化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完善城乡公共配套设施,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科学谋划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 —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全面重塑城市形态、优化产业布局。 稳步推进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 — 2035 年)上报国务院,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编制报批加快推进,修编 28 个中心城区重点片区规划,完成 108 个村庄规划编制。 加快东部新城规划战略及新城重点产业、现代物流布局规划研究,开展南宁港总体规划修订,编制 南宁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2022 — 2035 年 )。
二是城市功能品质不断优化。 城市更新改造深入实施 , 开工改造 317 个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建成 9526 套,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任务。新 改 建供排水及污水管网 2 40 公里、燃气管网 4 44 公里,完成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资 33.2 亿元。开工整治改造城市背街小巷 2 59 条,其中 2 条获评“广西最美街巷”。 “三大工程” [27 ] 建设全面启动, 选出 8 个 城中村改造项目 申请列入国家 2024 年改造计划,梳理 7 个 保障性住房 先导 项目 和 62 个第一批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通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 全市建成 7 775 座 5G 基站,“双千兆”网络覆盖主城区和全部行政村。
三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 开展疏堵保畅工程 , 打通凤岭 22 号路、贵义路、仁和路等断头路, 交通健康指数 [28 ] 在全国 汽车保有量超 200 万辆城市中排名第二、省会城市第一。 开通 “的巴”等公交融合线路,大幅降低市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轨道交通日均人流量达 95 万人次以上,绿色出行比例达 80.28% ,成为全区唯一获评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深化巩固, 连续四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区率先荣获国家卫生城市 “五连冠”;派发处置“大行动”考评案件 185.3 万件,解决各类乱象问题,推动邕江沿岸公园智慧考评及信息化管理;推行临时设摊柔性监管服务,实行临时摊点摊区分类分级分区管理,探索搭建南宁市临时摊点摊区服务管理平台。 智慧城管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拓展完善市级 运管服 平台应用。探索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常态化 “ 两违 ” [29 ] 整治综合监管,全市清理拆除 “两违” 3752 处(栋),拆除违法建设面积 346.76 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面积 367.02 万平方米。 “爱南宁 APP ”集成服务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汇聚 162 项便民服务,注册用户突破 971 万,日均活跃用户达 70.3 万。
四是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 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聚焦特色产业打造 “一县一拳头产业”,宾阳县工业强县稳步推进,黎塘工业园区新型建材产业园获评自治区 2022 年特色园区。 上林县农夫山泉、元丰新型材料等 11 个项目入选 2023 年自治区制造业重点项目,花卉示范园被评为 2023 年粤桂协作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马山县逐步建立功能型养生稻米、长寿玉米、马山黑山羊、蓝莓、红糖等一批康养食品全产业链。隆安县发展壮大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实施“公司 + 基地 + 农户”发展模式,其中火龙果带动农民增收超 4 亿元, 那桐镇火龙果基地获批全国种植业 “三品一标” [30 ] 基地。 特色小镇和小城镇 健康发展,横州 茉莉特色小镇吸引就业 1 . 47 万 人、年接待游客 115.74 万人次;马山 县周鹿镇等 6 个小城镇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快提升。
(九)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中国绿城”品质加快升级。 扎实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城品质持续升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是碳达峰碳中和 [31 ] 有序推进。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 , 印发南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 “十大行动”。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成 20 家重点碳排放企业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全市 新增新能源建设指标 229.5 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项目 18 个,装机容量 214.5 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 1 个,装机容量 15 万千瓦。 全市实现风电项目投产并网 91.82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127.25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 32 .65 万千瓦,一次电力占比由 2020 年的 7.22% 提高至 12.21% 。 宾阳县列入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 西乡塘区华能 100MW/200MWh 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列入国家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全国首个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南宁落地并建成运营。 试点开展 “源网荷储”一体化 [32 ] 建设,预计为试点园区每年节约电费 4.7 亿元。 率先在全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 正式印发南宁市绿色项目库(第三批),项目共 45 个、总投资 174.5 亿元;率先在全区建立南宁市绿色金融服务中心、面向东盟的绿色认证中心,完成 17 家绿色企业认证 ,我市绿色贷款余额 2783.8 亿元,同比增长 18.3% ,占全区比重达 40.3% 。
二是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 ,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 98.9% , PM2.5 平均浓度为 25.4 微克 / 立方米,在全国 168 个重点城市排第 16 位、省会城市排第 6 位 , 获评 2023 年度气象旅游城市。 邕宁区荣获中国气象宜居城市(县)。 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卓有成效 ,园博园矿坑生态修复项目列入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马山县 荣获 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横州市西津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南宁植物园列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 。 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部整改 到位。 重点流域 “提质进位”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 100% ,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 100% ,建成区原有黑臭水体水质达标率 100% 。南宁市(含武鸣)污水集中收集率为 76.73% ,超过全国 、 全区平均水平; 南宁市城市水质指数改善幅度排名全国前 30 , 那考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有力, 完成 103 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和 4 个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完成 9 个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做好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排查重点区域 45 个、相关企业 134 家。 “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 受邀参加 “无废亚运”主题活动展示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果。 生活 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利用工作连续 12 个季度在全国考核中位居同类城市第一档、保持位列前十 。 绿色惠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积极推动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建设,推动完成 4 个口袋公园建设,完成绿地建设面积 1.1 万平方米;建成南宁市花卉公园体育公园,开工建设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体育公园,实现绿地完善改造面积 5.8 万平方米。
三是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业绿色转型加快升级, 南宁东部新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列入自治区首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平均每年提供绿色电力 27.1 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 82.6 万吨。持续推进建材、制糖、造纸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工业节能技改,浮法玻璃等 6 个项目列入 2023 年度自治区工业绿色发展示范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计划,节约标准煤 2.95 万吨。规模以上 万元 工业增加值能耗 同比 下降 4.3% 。完善壮大绿色制造体系规模,新增 6 家国家级、 4 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 , 35 种 自治区级 绿色设计产品, 国家级绿色工厂及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入榜数量均居 全区第一;高新区成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节能低碳建筑大力推进, 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率为 100% 。推进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车辆更新、公共交通充电桩建设工作,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 99.02% ,巡游出租汽车 100% 实现清洁化。积极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南宁宜家家居等单位成功申报创建“绿色商场”。
(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是稳就业保就业全力推进。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全市力量保就业。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 7.79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 139.17%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15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 138.46%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0.74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 145.2% 。突出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依托 “找不到工”等“四不”反映窗口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对高校毕业生深入落实南宁市“双 23 条” [33 ] 人才政策;开展机关事业单位、 “三支一扶”“点对点”送工和乡村公岗专管员等招募,安排公共服务类招聘岗位超 1.5 万个;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毕业生“一人一策”实施帮扶。 “ 10+N ”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取得新成效, 举办招聘活动 756 场,服务用工企业 1.42 万家 ( 次 ) ,提供就业岗位 76.25 万个(次) ,依托建成的 8 家零工市场发布就业岗位 8.75 万个。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十大计划”, 全市 24 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就业 0.73 万 人; 4 家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 138 家、带动就业 1 . 0 7 万 人 ; 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 608 笔 共 7579 万元 。发布全国首个涵盖地方劳务品牌建设需求的技能人才重点鼓励培育目录,实施 “ 4+N ”职业技能品牌建设三年行动, 重点开展 “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等劳务品牌建设 。
二是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全市民生支出 615.66 亿元,增长 1.5% ,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达 75.4% 。投入 133.89 亿元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 筹集新增资金 22.09 亿元支持“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专项行动,重点保障 就业、住房保障、文体 、 “一老一小” [34 ] 、弱势群体、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 。 民生领域 “三张清单”落实落细, 提出用三年时间解决民生问题 181 个、完成民生项目 90 个、 落实改革举措 20 项。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累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744.39 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总参保 780.49 万人次。 全市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 99.73%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 持续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优化待遇支付 结构,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市 165.8 万参保职工,累计 1.39 万个失能人员家庭获益,年人均减负超 2 万元 。 建立职工基本医保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统筹基金支付金额约 2.14 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和落实助企惠企政策,为 125.41 万参保群众发放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 209.71 亿元 。 持续落实社保助企纾困政策, 为全市企业降低职工失业、工伤保险费 9.2 亿 元 ;为 2.55 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1.37 亿元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新开工(筹集)保租房 1.8 万套(间);帮助约 3 万名困难群众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大力发展, 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在社区开展 56 个长者饭堂试点,为 1.6 万名五类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建设 3000 张家庭养老床位,南宁市养老服务“六个体系”建设经验在全区推广。 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 3.7 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获评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三是重 要 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做好重点时段和重要节假日期 间、极端天气及价格异常时的应急价格监测,全年价格平稳。强化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抓好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管理, 常态化投放平价蔬菜约 172.9 万公斤,为群众减负约 124.7 万元。 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743.52 万元,惠及困难群众 37.86 万人次。加大物价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抓好粮油应急保供体系建设,共建立 316 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 12 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共有完好仓容 57.02 万吨,油罐罐容 1.03 万吨。
四是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高质量教育加快发展 , 推动高校 “双一流”建设,南宁教育园区学校开工建设 15 所、投入使用学校 13 所、在校学生 12.8 万人。 建成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 30 所,新增学位约 3.61 万个; 新增 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6 所、 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 2 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 4 所、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成立教育集团 58 个,覆盖 195 所学校 243 个校区 。 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16.74 万人,完成教寝合一课桌椅午托提质试点工作,启动高考考场升级改造项目。 新增 7 个城区(开发区)、 9.04 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现所有县(市、区)、开发区 56.91 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吃上营养餐, 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百分之百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百分之百全享受。良庆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南宁职业 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大学工作 顺利通过教育部现场评估考核。我市科技教育成效获中国教育报报道,在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本世纪以来全区首 枚 国际奥赛金牌,在全国五大学科竞赛斩获 3 金 11 银 9 铜,位列西南地区前三 。 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出台实施方案和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等 23 条支持措施,我市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实 现 “十三连冠”。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工作, 全市 30 个单位获国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 52 个集体和个人荣获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全市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 持续开展 “送戏下基层进校园”,完成演出 554 场 ,惠及 20 万人;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 213 支,完成演出 5749 场,惠及 223 万人;组织开展 春节文艺 系列惠民演出、民歌湖周周演、 “绿城歌台”等群众文化活动。 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冬泳邕江 65 周年— 2023 年南宁畅游邕江全民健身活动、 “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迎学青会“奔跑吧·少年” 2022 — 2023 年“酷动先锋”南宁城市运动系列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办好南宁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形成“一地一品”“一地多品”赛事格局, 开展覆盖全年龄段的 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900 多项。 健康南宁建设实现新突破, 成功争取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落户南宁 ;获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经验获国家卫生健康委 及 国家民政部推广。良庆区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 “八连升”。
(十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切实扛稳抓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责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 获评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江南区五一东路社区入选国家级完整社区 [35 ] 试点 。打造普法品牌, 精心组织 “壮族三月三·法治在南宁”“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运用“台、网、端、微、屏”全媒体法治传播矩阵开展精准普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市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3.38 万次,受理人民调解案件 2.08 万件,调解结案 2.05 万件,调解成功率达 98.5% ,涉及协议金额 2.99 亿元。 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命案预防治理工作 , 全年共打掉黑恶团伙 11 个,刑拘 111 人,破案 85 起,查扣资产 3000 万元。侦破命案积案 21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33 人,其中 17 人系逃亡多年的命案积案网上逃犯;侦破现发命案 39 起,破案率 100% 。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马山贝侬调解”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地落实,备战援战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 全市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安全可控 , 未发生实质违约事件和新增隐性债务情况,未造成任何拖欠政府债务本息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发挥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功能,对全市涉及相关金融业务的 18 万家企业进行实时风险监测预警。进一步健全地方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有力防范化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非法集资、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 牢牢守住不 发生 系统性 金融风险 的底线 。 分级分类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通过综合施策保稳定、全面推进促复工、保质交付增信心、 “用还追兜”防风险等系列措施做好 “ 保交楼 ” 工作,全市 62 个风险项目和 37 个参照风险项目管理的项目已 整体交付 47 个、 7.57 万套,保交付率达 75% 。
三是城市安全运行稳定。 能源保供有力有序, 全网统调电厂电煤存储可用天数达 2 7 天,迎峰度冬煤电油运保障持续强化。 持续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 严格治理 “三超一疲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非法改装、货车和农用车违法载人等非法违规行为。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及治理, 强化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严厉打击整治液化石油气 “黑气”违法犯罪,规范液化石油气市场秩序。排查出事故隐患 4.9 万余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 382 项,已整改 323 项。 质量强市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四是因时因势做好疫情防控。 围绕 “保健康、防重症”,不折不扣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相关措施,提供发热门诊(诊室) 24 小时不间断诊疗服务,顺利安全度过转段后新冠病毒感染发热门诊、急诊、重症三大高峰。全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平稳状态,共报告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1 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 起,均已完成处置。
总的来看,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困难局面, 2023 年我市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稳住经济大盘实属不易,多项支撑指标增长较快,实体经济提档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呈现积极向好态势,虽然经济增长未达预期,但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取得以上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的结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新情况和老问题交织叠加,经济 “稳”的基础还不牢固。从 2023 年计划指标执行情况看,经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2023 年计划草案 48 项指标中, 3 3 项指标能够完成预期目标, 1 1 项指标与预期值存在一定差距, 4 项指标完成情况待确定。需要说明的是,计划草案指标是总量性、预期性指标,重在体现稳增长的社会预期和政策导向,实际运行情况受各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可能高于 或 低于预期目标,是尽了最大努力达到的符合实际的结果。
从 2023 年形势看,一些不利因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为: 一是重大项目储备、开工不足,收窄固定资产投资降幅压力较大。 大体量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收尾,房地产市场仍较低迷,重大项目招引不足,投资动能较弱,投资模式较单一,征地拆迁、用地等要素保障不够。 二是供需两端收缩态势明显,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 市场基本面暂时没有根本性改善,市场观望情绪加剧,导致购房需求端出现收缩趋势。房地产企业风险逐渐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削减了房地产企业投资积极性,土地市场整体低迷 ,呈现成交乏力态势,对房地产未来增长支撑严重不足。 三是工业增长新旧动能转换过程衔接不畅,工业生产持续承压。 受市场大环境恢复缓慢,国际贸易摩擦持续等影响,电子信息、建材、木材、工程机械等产业提质增效不及预期。产业链条少、短、缺,加上国家产能调控限制产能释放,影响我市工业发展。 四是服务业各行业恢复情况不均衡,增长隐忧尚存。 受居民预期转弱和收入不足影响,消费降级现象凸显 。生活性服务业缺少高端品牌,限上批零住餐企业中存在体量结构不均衡、大而不优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优,缺少物流、科创、商务服务等匹配制造业的企业。
综合来看,判断全市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困难挑战又要看到优势机遇,既要把握好优势机遇又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我市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全市上下必须提振信心、增强底气,全力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
二、 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较多,但内外部环境中存在不少有利支撑条件。我市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节点,全市上下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保持战略定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加快发展,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首府南宁新担当新作为。
(一)总体要求
2024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 ,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 落实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狠抓 “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落地落实,着力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入开展 “主动对标沿海发达地区学经验找差距”和“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两项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
(二)主要预期目标
2024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5% ,建筑业总产值增长 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5%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 ,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 3% 以内 ,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2024 年全市经济增长目标,结合研判全国、全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增速情况,充分考虑我市发展基础和实际潜力,同时体现我市主动作为和积极态度,有利于引导预期、增强力争上游的信心决心。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 5% 左右,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是考虑与国家和自治区目标衔接并与南宁市实际发展现状相匹配。 2024 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 5% 左右的概率较大,自治区预期目标设定为 5% 以上。经过对各主要经济领域进行深入挖潜以及主要指标的科学测算,认为提出增长 5% 左右的目标,与全国基本持平,符合多年来我市与全国经济走势基本同频共振的实际。 二是考虑与疫情转段后经济恢复趋势相吻合。 2019 — 2023 年我市 GDP 年均增长 4.1% 左右,其中疫情三年( 2020 — 2022 年)年均增长 3.7% ,把我市预期目标设定为 5% 左右,高于疫情三年平均增速、略高于五年平均增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三是考虑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相一致。 2024 年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我市正面临产业转型关键期,新的增长动能支撑不足的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有较大的改变,预计 2024 年经济将呈温和上升态势。南宁市的发展需要稳扎稳打,把目标定为 5% 左右具有一定的支撑,但需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 各行业部门齐心协力,最大程度深挖潜力,既符合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引导全市上下鼓舞斗志,拿出打硬仗的勇气和决心,勇毅笃行,是一个既有利于全市上下形成轰轰烈烈干事创业氛围的目标,又属于 “跳起来够得着”的发展目标。
三、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4 年,根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 ,紧紧围绕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按 照 全市 “ 1+4 ”重点工作安排,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 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献礼。 突出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南宁特色的 现代化 工业 产业体系。 把强产业摆在第一位,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抓住企业、项目、链条、集群四个发力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推动工业提质扩量。
一是加快打造支柱产业。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电子信息( 半导体 ) 、 高端装备制造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经济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 重点推动比亚迪电池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加快补全隔膜、电解液、胶黏剂、电池回收等配套环节。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积极对接引进汽车电子、驱动电机及控制器以及其他配套零部件项目,加快形成关键配套产业链条。 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围绕半导体、光电产业持续补链强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与国内东部地区和东盟国家融合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规划建设广西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跨境物料处理装备产业园,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针对东盟和西南地貌的特色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重点配套产业,铝精深加工产业 实施铝精深加工 “一三五”工程,搭建与后端铝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上游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 化工新材料产业 围绕南宁六景化工园区建设,大力引进新能源电池材料、精细化工、医药大健康、生物化工等产业龙头企业。 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产业, 食品加工产业 推进一批果汁、新式茶饮(奶茶)项目落地, 延伸制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加快打造南宁老友 粉 等 成 为区域性知名食品品牌 。 林产品加工产业 积极引进包装、印刷、纸浆模塑等配套产业 , 发展高端纸制品精深加工,加快建成南方最大的生活用纸加工基地,培育壮大高端绿色家居产业。 科学谋划未来产业 ,前瞻性发展人工智能、北斗 规模应用 、生命科学、氢能与储能、生物 技术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一批产业集群。
二是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增量提质。 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 加快推动 “双百双新”项目建设,策划申报一批项目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计划,实施新一轮“千企技改”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数字提升、绿色低碳等技术改造。 全力推动比亚迪系列电池项目持续扩大产能,多氟多 锂电池 一期 5GWh 项目达产,龙电华鑫、宸宇、卓能等一期项目投产,贝特瑞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狠抓工业投资增长,力争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 300 项以上,推动工业投资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三是持续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加快构建 “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加速东部新城建设, 坚持 “港产城海”融合发展 ,巩固 向海经济示范园区成果 ;推动 “两港一区” [36 ] 发展, 加快推进空港片区、铁路港片区、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打造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重要承载地, 夯实工业发展核心增长极。完善园 区基础设施,加快南宁东部新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智慧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四是 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持续开展 “ 我为企业找市场 ” 活动,鼓励建立企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构建完整的跨界产业体系,减少供应链成本。 深入天然气大工业用户市场化改革,降低用气成本。 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成长链,力争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 50 家 以上 。加强企业上规入统工作,建立临规企业培育库, 力争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 150 家以上 。
五是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加快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制定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方案,搭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 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 “小灯塔”企业 [37 ] 、 “ 黑灯工厂 ” [38 ] , 力争 100 家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以上。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 加强南宁 ·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等科技资源对接, 支持企业实施 “五基”攻关和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力争全年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5 家以上。参与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 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支持企业 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10 项 以上 ,加快促进一批优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高质量抓好南宁清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运营;加快推进桂电 “ 113 工程”建设,推动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建设运营, 推动与中南大学等区外名校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支持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 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 2 家、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平台 20 家 、 自治区级以上质量管理标杆 5 项 。 安排市本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专项资金, 支持我市科技基地建设、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科技重大专项等方面工作。 加强创新人才引育, 加快建设中国 —东盟人才城。 加快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组织实施 “邕江计划”顶尖人才专项、青年人才专项、海外人才专项;面向东盟高质量举办第七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第七届中国 —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 举办第九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 。 市本级财政 安排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更大力度培育和引进科技人才、产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集聚效应,深入推动科技、产业、人才融合共进、协调发展。
(二)大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加快构建更有活力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主动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推动跨 境 产业 融合 发展 与 “向 海图强 ”齐头并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一是主动融入和对接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开展 “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 。积极参与支持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大力提升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等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 —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落实全面深化粤桂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动粤桂合作。加快南宁与玉林、百色等片区协同联动,加快建设 “ 4+3 ” [39 ] 的中国 —东盟产业合作区,深化拓展东西部产业协作,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加快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加快推动合作区“ 123 ”体系规划成果应用,抓紧完成合资公司组建,深化产业、商贸、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引导一批企业、项目落地,形成深圳—南宁—越南“两国三地”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示范区。强化向海经济开放合作,打造面向国际的海洋产业服务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南宁渠道”独特优势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
二是建设更高效率大通道。全力服务平陆运河建设 , 完善南宁港规划编制,配合自治区加快推进南宁(牛湾)至贵港 3000 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推动南宁港恢复港口口岸功能 。 提速建设跨境物流快速通道, 推动南防铁路南宁至钦州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前期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推进南宁至河内、东兴至芒街标准轨铁路前期工作。加快组建报关公司,推动南宁货物快速便利通关。鼓励在国际铁路联运中运用电子签名技术,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大力发展跨境运输和多式联运 , 扩大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开行规模,争取提升货物运载率。进一步加密面向东盟的国际货运航线,构建稳定的跨境物流通道体系。
三是打造更强辐射大枢纽。加快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加快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高铁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 “公铁水空” 立体交通网 建设,打造服务中南西南、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枢纽 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 公路方面, 加快建设南宁南过境线、隆安至硕龙、横州至钦州港等高速公路, 开工建设 上林至横县 公路二期工程 等高速公路。 铁路方面, 推动 南玉城际铁路 年内建成通车,力争开工建设大塘至吴圩机场 联络线 ,加快推进南宁经桂林至衡阳高铁前期工作,研究实施南宁至河池、南宁至广州货运铁路。 水路方面, 加快推动黎钦铁路飞龙郁江特大桥、 G324 峦城大桥等改造工程 前期工作 。主动对接船东协会,加大 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力争更多 航运 公司在本地注册。 航空方面, 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和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服务空中丝绸之路,完善以南宁吴圩机场为中心的客货航线网络,加大货运航线的支持力度, 力争新开通全货机航线 2 条以上,新增驻场全货机 1 架, 推动国际货邮吞吐量稳步提升。
四是加快重大开放平台建设步伐。 加快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 ,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金融业、商务服务、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面向东盟的数字贸易、技术贸易、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新业态发展,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 , 落实放宽 服务业外资准入 措施 。 加快中国 —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 推进 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等数字经济重点企业。以技术服务、人文交流为重点,在新基建、智慧文旅、数字文化、数字教育等领域打造一批合作亮点和示范标杆,以数字化赋能驱动生产制造、贸易、物流、市场、服务等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关键环节。参与建设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和通信网络枢纽,参与提升中国 —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合作能级。 高质量建设中国 —东盟金融城, 推动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金融中后台服务机构等入驻,重点发展跨境金融结算、金融后台服务,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结算中心、面向东盟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扩大人民币在对东盟贸易、直接投资、跨境融资中的使 用,推进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加快分公司设立、中通支付场景加快备案,力争年内新增金融机构(企业) 50 家以上。 推动中柬(南宁)产业园尽快落地, 建设覆盖工业品、农产品、林产品、 机械化工等领域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深化金融结算、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五是加快培育外贸外资新动能。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质升级, 培育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出口优势,持续推动精灵汽车、宁达汽车、弗迪电池、多氟多等企业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等产品出口。 积极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进资源互配、产业互补的跨境产业链项目引进。 发展大宗商品贸易, 建设大宗商品进口基地、储运基地, 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品进口, 支持北港资源、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等大宗商品进口供应链平台,稳定资源性大宗商品。 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向 “优进优出”转型 , 用好 “桂企出海”平台,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 探索打造南宁特色 “跨境电商 + 产业带”模式, 用好东盟国家网络传播资源,推动南宁特色产品拓展东盟市场,加快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提高跨境电商通关效能,着力提升跨境贸易服务水平。 加 快 区域性大 市场建设, 大力推进中国 —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 中国 广西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二期) 等重点项目,推动农贸产品流通、食品加工、供应链服务等全产业链集聚,吸引更多货物在南宁交易集散。
(三) 大力实施消费和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实施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 加快推动 区域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集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和个性化升级,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 服务业产业 新体系 。
一 是大力 挖掘潜能 消费。打造优质消费新品牌 , 开展 “ 2024 消费促进年”活动,在汽车、成品油、家电、百货、餐饮等消费重点领域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打响“乐购南宁”消费品牌。 大力引进品牌首店,支持山姆、宜家、奥莱等零售品牌 扩大 影响力, 推进 比亚迪直营旗舰店等项目 在南宁 落地。 打造特色消费新街区, 培育提升一批自治区级步行街、夜间消费集聚区,通过示范点建设集聚消费市场人气, 围绕汽车、露营、艺演、直播等主题策划打造时尚特色消费新场景。 打造 平台 消费新模式, 加快打造海丝工业品跨境供应链平台等重点平台建设;培育更多本地电商企业,鼓励支持本土传统外贸企业、工业企业拓展跨境电商市场,培育跨境电商自主品牌。鼓励供应链企业汇聚流量,打造南宁电商产业带。
二是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发展。 持续 推动服务业集聚化发展, 出台南宁市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加快 推动轨道科技产业园 等项目 建设, 积极创建自治区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继续培育壮大已认定的 9 个自治区级和 27 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建设 五象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面向东盟服务 RCEP 的产学研中心 等公共服务平台 。 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推动 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 融合 发展 , 推动制造业企业向 “产品 + 服务”发展 ; 依托 比亚迪隆安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项目, 建立后市场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打造成 为 全区“两业融合” [40 ] 示范。鼓励电商、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服务企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培育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农业与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型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积极推动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提质增效,为 “一体两翼”产业格局提供金融支持。深入推进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提升职能定位并实体化运作。多措并举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培育力度,推动设立广西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统筹整合全区资源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攻坚突破。加快南宁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项目挖掘储备力度,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科技创新—金融”新循环。 大力 发展现代物流业, 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质量, 建立多式联运企业库,吸引更多货代企业、仓储企业落户南宁 ,继续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提高运力水平,争取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公司、圆通航空等物流头部企业落户南宁;争取更多船舶、飞机在南宁注册。 抓好快递示范城市创建,扩大县级共配中心建设成果。
三是大力促进文旅体商融合。坚持 “文旅 + ”融合, 用好自治区支持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政策,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推动加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形成 “季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促销”,打造南宁消费节庆品牌和城市消费名片,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吸引周边城市和区外消费者来邕旅游消费。 持续加大精品线路、精品活动打造力度, 加快南宁牛湾文化旅游岛 等重点项目 建设,推出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主题精品线路,新创建一批 A 级旅游景区和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广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培育一批全国、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促进现有旅游资源提档升级。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等精品文化活 动 。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 “ 广西 三月三 ”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宾阳炮龙节 等文化品牌 。 鼓励举 办演唱会、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演出,培育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 全面加大文旅品牌推广力度, 全面展现 “中国绿城 老友南宁”文旅品牌形象,推进与东盟国家及 RCEP 成员国的文旅交流,打造“ 东盟游客游中国 , 中国 游客游东盟 ”的 重要集散地 ,激发首府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 培育新兴体育消费热点, 丰富 “体育 + ”消费新形态,发展“夜健”经济,积极引导赛事活动进商圈。提升打造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南宁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品牌以及中国—东盟系列赛,吸引赛事客流,扩大消费人群。大力发展水上运动、垂钓、徒步、骑行、攀岩等运动项目,打造更多集竞技、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等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场景,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
四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加强全市数据要素的融合治理和集聚 ,建设更高水平 “智慧南宁”, 服务 推动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落地南宁 ,探索建设 面向东盟的跨境数据流通 试验 区,落实国家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行业领域深入挖掘南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数据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培育现代信息服务行业, 安排现代化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化传统服务业数字化改造 , 加快京东运营结算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扶持,推动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提升。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引进及培育,做好上下游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全力配合加快中国 —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
(四)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带动投资扩量增效。 推动重大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强化项目全过程服务管理,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加快提速重大项目建设。 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 积极服务自治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力争 建成通车 南玉 城际铁路;重点推进五象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工程、南宁站 和南宁南站 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五象火车站等项目;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加快推进凤岭北路东延高速公路(南宁东高环至黎塘段)建设,加快推进平陆运河、 南宁 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 T3 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轨道交通 4 号线续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宁东部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水利项目投资发力,加快城市水网基础设施百亿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持续跟进小而美的民生类投资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齐头并进,提供更多投资支撑。 实施工业项目攻坚行动, 持续推进比亚迪、宸宇、太阳纸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安达、贝特瑞等项目落地,推动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实施房地产项目攻坚行动, 因城施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做好宣传和预期引导,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向上向好发展。稳步抓好 2024 年土地出让工作,积 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和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 推进兴宁区三塘南路西侧地块、西乡塘区秀安路 1 号地块等 5 个保障性住房和鸡村、望州路北三里片区等 8 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5 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及要素保障服务。精准谋划 重大项目, 聚焦新能源充电桩、水网、交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建立项目策划专家库, 结合 “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和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等规划建设, 策划推进 一批项目列入 “双百双新”“ 3 个 500 ” [41 ] “千企技改”项目计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盘子,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 深化重大项目服务制度, 持续 开展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 分片包干、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开展组团式服务,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快推进、早竣工。 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建立重大项目用地、用林指标保障机制, 建立区市县联动盘活存量产业用地机制,推行工业项目 “标准地”改革,先行先试混合产业用地供给。 统筹做好 2024 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增国债等上级资金申报工作, 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工作,全力促进民间投资。 抓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资金使用和政策跟踪工作,持续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
三是持续抓好招商引资。不断完善招商机制,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 “一把手工程”,完善“市抓百亿、县抓十亿”市县联动招商机制,发挥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工作队链式 集群 招商作用,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把准招商方向, 对内瞄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对外聚焦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跨境产业研究分析,大力开展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跨境产业招商。 创新招商方式, 进一步深化资本招商、 “链主”招商,用好“基金 + 产业”融合发展招商模式,探索大数据靶向招商,引进更多龙头项目、延链补链项目。 压实招商责任, 强化县(市、区)招商主战场、开发区招商主力军作用,推动县区党政 “一把手”带头会见客商、服务企业、外出招商。推行“赛马榜”机制,进一步调动各县(市、区)、开发区招商积极性。全年力争“项目为王”新签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超 200 个。
(五)大力 实施 “三农”基础夯实工程,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进一步提高 “三农”工作政策水平和能力本领,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42 ] 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639.3 万亩以上。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加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积极治理撂荒地,分批整改自治区及我市监测发现永久基本农田流出问题,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牢 707.04 万亩耕地红线和 602.23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力争 2024 年通 过自治区审定 100 个以上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支持粮食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 。
二是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精准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聚焦收入较低群体给予重点帮扶,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 100% 参加医保。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稳住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健全落实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抓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发展,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脱贫县区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上林 县 、马山 县 、隆安 县 等县域 “一主两辅”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等产业化模式,持续完善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抓好“圳品” 认证、 农产品 “供深基地” [43 ] 建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三是统筹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 推进种植业提档升级,加强果、蔬、糖料基地建设 ; 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稳猪禽、增牛羊、兴蛋奶,狠抓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服务好东盟双汇、宾阳益海晨科、江南华禽、隆安源通、马山乔利乐等新竣工项目和重点企业。规范发展稻渔产业,积极推动大水面生态增殖渔业试点工作, 力争 新增试点面积 1000 亩。
四是做优做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加快打造乡村振兴 “ 6+6 ”全产业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等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力争新增 10 家自治区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加快培育“邕”系农业品牌,发展“邕味”预制菜。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推动现代设施种植 业、畜牧业和渔业规模发展,沿张六市政路布局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打造连接新城和主城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重点打造青秀区长景大道、良庆区中农格瑞等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项目。 深入实施渔业设施化工程,不断完善现代渔业 “一区两带”。
五是 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学习运用浙江 “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深化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巩固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及村容村貌提升, 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扎实做好 “两制一化”整县(乡镇)融合推进试点,组织申报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 因地制宜推动我市 创建 “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示范 取得实效 。 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推动树立文明乡风。
(六)大力实施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抓住关键环节,推出一批符合市情、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加大改革试点争取力度,通过先行先试,创造更多南宁经验,依靠改革破除瓶颈、汇聚优势、增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 推行 “小管委会 + 大平台”管理运行模式,深入推进五象新区与经开区整合后续改革,抓紧推进高新区牵头负责的东部新城建设涉及的体制改革,统筹推动东盟经开区与 武鸣区 及教育园区协同发展。按照 “成熟一项、剥离一项”的原则,加快剥离社会事务,创新用人用编机制,推行岗位聘任制,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量提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二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进一步推动零基预算管理改革 [44 ] ,设立项目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周转、招商引资、还本付息应急资金池。加快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改革完善市对下财政体制,健全完善市对县(市、区)、开发区转移支付制度。深化财政金融联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资金,深入实施 “桂惠贷”,灵活运用金融政策工具箱,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城市更新基金、房地产平稳基金三支母基金运营管理水平。
三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扎实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总目标,持续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聚焦打造 八 大投资运营平台体系,构建形成主业突出、功能清晰的企业集团格局,按照 “小总部、大产业”原则,组建专业化子集团,作为项目投资建设和市场化运作的主体。利用“用、售、租、融”等方式强化资产资源盘活 , 争取资产盘活 300 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民生领域。 提升利用资本市场能力 ,推进建宁水务集团 AAA 主体信用评级提升和产投集团资产证券化,培育建宁康恒、国人科技、泰克半导体等环保和科技型企业上市。 扩大国有资本招引成效 ,加速培育新产业新赛道,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智交通及轨道装备制造、固废环保、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等重要产业布局。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部署和近期举措行动在南宁 落地见效, 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定期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深化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和标准,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推动口岸通关作业电子化流转、智能化作业,提升企业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中国 —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建设 。 推动政府采购领域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的应用,探索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加快采购项目资金支付速度。加快开展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制度创新,开展个体工商 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探索标签化管理、信用监管豁免制度等试点。
五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 继续用好民营企业问题反馈解决机制服务民间投资,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预防和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建设,培育更多民营企业认定为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落实落细国家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统筹利用 “贷债股保担”等多层次支持工具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为企业和项目降本减负。
(七)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提升 绿城生态宜居品质。 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力完成生态 “ 1+1+1+13 ”目标任务,厚植生态环境优势。
一是持续提升 “中国绿城”品质。深化大气污染治理, 以 PM2.5 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为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扬尘、秸秆焚烧和餐饮油烟等综合治理,强化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和联防联控,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 96.4% 。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不断健全完善城市黑臭水体返黑返臭防范机制, 加快消除横州市、武鸣区黑臭水体,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稳定达 75% 以上。 持续推进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 100% 。 严格落实河 (湖) 长制, 强化考核 ,大力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 全面推进 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建设 重点城市 和 “无废城市”建设 ,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确保首府土壤环境更有品质。 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 推进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加强邕江沿岸公园综合治理,继续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果, 支持青秀山参与 南宁国家植物园 创建 。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统筹推动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政策衔接,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 “ 1+1+N ”政策体系 ,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碳达峰十大行动”。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两高”项目审批, 重点支持符合 “四最”要求的千亿产业项目能耗和碳排放需求 ,推进优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对标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督促企业提高能效水平,引导低效产能加快节能降碳或有序退出。在住建、交通、商务、公共机 构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设施设备,深挖节能降碳潜力。
三是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投产,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总量 100 — 200 万 千瓦,为全市工业发展腾出用能空间。加快建设南宁东部新城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 , 结合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和乡村振兴需要,策划实施一批分布式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项目。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鼓励工业企业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创建,继续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 力争全年创建自治区级及以上绿色工厂 2 家以上 。推动城市照明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 3.5 万 盏路 灯节能改造。持续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广西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创建工作。
四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精细化管理。 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和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发展公租房,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有序开展城中村改造,持 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加强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力争邕州古城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竣工,邕州古城 · 水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 ,加快推进民歌湖改造升级工程 。持续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探索 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 ,强化扬尘治理信息化手段的智慧化应用,分级分类分区域推进地摊经济精细化服务管理,持续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推动城市体检工作,推动创城创卫常态化、成果长效化。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坚决查处“两违”。
(八)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 加快县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县城水、交通、能源、环卫、园林绿化、新基建等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完善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网络。 提高县城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县城宜居、韧性、智慧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强化规划引领, 重点支持 “一县一策”试点县和有特色产业集群的县加快发展, 持续培育壮大县城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林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强化产业链衔接、分工配套,力争各县(市、区)抓住比较优势,培育 1 — 2 个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壮大发展。
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高质量实施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深化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人才下乡就业创业,推进市政公用、物流配送等设施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的乡镇延伸,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进一步做好武鸣撤县设区后高质量发展和支持工作,加快推动武鸣区融入中心城区。推动高铁马山站、南宁北站周边区域规划建设,研究推动仙葫、五合片区整合开发。
四是推动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着力扶持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 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 提升安置区配套设施 、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健全社区治理体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九)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细抓实民生发展工作,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积极促进充分就业。 深化推动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服务,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帮扶, 优化推广 “小梁送工”劳务品牌模式,积极开展送工服务 。加快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造就更多南宁工匠、广西工匠。统筹组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培训工作,提高群众就业技能。支持各项就业政策落地实施,做好各项就业补贴资金拨付工作。持续完善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适配度。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中职学校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稳固深度合作关系。开展 “月月招聘” 、 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 力争 全市新增就业残疾人达 1000 人 以上 。加快出台一批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广西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试点建设。
二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 继续推进民生 “三张清单”有关工作,推进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 ,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持续提升低保、临时救助等兜底能 力。继续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积极推动医保移动支付在全市落实落地,实现医保服务便捷办理 。继续做好对 “惠邕保”承保工作的监督、指导 。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打造 1 — 2 个示范基地,助力农村残疾人增收。
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 建设 25 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为中小学校建设班班通教室 780 间。持续开展巩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工作,多措并举抓好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积极组织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进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特色高中评估验收工作,年内建成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及特色高中各 1 所。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 支持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特色的职业院校。 推动南宁学院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夯实 升格南宁大学 基础 。设立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扩大留学生规模。
四是有序推进健康南宁。 加快推动市二医院 门 急诊内科综合楼、市八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市妇幼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横州市人民医院教学科研综合楼、宾阳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等 18 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全域推进基层卫生创建,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实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工作,确保在全区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县全覆盖,国家卫生镇创建率达 20% 以上。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南宁市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 推进广西 —东盟针灸区域诊疗中心、区域老年病中医诊疗中心建设, 打造提升 “朱琏针灸”等特色品牌。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努力将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办成全国一流体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扎实办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五是加快构建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 积极 打造 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 发展养老、医养结合、康养产业, 加快建设南宁市第一养老院等一批市级养老项目,提升县级养老服务设施和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整体服务能力,落实新建住宅小区 100% 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 开展不少于 50 个长者饭堂试点,为不少于 1 万名五类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为失能老年人开展 1 万人次专业助浴服务试点。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工作。 培育形成老年用品生产和消费市场, 推动建设中国 —东盟银发经济产业园,不断繁荣银发经济产业,促进旅居养老与文化、旅游、体育等多元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养老服务交易中心,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精准落实儿童福利保障政策, 持续推动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加强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持续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 在 51 个村(社区)建设儿童之家。 继续开展妇幼健康项目, 引入多元化托育服务,实现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个,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造 2 — 3 家儿童友好医院。
六是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不断强化完善保供稳价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对重点品种、重点时段的监测力度。扎实抓好农业生产和产销衔接,全力保障粮油肉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产能调控和政府储备调节,适时组织收储或投放,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强化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严厉打击相关领域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价格秩序,预防负面舆情发生。建立健全粮食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和供应稳定。
(十)大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统筹化解 各类经济金融 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入开展平安南宁、法治南宁建设,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筑牢防范重点领域风险防线。 严 禁 新增政府隐性债务, “一债一策”精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有力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建立健全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协同配合、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守护好人民群众的 “钱袋子”。 健全基础 “三保”运行流程管理机制,保障“三保”支出。实施房地产项目攻坚行动,全力以赴“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
二是做好能源安全保障 。 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水平,加快推进宾阳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 ,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加强能源电力保障工作,做好电煤采购及进口通关等事宜,保障储煤量达到 2 6 万吨以上,保证电厂持续运行天数达到 20 天以上。 督促相关企业做好天然气长协签订工作,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 持续开展燃煤发电、煤矿生产 、 油气 长输管道运行 、新能源运行等相关重大 安全 隐患 大 排查, 保障 能源运 行 安全。
三是 巩固民族团结稳定。 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全域实施民族团结进步 “七大工程” [45 ] ,着力建设 “五个家园” [46 ] 。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于日常形势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等各领域各方面。从社区抓起,推广蟠龙社区、中华中路社区民族事务管理等具有首府特色和时代特征的 “南宁经验”,优化“四平台” [47 ] 服务内容,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项计划”,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加强宗教团体建设,积极做好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工作。
四是抓好安全生产。 深入排查交通、矿山、自建房 、 城镇燃气、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 等重点行业风险隐患,加强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和 “园中园”“厂中厂”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消防安全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和救援准备,组建南宁市安全生产综合救援队伍。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集中开展消防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大演练、大约谈、大督导行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 深入开展平安南宁、法治南宁建设,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深化双拥共建,扎实推进 “双清单、三助力”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八连冠”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 治 化, 持续畅通 12345 便民服务热线,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 持续深化 “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建设,严防发生影响公共安全案事件。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充分释放国防动员新体制新效能,大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推进涉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和教育,防止重复违法犯罪。 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强化行动,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敏感事故。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黄赌毒、 “食药环” [48 ] 和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传销等 违法 犯罪活 动,维护首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 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全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名 词 解 释
[1 ] 中国 — 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 国家支持壮美广西建设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支持南宁探索建设中国 — 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
[2 ] 三个专项行动: 开展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开展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
[3 ] “ 3+2+1 ”专项整治: “ 3 ”是中央层面的,即开展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统计造假问题专项整治;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2 ”是自治区层面的,即开展信访积案久拖不决问题专项整治;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 1 ”是南宁市层面的,即开展南宁市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乱象专项整治。
[4 ] 两个攻坚行动: 实施落地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招商引资承诺事项兑现攻坚行动。
[5 ] 消费品工业 “三品”: 国家推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 通过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 实现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三品”是指 推动制造业产品 “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 。
[6 ] “双百双新”: “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7 ] “千企技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 “千企技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 2019 〕 58 号)提出:通过实施“千企技改”工程,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全区工业创新绿色高效发展。“千企技改”是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推动全区工业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全区力争每年开展技术改造的工业企业超过 1000 家。
[8 ] “一体两翼”: “一体”即以五象新区为主体;“东翼”即东部新城,“西翼”即“两港一区”,包括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铁路港和综合保税区。
[9 ] “ 113 ”工程: 1 个桂电 南宁 研究院, 1 个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东盟应用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学院 3 个学院。
[10 ] “ 智改数转 ” : 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技术创新驱动,促进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智能化水平,加速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
[11 ] 专精特新 “小巨人”: 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业绩良好,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 “巨人”。
[12 ] “桂惠贷”: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 “桂惠贷”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 2020 〕 92 号)精神,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统筹全区各级财政资金,每年安排 40 亿元,对辖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发放且符合条件的贷款按照 2 或 3 个百分点利差比例进行补贴,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 EOD : 即 Ecology - Oriented Development (生态优先发展)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的运营相结合,通过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原本收益较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EOD 模式旨在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确保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价值得到内部化,同时帮助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并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14 ] “项目为王”: 一切发展以项目招商、落地为核心,所有资源跟着项目走、所有要素围着项目转、所有干部为项目服务。
[15 ] 中国 —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 : 2023 年 8 月 10 日,广西印发《中国 — 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发展,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百色等 7 市设立中国 — 东盟产业合作区。按照自治区的工作部署,南宁市在整合现有产业园区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 — 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 面积约为 220 平方公里,范围主要为南宁五象新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东部新城部分区域。
[16 ] “非农化”: 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违法违规批地用地。
[17 ] “非粮化”: 流转土地的用途变更,反映了农业种植结构内部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之间比例关系的失调,且过程大多是不可逆的,对耕地造成的伤害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
[18 ] “四个不摘”: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9 ] 乡村振兴 “ 6+6 ”全产业链: 以粮食、林木、水果、蔬菜、生猪、糖料蔗为主,以茉莉花(茶)、家禽、桑蚕、牛羊、水产、中药材为辅。
[20 ]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由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分别提出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 丝绸之路 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1 ] TEU : 是以长度为 20 英尺的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
[22 ] RCEP : 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于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截至 2023 年 1 月 2 日,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8 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 5 个非东盟国家正式生效。
[23 ] 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 2023 年 9 月 18 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战略框架协议,明确 南宁与深圳共建飞地产业园区。
[24 ] “ 123 ”体系规划: 是 指 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 的概念性发展规划, “ 1 ”是一套体制机制方案;“ 2 ”是产业规划、空间规划 2 个规划; “ 3 ”是开发模式报告、投资融资报告、招商运营报告 3 个报告。
[25 ] “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 2023 年初,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建立南宁市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工作机制,由市纪委监委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直达快办工作各项任务。整合归并 12345 优化营商环境专线、政府 + 互联网督查平台等全市 37 个市直部门的 71 条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广泛收集企业“办不成事”诉求,实行集中受理、精准快办、限时反馈、首接负责、协同联动、主动查访、督查督办、分析通报、线索快查、考评问责等工作机制,对企业“办不成事”诉求办理进行精准督办、快结快办,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26 ] “人才飞地”: 旨在通过在国内外创新活力强城市设立人才工作站、研发机构、飞地孵化器,建设以人才引进培育、科技研发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金融融合扶持等为目标的引才育才平台。
[27 ] “三大工程”: 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8 ] 交通健康指数: 高德地图与多方研究团队首创的城市交通诊断综合性评价指标。该指数包含了时间、空间、效率三个维度中路网行程延时指数、路网高峰拥堵路段里程比、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等 9 项数据指标,客观反映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交通健康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城市运行相对越健康;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越不健康。
[29 ] “两违”: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30 ]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 “三品一标”。
[31 ] 碳中和: 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 “零排放”。
[32 ] “源网荷储”一体化: 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将电源、电网、电荷和电能储存等多个组件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系统。这种一体化的方式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以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需求。
[33 ] “ 双 23 条 ” : 《南宁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 “新时代人才 23 条”)及其配套政策《关于更大力度促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南宁就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大中专毕业生 23 条”)的统称。主政策“新时代人才 23 条”,分别从引育“高精尖缺特”人才、强化生活安居保障、提升创新创业平台能级、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 4 个部分,制定了共 23 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普惠面广的“干货”举措。
[34 ] “一老一小”: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 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卫生健康工作实际, “一老”指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一小”指 0 - 3 岁婴幼儿,“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主要指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服务体系和 0 - 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35 ] 完整社区: 即完整居住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36 ] “两港一区”: 指 南宁 国际铁路港、 南宁 国际空港、 南宁 综合保税区。
[37 ] “ 小灯塔 ” 企业: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 2023 〕 117 号)中提出“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具体可以理解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企业,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小灯塔”企业的经验,加速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竞争力。
[38 ] “ 黑灯工厂 ” : 又被 称为智慧工厂,从原材料到成品主要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相关的生产、存储、搬运、检测环节往往无需人工操作。 “黑灯工厂”由于采用了诸多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技术、工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基本上“全年无休”,生产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确保了产品品质的提高和稳定,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的安全系数。
[39 ] “ 4+3 ”: “ 4 ”是指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四个 沿边临港城市, “ 3 ”是指南宁、百色、玉林三个片区。
[40 ] 两业融合: 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制度创新的驱动下,通过技术牵引、产业联动、链条延伸等途径,推动产业交叉渗透,培育形成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耦合。
[41 ] “ 3 个 500 ”: 为《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 < 关于印发 2023 年全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 的通知》(桂产业振兴指挥部综合〔 2023 〕 8 号)文件中的名词,是指 2023 年起全区每年推动补链强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增产增效等制造业重点项目各 500 项以上。
[42 ] “千万工程”: 浙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浙江省自 2003 年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一些乡村走过清晰的“三美融合”脉络,成为率先振兴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2019 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 》。
[43 ] “供深基地”: 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
[44 ] 零基预算管理改革: 年度预算编制不受以往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影响,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核预算年度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开支标准、支出金额,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结合财力水平、轻重缓急、实际需求、绩效情况、项目储备等情况,聚焦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审预算。
[45 ] “七大工程”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创新工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覆盖面拓展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工程、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提升工程、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民生工程。
[46 ] “五个家园”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47 ] “四平台” :社区 “民族之家”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众创云平台、政法综治“云数据”应用平台、“逢四说事”和“老友议事会”协商议事平台。
[48 ] “食药环”: 食品、药品和环境。
跑龙套的太阳 · 2048核基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精品推荐 2 月前 |
拉风的大熊猫 · 如何将Json再反转义 - CSDN文库 3 月前 |
急躁的投影仪 · 俄启动战略核演习反制西方--军事--人民网 3 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