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远的新疆霍城走来,如诗如画的可克达拉草原成为了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文学创作中的一抹底色。他的作品充满草原气息,又蕴含着哈萨克族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诗性。今年3月,艾克拜尔·米吉提的散文集《留在草原的琴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作品讲述了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彩的文学历程。近日,艾克拜尔·米吉提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这部散文集的创作历程和思考感悟。
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滋养
记者:“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这首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歌曲《草原之夜》,以其美妙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传唱至今。您的散文集恰好以留在草原的琴声命名,是这首歌曲带来的灵感吗?
艾克拜尔·米吉提:我与这首《草原之夜》的曲作者田歌先生是忘年交,当得知他逝世的噩耗(2019年2月1日,享年89岁),这首《草原之夜》的旋律便回响在我的耳畔,于是,我写下了随笔《留在草原的琴声》。另外,歌词中提到的可克达拉草原,就在我的老家新疆霍城县,让我倍感亲切。如今在那里已经诞生一座名曰可克达拉的城市。不经意间,一首歌催生了一座城市,这就是音乐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我的散文集书名定为《留在草原的琴声》,既是对田歌先生的纪念,也是对我的家乡霍城和一座崭新的城市可克达拉献上的一份礼物,唯愿这座崭新城市在《草原之夜》曼妙的旋律中成长。
记者:草原是哈萨克民族生命的底色,草原世界的生存智慧深刻影响着哈萨克族人及其后代。雏鸟在巢里看到了什么,飞翔时自然会带着它(秉性)。这是流传在哈萨克族人中的一句谚语。在您的成长过程中,祖父母、父母等亲人的言传身教给您带来了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的这句谚语含义深邃。它把一个人的成长归纳为一种家教,而不是把责任推向社会和学校。我是按照哈萨克族人的古老习俗——长孙需交由爷爷带大,从小在爷爷奶奶那里长大的。爷爷奶奶那种勤勉豁达、包容宽厚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在爷爷奶奶眼里,人世间的一切都不算事,人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活着就好,所以我养成了低调平和、与世无争的做人风格。当我7岁时,父母将我接到城里,送我到一所附近的汉语小学读书。父亲对我说,哈萨克语你已经学会了,应该再去学汉语,这样才能和更广大的世界交流。是父母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语言学习之门。我的父母亲都是医生,但是他们酷爱读书,他们的这种习惯影响了我。还有我小学的语文老师对我们提出每周要读一本书的要求,这些促成了我从小喜爱读书的习惯。也正是自幼喜欢读书,不知不觉间读了很多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滋养了我的内心世界,也丰厚了我的文学底蕴,在我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发挥着作用。
记者:新疆是节日盛多的地方。一直以来,各民族同胞共度佳节,其乐融融。您在散文集中就提到了儿时关于春节、古尔邦节等一些传统节日的记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过节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艾克拜尔·米吉提:新疆由于民族众多,节日也就众多。小时候,我们各民族小朋友经常在一起玩耍,各自的节日里也都相互庆贺,共同度过。我们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过节时要把冬宰时存留下来的老骨头拿出来煮上,再加上大米、牛奶、奶酪、食盐等七样食物做成纳吾热孜粥,邀请邻里和德高望重的长者分享。那是一段极其快乐的时光,因为这一天正好与春分时节相遇。春天到了,牛生犊、羊产羔,马生驹子,人们会品尝初乳,人畜共同迈入洁白的世界——哈萨克族人把乳汁比喻作“阿克”,也就是洁白的意思。所以哈萨克族人崇尚洁白,因为乳汁滋养着生命,提供着饮食。后来,我们在北京把纳吾热孜节发展为团聚的时刻——在北京生活工作的哈萨克族同胞在这一天欢聚在一起共庆节日。前几年,我们与朝阳区朝外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日坛朝阳春分文化节共同举行纳吾热孜节联欢会,让首都人民分享纳吾热孜节的欢乐。活动深受欢迎,这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典范。
难忘的文学情缘
记者:1979年,您创作的小说《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其后的作品又两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散文集中提到,您的作家梦就是17岁那年,王蒙老师在您心里种下的,然后一路走来。能谈一下您与王蒙老师的文学情缘吗?
艾克拜尔·米吉提:我和王蒙老师的缘分很早。我17岁时,正好在伊宁县红星公社党委任新闻干事,王蒙老师作为当时自治区文化厅“三结合”创作组成员来到吐鲁番于孜,他们要创作一本以吐鲁番于孜的一棵“血泪树”为题材的连环画。时任公社党委书记吴元生同志让我接待安排他们的食宿行和采风翻译工作,由此便有机缘接触王蒙老师。当时,我给这几位画家和作为连环画脚本执笔者的王蒙老师做翻译,其他几人都听我的现场口头翻译,唯独王蒙老师不用,他自己会和维吾尔族老乡对话。这让我很意外。“三结合”创作组组长都幸福告诉我,王蒙老师是个作家,1956年写过一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他很好学,自己学会了维吾尔语。此前我只是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从没见过一位活生生的作家。当这位作家就站在我的眼前,我当即决定自己也要当一位作家——王蒙老师由此点燃了我当作家的梦想。1980年,在文学讲习所学习时,我选择由王蒙老师做我的指导老师,自此我们一路走来。王蒙老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迄今笔耕不辍,屡有新著问世,他是我人生和创作的真正老师。王蒙老师对新疆各民族作家、对当代中国文坛影响广泛而深远。
记者:多年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来到新疆伊犁等地,亲身感受父亲母亲走过的那片土地,写出了散文《父亲的天山,母亲的伊犁》。该文于2011年在《中国作家》第3期首发,随即产生了巨大反响,获得了众多奖项。当时,作为《中国作家》的主编,您能具体谈一下这篇作品吗?
艾克拜尔·米吉提:我和贺捷生大姐是文友。在北京一次文友小聚时,贺捷生大姐说起她母亲蹇先任1942年从苏联回国时,曾经经过霍尔果斯口岸,后来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在乌鲁木齐软禁八个多月,期间还学会了一些维吾尔语,这让我眼前一亮,我想请贺捷生大姐把这段弥足珍贵的经历写下来,发在我主编的《中国作家》上。之后,我请贺捷生大姐到我的老家霍城参加薰衣草节,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便有了贺捷生大姐的名篇《父亲的天山,母亲的伊犁》。后来我随全国政协考察团到湖南桑植参观贺龙纪念馆,也以激动的心情写成了随笔《桑植与天山》。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发掘和讲好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活动的红色历史,我觉得十分必要,将会对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独特作用。
作家的情怀与担当
记者:“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引用了《阿拜箴言录》中您的译文,一时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和美谈。经典作品的译介,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艾克拜尔·米吉提:我翻译阿拜著作先后经历了25年。1994年10月,我将《阿拜箴言录》译出,1995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欢迎。2019年9月起,我又开始翻译阿拜的诗歌和叙事诗,并于2020年8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为《阿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援赠哈萨克斯坦医疗救助物品的赠言也是我推荐引用的阿拜诗句:“知心的朋友,特别的需要。”2020年8月,在阿拜诞辰175周年之际,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授予我二级友谊勋章。显然,经典作品的译介,的确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独特作用。因为“一带一路”“五通”中最关键的是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的核心是文化相通,经典作品的译介,是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在这部散文集中,您很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能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理解和思考吗?
艾克拜尔·米吉提:今年7月3日至6日,我参加王蒙研究全国联席会议第一届学术年会暨“这边风景独好——名家写伊犁”采风创作活动,也走了伊宁市、霍城、伊宁县、新源县那拉提草原、巩留县库尔德宁草原,所到之处都能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和巨幅宣传画。在库尔德宁草原,我看到曾经建起的一栋栋别墅式旅游客栈已被拆除,恢复草原原貌,令人欣慰。显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编辑:
文静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京备案号:
京ICP备0505846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