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两个确保”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下岗职工总量由上升到基本稳定,三季度实现新减少下岗职工人数略大于新增加人数,再就业人数逐季增加;“两个确保”继续得到加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比例进一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拖欠金额继续减少,“三三制”资金筹资比例大体稳定。

(一)下岗职工总量基本持平,当季实现出大于进,再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根据统计季报和企业抽样直报结果的综合分析,第三季度,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新增109 万人,减少119万人,三季度末,全国国有企业尚有下岗职工总数为667万人,比二季度末减少1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5万人。在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有91.8%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比上季度末减少3.1个百分点。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员中,有96.9%签订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有97.3%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分别比上季度末提高1.8和1.3个百分点。据对企业抽样直报结果分析,在统计之外还有下岗职工40万人左右,比上季度有所增加。

分地区看,三季度全国有20个地区当期新减少下岗职工人数大于新增加数,其中,当期净减人数较多的省份是:广东4.8万人, 湖南3.8万人,安徽2.4万人,重庆2万人;陕西3.3万人;有10个地区当期新增大于减少,其中净增人数较多的省份是:江西2.5万人,青海1.8万人,四川1.7万人,吉林1.7万人。

1-9月,全国国有企业新增加下岗职工人数为305万人,比上年同期少增110万人;新减少下岗职工人数为290万人,比上年同期少减81万人;其中,一季度新增大于减少24万人,二季度新增与减少基本持平,三季度减少大于新增10万人。

1-9月,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有216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85万人;其中一季度51万人,二季度78万人,三季度87万人,再就业人数呈逐季增加态势。1-9月再就业率为26%,比上年同期的35.5%减少近10个百分点。

(二)各地普遍加大贯彻8号文件力度,按时足额发放比例进一步提高。

据统计,在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中,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的比例为94.9%,比二季度末的92.1%提高了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提高12.3个百分点。三季度末有14.3万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尚未足额发放生活费,比上季度末减少近10万人。企业抽样直报的汇总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比例。

三季度,下岗职工进入就业服务中心没有领到基本生活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全国有11个地区共计16.9万进入中心的下岗职工没有领到基本生活费,占下岗职工总数的比例为2%。比上季度略减少。未领到基本生活费人数较多的地区主要是江西、黑龙江、新疆兵团、四川、贵州,这五个地区人数占未领到基本生活费总人数的84%。其中,江西未领到基本生活费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给予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按规定不再发放生活费。

(三)资金筹集和使用同步增长,“三三制”资金筹资比例大体稳定。

据统计,第三季度,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共筹集资金63.3亿元,比上季度增长8.2 %,其中企业自筹16.3 亿元,占25.8 %;社会筹集11.9亿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调剂9.5亿元),占19.8%;财政安排35.1亿元,占55.4%。第三季度共使用资金总额为66.3 亿元,比上季度增长7.6%,其中,用于发放基本生活费40.4 亿元,占使用总额61%。第三季度下岗职工人均每月领取基本生活费226元。

1-9月共计筹集资金1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企业自筹46.3亿元,占26.8%;社会筹集36.3亿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调剂28.5亿元),占21%;财政安排90.3亿元,占52.2%;1-9月共使用资金总额为18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用于发放基本生活费114.7亿元,占使用总额62.4%,用于缴纳社会保险金69亿元,占使用总额37.6%。1-9月份发放额大于筹集额10.8亿元。

(四)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拖欠金额继续减少,个别地区当月仍有拖欠。

1-9月份,全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应发1373.5亿元,实发1360.4亿元(包括补发今年当期拖欠的5.5亿元),全国平均按时足额发放率为99.1%,其中,第三季度按时足额发放率为99.6%。

1-9月,共补发前期拖欠22.2亿元,新产生拖欠共计18.6亿元。9月新产生拖欠的地区还有:吉林(3611万元)、黑龙江(1230万元)、广东(912万元)、重庆(26万元)等4个地区,比上月减少1个地区,新产生拖欠的数额进一步减少。

二、劳动就业情况

(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人数继续缓慢减少,不在岗人数仍有所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三季度末,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852.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77.7万人。其中,国有单位8427.5万人,减少144.6万人;集体单位1626万人,减少85.8万人,其他单位1799万人,减少47.3万人。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减少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受企业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影响,相当部分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破产、兼并、转制,部分职工提前终止或解除合同或转为城镇私营、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以及企业职工买断工龄现象增多等。一些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大量辞退农民工和临时工,不再与合同到期职工续签合同以及不在岗人员增多也是职工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三季度末全国在岗职工人数1148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4.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8189.7万人,减少146.4万人;集体单位1563.2万人,减少88.7万人;其他单位1736.1万人,减少49.3万人。

在岗职工人数减少的主要集中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这两类单位减少人数占城镇单位减人总数的82.7%。从国有单位分行业看,主要是制造业减少79.3万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减少19万人,采掘业减少15.3万人。这三个行业共减人113.6万人,占国有单位减人总数的77.6%。

截止三季度末,全国不在岗职工人数2173.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5万人。不在岗职工增加较多的仍是国有单位,三季度末国有单位不在岗职工为13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3万人。

(二)企业劳动力景气指数继续回升, 但仍然在不景气区间运行。

受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状况有所改善,劳动力景气指数持续数年下降的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最新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劳动力景气指数呈逐季增长趋势,第一季度劳动力景气指数为77.1,第二季度为88.0,第三季度为88.8,三季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5点,并连续创下了近年来劳动力需求的最高水平,但景气仍然在100以下运行(景气指数为0-200之间),属不景气范围,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三)失业率有所上升,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严峻。

据统计,9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85万人,比6月末增加20万人,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左右,其中,有19个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以上。

三、工资收入分配情况

(一)收入来源多元化,城镇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1-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及增长构成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性调资的翘尾影响和不少地区增加住房等补贴的推动是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4-8月收入平均增长幅度超过10%,翘尾因素消失后,四季度增幅可能降低;二是主要由于离退休金增长了23.3%,使得转移性收入增长18.1%,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5.9%;三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国有、集体单位职工转移到其他经济单位、个体经营或被个体雇佣,使得其他经济单位、个体经营、个体被雇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9%、55.1%和67.7%,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1%;四是来自国有单位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6%,仅增长2.8%,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9.6%;五是来自集体单位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下降9.1%,影响收入增长幅度下降6.5%;六是财产性收入持续下降,其中,利息收入减少了34.9%,影响了总收入的增长。

(二)医疗保健、证券投资、保险、教育、旅游继续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支出增幅超过收入增幅。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1-3季度,人均消费性支出374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比今年收入增长幅度高1.2个百分点,收入拉动消费增长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9(即每增加1元收入,支出增加0.89元);人均非消费性支出89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消费增长较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医疗保健、保险意识明显增强,1-9月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7.2%,人均储蓄性保险支出增长20.3%,人均非储蓄性保险支出增长30.4%;二是住房、交通通讯、旅游仍然是当前消费热点,1-9月人均购房建房支出增长17.1%,人均居住支出增长14.1%,人均交通通讯支出增长31.0%,人均旅游支出增长28.6%;三是教育、文化、娱乐得到更加重视,1-9月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0.6%(其中成人教育支出增长40.8%);四是食品、衣着富足且有平缓增长,人均食品、衣着支出仅增长1.9%;五是有价证券投资正成为居民的偏好,人均购买有价证券增长56.3%。

(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快速增长,不在岗职工生活费进一步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月,全国城镇单位累计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756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国有单位5477.4亿元,集体单位700.7亿元,其他单位1386.7亿元。

1-9月,全国累计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36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工资总额中国有、集体、其他单位分别为5385.5亿元、675.7亿元和1304.6亿元。

受去年后半年国家增资翘尾因素的影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今年一、二季度较快,三季度略有回落。1-9月,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33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其中国有单位为6518元,集体单位为4203元,其他单位为7409元。

1-9月,全国共发放不在岗职工生活费25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6%。其中,国有、集体、其他单位分别为188.4亿元、30.3亿元、40.8亿元。全国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为1199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国有单位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为1393元,同比增长22.7%。

(四)地区间和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明显。

1-9月,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地区有上海(12829元)、北京(10988元)和西藏(9747元),水平最低的地区有山西(4442元)、河南(4627元)和内蒙(4681元),最高和最低水平相差近3倍。在十六大行业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有金融、保险业(9283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8946元)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8720元),水平最低的有农、林、牧、渔业(3444元)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4968元),最高水平为最低水平的2.7倍。

四、养老保险情况

(一)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

截止9月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10050万人,离退休人员3090万人,分别比1999年底增加548万人和107万人(其中,第三季度分别增加196万人和33万人),增长率分别为5.8%和3.6%。

(二)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完成全年预定目标

到9月末,全国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人数为2366万人,社会化发放率达到81.1%,比年初48.4%提高了32.7各百分点,提前3个月完成了年初预定的80%左右的目标。其中,有11个地区社会化发放率超过90%。

(三)养老保险基金较快增长,收缴率进一步提高

1-9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总额为1472.8亿元(不含西藏数据,下同),与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增收210.5亿元,增长16.5%;收缴率为92.59%,高于上年同期(89.3%)3.29个百分点。

(四)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同步增长,多数地区当期收不抵支

1-9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额为149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62.4亿元,增长12.2%,当期赤字20.8亿元。全国有18个省当期收不抵支,赤子总额为62.2亿元,比1-6月的44.7亿元又增加了17.5亿元,赤子地区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欠发达地区。

至9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15.03亿元,按上半年平均养老金支付水平158.9亿元计算,可支付月数不足4.5个月,支付能力进一步下降。

五、失业保险情况

(一)参保人数与覆盖面继续增长

2000年9月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1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6万人,其中第三季度净增加25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占应参保人数76.1%,比上年末净增4.3个百分点。

(二)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同步快速增长,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三个地区当期收不抵支

据统计,1-9月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6.7亿元,增幅34.3%;失业保险基金支出7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23.1亿元,增幅为41.6%。收支相抵,全国当期基金结余26.0亿元,但北京、天津、内蒙当期收不抵支,出现赤字,动用了历年滚存结余基金。

(三)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继续攀升

9月份,全国有147.8万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如果加上本人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而一次性领取的情况,当月实际发放了178.4万人.月的失业保险金,这是自有月报统计以来连续18个月呈继续攀升之势。

六、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情况

截止9月底,全国地级统筹地区346个,257个统筹地区的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比上季度仅增加5个,有150个统筹地区已启动实施,覆盖总人数约为1744万人,比上季度增加34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