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雄心4
>
鋼鐵雄心4/DLC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
Paradox Interactive
系列條目☆一切不正行為將有可能導致你的惡行從
各大專題編輯組
到
官方水群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萌娘百科Paradox Interactive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
1035855750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需要對吐槽內容進行優化
-
增加「以力御暴(AAT)」有關內容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
或
條目編輯規範
,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本遊戲有大量DLC,本頁面主要介紹《鋼鐵雄心4》的
擴展包
DLC及其內容。如果遊戲中沒有安裝這些DLC,遊戲體驗會與包含完整DLC的機制、國策等重要功能的體驗差異巨大。
此外還有一些類似材質包的DLC,對遊戲性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有了音樂包感覺就是不一樣。
1
國策
2
共赴勝利(Together for Victory)
3
玉碎瓦全(Death or Dishonor)
4
喚醒勇虎(Waking the Tiger)
4.1
內容更新
4.2
機制更新
5
砲手就位(Man the Guns)
5.1
內容更新
5.2
機制更新
6
抵抗運動(La Résistance)
6.1
內容更新
6.2
機制更新
7
博斯普魯斯之戰(Battle for the Bosporus)
7.1
內容更新
7.2
機制更新
8
寸步不退(No Step Back)
8.1
內容更新
8.2
機制更新
9
唯有浴血(By Blood Alone)
9.1
內容更新
9.2
機制更新
10
以力御暴(Arms Against Tyranny)
11
忠誠試煉(Trial of Allegiance)
12
外部連結與注釋
以下羅列出各DLC中更新及增補國策樹的tag。
-
為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南非添加國策,增加了英國的國策與線路。
-
實裝了傀儡國系統。
雖然P社在官方論壇上回答中國玩家說:「一定會優先考慮東亞的DLC。在此DLC發布之前,官方準備將視角轉移到東亞。但是因為此DLC差評較多,P社官方開始分析原因;結果他們發現40%的玩家在玩元首,於是,玉碎瓦全DLC被率先提出。
玉碎瓦全(Death or Dishonor)
2017年6月14日發售。
這次P社將視角轉移到了元首周圍的小國。重要更新包括:
-
新增國策的國家有:波蘭(在免費DLC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
-
針對德國開發了一種新的總督制傀儡國系統。
-
國家間可以相互購買裝備生產許可。
-
空軍系統重製。
這個DLC最大的亮點(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賣點)是匈牙利可以根據國策重建
奧匈帝國
了,成為了接下來鋼絲架空線路瘋狂開倒車的前兆。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蛤不死煲。
喚醒勇虎(Waking the Tiger)
2018年3月8日發售。
這是鋼鐵雄心4第一次大型更新,玩家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中國DLC,同時也加入了一些德三和日本的新內容以及大量新的遊戲機制。
-
中國地區完全重做,加入了校長、教員、滿洲國和各系軍閥的國策樹及機制,慘遭史詩級
加強
(
)
。
-
更換了一個更加年輕的教員頭像
[1]
-
溥儀則可以通過一系列國策逐漸擺脫日本控制並且「
重歸天命
(
)
」,而且還多了一個成就「龍吞日」:用大清征服日本。
-
各系軍閥則可以選擇和
校長
、教員或者日本人三方的任意一方合作,並且有機會成立新的中央政府。
-
德日各添加了對應不同意識形態的國策與遊戲內容。
-
德國將有機會在反對小鬍子後觸發內戰,重建君主制迎回德皇威廉二世,或者可以在德皇威廉三世
[2]
空難死全家僅剩維多利亞的情況下重建
神聖羅馬帝國
,民煮線路還可以成立歐盟。
-
日本則有機會實現日共上台並公審皇室:新增民主化線路和中立路線(皇道派)。
-
指揮鏈系統回歸。目前一個元帥可以指揮五個集團軍,能升級特質增加集團軍上限
[3]
,將領有自己的特質,在滿足升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消耗指揮點數升級特質,也可用這一點數來發出特殊指令,如拚命進攻/防守,滑翔機和攻堅火砲。
將領養成計畫啟動!
-
決議系統加入。主要體現在了可以建立新國家,比如義大利重建羅馬帝國
淪為倒車遊戲罪魁禍首
,模擬中國軍閥混戰以及日本
陸海馬鹿
的爭端等。由於可從決議中降低對立黨派支持度,提高支持度半廢了,算是對蘇聯小削。
-
利用穩定度替代了國家團結度。用戰爭支持度來表示國家人民對於戰爭的態度。不同的穩定度和戰爭支持度帶來不同的加成。一般來說,防禦戰爭比進攻戰爭降低的穩定和支持要少。敵人轟炸和襲擊商船會降低穩定和支持。支持不夠高的時候,不能調節徵兵法律和經濟法,會出現罷工或拒服兵役事件。某些國家甚至可能內戰。因此不可能在停戰後長期在高徵兵和經濟法之下。
-
更改徵兵法律後人力不是瞬間變化,而是逐漸變化。
-
增加流亡政府。流亡政府的將領交給盟主控制。
-
為防止中國的失敗,日本對中國使用「盧溝橋事變」國策宣戰時,會產生一個debuff「非正式戰爭」,減少一半攻擊力和20%防禦力。只有對美開戰且占領一半以上中國才能取消
[4]
。
-
避免蘇芬戰爭時芬蘭與中國合作。
-
軸心國不再是一個整體,日本(如果走歷史路線)將成立大東亞共榮圈(避免了後期日本加入軸心國導致國共玩家遠征歐洲,以及滿洲等地被蘇聯拿走),能和德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達到互相保障獨立的關係。
-
重建國家決議:如重建神聖羅馬帝國(德國限定)、東羅馬帝國
精羅落淚
(希臘限定)、
羅馬帝國
(義大利限定)、波斯帝國(伊朗、阿富汗限定)、滿者伯夷帝國(荷屬印尼限定)、斯堪的那維亞和北歐聯盟(所有北歐國家限定)、波羅的聯合省(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和立陶宛限定)、用匈牙利或者捷克重建奧匈帝國、重建奧斯曼(土耳其限定)、重建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國家限定)等。
砲手就位(Man the Guns)
人間大砲
/
碧男航線
/
持槍男♂人
2019年2月28日發售。
本DLC聚焦于海戰,徹徹底底地重置了海軍與海戰系統。
-
更新美國,英國的國策樹。為墨西哥,荷蘭添加了國策樹,包含各自的獨特系統與豐富的路線體驗。
-
海軍系統重做:
-
可以對舊有船隻進行改造,升級改造中的船可能會被俘虜。船隻的改造極為細化,缺乏某種能力的船執行某些任務效率極低。
-
增加榮耀戰艦
[5]
。每艘增加5%戰爭支持度,如沉沒,降低10%支持度。
-
增加水雷系統,但只有戰時才能布置。只有敵國會受到水雷影響,友方和中立國完全不會被
誤傷
。
-
增加兩棲坦克和兩棲步戰車。
-
增加事件「倫敦海軍條約」。提高締約國主力艦與其它艦艇的生產成本。退出會引發抗議並增加戰爭理由;有趣的是,AI不會宣戰退出條約的日本和意呆利。
-
允許奪取盟主地位,要求200政治點數/參加了聯盟的所有戰爭/1.5倍盟主的工廠/2倍盟主的軍隊。
-
修復了玩家可以用船保留內戰國家陸軍的
bug
(
)
。
-
新兵種:摩托化砲兵。此外荷蘭也擁有了自行車步兵
[6]
。
-
降低
傷亡
數值貢獻在分贓會議中的地位。
-
增加駐港權。為防止玩家使用「軍通背刺」招數一般同意識形態國家只會給駐港權,不會給軍事通行權。
-
民主國家亦可建立傀儡(監管國),但不能吞併,且隨著時間推移會自動增加自治度直到獨立,還原西德、日本戰後。
-
新增事件:日本在城市被核彈打兩次且海軍不足30船時會投降,且必須在做出核彈一年內完成,避免了玩家登陸不了本土,形成僵持局面。
-
現在飛機生產過程中不再需要石油,改為調動時消耗燃料。裝甲部隊同理。增加建築:油庫。
[7]
抵抗運動(La Résistance)
也譯作「抵抗組織」。2020年2月25日發售。
本DLC聚焦於諜報戰與敵後作戰。該DLC從宣傳畫上就被網友指出該DLC為
辱法
DLC,而各種情報,間諜系統更是讓遊戲從簡單的研究「解碼能力+1」的戰略遊戲變成了諜戰遊戲。
-
大幅度重做了法國內容。
-
添加了自由法國和維希法國的國策樹與遊戲內容。
辱法根源
-
在保王派中立線中,玩家甚至被允許通過國策復辟拿破崙帝國
歐洲人民無不懷念我拿皇
或者奧爾良、復辟波旁。
-
重做
西班牙內戰
內容。
-
新增了共和派西班牙和國民軍西班牙的國策樹,以及獨特的戰前、戰中與戰後機制。
-
玩家可隨國策樹與戰爭進程走向:長槍黨西班牙/佛朗哥的國民陣線/卡洛斯派王國復辟;第二共和國/紅色當權/無政府主義防禦委員會。
-
新增了葡萄牙國策樹,國策提供極大的科技、工業與人力加成,你將可以轉政體並干涉西班牙內戰,又或是恢復君主制,恢復曾經在巴西的統治。
-
新增情報局與特工系統。
-
開局花費5工廠創建國安局。有了它才能進行情報活動。
-
特工可以執行滲透、竊取、破壞等各種間諜活動。
-
可以花費工廠升級情報科學。
-
增加了誘餌軍團,表面上是敵人,但是過去就發現什麼都沒有
-
特工可以在存在抵抗的區域展開反抵抗任務並降低抵抗度。情報機構的「反抵抗」buff可以提高特工的反抵抗效率。
-
重做了抵抗與駐軍系統。
-
抵抗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提高,且增速不斷變大。非核心地區新增了順從度概念。抵抗度不在會隨著該地區駐軍數量的增多而降低。
-
抵抗度會隨著被占領國家原來的關鍵地區(一般是原國家首都地區)向外擴散。達到90的時候就會出現實際的敵軍。
-
順從度在和平時期有10%的基礎,並在沒有爆發戰爭的時候會緩慢增長,在當地建廠可以提高順從度;順從度的增長速度與現有的順從度成反比,且不會因為建廠增長。
-
地區駐軍不再代表玩家或AI在此地區的實際部署部隊。玩家或AI需要選擇一種現有編製作為該地區的駐軍部隊。駐軍不會出現在地圖上,也不需要訓練部署,但需要消耗人力和裝備補充。
-
順從度受占領地政策而減少或不變。占領政策和順從度可以降低抵抗效果。
-
當地的建築控制數和可徵募人口隨著順從度的增長而增長。順從度達到80%時可建立地方新政權(以「合作政府」釋放該國),同時此地區不在會發生任何抵抗行為。
-
極大提高了建立傀儡政府相比直接占領的性價比,但所有地區理論上都可以加核心
[8]
,且解決地下黨後占領區的效率反而高。
-
有從「無駐軍」到「強制勞動」等不同的政策。三種意識形態有各自的政策「殘酷剝削」「解放工人」和「地方自治」。土耳其在庫爾德地區有特殊的一個政策。
-
增加了偵察機科技、裝甲車科技(支援單位可空降),傳統電子學研究中的密碼科技被取消。增加了汽車、坦克偵察營。
-
不再能通過政治點提高支持度。
-
對伊比利亞半島地塊進行修改,使得大量mod失效。
-
比DLC早出現的還有全新的遊戲啟動器
[9]
,即使是盜版玩家也必須打開steam才行,否則無法使用DLC。
-
修復了德國雙線bug。
博斯普魯斯之戰(Battle for the Bosporus)
2020年10月15日發售。
此更新更改了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國策樹,添加了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專屬國策樹。作為「地區風味包」,由於基本只包含國策而被大量玩家吐槽。
-
土耳其國策樹:可以選擇繼續或停止凱末爾主義的改革,成為巴爾幹的保護者,或者迎回
蘿馬
蘇丹。
-
為土耳其添加了領導人:蘇丹娜杜露塞瓦爾一世(末代哈里發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之女)。
-
希臘國策樹:希臘的政府已經四分五裂,領導人梅塔克薩斯斡旋於爭議中維持它的中立。玩家可以在喬治二世國王的領導下與盟國建立牢固的關係,或是跟隨保守主義者加入法西斯陣營,恢復東方希臘帝國的榮耀。
-
保加利亞國策樹:平衡了各條路線。玩家將奪回1919年失去的土地,選擇再一次和德國成為同盟;或抵抗德國對沙皇鮑里斯施加的壓力,建立一個自由的保加利亞。
-
新增了巴爾幹各國和土耳其的軍隊兵模。
-
新部隊:駱駝兵(北非西亞國家開局擁有,土耳其等國可通過國策獲得)。
-
新增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的軍隊語音。
-
德國如果在1936年7月(第一次國債延期)前合併奧地利,則梅福票的debuff不會減輕。在第一次梅福票延期前決定立刻還清國債的話,並不會進入還款狀態,而是在1936年7月進入。
寸步不退(No Step Back)
也譯作「背水一戰/無路可退」。2021年11月23日發售。
這是曾經被論壇稱為「巴巴羅薩計畫」的DLC,然而歷來DLC名字和新版本名字都是不一樣的。「巴巴羅薩」是1.11版本的名字
[10]
。
dlc的名字來源於蘇聯於1942年7月28日下達的
第227號命令
其中的一句話:「
Ни шагу назад!
」,意為「一步也不許後退」。預購獎勵是《
喀秋莎
》的一個純音樂改編版。
-
重製波蘭、蘇聯國策。增加蘇聯左翼反對派(列夫·托洛茨基)、右翼反對派(布哈林、李可夫)、法西斯
[11]
、中立
[12]
(復辟帝制、第三羅馬)路線。
-
作為重做後蘇聯的核心內容,蘇聯新增「史達林的偏執」系統,對應現實中的大肅反運動。玩家需要在不斷的事件中權衡利弊,使自己在瘋狂的肅反中受到最小的損失。各派內容皆圍繞此展開。
-
作為平衡,增加了布柳赫爾、葉戈羅夫等大量將軍和顧問,但能不能留下來就難說了。
-
新增波羅的海三國國策與內容。為了增進遊戲體驗,三國在國策中擁有極為強大的工業潛力,同時架空線也有很強大的發揮。
-
重製補給系統。主要依靠鐵路和河流發貨,在鐵路不發達的地區,需要一些汽車保證運輸(類似駐軍,不會在地圖存在)。同時新增建築「補給中心」。
-
跑馬和飆車流遭到史無前例的削弱,機動理論成為墊底。
-
新增鐵路系統(裝甲列車、列車砲等)。
-
重做坦克系統,玩家可以用陸軍經驗組裝心儀的坦克。
-
增加蘇聯特殊單位:懲戒營。
-
陸軍戰鬥、寬度系統大修,現在整數寬度基本上廢了。
-
增加海軍單位臨時港口(但必須登陸後才能部署),現在守港口已經不能保證安全。
-
戰略學說、三軍經驗大改。
-
現在任命司令需要花費指揮點數(及上限),三軍司令和參謀也會獲得經驗(這也就意味著和平時期經驗來源增加了),研究理論需要花費經驗而非科研了。
-
增加軍官度概念,並可設置偏好戰術。
-
新增焦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