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补上“翼然”“沁芳”这一课

图片
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试才题对额”之一。图中即为沁芳桥与沁芳亭。
虽然高考已经结束,但学习永远不晚,我们来温习一下大观园那一幕“试才题对额”也是好的,那是贾宝玉唯一的高光时刻。
除了“翼然”“沁芳”,《红楼梦》中还有很多情致独到、字字珠玑的对联匾额,向我们卓显着曹公的才情。
这么伟大的书,死活读不下去怎么办?
贾宝玉展露才情的高光时刻
今年的语文全国甲卷作文,以《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为材料,让不少人大呼“看都看不懂”,更有一些网友调侃说“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但也有网友说“出这题的老师真是走心了,很有水准”。
不管怎样,这个作文题目把大家的视线拉回了“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黄遵宪语)《红楼梦》。借助流量,我们来温习一遍这部古典名著也是好的。
这段情节出现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这一回目在整部《红楼梦》是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它是唯一的“二合一”,将十七、十八两个回目合并在一起,所以它特别长,在人文社08版本中,共占据了33页。
实际上在最初的稿本中,十七、十八、十九三回都合在一起,更是一个超长篇章。后来己卯、庚辰本分出了十九回,甲辰、二程本分出了十八回。但通行的人文社版本仍依从底本。
按照蒋勋的说法,这一回在《红楼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回,不只讲了元春省亲这件事,同时也借着园林的艺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义,是一篇非常完整的园林美学文章,“可当《大观园记》”。
小说中,贾政想要考验贾宝玉的才学,命宝玉跟随众人一同游览刚刚落成的大观园,并为各处拟对匾额。
宝玉也是倒霉,本来因为好朋友秦钟死了而心生郁闷,只是到新建的园子里散心,没想到正巧遇上一向畏惧的老爸,还不得不遵命在客人面前“秀才艺”。
但宝玉这次表现得极好,是整部书中他唯一公开展露才情的时刻,加上客人们的配合——“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因而当宝玉在众客抛砖引玉般拟出“翼然”“泻玉”之后,再提出“沁芳”,被众人连连称“妙”,夸赞“才情不凡”。
这也是为数极少的宝玉与父亲贾政间算得上“父慈子孝”的场景,虽然贾政仍然板着脸呵斥儿子“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但毕竟“点头微笑”,这是宝玉一辈子得到的来自父亲的最高赞赏。
曹雪芹声称贾宝玉怕读文章、腹内草莽,但实际上宝玉却才情非凡,除了“沁芳”外,他现场所拟的“有凤来仪”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不仅准确,而且有气派;“蘅芷清芬”典出晋代王嘉《拾遗记》;“杏帘在望”和“稻香村”出自唐寅“红杏梢头挂酒旗”和许浑“柴门临水稻花香”;对联“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则出自《诗经》的《周南·葛蕈》和《鲁颂·泮水》,既指元妃对贾氏诗礼之家的荫护,又暗合李纨对贾兰的关爱,十分贴切。
曹雪芹在这里也充分展示了对贾宝玉的喜爱(毕竟依照胡适的观点,贾宝玉就是他自己的化身),并借其口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文学创作理念,比如“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幽娴活泼”等。
以至于200多年后,命题组老师依然能从中得到启发,从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所各自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出发,认为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引发思考,以此来启发(为难)考生。
“沁芳”以外的才情对额
曹雪芹对“沁芳”二字非常满意,不仅借宝玉之口说其“新雅”且“蕴籍含蓄”,还在其上做了很多文章。
沁芳溪是进入大观园后的第一处水景,可行船,且贯通了大半个园林,景色很美,“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地沿,石桥三港,兽而衔吐。”
溪上有一座沁芳桥,桥上则建有沁芳亭,水闸也叫作沁芳闸。沁芳亭上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同样是宝玉手笔。正是这副对联让“贾政听了,点头微笑”。
沁芳桥位于潇湘馆的西侧,它是联系怡红院与潇湘馆的纽带,宝黛往来,常常经过这座桥。
黛玉葬花与宝黛共读《西厢》,也是在沁芳桥畔。当时宝玉偷偷拿了一本《会真记》,在沁芳桥畔的桃花树下看,忽然“落红成阵”,身上、树上、地上落满了桃花,贾宝玉便用衣襟兜了那些落花,送到沁芳桥下的时候,遇上了背着花锄、拿着花帚的林黛玉。二人并肩读书后,又携手收拾落花掩埋。
除了“沁芳”,曹雪芹在书中共写到了至少59处横额,多出现于第五回和第十七回,集中在太虚幻境和大观园两处:“太虚幻境”是整部书的第一个匾额,第一回就出现,昭显全书主旨。太虚幻境里还有孽海情天,以及痴情、结怨、夜梦、朝啼、春感、秋悲等诸司;而大观园里,则有曲径通幽处、蓼汀花溆、怡红快绿、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旷性怡情、万象争辉、凝晖钟瑞等等。
与“额”相对的是“联”。曹公所创的对联同样十分精彩讲究。《红楼梦》中的联远少于额,约计31副,并非每处都是标准的联额相配。
曹雪芹没有卖弄机巧,他笔下的联多为常见的七字联、五字联,没有复杂的句式,也没有诸如嵌字、顶真、谐音、同文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贾雨村于“智通寺”所见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第三回“荣禧堂”两侧的“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秦可卿房中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以及宁国府上房内间,配《燃藜图》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等。
太虚幻境里的对联则处处透着机锋,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这些联额,既塑造了人物性格、营造了特定环境,又推动了故事情节、展示了作者才慧。
请记住这些对联及作者思想感情、背后寓意、观点内涵,也许下次会考到!
“死活读不下去”的华彩“巅峰”
《红楼梦》这次以王炸之姿亮相语文考卷,再次宣告了自己的巅峰地位。
有人曾说:评价《红楼梦》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人文化素养越高,见识越广,对《红楼梦》研究的越深入,对《红楼梦》的评价就越高。
《论十大关系》中有一句话: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
在毛泽东看来,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但《红楼梦》可以胜过人家。一部书可以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相并列,可见伟人对它有多推崇。毛泽东还曾说过:《红楼梦》这本书要读5遍以上才有发言权。
周汝昌更是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曹雪芹“是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奇妙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这样的人国外也有一个,名字叫达·芬奇。
《红楼梦》出名很早,冯其庸曾经介绍,早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乾隆末叶即可在庙市中抄卖,价格昂至数十金一部。嘉庆时期更是遍于海内,家家喜阅,处处争购,京城一度流行谚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但时代迎来了Z世代登场,好像有了颠覆性变化。网友们评选的“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名单中,《红楼梦》高居第一名。知乎上很多问题是“阅读课要交读书报告,但《红楼梦》死活看不进去怎么办?”“实在晦涩难懂,是否红楼梦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的造诣?”
读者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人物太多理不清关系、诗词太多看不懂,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化不感兴趣,读不下去等。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此时的心境不对。所以有一位网友看似平淡的回答十分到位:读不下去就暂时不读,等到了合适的时间就能读下去了。
在眼下这个环境里,很多书都不是那么容易读进去,但总有一个时机是对的。就像小编一度也读不进去《红与黑》,但在一个下着暴雨的午后,忽然就完全沉浸到了其中,不知不觉4个小时后翻到了最后一页。
只是这个说法不适合学生党,读不下去硬着头皮也得读,毕竟悠悠万事、考试为大,谁知道下次还考不考?
(来源:济南日报)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