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张衡宇,小名张为善,又名张泌,1907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县一个大地主家庭。上有两个姐姐,他是家中惟一的男孩,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7岁上本村学堂,学习勤奋,成绩名列前茅,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受教师的喜爱。

一天,父亲问他:“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张衡宇眨着大眼睛说:“长大了我要当书中的英雄。”张衡宇的话很出乎父母的意料。过去父母经常对儿子说:“我们培养你上学,是希望你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能继承张家的大业,为张家光宗耀祖。”而张衡宇却人小志大,立志将来要当英雄干大事业。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轰动全国的五四运动,这一运动迅速波及到山西忻县。当时的张衡宇只有12岁,他年纪虽小,却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学校的童子军,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同学积极参加了这个组织。他带领同学们走上街头高呼口号,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当他回家兴高采烈地将这一爱国行动告诉父母时,却遭到父母的一顿训斥,这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他感到很委屈,反过来指责父母说:“你们连一点爱国之心都没有!”儿子的话倒使父母更不放心起来,他们认为,儿子再这样下去,迟早要闯出祸来。于是,他们为了拴住儿子的心,阻止他在外搞革命活动,第二年,即张衡宇13岁那年,他们就给他娶了媳妇。然而,张衡宇非但没有被封建家庭束缚,反而与家庭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两年后,妻子去世。张衡宇于1926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太原进山高级中学。正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时,父母突然来信要他回家续亲,张衡宇立即回信道:“我不能答应你们的要求,我要抓紧时间学习……”但父母却以“如不答应,就不允许你再上学”的手段相要挟,无奈,张衡宇只好违心地答应。为稳住父母的心,张衡宇以各种借口推迟回家完婚的时间。

1928年,张衡宇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在学校里,他在完成所学的课程之余,还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列著作,系统地钻研了革命理论。当时,在北平城内出售的中文版马列著作很少,他就跑遍各类书摊和北平中英文书报销售处,终于买到所需要的书籍。通过学习,他的思想日趋进步。

大学的第二年,张衡宇为了摆脱家庭束缚,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上,多次给家里写信,要求与家中的妻子离婚。他的这一要求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张衡宇在信中写道:“我的决心已定,谁也阻挡不住!”父母无奈,就邀集族人联名写信给张衡宇:“咱们是本乡大户,你俩又是门当户对,无故不休妻,休妻惹是非……”张衡宇十分气愤地回信道:“我的婚姻是你们包办而成的,要不是为了上学,我是绝对不会服从于你们的……这婚我离定了,你们就死了这份心吧!”从此,张衡宇毅然与自己的剥削阶级家庭决裂,参加了革命。

1931年,张衡宇大学毕业后被党组织分配到河北大名七师教学,不久又被调到太原一中任教。任教期间,他经常向同学们传授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组织学生们参加政治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他在授课时,除用固定的教材教学外,还自编许多课本以外的教材,使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张衡宇在自编教材上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不失掉马列主义的观点与立场;二是适合太原当时“自由”的尺度;三是照顾学生接受的程度。他教的课,既让同学们学了文化知识,又使学生们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张衡宇平易近人,与师生们的关系相处得很融洽,学生们都愿意同他在一起交谈或探讨。张衡宇还担任着读书会、太原教师联合会等进步组织的领导工作。

1933年,张衡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2日,由于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刚入党不久的张衡宇被捕入狱,被押到太原警备区看守所,后又转押到太原第一监狱。张衡宇入狱不久,山西国民党政府就派村政处长付鹏海以老乡的名义到监狱劝张衡宇“悔过自新”。付鹏海假惺惺地说:“衡宇老弟,你好好想想,你还这么年轻,就落到这种地步,以后还有什么前途?我担保只要你不搞革命就给你自由,高官厚禄要什么有什么……”没等付鹏海说完,张衡宇“叭”的一声给他一个耳光,气愤地指着他说:“你这个软骨头,民族的败类,早晚会受到人民的惩罚。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不需要你们给我的自由,我一定要把革命搞成功!”付鹏海捂着脸灰溜溜地滚了出去。

敌人一计未成又施一计,他们一面逼张衡宇的父亲劝儿“自首”,一面诱骗张衡宇年仅8岁的女儿给他写信,劝父回家与她团聚,妄图以骨肉之情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张衡宇在给女儿的回信中写道:“爱琴女儿,你给我的来信,我很喜欢,你要懂得,爸在外要办的事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解放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张衡宇的父亲收到信后,十分气愤地说:“我供他上学读书,只盼着有一天他能升官发财,为张家光宗耀祖,而他走的路是第一休妻、第二闹共产。我这么大家业你去共产给谁?你念书都念成书呆子了,你真是个败家子呀!”

在监狱里,由于张衡宇始终严守党的秘密,使敌人得不到口供,敌人便对他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酷刑,妄想使张衡宇屈服。张衡宇被折磨得浑身是伤,连站都站不起来,但他宁死不屈。为了反对敌人对政治犯施行残酷刑罚和非人的生活待遇,身体很虚弱的张衡宇率全体狱中难友进行了三次绝食斗争,由于狱中难友坚强的团结,终于取得了绝食斗争的胜利。

在张衡宇入狱的第二年,母亲来到监狱探望。母亲看到儿子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心疼地劝儿子:“衡宇呀,听娘一句话,你有什么就说了吧,咱们好一起回家安安生生地过日子。看他们把你打成什么样子了,这让娘怎么放心得下呀?”张衡宇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心里好一阵难受,但他更深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他劝慰母亲说:“母亲,我很好,你放心回去吧。我是在和蒋介石打官司,他不抗日,要卖国,压迫人民;我们要打日本,救中国,我的官司一定能打赢!”母亲看到儿子如此顽强,知道怎么劝也是没有用的,只好流着眼泪不放心地走了。

在监狱里,张衡宇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他视监狱为学校,自修了世界语,将党的《八一宣言》和《马列主义基础》由世界语翻译成中文,并向难友们讲授中国历史及马列主义理论,使难友们不仅学到文化知识,还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营救,张衡宇等出狱。张衡宇出狱后,被党组织安排到北方局军委工作。10月,党又派他到晋西南第六专署任秘书主任。1939年在反顽斗争中,他又带领一些干部到了晋东南参加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张衡宇由晋东南调到北方局党校,任中国历史教员,党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称他为“中国历史通”。1941年,北方局政权部成立,张衡宇兼任政权部秘书,在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他认真工作的态度令人钦佩。他经常在《党的生活》、《新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对太行山区的政权建设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同年秋,北方局调查研究室成立,张衡宇又任研究室秘书。他深入基层,到各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的成果发表于《调查研究》专刊上。在张衡宇刚调到调查研究室的时候,许多没有接触过他的同志都认为,张衡宇是个大知识分子,又是从统战工作岗位过来的,肯定是一个官架子很大、生活上又搞特殊的人,但通过接触之后,都感到他不仅没官架子,而且生活上又很简朴,从不搞什么特殊,是个平易近人、可亲可敬的人。张衡宇在北方局党校每期学员们的心中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他和杨献珍、岳一峰被称誉为“北方局三君子”。

1942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疯狂“扫荡”太行山区。北方局调查研究室也在日军包围圈中,情况十分危急。突围前,张衡宇命令同志们将所有重要文件和调查材料带好,决不能落入敌手。在突围途中,有一位勤务员因负重伤没有跟上队伍,张衡宇得知情况后急忙说:“我们不能把他丢下不管!”说完,他就不顾一切地绕回十几里,找到了这位受伤的勤务员。

张衡宇带领同志们不分昼夜地辗转回旋,以避免与日军遭遇。一天中午,他们来到一条路沟里,便在这里隐蔽起来。刚安顿好同志们,张衡宇就发现日军一个大队从这里路过,日军也发现了他。说时迟、那时快,为了掩护同志们,张衡宇猛然从沟里跳出,向敌人开枪射击,把敌人的火力全部吸引过去。他一边跑,一边向敌人射击,有两个日军应声倒下。其他日军紧紧追赶,集中火力向张衡宇射击。张衡宇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他用个人的牺牲换取了同志们的安全。

(阳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