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乒坛“常青树”的话题 其实由来已久,不过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乒乓球队实现超长待机却几乎不可能。在国乒历史上有这样一些运动员,他们能够在十年间始终位列世界顶尖,在世界大赛中保持在4强之内,而这其中最早一代实现“十年常青”的当属三位前辈。

庄则栋——两面攻打法的开拓人

1961年4月9日,北京第2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打响,中国队与当时的乒坛霸主日本队展开最后的冠军角逐。

前四盘双方战成2比2,比赛进入白热化。第五盘比赛,当时队伍中年龄最小、有着“小老虎”之称的庄则栋,以独特的直板近台两面攻打法2比0击败了荻村伊智朗,拿到了个人在这场决赛中的第二分。最终,中国队以5比3战胜了日本队,首次夺得斯韦思林杯。之后,庄则栋又在单打比赛中成功登顶,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继容国团之后,第二个捧起圣•勃莱德杯的运动员。

1940年出生的庄则栋是江苏扬州人,11岁时开始练习乒乓球,凭借过人的天赋,他在1957年正式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两年后进入国家队并很快成为主力队员。在直板正胶快攻以“左推右攻”为典型的那个时代,庄则栋动作更紧促、速度更快,而且更具进攻性,尤其是反手攻和弹击技术,更是独树一帜。北京世乒赛男单登顶后,直板两面攻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打法,之后的第27届和28届世乒赛,庄则栋又连续蝉联男单冠军,成为中国乒乓球史上第一个拿到世乒赛单打复制杯的运动员。而且,他还在全国锦标赛上拿到了男单三连冠,风头一时无两。

庄则栋开创的“两面攻”打法也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就包括日本选手何野满,虽然是生胶,但是他正是借鉴了庄则栋的打法才逐渐闯出了名堂。1971年名古屋第31届世乒赛,缺席了两届世乒赛的中国队卷土重来,庄则栋和何野满有了正面交手的机会。在中国队4比1领先的时候,背水一战的何野满击败了庄则栋,好在李景光在第七盘拿下伊藤繁雄,中国男队以5比2获胜,再次捧起斯韦思林杯。之后的单项赛,庄则栋又和梁戈亮合作拿到了双打亚军。

也是在那届世乒赛期间,庄则栋面对“搭错车”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时的一个友好举动,开启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序幕。第二年,以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回访美国,受到美国总统尼克松接见,“小球转动大球”成为20世纪外交史上的经典一章。

李富荣——美男子+轰炸机

李富荣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有“美男子”之称;比赛场上,李富荣连珠炮式的进攻又让他得到了“轰炸机”的美誉。

1961年北京世乒赛,19岁的李富荣赢得男团冠军、男单亚军、混双亚军和男双季军;1963年和1965年,他在两届世乒赛上取得了相同的成绩:男团冠军、男单亚军和男双季军。三次闯进男单决赛,三次负于队友庄则栋,甘当“绿叶”的李富荣为了集体荣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是李富荣职业生涯的“经典之作”。对阵日本队,在中国队0比1落后的情况下李富荣直落两局击败了小中健,扳平了场上比分。第六盘迎战木村兴治,他在首局16:20落后的情况下连追6分,以22:20赢得第一局,被对手扳回一局后,决胜局又全面占优,以21:11获胜。最终中国队以5比2的总比分再次击败日本队,“三朝元老”李富荣成为中国队第三次捧起斯韦思林杯的最大功臣。此役过后,“美男子加轰炸机”之称享誉大江南北。

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距离夺得首个世界冠军整整十年之后,李富荣再一次登上男团冠军领奖台,在单打比赛中还击败了约尼尔等欧洲强敌。1973年,随着年龄增长,状态有所下滑的李富荣仅参加了单项比赛,最终在男单比赛中负于前南斯拉夫选手斯蒂潘契奇。也是在这届世乒赛上,李富荣开始向教练员的角色过渡,又一个十年之后,在第36届世乒赛上,李富荣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率队史无前例地包括了全部七项冠军。

张燮林——“魔术师”的起源

1959年,上海汽轮厂技工张燮林被调入上海集训队,有一天他在仓库里发现了一批原本用来做反贴的红双喜6号胶皮,反贴胶皮要求表面平整,但这批胶皮的背面有许多小洞,底皮也比较薄,所以一直没有人用。张燮林把它翻过来贴上试了试,意料之外地发现了“新大陆”:用它削过去的球飘飘乎乎,旋转令人琢磨不透,搓过去的球不转甚至带上旋,推出的球稍带下旋,攻过去的球更是“发沉”……张燮林如同寻到了无价之宝,进入国家队后更加勤学苦练,终于创造了当时外国人毫无所知的直拍“长胶”削中反攻新打法。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没有入选团体阵容的张燮林在单打比赛中大放异彩,最终收获季军。两年后的第27届世乒赛,张燮林在团体决赛中立下了大功,面对誓要“雪耻”的日本队,在庄则栋首盘意外失守的情况下,张燮林第二盘2比0轻取三木圭一,两局只让对手拿到17分。第四盘,星野展弥又被张燮林的削球折磨得七荤八素。张燮林轻松再胜之后,日本队终于崩盘,在随后的两盘比赛中连负两场,中国队卫冕成功。这届世乒赛上,张燮林还搭档王志良夺得男双冠军,这也是中国队在世乒赛上唯一一对削球打法的男双冠军。第28届世乒赛,张燮林再度在决赛中上场,助队实现了男团三连冠。

1971年,张燮林第四次参加世乒赛,但是由于欧洲弧圈球力量兴起,张燮林的打法受到冲击,仅报一项混双,最终和林慧卿合作斩获冠军。这届世乒赛后,张燮林开始担任国家队教练员,并于1975年出任女队主教练,在他任教期间,不仅培养出了葛新爱、童玲等长胶削攻型的世界冠军,还培养出了长胶全攻型的“乒乓女皇”邓亚萍以及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的世界冠军焦志敏。

从1961年斩获男单铜牌到1971年拿到混双冠军,张燮林活跃在世界乒坛的十年间,开创了诸多先河——他是长胶打法的奠基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削球打法的世界冠军、第一个男双世界冠军(和王志良)和第一个混双世界冠军(和林慧卿)。

本文节选自《乒乓世界》2022年第6期

更多精彩文章

▲樊振东:我的心里有座灯塔

▲陈梦,234天的内心独白

▲马龙解读不问终点的“终点”

▲许昕:想穿着西装给队友颁奖

▲成都世乒赛延期至9月30日至10月9日

▲王曼昱:没有什么能击垮我

▲王楚钦:相信会有一天得到自己想要的

▲孙颖莎:想对自己说一句,你可以做到更好

感谢分享,点亮“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