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张锡峰“土猪”演讲爆火引争议(演讲稿+精选时评)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在节目中的一段演讲备受关注。演讲的题目是《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张同学除了表达城乡孩子差距大、“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等观点,在说到和志同道合的人谈理想聊未来时,他说: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需要电子档资料点个赞~可以进群992539989,在群里找我哦
衡水学霸张锡峰演讲文字稿
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
村上春树说:普通人啊,生在普通家庭,长在普通家庭,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成绩,想着普通的事情,我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
我出生于河北省东部的一个小小乡村,在那里度过了平平淡淡将近十年的时光。小镇不大,但傍晚的风总是很温柔,人也憨厚。我像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一样,白天和小伙伴一起奔跑,一起爬树,一起在麦地里打滚。到了傍晚,就搬着小凳子坐在自家门口,吹着凉风,摇着爷爷的蒲扇。那时候,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由农村到城市上学,我的契机其实是乡下对教育资源的匮乏。两间屋子,三个年级,这就是我当时上学的地方。你们可能这辈子都没有经历过,有老师向学生请教单词发音这样奇葩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英语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客串的,他们可能上午听过几遍录音,下午就来给我们上课了。
于是,我离开了家,离开了那片给我生命,让我成长的热土,我到了城里读书。我最初的愿望,其实是很美好的:明亮的教室、统一的书桌、辽阔的操场,还有那早就听说过的神奇的多媒体教学。可等我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新学期报到的那一天,我用家乡话做出的自我介绍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体育课上,我因分不清自家球门和对手球门,而被所有队友指责;晚上放学,一些同学陆续被家长用轿车接走,而我只能背着沉重的书包一步一步走路回家。
那天,我一个人低着头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翻江倒海,我想了很多东西。人们都说“寒门出贵子”,这到底是不是一个笑话?谁说人家城里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就只是那些不知进取、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他们往往比你更加努力。从小开始,他们的眼界、格局、素养、知识储备、家庭背景都要比你好上千万倍。你每天挤公交,半个小时去辅导班,上课手都不敢举,而人家已经把一对一的家教请到了家里;每次周末,你面对的是喜羊羊、灰太狼,是集卡片和弹珠游戏,而人家是钢琴辅导班、音乐辅导班、英语辅导班;从小学到高中,你一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徘徊,连火车票都不会自己买,而人家已经跟父母坐上了出国的航班,考过了雅思、托福,甚至可以和外国人自由地交谈,你拿什么跟人家比?
我这样想,一边想一边走,越走越烦躁,直到一个人潮拥挤的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我止步,抬起头——我看着晚高峰时刻的车水马龙,人们走向我,然后路过我,仿佛浩瀚星河里一颗颗暗淡的星辰。他们神色匆匆,各自奔忙,拿着两三千元钱的薪水,过着周而复始、循规蹈矩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死。那种深邃,那种空洞,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恐惧,那是对未来的无力,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将来的样子。多年之后,我的父母苍老,姑娘离去,理想破碎,一败涂地,什么曾经的骄傲,什么家族的希望,我就注定了只能是个普通人。我很失落,非常失落。
从那以后,我会刻意回避和一些同学的交往,他们光鲜亮丽、生而不凡,而我只有一身锈。每当我听到有同学在聊暑假又去了哪里,在北京在上海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我都会心头一紧,然后找借口离开。我把自己活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它将我从无限的阴暗与黑暗中拉了出来。
那天我正在做作业,突然听到客厅的电视里传来这样的声音:你曾见过什么样的中国?听到这儿,我手中的笔掉了下来,我直接傻在那里。仔细想想,生而为人十六七年,我好像只见过照片上的中国。我走出来继续看下去,却被其中的一个个片段震撼。穹顶之上的中国是那么绚丽而动人心弦——北中国的雪,南中国的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和月满神州的廿四桥,这些前所未有的经历,这些极致的空中体验,那一下午我几乎看完了整季的《航拍中国》。一段段解说词应着婉转的陶笛声,让我热泪盈眶。
如果觉得还不错可以点个赞同支持一下~关注 @学习界的007 分享更多其他资料&学习方法。 每周时评文订阅(强推) : https:// mianbaoduo.com/o/bread/ mbd-YZmbmJlu 36万字优质作文素材 : https:// mianbaoduo.com/o/bread/ mbd-YZaZlJdp
青春的魅力是什么?未知的魔力是什么?你让少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你让他见到了他未曾见过的太阳,他的眼里就再也容不下黑暗。他不甘平淡,他的世界观在悄悄变化,他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被触及,他的眼里,就出现了光。
那段震慑灵魂的陶笛声,让我变得坚韧,我得走出去,我必须走出去,就为了那些我从未见过的风景,那些还在远方等我的更优秀的人。从此,那个男孩变了,他切断了一切无用的社交,不再逢人就说自己的故事,恐惧、自卑和阴霾都已散去,他的眼里只剩下自信和坦荡。
如今,在衡水中学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我和所有的同学一起带着必胜的信念向前走,我们在努力活成曾被寄予厚望的样子。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常在一起,谈理想,谈未来,谈着自己和他们的世界。我和他们开玩笑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夏夜的傍晚,手臂总是粘我的卷子。今年,我高三,高考报名之后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学生,而是考生。我们拼了命地学,没日没夜地和时间竞赛。我们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有人说我的理想是斯坦福,有人说我要考清华大学金融专业,有人说我的目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我们为此沉迷,为此消瘦,这种感觉让我们疯狂。反观,那些无故诋毁我们的人,你见过衡中高三凌晨五点半时的样子吗?你以为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奔向操场,一边奔跑,一边呼喊是为了什么?是假装吗?是作秀吗?我们是为了改命啊!衡中的考生、河北省的考生,他们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都肩负着整个家族几个世代的期望,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想要让他爱的人都能更精彩地活下去,活着!他们有什么错?他们,就是你啊。
我们和全中国所有为了梦想而不顾嘲笑、努力奔跑的人一样,我们越安静、越平和、越淡定、越忍耐、越无所畏,我们眼里深藏的汹涌就越沸腾。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从来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画脚,我们也一样能够走得很好。
在小小的世界有一个大大的你,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平凡的人,但请你千万不要去做一个平庸的人,做一个普通人。我知道有一种落差叫没能达到自己最初的期望,还辜负了曾经受过的苦难,就我而言,我承受不了这样的落差。
我还是愿意幻想高考结束的那个下午,最后一科收卷铃声响起,我放下笔,侧过身,倚在墙上,转头看向窗外明媚的阳光和操场,那浮动着的金色告诉我,一切都结束了。有人走过来拍拍我的肩,对我笑着说: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
谢谢大家!
衡中学生演讲惹争议,请别扼杀寒门学子的呐喊
作者:孟伟 编辑:刘昱 2021-06-03 22:54:22
距离高考仅剩数日,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的一段演讲视频近期在网上走红,在抖音和知乎等网络平台上,这段视频均冲上了热榜最前列。不过,在这番励志演讲中,张锡峰一句“我是乡下土猪,去拱城里的白菜”的言论却引起了网友的不同看法。(6月2日 澎湃新闻)
能够肯定的是,张同学的演讲是励志的,道出了千万农村学子的心声。张锡峰出生在河北东部的一个乡村,他演讲的视角也是基于一个农村孩子想要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设定。他和一群同样来自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父母的骄傲,以一己之力让他们爱的人从此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的寒门贵子梦,再现实不过。
然而,张锡峰演讲的内容引发了不少质疑,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碗“毒鸡汤”。特别是那句“我是乡下土猪,去拱城里的白菜”的言论,更是被大家群起而攻之。张同学用“土猪”进行自嘲,将更优质的社会资源比作了“白菜”,可在人们的眼中解读出了不尊重女性,说他暴露出了人性的自卑,甚至衍生出对城乡差距的仇恨……概括起来就是偏激、狭隘、目光短浅。
的确,张同学的一些表述听上去有些刺耳,也有些令人心痛,作为过来人会说上一句“不成熟”。也有教育领域的专家指出,这样的“励志”演讲表明教育的价值已经扭曲,不是发展个体,而变成了竞争的工具。只是我们似乎都忘了,他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三党,我们用“30+”的阅历去评判17岁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不对等的。
或许,我们站在广大农村学子的立场来看,可能就会多些感同身受。作为曾经的一名河北考生,深知他们高考压力之大,分数段高但可报学校却少。记得曾和一个天津的师妹聊到高考成绩,她400出头就上本科,而同校河北的考生要直逼600才可以。另外,无论是成长环境还是教育资源,城里的孩子远比农村的孩子优越,寒门难出贵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各种教育“内卷”之下,他们不抓住高考的机会去拼,你难道要让他们“躺平”?
没有人在年少时想成为一个普通人,寒门学子想要力争上游是好事,为了梦想而努力这不是“毒鸡汤”。“乡下土猪拱城里白菜”不过是普通人的奋斗的旁白,是寒门学子的一种呐喊,就算不悦耳也不必急着“棒打”。与其用过高的圣人标准去恶意评论一个少年,不如好好反思当下的教育为何制造了这样的“张锡峰”们。
高考马上到来,不必计较考生一段演讲的得失
南方都市报 2021年06月04日 韩浩月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一段演讲视频中的这句话,在网上引起强烈争议,有人认为“拱白菜”的说法让人不舒服,也有人觉得张锡峰说出了寒门子弟的心声,并无恶意。
张锡峰的全部演讲内容长达10分多钟,在他那句“拱白菜”的言论爆火之后,完整的视频也开始在网上传播。他的完整演讲,有安静的讲述,有激动的抒情,有自我感动,也有励志的成分……它可能不是段完美的演讲,但却具备激发各方回应的元素。
如果没有“土猪拱白菜”这句话,张锡峰的演讲不会火爆到这个程度。这句话是他整个演讲的“神来之笔”,出自他个人手笔也好,抑或在撰稿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启发或“润色”也好,巧合也好,刻意也好,这句话击中了公众的敏感神经,是一次传播上的“胜利”。
不可否认,城乡差距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确造就了每个孩子起跑点的不一样,但将所有责任都归结于制度,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其中一个最大的不通就是:抹煞个人努力的价值。
张锡峰是一名学霸,无论是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还是登上卫视的演讲舞台,甚至是在接下来的高考当中可能被较为理想的学校录取,这都是他通过个人的努力所实现的。如果没有个人努力,哪怕他出生于一线城市的富人家庭,也一样碌碌无为。作为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他的三观也比较正,比如,他并没有过多抱怨贫富差距,并不觉得“富人家的孩子,就只是那些不知进取、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演讲结束后的那句“世界灿烂盛大”,也体现出不小的格局。
“土猪拱白菜”是一个陈旧的比喻,在原意中,的确有猥琐的成分,但它是一个属于过去年代的形容,张锡峰并不见得完全理解使用这样的比喻会引发什么样的轰动。或许他潜意识里,还把它当成一种幽默或自嘲,但如果他了解到社交媒体上的风潮,对网络舆论中客观存在的两性对立状况有所认知,估计会把它从演讲稿中删去。
但既然说出口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张锡峰也不必为这句话过于自责,舆论也不必穷追猛打,非得认定他的价值观有问题。在张锡峰的成长环境下,这样的言论的确还有存在、蔓延的空间,作为励志语录,它是不合时宜的,但它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除非有更多的“张锡峰”通过考学、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了学识与见识上的增长,类似“土猪拱白菜”这样的话,才会有更高级一些的表达,不至于带来这么强的冒犯性。
张锡峰之所以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些难解的社会现实投射到他身上,使得他的那句话成为众矢之的。对张锡峰那句话的反应程度,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人们的内心,有的人理解,有的人反感,皆因所站的立场,所秉持的态度。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是,公众能对张锡峰的那句话,报以宽容,不上纲上线,或者以此为契机,思考一下那句话的诞生土壤,对每个人都有益。
高考马上到来,和张锡峰一样,千万学子正在紧张准备,应对人生中这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在此时刻,不妨卸下沉重的思想负担,把高考当成一次任务来完成。暂时忘掉自己的出身与身份。理想与目标无论是否能达成,都要知道,这些都是可以从长计议的事情,不必计较一句话、一场考试的得失。
专家的观点——
澎湃新闻对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采访
“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近日,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在节目《超级演说家》中的一段励志演讲备受关注。节目中,高考临近的张锡峰,讲述了一个怎样“绝地反击”的故事。
但张锡峰这段演讲内容引发不少网友讨论,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碗“毒鸡汤”,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感同身受,认为高考是目前最值得的选择。
6月2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澎湃新闻, 这样的“励志”演讲并不鲜见,教育的价值已扭曲,不是发展个体,而变为竞争的工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视频中学生所表达的“励志”,相对来说是狭隘的。他表示, 大家需要用包容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言论,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有不成熟不完整之处。同时,他指出,“励志”所追求的不应该只是狭隘的短期目标,真正的励志,应该是 “士志于道,明道济世”。学生认知不成熟,但高考仍扮演“改命”角色
澎湃新闻稍早前报道,5月30日,《超级演说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段关于张锡峰的完整演讲视频。视频中,张锡峰演讲主题为《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演讲时长为10分钟。此演讲内容引发热议。
张锡峰是河北衡水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出生于河北省东部的一个乡村。今年17岁的他,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考——高考。
张锡峰在演讲中说:“今年我高三,高考报名之后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学生,而是考生,我们拼了命地学,没日没夜地和时间竞赛,我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有人说,我的理想是斯坦福,有人说我要考清华大学金融专业,有人说我的目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我们为此沉迷,为此消瘦,这种感觉让我们疯狂……”
张锡峰表示,他们这是为了“改命”。随之引发网友对“高考能否改变命运”的讨论。
有网友称,学校过度放大了高考作用,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也有网友认为,追求更好的前途无可厚非,城市里的人也在努力拼命买学区房,各种补课。高考仍然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这个孩子值得尊重。
6月2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称,《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体现了成功学在学生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迹,那就是渲染对立,差距,并以此激励“奋斗”,其基本价值观,就是要做人上人。他称,虽然现在有不少学校举行的高考誓师大会,但这样咬牙切齿的演讲并不鲜见。他认为,在这样的价值观中,教育的价值已经扭曲,不是发展个体,而变为竞争的工具。
熊丙奇还称,这种成功观,对人生的长远发展是有害的,考进了大学,进入了城市,留在城里工作,成家立业,是不是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自己是不是又成为其他学生愤怒的对象?事实上,当前就算是考进大学,大部分学生都仍会是普通人,不可能就变为人上人。按照人上人的思维,成不了人上人的学生是不是就失败了呢?
同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澎湃新闻,一方面大家需要用包容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言论,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有不成熟不完整之处。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励志”所追求的不应该只是狭隘的短期目标,教育需要涵养。 “很多学校为了实现目标不择手段,这种方式可能短期能见效,但是长期而言,(对学生)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