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爱旅游的小虾米  ·  [JFrog Artifactory] ...·  3 月前    · 
豁达的枇杷  ·  Rectangular Loops·  5 月前    · 

开栏语: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今年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强面向公众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并运用科学去革除陋习,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提高重庆居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重庆精神文明建设,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指导,中新社重庆分社、中新网重庆(重庆新闻网)主办的《新话科普》专栏上线,助力宣传科学生活观念,普及科学生活知识,引导居民增强科学意识和鉴别能力。

本期 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主任医师、院长何勇川 作为栏目嘉宾,与大家分享《分清儿童近视种类 警惕高度近视》的科普知识。

何勇川: 近视分类很多种,因为发病的原因、屈光异常的原因、度数高低、近视的时间、稳定性、有无调节参与都可作为分类的标准。

根据度数不同,近视可分为 低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 。300度以内称为低度近视,300到600度之间称为中度近视,大约600度以上称为高度近视。

根据屈光结构(病因),近视可分为 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和复合性近视 。其中,屈光性近视是指眼轴长度正常,但眼球屈光成分异常或各成分组合异常,而引起眼球屈光度增强而产生的近视。此类近视可为一时性或永久性的。

屈光性近视又可分为曲率性近视和屈光指数性近视。前者主要是指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过强而引起,如圆锥角膜球性晶体或小晶体等患者;后者指房水和晶状体屈光指数过强而引起,如初发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等患者。

轴性近视又分为非可塑性轴性近视,指眼的屈光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眼轴每增加1mm相当于增加300度近视。一般轴性近视眼屈光度在600度近视以下。部分轴性近视眼屈光度增加到600度以后,眼轴长度还在继续增加。近视屈光度可达1000度以上,个别甚至达2000度,这种近视被称为进行性高度近视眼或变型性近视眼。

复合性近视是指前两种近视类型同时存在。

按是否有无调节力参与,近视可分为 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 。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由于长期近距离工作,视力负荷增加,调节不能放松,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而引起。通过药物散瞳,近视可消失。但一般认为,该类近视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

真性近视则是用睫状肌麻痹剂等药物后,近视度数并未降低或降低幅度小于0.50D。

混合性近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药物等治疗手段后,近视的屈光度有所降低,但还未恢复正视状态。

问:身边有些朋友认为近视不是一种病,只是不良习惯导致的状态,也不认为近视会给生活以及健康造成多大的影响。对此,您怎么看呢?

何勇川: 这是非常错误的理解。一般来说,因为遗传因素和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3至18岁的青少年儿童十分容易患上近视,相对而言,成人近视的概率要小很多。我国近视患病人数有6亿之多,其中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0%,近视增长最快的人群是6至10岁儿童,6岁儿童中45%已经失去远视储备。

实际上,近视对孩子身心健康和整个人生都有长远影响和危害。比如,近视低龄化不仅给孩子生活造成不便,还可能影响、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行业对视力要求严格,近视可能会有择业困难。而由于近视高发,一些领域和行业用人也受到影响。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家长还不进行干预矫正,一旦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则会面临更多眼部疾病的威胁,诱发眼睛多种病变,如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等。

问:高度近视或超高度近视的症状有哪些?和轻度近视有什么不同呢?

何勇川: 一般近视大于600度被称为高度近视,超过1000度为超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普通近视,一种是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是指在青少年发育成熟后,近视度数基本趋于稳定,不再增加。病理性近视是指近视超过600度,度数不断增加,且视力不断下降,并有眼后极部的变形改变,包括巩膜变薄、脉络膜萎缩变薄及眼轴的增长等,同时还伴有弱视、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的眼病。目前,可通过实施后巩膜加固术,有效控制病理性近视度数增长。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较普通人更长,眼球壁组织受到牵拉越薄,位于眼球壁内侧的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概率就更高。如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而这些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普遍有致盲的风险。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轻度或中度近视,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采取一定防控措施,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如果已经是高度近视,则要定期做眼睛检查,防止进一步恶化。同时需要保护眼睛,避免碰撞和眼外伤。

问: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的患儿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何勇川: 不久前,一位妈妈带着年仅3岁的宝宝找到我,因为宝宝总是揉眼睛,眯着眼睛看东西,还时不时地眨眼。经过系列检查,发现年仅3岁的宝宝居然近视高达700度。通过问诊得知,原来宝宝从一年前开始视力就逐渐下降,也已经进行框架眼镜矫正,但宝宝近视度数还是以每年100度左右的增长速度增加,且病情逐渐加重。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双眼变性近视”收入院。日前,该患儿已在我院成功实施“双眼后巩膜加固术”,目前已顺利出院。

问:这种应该怎么治疗呢?后巩膜加固术适合哪些人群呢?

何勇川: 后巩膜加固术,适合高度近视;近视持续性快速进展(近视度数每年增长≥100度、眼轴增长>0.5mm连续两年或以上);已经出现近视性眼底改变(后巩膜葡萄肿、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等)。也就是说,高度近视的孩子如果仍持续性快速进展,甚至出现了早期的病理性近视眼底改变,往往需要做后巩膜加固术。

问:后巩膜手术能治愈近视吗?

何勇川: 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不可能再逆转。不管是后巩膜加固术,还是近视激光手术,都没有治愈近视。

问: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发展成为高度或病理性近视?

何勇川: 如果孩子还没有近视,或者至少还没有发展到高度近视,那很值得庆幸。但更关键的是,从现在开始通过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管理,延缓近视度数增长,而且保持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眼科检查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最好的眼底检查是欧宝全视网膜照相,可以广泛而全面的观察眼底,发现周边视网膜病变的蛛丝马迹。对确诊为“病理性近视眼”的患者,需尽早进行后巩膜加固手术治疗,以阻止眼底病变进一步发展,保护视力。

问:请何院长为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并提几点爱眼护眼的建议吧!

何勇川: 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当孩子检查出近视后,家长会生气地说“都是你手机玩多了”,其实,导致近视发生的原因很多,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发育问题等,但不注意用眼、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确实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平时,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保护视力:

不要沉迷电子产品。 家长一定要控制好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和长辈视频等,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最好控制在5至10分钟。3至6岁孩子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

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 谨记“一拳一尺一寸”,书桌隔身体一拳,眼睛隔书本一尺,手指离指尖一寸。要在强光或黑暗的环境下读书写字。光线要充足,但是也不能在光线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下读书写作业。

每天户外运动 2 小时。 5岁以下孩子一天在室内连续静坐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例如读绘本、看故事书等,都不应长时间进行。家长应该主动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间应在两小时以上。

定期检查视力。 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建立屈光发育健康档案。 它是一种预防监控系统,不仅针对已发生近视的儿童,而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6至12岁最佳)。通过定期的视力情况检查,记录度数,散光、眼轴长度等眼部参数,形成长期性的眼健康记录,建立起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通过比对多次的眼部参数变化,持续追踪监测视力情况,能够及时发现近视的苗头,发出预警信号,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近视的发生;对已近视的儿童则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高度近视人群,定期检查,避免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完)

【编辑: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