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是家长为孩子初中奔忙的时候。全市统一的小升初考试?三、四十年前是有的,现在早就没有了。不然划分学区干什么?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初中毕业走向社会后,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要对社会充满仇恨。”“经过我们的努力,班上有不少同学,考试已经脱离了个位数。”“我们在校门口、校园内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并和警方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现有帮派火并的苗头,警方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偶然间看到安徽卫视《第一时间》采访的画面……你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吗?
这是哪所学校?江淮学校,当时,它的临时校址就设在49中校园。
长江西路以北,合作化北路以东,南淝河以南,肥西路转霍山路接长丰路以西(除安农大校园外)的范围内,初中的定点中学就是49中,后更名为琥珀中学西区。究其历史,是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子弟学校。
一条无限宽广的长江路把同属于蜀山行政区的50中本部和乐农小学本部隔开,其实是把各自的学区隔开。我家儿子就读的乐农小学还算不错,在合肥属于中上等,其对口公立初中就是琥珀中学西区。这个学校的名声在周围早就传开了。街坊邻居,在此前的N届初中生中,在我们能打听到的人中,从未发现有一例上49中的学生。“49中不能上。”你所能得到的所有讯息就这一个。琥珀中学不是很好吗?但接管以后两校各自独立发展,考试排名也是独立的。初中的优劣可以从每年官方公布的中考一、六、八中学指标到校线看出,虽不至于线上生源不足,但是分数很低。说是初中属于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但谁会拿自己孩子的未来做实验呢?
可我们是没有任何人力资源、也买不起学区房的底层百姓啊。有掐尖考试?不想骂人了,绝对没有!
但是还是有乐农小学的同学上了50中甚至45中,求教于老师,“家长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只能苦笑一声。看看具体的人,邻居上了45中的孩子是因为他舅舅是那里的老师,同学中上了50中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体制内的家长,单位统一安排子女就学,比如安徽农业大学,比如电子部38研究所,比如解放军105医院……另一种情况是体育生,个人项目的标准要求非常之高,市前三或区第一;乐农小学有个传统集体项目,手球,这种边缘化的体育项目,还是不要了吧。
好像50中西区容易上些,看看位置,虽不算很远,但是没有直通的公交,尽是些车流量极大的主要马路,除非租房……还是少些动荡吧。
我们家的归宿,和周围绝大多数孩子,也是孩子的大多数同学,不可避免地,挣脱不掉地,求助于49中对面的,民办中学——合肥西苑中学。命运是这样绝望,只感到眼前一黑。
当时合肥市有四个知名的民办中学,寿春、育英、西苑、包河大地。这些都是有入学考试的。我们根据就学的方便,除了西苑,还报名了育英。考完第二天,育英就打电话来我们家去办理手续……权衡一下,还是上在家门口步行十分钟的西苑吧。
偏偏2012年的西苑中学,取消了入学考试。带上校里校外的各种奖状和自己的素质发展报告册,去面试。学校宣称是报了2000人,只招700人,18个班,14个小班,4个大班。民办中学也不考试,这引起我的不快,那他们录取有什么标准呢?5月25日,看录取榜,有不少小学的,但是,注意了,没有南门小学的,也没有六安路小学和师范附小的。想多了,那是什么家庭上的呀,那些孩子的初中不会离开42,45,46,48,50这几所公立初中的。最好的小学来自屯溪路小学,就一人。乐农小学成为西苑生源的主角。我越看越不是滋味,几乎看不出录取标准,实际儿子同班同学只有最后一名没被录取。很快,她家人通过找人录取了。
有两个抗争失败的例子,都是找人托关系,最终也没上成50中。叶同学错过了西苑的招生报名时间,只好进了琥珀西区中学即49中;夏同学报名的时候已近尾声,校领导说各班人数都满了啊,再找找看,哦,这个班还有空位,你就去吧。那只能是最差的班了。夏同学来到这个班明显一枝独秀,最终从合肥六中理科实验班考上电子科技大学,算是不错的归宿。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12年8月20日,快开学了,儿子到炮院军训了,当天晚上,突击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的分班考试;9月1日,开学了,儿子在西苑中学上初中了。
西苑有大班和小班之分,大班分为重点班和平行班,各有两个;小班分为尖刀班四个,重点班五个,平行班六个。大班54人,小班36人。我家12级15届时,大班学费¥16800,小班学费¥28800,现在都水涨船高了哈。由于费用不同,大班率先报满。一共730多人,这里指的是北区总部。而给出的一六八到校指标名额143人是按包括南区在内的889人计算的。
不同档次的班级界限是模糊的,不仅毕业时,入学时就模糊。
开学不久,举行了一次有难度的摸底考试,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在下一次的大型考试即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时,考场的座位就按照这次考试的名次安排座位。第一考场的40人就是全年级的前40名,最后一个考场的就是年级最后几十名。以后的期中期末大型考试就按上一次考试的排名排序落座。这样安排防止作弊,有着它的科学性。儿子所在的四班稳定在第一考场的只有两人,多的时候不过四人。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儿子放学回到家中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对我说了令我无限感慨记忆犹新的话:“我第4,张RX(小学同班同学)第6,班上第三是年级第20。”在他前面三位都是女生。第1的那位恰好就是屯溪路小学来的唯一一位。
班级的座位,也是按照名次顺序挑选,前面的同学先挑。
西苑有食堂,没有住宿,可以想象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于是中午时分,不少家长在学校的大门外给孩子送饭。初三时我们家也是这样,中午放学时在门口递给他就走,吃过的餐具由孩子下午放学带回来。
学校离家很近,但也要六点多就出发,因为7:10早读。初一上学期有个短暂的过渡期,是下午三节课放学,此后,每天至少八节课。从第一天开始,就很紧张,中午只有吃饭的时间(到了初三就没时间回家了,要么吃食堂,要么家长送饭),傍晚六点多才回到家中(重点班的老师经常拖堂),晚饭后作业要做到九点左右,那就很疲惫了,该睡觉了。
稍加打听,发现现在所有的初中都是上午四堂下午四堂课的,有的下午还有五堂课的,硬灌死塞。初中,正是孩子出现第二性征,身体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样做,是在摧残人的身心,扭曲人的天性,扼杀人的创造力。即使这样,很多,恐怕是大多数家长,周六、周日还要把孩子送到外面补课。他们是嫌孩子肩膀上的压力不够重吗?
怎么面对现实呢?周五下午放学,就到校门口去接儿子,直奔离学校不远的合肥市体校运动场,周六周日每天再抽出一个小时左右,到附近的中医学院体育场,保证每周三次的田径训练,平时要是能挤出点时间,就在家练练力量,至少,睡前在床上来几组仰卧起坐和俯卧撑。
西苑中学位于西一环路与史河路的交汇处,校园除了一幢连体的教学大楼,余下的空地很少,体育场的一圈似乎还不到200米。西苑中学每年也开运动会,我家就读的那三年,租用的是安徽医科大学体育场。到了初三,中考体育需要模拟,用的是50中新区的体育场。
体育课上什么呢?在做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在课程表中看到,还有音乐,还有美术,事实上,开学以来,音乐、美术的课,常常是被自习或其他课占用的。“你从小学就上音乐课了,现在能认识五线谱吗?”“不认识。”
私立学校完全符合广为诟病的中式填鸭教育,因此,没有公立学校那么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没有拓展学科深度和能力的数学或物理等学科竞赛,更像是个中考补习班。班级之间是禁止交往的,信息是要保密的,曾经有个西苑家长群,各个班的家长都有,很快就被老师干涉解散了。大概学生成绩和教师奖金有关,互相竞争。不仅禁锢思想,还体罚学生。对于学习上犯错的学生,比如该做对却不对的题目,该会背却背不出的课文,就用体罚的方式惩戒学生,用一尺长的棍子,打手心。这在42,45,48,50这些公立名校学生看来,还是上一代的事吧。儿子没受过体罚。但压力是明显存在的。
每年的春游还是有的,初一去了南京,初二去了芜湖方特,还有一次夏令营去了北京。
初中的考试陡然频繁了,三天两头的考,小考在班级排名,摸底、期中、期末考试则全年级排名。每一次大型考试过后都会开家长会。
平时学习很紧张,不还是有双休日吗?周围认识的、听说的孩子几乎全部都在校外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西苑初中的同学绝大多数在周六周日也在外面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在他们学校门口,每次周五接他去体育场时都能看到各种教育机构来宣传,我们就接到过这个或那个教育机构发的购物袋。殊不知,同学参加的补习班都是本班任课老师办的,当然,收费的。补习效果如何?不知道。儿子从不参加任何学习类的补课。说是自愿,可当不去的人多了,老师还是会发火的。
假期,特别是暑假,因为赶进度,留足复习迎接中考的时间,需要提前上新课,这我们不得不去了。还不能在学校,因为教育局要查,所以东奔西走换过好几个地方。
孩子告诉我,有很多学习上的任务其实是在做重复的无用功,特别是文科。
本应五彩斑斓的花样年华,一眼望去是灰蒙蒙的死寂。
教与学,当然是以教为主。单挑最重要的数学来说,西苑初中四班的数学考试成绩越来越差,在可以比较的小班尖刀班、重点班和大班重点班中,成了垫底,同一学校,教师的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同一品牌,价格贵的肯定比便宜的质量要好。而数学张老师却忙于课外辅导,他有自己的补习班,上课时常常被电话打断。家长急了,集体抗议,要求更换,班主任也急了,可换来的杨老师更不行,虽然顶着副校长的头衔,面对孩子们的问题常常解答不出……机械填鸭式的灌输使思想禁锢,到了高中,当题目越来越灵活时,基础题思路清晰,再往上就是脉络模糊的乱码了。
私立学校的师资,令人忧虑,想想也是,如果你从师范大学毕业,是愿去相当于公务员的公立学校还是相当于打工仔的私立学校当教师呢?这也导致私立学校不能像公立名校那样,有完善的尖子生培养机制,这,在上了顶尖高中后,都会饱尝苦果。
初三下学期,放学的时间更晚了,一般在晚七点多钟。不过这样回家吃过晚饭也就不再看书,早点睡觉吧。
死气沉沉的三年下来,孩子不知道问老师问题了(初中遇到问题就问我),更要命的是身上那股灵气没有了。
学校对于考试成绩优秀者有奖励,年级第一名的一等奖是一辆自行车,二、三等奖的是一、两百块钱,涵盖的范围到年级十几名。
在初一结束时,高两届的初三中考着实让西苑兴奋了一把,“热烈祝贺……”的标语在校门口挂了一个暑假。张ZX同学的裸分排合肥市第二名,这是西苑没有过的成绩。张同学后期发展如何呢?高中时她学文科考上复旦了。
班主任陶老师数落我家这届学生,由于没有入学门槛考试,只是面试,是她带过的整体水平最差的一届。但是正是12级15届的学生,毕业三年后开创了西苑有史以来直至今天的最好成绩。夏同学安徽省文科榜眼,南校的一位上了理科清华,华五不再高不可攀,有好几位理科同学突破了这层之前和之后都存在的天花板。同样有逆袭的例子,有些初中曾经只是中上等的同学,高考挤进了985。
回首往事,时光被压缩成简短的几块,初一,以第4开始,以第9结束;初二,以第4开始,以第7结束;初三,以第6开始……由于中考也考体育,初三的成绩排名加上了体育成绩,也如高三一样,有三次模拟考试。一模28名,二模22名,二模是蜀山区统考,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裸分只有八班的王YH同学进入区前十,我们家还有一段差距。三模算是毕业考试了,儿子以年级第3名结束了初中的学习。
中考前的家长会,班主任陶老师尽量缓解家长的紧张感,说内容都一样,只是换了个地方考试,并希望班级第三名的武同学冲进统招,不要占用到校的指标,事后证明还挺准。
中考体育是在八中进行的,中考文化是6月14日至16日在50中西区进行的。据说西苑的中考状元有学费等量的奖金,然而并没有,我家只收到学校发来的祝贺短信。除了小班尖刀班和大班重点班之外,整体成绩要低一些的平行班和小班重点班一样有考上一、六、八统招生的,那一年统招生约70人,而指标到校线划在了721分。尖刀班也有很差的,我家所在的大班重点班,有四位没有通过普高线(596),但不是那种很低的分数,都是很接近的五百多分。
中考出分过后还有家长会,主要帮助家长们解读考前发的《合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指南(2015)》,为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当接到了新的学校录取通知书,当拿回了初中毕业证书,就告别了西苑中学。
时光已逝永不回,一晃六年过去了,不知如今的西苑中学发展得如何?
2021年03月18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