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在2019年6月23日20时40分,有一名既是“医生”又是“病人”的患者,因患胰腺癌病情恶化,而不幸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荣获“中国好医生”称号的结直肠癌专家,同时也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副院长王磊,而他的生命,也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刻。

王磊教授从医20余年,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预防与诊治相关研究,原创了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为我国的医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健康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永远都猜不到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在不久之前,王磊教授才刚刚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五十岁的生日,不过眨眼之间,王磊教授就已经永远离开了。

在2019年6月25日上午11时30分,王磊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银河园白云厅内举行,他为医学奉献的一生也就这样结束了。

王磊的学医之路

1969年4月,王磊出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医学世家里 ,他的父母和外祖父都是县城里很有名望的医生,看着作为外科医生的父亲救死扶伤,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下,王磊也将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视作了以后的人生目标。

在1987年,王磊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付诸了行动,在填写志愿时,选择了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系,虽然后来被调剂到了口腔医学专业,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1995年年底,王磊与新婚妻子南下广州,在暨南大学附属医院进修普通外科,后来在1996年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

2000年,王磊准备攻读在职博士。

2001年9月,王磊申请赴世界顶尖的肿瘤医院——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分子病理学系从事消化道肿瘤领域博士后研究。

从美国博士后研究学成归国后,在2007年,王磊又与30多位同事一起来到了广州市天河区,在一栋三四层简陋楼房中驻扎,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创院的开荒牛。

2011年,王磊被提拔为副院长,先后管理过科研、教学、人事、后勤、信息和临床。

2016年,中山六院获评三甲医院,其胃肠肛门外科在王磊带领下,更是登上国内结直肠肛门疾病诊治领域的领军位置,其他综合学科也蓬勃发展。

王磊在医学的道路上如饥似渴的学习着,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不断的探索着医学学科的深度,渴望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免受病痛的威胁。

可是这么努力的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医学奉献的他,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病痛侵蚀了。

与癌症抗争的时光

2018年3月底,王磊教授在医院的员工体检中被查出肿瘤标志物CEA异常升高,他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妙, 因为他出现腰疼、感冒长期不愈的症状已经有大半年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他马上做了进一步的全身检查,结果让他震惊,他已经是胰腺癌晚期了,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脏。

这时的他才49岁,医学事业正做得风生水起,见证着中山六院从创院至今顺利走上轨道,放射性肠炎的创新成果也正在奋力推进,却在这紧要关头面临命运的一个“玩笑”。

当天晚上回到家后,王磊紧紧的握住了妻子的手,始终不知该如何说出确诊的事情。

在此时,面对病魔,他只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仿佛出现了一道无底深渊,自己在里面怎么也挣扎不开。

2018年4月1日,在手术室躺下十多个小时之后,王磊的脾脏、80%的胰腺、大部分胃以及控制肠道的神经被大规模切除。

尽管他顺利熬过了手术,醒了过来,但是从那一刻开始,他几十年来从未经历过的新生活正等待着他。

手术之后的他,一下子就失去了自主进食的能力,每天都需要靠营养针来维持生命,细微的气温变化都可能会直接扰乱他身体的控温调节系统。

王磊教授那一向健壮的身体,也突然变得虚弱不堪。

可是对于王磊来说,病痛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身体,却始终无法磨灭他坚定的意志力。

“我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

王磊在年轻的时候曾多次思考人生的活法,他对自己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

“宁可轰轰烈烈燃烧三年,也不愿得过且过三十年”。

王磊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了,我就倒着生长,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抱着这种想法,王磊教授在做完手术后的两个月,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病人,重新频繁出现在诊室、科研会议室等场所。

为了医学事业,为了自己这几十年的抱负,王磊教授已经将自己抛诸脑后了,为了造福更多的患者,他只希望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面,尽情的发光发热,让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回忆起王磊,病区的负责人朱佩璇主任也曾说过,“他是我管过的最不听话的病人!”

有一次,在前一天晚上王磊还在吸氧抢救,次日他就如常出现在广东科技奖的初审会上,向评审专家阐述放射性肠炎的创新性治疗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最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殊荣。

作为一名晚期癌症患者,王磊不仅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坦然面对自己剩下的日子,一边抗癌,一边不改悬壶济世的医者本色,对于同在抗癌道路上的病友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与安慰。

在医院每周三下午的医学研讨会上,时常能看到他边打点滴边参会的身影。

王磊拖着病躯践行医学理想的点滴瞬间打动了众多的医者,他的众多医学学生为此默默铆足劲前行,渴望与老师一起共同推动放射性肠炎科研,践行医者理想。

“我热爱外科,一上手术台就充满力量,我更热爱科研,生命充满奥秘,外科医学有太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这些细微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命运。”王磊动情地说。

而坐在一旁紧握丈夫的手,王磊教授的妻子表示,丈夫对医学的执着和激情,几乎到达了“入魔”的境界。

在之前还未确诊癌症的时候,他坚持每天上午7点到医院,晚上10点回家,周末就去到外地讲课、交流、开会。

科室护士长初丽丽曾问过他一周能回家几次,王磊回答:“不超过两个晚上。”

初丽丽说,王磊每天上午7时前必定到办公室,没感受过早高峰的塞车,而王磊的以身作则,也让同事们都不敢对工作有丝毫怠慢。

从2019年4月开始,王磊的病情已经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还有多少时间只能取决于他自己的坚持。

在5月中旬,王磊的血小板掉落至1万多单位,仅为常人的十分之一,很容易发生可致命的内脏出血,换作普通人早就遵循医嘱,乖乖躺在病床上,可王磊为了救治病人,依旧我行我素,时常偷偷溜出病房,参与会诊。

作为一个医生,他的生活一直都很简单,除了治病救人、科研教学,再无其他,连自己的家庭也顾及得很少,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病痛夺走他的意识之前,他心心念念的依旧是病人和各种研究。

在2019年5月17日,王磊拖着病体,还坚持参加了医院举行的拔河比赛,那天他玩得很开心,从他的精神劲头完全看不出他还是一名重症患者。

后来,他的状态越来越不好了,为了挨过晚期癌症造成的剧痛,接受镇痛治疗的他,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哪里也不能去,而这时,在线回答患者的咨询,成了他唯一能为病人做的事情。

“我之所以找到您咨询,就是因为看到您的励志故事,从医27年与癌症斗争,身负癌症患者和医者角色,您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好医生!”

5月29日,一位年轻病人在网上询问王磊:患有直肠溃疡、混合痔和增生性息肉,腹泻控制不住怎么办?病人担心自己也得了癌。

王磊的答复很简短:“这么年轻,一般不会有胃肠肿瘤。”

6月1日,他再次答复这位病人要调整药物,“先这样治疗两周”。

6月14日,病人如约上网汇报“用药效果还可以”,并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可是却再也没有了医生的回复。

而就在这一天,他不知道的是,在网络的另一边,回复他的医生因病情恶化,被紧急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直至6月23号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15个月以来,王磊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着每一个人,从未在别人面前显露悲伤,脸上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当医生来查房的时候,听到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不错、还好”,哪怕自己高烧已经到了40℃,哪怕已经一个月吃不了东西,他从来不把自己的痛苦带给别人。

甚至还多次叮嘱同事们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可就是这么善良的一个人,却就这么的走了。

最后的告别

听闻王磊教授去世的噩耗时,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宋顺心刚刚抵达这个非洲国家,泪水瞬间就模糊了他的双眼,他想起了自己与恩师的最后一面。

在6月15日中午,宋顺心赶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看望王磊老师,那天下午,王磊老师情况都不是很好,因为癌症带来的极度疼痛和生命体征不稳,那时的他正处于镇静状态,但对外界的大声呼唤有反应。

宋顺心握住他的右手,师母在王磊耳边大声说:“顺心来看你了,他马上要去津巴布韦了!”宋顺心看到,王磊的右眼角流出了泪水。

他也强忍住泪水,大声呼喊:“王老师,您会好起来的!”

上一次见面,当得知年轻的弟子即将援外时,精神尚佳的王磊特别欣慰,还特地叮嘱宋顺心做事不要忘了保重好身体。

“他笑着说,如果自己节奏慢一点,多干三十年,可以做得更好,团队可以走得更远。”宋顺心回忆,几次探视,恩师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我能感受到他的遗憾,遗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把团队带大。”

“以往去看王磊教授的时候,师母都很坚强,这一次她却哭了。”宋顺心说,师母告诉他,看到王磊教授这么痛苦,看到一个人将要走完最后一程,看到这么年轻而有抱负的生命即将逝去,她感到十分无助。

在王磊抗癌15个多月的岁月中,面对“癌中之王”胰腺癌,他曾一度被诊断为活不过三个月,可是他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很多人都被这位抗癌斗士的坚强意志所感动。

王磊曾在与记者独家对话时道出心迹:除了医学事业,他还放不下挚爱的妻子。

在答应接受采访当日,其实王磊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在采访前几个小时,躺在床上储存能量的他感到身体状况很不好。

他明显感觉到,身体调温系统已无法自主调节,发着烧在病床上昏睡。

王磊教授的妻子在一旁流着泪听完丈夫讲述,坦言道,说出这些经历并不容易,“我们并不想做被关注的名人。”

但是身负医者身份、一辈子为肿瘤患者治病的王磊,一想到自己的经历可能会给同样的癌症患者积极的意义,他仍然选择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在发烧的情况下讲述了两个多小时。

当被问起,作为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为何还要如此奋力付出时,王磊说,“如果一个人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无法接受,只会令自己和身边的人很痛苦。”

王磊说,人生如旅途,他已准备好做那个提前了一点下车的旅客,尽管最后面临的可能是坏结果,但是在真正倒下之前,仍然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要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

对家人的愧疚

在生命将要走到终点的时候,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家人的歉意,没有生病时,他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和病人身上,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亏欠了家人太多。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这一生很长,所以就拼尽全力扑到了医学事业上,想着等自己老了再跟妻子风花雪月,好好陪伴他们,然而,并非事事都能称心如意,在被确诊胰腺癌晚期之后,他也只能希望多活一天,就多弥补对家人的一分亏欠。

在得知已经无法治疗后的一段日子里,王磊的妻子日夜陪伴在他的身边,“我们这一年多相处的时间抵得上过去的数十年。”王磊感慨到。

剩下的日子里,他和妻子就像普通人一样,去菜市场买菜,去公园散步,做着平凡夫妻每天做的事情,而王磊已经很久没有停下来,好好体会这样的生活了,也只能趁现在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我们心满意足。”王磊的太太曾告诉记者。

在王磊最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医学生、还是全国各地的患者、陌生人,在网络上、医院上给予了非常多善意的祝福、鼓励,让他们倍感温暖。

最终,一代“医学巨星”王磊教授,还是带着大家的不舍在2019年6月23日走了。

而王磊教授生前曾入选广州日报评选出的“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在之前的实力医生微信群里,得知噩耗的数百位医生,也都纷纷表达哀悼之情,惋惜他英年早逝。

“一张手术刀切除了痛苦,留下幸福,不知疲倦,别人说你傻得糊涂,你用一双手主宰自己生命的厚度,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愿停下脚步……”

“每个医者的胸膛,都藏着一颗爱心,对谁都用心,对谁都是一样的亲……”

在2020年6月23日上午,王磊教授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由天河区委宣传部与中山六院共同举办的 “守真”志愿者服务站挂牌活动暨纪念歌曲《医者》发布会正式召开,一首《医者》在中山六院唱响,活动现场,王磊的家人和同事们潸然泪下。

歌词取材于王磊教授的生平,朴实无华的词句,正如他素来低调的高大身影,像一柄光芒内敛的宝剑,护佑苍生、斩尽病魔,而这,也正是为了缅怀和铭记王磊教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中山院党委书记李汉荣在发布会的致辞中深情表示:“6月23日,是普通的一天,又是特殊的一天,一年前的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位最勇敢无私的生命斗士;一年后的今天,他的遗志已燃烧成灿烂星火,无数人接过希望的火炬继续传递。”

在2022年的今天,距离王磊教授逝世已经两年多了,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是却又好像还在大家的身边。

他的“天河术式”在各大医院中投入使用,解救了越来越多的患者,他的同僚和医学学子们也从他的手里接过了重担,继续致力于我国的医学研究,而他勇于抗癌的事迹也鼓舞了更多患者与病魔抗争。

“以前我总是不自信地躲在背后,您一次次鼓励我,如今我已经成长成熟了,好想大声告诉您,我立志要做您这样的医者!”在毕业的学子里,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王磊教授对医学的态度和精神,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后生。

而王磊教授的妻子,虽然失去丈夫的她很难过,但是她也有自己的责任,她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都化作了工作的动力。

奋战在一线的她,每天都在勤勤恳恳的工作,是病人们心里值得信赖的护士,他的小儿子如今也已经19岁了,也开始慢慢的往医学的道路上发展,有一天他们也能成为像他们父亲一样的人,为医学奉献。

文献来源:

《【中国梦·践行者】“抗癌医者”王磊: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惦记患者》:中国网

《这首歌,献给他,也致敬所有的医者!》 : 广州日报

《这首歌,献给天堂的他》 :广州日报

《“今天是您离开的第158天,我们怀念您!”》:广州日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