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我们讲过,有些人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自己的童年,也有一些人会被自己的童年治愈一辈子。而我相信自己肯定是被童年治愈一辈子的那个人。”去年达祖小学毕业典礼时,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这样说道。
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的女神山脚下,有一个完整而纯粹的纳西村落,名曰达祖。这里,有一所靠山望湖的乡村小学——达祖小学。2000年,由于教育资金短缺等问题,达祖小学被迫撤校。村子里的孩子们只能走遥远的山路到别处念书,或辍学务农。
2004年,李南阳、游静芬等爱心人士来此发展有机农业时,发现当地教育资源稀缺,便召集爱心人士筹款,与当地村民共同复建了达祖小学。以木楞房为主体的新校舍于2005年建成,李南阳担任第一任校长。2007年,李南阳因病去世,骨灰长埋在这片令他挂念不已的土地上。
今年3月25日,是达祖小学重建后的第17个春天,也是达祖小学创办人李南阳的祭日。师生们按照惯例,排队祭奠,将鲜花与水果摆放在他的墓碑前。
这是一个凝聚爱心与希望的地方
在一张老照片上,有一名老先生骑在马背上,周围摆放着成堆的石头和木料。“当时复建达祖小学的消息一出,得知孩子们又能在村里上学了,还是免费的,村民们纷纷拿出家里的石头和木料,积极投入复建工程。这张照片摄于开工前,骑在马背上的便是李南阳先生。”每每向来访者介绍达祖小学的历史时,校长王木良定会拿出这张照片。
王木良是当地的纳西族汉子,也曾是达祖小学的学生。复校之初,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这里工作。“
当年复校的目的,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教书,更是希望以学校为中心,从教育、文化、农业、医疗等多个方面,让整个村落走向复兴。
在村校并重的原则下,基础教育、扶贫助学、医疗救助、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及生态旅游,是我们发展的6个方向。
”
村校共建的基因与乡村复兴的梦想,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达祖小学与这个村庄、这些村民的紧密连接,也注定了游静芬与凉山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2004年以来,游静芬一直负责达祖小学的筹款与外联工作。每次她从外地回来,村民见到她就会打招呼:“游老师,回来了啊!”5年前,她选择定居达祖,用余生坚守在这里。
“去年开学时,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来学校做义工。挖土的挖土、运土的运土,大家一起铺路。想起十几年前建校的时候,也是这么热火朝天。每每我都能从他们的劳动中,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学校、老师的期许。”游静芬感慨道。
“这是大家的教育,村落的教育,大人、小朋友都参与,才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在环泸沽湖地带,有十多个类似达祖的自然村落。达祖的村民去其他村子,都会很自豪地向别人说起达祖小学。”在王木良看来,村校一体的意义在每一名村民的行动中得以彰显。“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能力的人就为家人多做一点事情,这是一种使命感。”
也正是在这种使命的感召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在学校复建之初,学生较少,大多数教学任务都由支教老师负责,达祖小学前后迎来长期或短期支教老师达上千人次。随着学生的增加,单一依靠支教的教学模式日益显出其局限性。游静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支以本地老师为主、支教老师为辅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目前,达祖小学有9位当地老师,承担着一到六年级以及学前班的主要课程,4名支教老师,承担其他课程。“支教老师对我们帮助很大,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东西,但支教毕竟是有流动性的。所以现在的教师队伍以当地老师为主,由一到两名当地老师跟着一个班的孩子一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给予他们稳定的陪伴。”王木良说。
校长王木良解释达祖的logo,意为“一群贤良之人聚集在一起传递知识与文化”
达祖小学的logo是由几个东巴文字组合而成的。东巴文是一种兼具表意和表音的原始象形文字。王木良指着图案解读道:
“这是‘达’字,有优秀、贤良之意;‘祖’是聚集的意思;一摞一摞的经书代表知识文化;男生、女生在一起看书,代表学校。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群贤良之人聚集在一起传递知识与文化。
这么多年来,并不是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就能做成今天这样一个局面,达祖小学凝聚了很多社会力量。大家捐款、捐物、送教,这是一个凝聚了爱心与希望的地方。所有的爱心人士、当地老师、支教老师,都秉承学校‘行胜于言’的校训,无私奉献,才让达祖小学走到了今天。”
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如今,许多捐给达祖小学的爱心物资都从这里出发,被送到大山里更需要它们的学校和家庭中去。为此,达祖小学设立了公益平台,为有需要的学校协调募集物资,结对助学山区困境学生,提供儿童医疗救助。仅2020年7月,达祖公益就资助了742名学生,金额超过93万元。达祖公益有一个最简单的初衷,即“让孩子们都能完成基础教育”,为了这一初衷,他们多年不间断地进行走访调研,将爱心与希望辐射到更远的地方。
校长王木良带孩子们做手工木船
教育,要跟着自然的节奏走
达祖小学有许多特色课程,涵盖自然教育、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等内容,其主要载体为丰富多彩的周末社团活动与周五下午的主题课程。所谓主题课程,即6个年级共6个主题,每个主题贯穿于一整学年的课程教学,由浅入深,持续开展。孩子们在达祖小学的6年成长,将会参与6个主题的完整学习。目前,按照年级从低到高,这6个主题分别为
阅读戏剧、民族体育、地域文化、木工手作、信息技术与自然农场。
操场上,随着老师们的一声令下,一年级的学生们迅速在橡胶地垫上用身体摆出各种形状。这是一节阅读戏剧主题课,授课老师正用极富情感的语言引领孩子们进入绘本中的场景,打开五感,发挥创意,进行身体表达,进而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孩子们在操场上阅读戏剧课
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文《创世纪》中,记载着人类与弓箭的传说。射箭打靶,是纳西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与古代纳西人狩猎、放牧的生产活动有关。二年级的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射箭基础练习,等他们在校园里的小箭靶前练习得比较熟练了,便可以去农场的射箭场参加射箭比赛。
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木工坊前的空地上制作猪槽船模型。王木良是木工课的主课老师,他在旁注视着孩子们的动作,时不时上手示范。上堂课,他们做了小书架,孩子们自己设计,做好的成品人手一个带回家。五六年级的孩子去农场做植物调查,有些树长得很高无法测量,王木良便用木头做了一把近2米长的L形尺。“还做了垃圾分类亭、二十四节气挂表、维修了课桌椅……
我们不是为了技能而教技能,而是从生活出发,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达祖小学的图书馆里珍藏着“达祖出版社”出品的每一期《达祖周报》。“达祖出版社”是一个现有二十多人的跨龄学生社团,孩子们分成摄影组、美术组、文字组,用他们的文字和图片记录校园与村庄中的大事小情。王木良拿着《达祖周报》向我们介绍,翻着翻着他笑了起来,原来他翻到了孩子们采访他的那期,标题为“采访‘超强大脑’——校长”。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能够教会孩子很多知识。
2012年,达祖小学的老师们荣获央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团队奖,回来后他们把18万元奖金全部投到达祖农场的开发中。农场距离达祖小学2公里,占地120多亩,是达祖村民退牧还林地。生活在大山,与自然共存,让达祖小学拥有了最好的自然课堂。雨季时松树林子地上冒出的菌子,孩子们捡起清理切片,放在高原阳光下晒干。在游静芬看来,这饱含雨露与阳光的菌干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我们跟着自然的节奏,所以急不得。教育亦同理。”
复校17年,回忆起历届毕业生,王木良告诉我们,有不少早期的学生已经进入大学,也有许多进入职教系统。“每次统考,乡里的头几名都是达祖小学的孩子,我们的整体成绩在县里面都是名列前茅的。”
资深教育公益人梁晓燕曾这样评价达祖小学:“真正好的教育,甚至说真正能够在学业成绩上帮助乡村孩子走得更高的是什么?是孩子们在学校中打开了自己,在学校中体会到了自信,体会到了学校活动所带来的良好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给了孩子们安全感、参与感,给了孩子们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自信力。”
在游静芬看来,达祖的孩子们不一定非要走出大山。也许他们留在家乡,使自己的家乡变得丰富美好;也许他们去到都市,而在心里总有个温暖的地方。“走出大山”并不是达祖小学想传递给孩子的唯一信念,他们期望带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孩子爱上自己成长的地方。
前段时间,王木良遇到了曾经的一名学生,他初中后没有继续上学,现在在学厨师。那天,学生和王木良说:“老师,我让你失望了,没有成为你想要我成为的样子。”王木良说:“并不是这样的,最重要的是你现在如何去思考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人生。”
不可遗失的民族文化
在达祖,有156户居民、900多人,其中95%以上是纳西族人。近年来,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影响着本土文化。目前全村只有三个人掌握东巴文字。
因此达祖小学决定在学校开设东巴文化课,从小就让孩子们接触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达祖小学的校园中,随处可见用东巴文写成的各类木制标语。在垃圾分类亭里,师生用东巴文绘上了纳西族的神话故事《人与自然是兄弟》。“这个故事讲述了远古时候,人与自然神‘署’是同父异母兄弟。所以,我们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命。”王木良说道。
师生手工做的垃圾分类箱,上面用东巴文绘上了纳西族的神话故事《人与自然是兄弟》
2013年,杨兵玛直之来到达祖小学担任老师。当时,他是达祖村最年轻的东巴,孩子们都叫他东巴老师。“
两百多年前,达祖百分之五六十的人都会说也会写东巴文。而现在达祖只有三个东巴,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流失。达祖小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孩子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现在,杨兵玛直之每周给二至六年级的孩子们上四节东巴文化课,老师们每周五晚上也跟着他学习东巴文化。
他们还走访了许多偏远的乡寨,收集、抄录东巴经书,考察、整理达祖村的历史文化传说。
历时四年,他们编纂完成了达祖小学首套乡土文化教材。王木良拿着教材介绍道:“二年级,我们用绘本的形式讲故事,讲达祖小学、达祖村乃至纳西人的来源。在故事里,孩子们会学到一些东巴文字。三年级的这本最受学生欢迎,配图是孩子们家里的生活照片,有个孩子在课本里看到了自家奶奶,特别开心。”
老师们还手绘了一套东巴文版大富翁游戏,每个格子是达祖村的一处地名,让孩子们用游戏的方式学东巴文、认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
此外,酿造咣当酒、制作东巴纸、进行村落调查、制作地域文化专刊都是东巴文化课的内容。在这个没有固定教室与教材的课堂里,知达祖、爱达祖的年轻一代,正在逐渐成长。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正从学校到村庄,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拓展。
孩子们学酿咣当酒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1年7月刊第2期,原标题《达祖小学:没有藩篱的教育》
文 | 孟溪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