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锡剧姚派艺术创始人姚澄先生,因病于12月14日18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她是叶兆言的妈妈
她身处文化世家,公公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儿子是著名作家叶兆言。她创立了锡剧姚派艺术,她就是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
姚澄,江苏江阴人,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派艺术的创始人。1926年出生,1938年随父投入顾家班学唱常锡文戏,以后在江苏、上海一带乡镇演出,受到观众喜爱。解放后参加苏南文工团,后来加入江苏省锡剧团。
她不但应工青衣,还能兼演花旦及反串小生。她的咬字准确清晰,嗓音圆润清脆,唱腔婉转华彩,表演真实感人,擅于刻画情感复杂、性格多变的人物形象。她还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为广大锡剧观众所熟悉喜爱。有“锡剧皇后”之美称。代表作品有《庵堂认母》、《双珠凤》、《拔兰花》、《女巡按》和《红色的种子》等。她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江苏剧协副主席和江苏省锡剧团副团长等职。
把锡剧带给南京观众
1953年初,江苏省锡剧团在南京成立,乘着轰隆作响的火车,姚澄第一次来到了这座六朝古都。这年春节,由姚澄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南京跟广大观众见面,这也是南京观众第一次观看锡剧。
从此,锡剧在非吴语地区站住了脚跟。随后,姚澄的现代戏《罗汉钱》再一次风靡省城。
为了提升锡剧的艺术效果,当时在业界已经颇有名气的姚澄,临近而立之年,决定跟着京剧、昆曲老师重新练做功。
压腿、下腰、劈叉、卧鱼……骨头早已定型的姚澄,就这样跟着十几岁的孩子们一起练,一天不落。直练得二十四根肋骨根根作痛,连咳嗽都痛到不敢大声。这样日复一日的苦练,让姚澄在今后的表演上大获成功。
伉俪携手作家叶至诚
姚澄后来成为江苏省锡剧团炙手可热的当家花旦。1953年,就在姚澄的锡剧事业进入巅峰之时,她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这就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剧作家——叶至诚。当年在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姚澄的成名剧目《走上新路》,正是叶至诚为她量身定做编写的。
叶至诚出身文化世家,他的父亲就是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尽管两人文化背景相差甚远,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们走到一起。
婚后,叶至诚不仅在生活上对姚澄无微不至,更成为她的良师益友,在姚澄的锡剧事业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丈夫叶至诚的引领下,姚澄开始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无不涉猎,这使她对剧中的人物及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了文学积淀,姚澄的戏路越来越宽,不仅塑造了很多优秀的女性角色,还成功扮演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以及《双珠凤》中的男主角文必正。
锡剧演员首登《大众电影》
作为华东各大剧种之首的锡剧,成了接待外宾的迎宾戏。1960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陈毅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来到南京就曾一同观看了由姚澄主演的《红楼梦》。在演出后,姚澄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而后,姚澄的演艺事业一飞冲天,她主演的《庵堂认母》、《双珠凤》,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了大银幕。
1957年,《庵堂认母》全国发行,电影里姚澄和谭君卿扮演的王志贞母子剧照上了《大众电影》1月刊的封面。这是锡剧演员第一次登上了《大众电影》的封面。
32岁失声,艺术归零
就在《庵堂认母》演出成功后,32岁的姚澄遭遇了从艺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危机。1958年,全国上下进入大跃进时期,剧团的演出任务也随着大跃进,不断增加,姚澄开始频繁的演出。江苏省锡剧团经常每周演出八场,当时由姚澄饰演女主角的古装大戏《玉蜻蜓》,一演就是三个多小时。积劳成疾的姚澄突然发现,自己的嗓子发不出声音了。
尽管当时连医生都劝她改行,可凭着对那方舞台的满腔热爱,执拗的姚澄决定要和老天赌一把。经友人介绍,姚澄找到了上海声乐研究所的凌俊卿教授。通过测试,凌教授判断,姚澄的病情并不严重,只要改正发声方法,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继识字、练功后,姚澄再一次将自己清零,从头学起,练习发声,一练就是4年。
这番坚持,让姚澄迎来了事业的又一次高峰。在苦练演唱技法的这段日子里,姚澄的代表作之一——《红色的种子》应运而生。姚澄的名字,就像这颗红色的种子一样,撒落到了千家万户。姚澄演绎的《拔兰花》,后来更是成为了江苏省戏剧学校锡剧班连续多年的教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