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本质,就是传递对彼此关系的定义。
一个人只要在场,不发出沟通信息就是不可能的,这是沟通领域的一条铁律。不存在“零沟通”这样一个选项。哪怕这个人不说话,不动,面无表情,甚至是闭上眼睛养神,他都在发出信息。当他闭上眼睛养神的时候,他在表达:“别来吵我。”别人读懂了这条信息,自始至终保持安静。看起来两个人毫无交流,但他们在进行沟通。
如果一个人不在现场,只能用远程的方式连线呢?照样,不发出沟通信息是不可能的。
只要我打给你一个电话,你就无论如何不可能与我“零沟通”。最多就是接了不说话,不接,或直接挂断。但这都是在向我传递不同的信息。
接了不说话,表达的可能是你不乐意说话。而挂断则是表达:“我已经知道你打来电话了,但我现在不方便。”没接电话意味着“我没听见”,或者,“我想让你认为我没听见”。同时,它还附加了一条信息:“只要我看手机,我迟早总会看到你打电话给我的记录,我稍后会进行处理。”
你发给我一条消息,我无论回不回复,也都是在沟通。有时,不回复所传达的信息量,可能比直接回复点什么更加意涵丰富。尤其是长时间,反复发来消息仍然不回复……
如果是更极端一点的情况呢?比如既不在现场,又不是一对一地发生联系,只做一个远程的旁观者,这个人仍然在与其他人保持沟通吗?
对,说的就是那些在群里不发言的人。
想必稍微大一点的微信群,都有这样的潜水者存在。长期一点动静都没有,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在不在群里都没有差别。但果真一点差别也没有?
首先,因为他们在群里,成员名单里就多了他们的名字。这就是一条起码的信息,代表他在某种程度上愿意与这个群维持一点关系。如果想隐藏这条信息,他就必须退群。而退群这一行为又在发出更强烈的信息。但是他们不退群,又不说话,甚至连红包都不抢。
他们表达的信息可能是:“我对群里发生的大事小情都不感兴趣”。不要小看这条信息,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发出相当的威力。
有时候,两个人在群里聊天刷屏,其他人悄无声息,这两个人刷着刷着,就会有点心虚地说:“算了,咱俩要不还是私聊吧。”
这其实就是感应到来自旁观者的压力。沉默是一种无形的施压。面对面的情况下,沉默的压迫感会更加明显。
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人长时间不吭声,这个人就会变得格外醒目。
一般来说,总会有人先耐不住性子,尝试与他搭话(在其他人的注视下)。沉默者这时的选择只有:1.打破沉默;2.维持沉默。
两种选择都会进一步展开沟通,尤其第二种,会激起别人更强烈的不安。沉默之所以使人不安,是因为我们已经很确定对方接收到了我们的信息,但仍然不予回应。他显然是在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向我表达什么。
但如果换到网上,这个猜测并没有那么肯定。也许对方并没有接收到信息?也许他长期不在线,或者把群屏蔽了?
如果对方把群屏蔽了,这个群里发生了什么事,他根本就无从知晓。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就和群里的人完全无关了呢?
其实,他仍然在以某种方式发起沟通。这就好像开一个会,有人缺席。会场发生的事看上去与他无关,但他的缺席也在向与会者传达一个微弱的信息:“我今天不跟你们在一起……”
有一些团体辅导,就把缺席者的椅子摆到圈子中,来增加这条信息的强度。面对这些缺席的座椅,与会者被激发出复杂的感受。有人羡慕,有人难过,有人担心,有人不屑,有人沉痛反思,有人顾影自怜。
他们是怎么作出决定不跟我们在一起的?是不愿意?是不敢?是不喜欢?是觉得不值?或是遇到意外?他们的缺席跟之前发生的事有关吗?还是预料到了之后的某些结果?
你可能会觉得这太小题大做了,缺席的人根本没想那么多。他们只是把时间给记错了——或者自认为只是把时间给记错了。
是的,在缺席的人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并不想表达那么复杂的意思,更没有讨论的必要,“你们想多了”。但是“想多”本身,对参与者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结果。从一个简单的行为,到无穷多种可能的解读,这一不确定性诞生的过程,就是一次沟通。
但是,这样的沟通不是纯粹的误解吗?是,但往大点儿说——误解不正是沟通的常态吗?
对于群里的潜水者,他们的存在更隐蔽,信息的强度更微弱,解释的角度更多,不确定感也就更强。
这些不动声色的行为背后,潜伏着太多可能:这些人也许认真阅读群里的消息,之所以不表达,可能是羞于表达,或者懒于表达,又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
但也可能是,他们把群消息给屏蔽了,出于忙碌,出于对群里讨论风气的失望,出于某一晚上别人的刷屏让他们烦扰。
也可能他们加入这个群只是为了某个特殊的目的,可能他们对群里的其他人毫无兴趣,只是迫于人情不得已才加入,他们甚至可能已经换号了……
没有真相,大家只能猜来猜去。这就变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对一个谜也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置之不理当然是其中一种。就像有读者看到现在可能会想的:“这有什么值得猜的!”
这样的话,相当于就对沉默给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回应:反正你不说话,你就是默许了我们想干什么都可以。
你要是看我们不爽,随时可以表达(发言或者退群)。于是,大家继续我行我素,并且仿佛接收到了来自潜水者的支持。也有可能,置之不理的同时会有不安。
活跃的人表面上谈笑自若,心里隐约会有一些压力:“我们聊得是不是太LOW了?太无聊了?太小众了?又或者太频繁了?”一些人会无意识地有所收敛。
潜水的人多了,一个群里的发言慢慢就冷落下来。这种时候,潜水又变成了一种无声的监督甚至批判。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都是参与者自己的投射。但这些投射的产生与延续,不能说与潜水者毫无关系。至少沉默的这一行为表示,潜水者——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并不在意群里发生何种变化。
有一个人不在意,就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不在意。沉默的人越多,仍在活跃的人就越觉得压力山大。一个群就此渐渐沉寂,也未可知。有点儿像是僵尸片,沉默把还在说话的人感染为沉默者,一个一个,直到沉默吞噬了整个群。
如果按照团体咨询的处理方式,就会把“潜水”这个行为拿出来讨论,作为团体中的一个现象,了解不同的参与者各自都投射了什么。
也许可以这样开始:“有多少人觉得现在发言的人比以前少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大家七嘴八舌,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人可能会说出心里隐约的担心:“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太小众了?”这当然是他的投射,但说明至少在他看来,群里的讨论走向有一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潜水提供了一个契机,帮助团体表达它的不安。
把长期潜水的人踢出群去,也是一种干脆利落的处理。但是,也可能让群里的人感到岌岌可危,因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也有同样的风险和责任。
一旦公示了这条规则,就会有人开始讨论:“多长时间不说话算长期?”“群主有权把人踢出群吗?”“要不要提前确认一下?”“万一手机不在身边,收不到确认信息呢?要不要再等几天?”
这时候,潜水者在用自己的沉默帮助群里确认团体的边界:每个人由此知道自己也可能被驱逐,才会试图重建安全感。这些过程,潜水者可能并不知道,但不能说他们没有参与。
在群里不发言,也是与群里的其他人进行沟通,虽然被距离稀释,溶解,以至于充满了猜测和误读,但前面的定律仍然成立,零沟通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加入了一段关系,你就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发生了极其微弱的关联。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已经逃不掉这段关系了。
在这里发生的每件事,都有你的一份参与——无论多么微不足道。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镜相”,经作者授权发表)
李松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09日
沟通的本质,就是传递对彼此关系的定义。
一个人只要在场,不发出沟通信息就是不可能的,这是沟通领域的一条铁律。不存在“零沟通”这样一个选项。哪怕这个人不说话,不动,面无表情,甚至是闭上眼睛养神,他都在发出信息。当他闭上眼睛养神的时候,他在表达:“别来吵我。”别人读懂了这条信息,自始至终保持安静。看起来两个人毫无交流,但他们在进行沟通。
如果一个人不在现场,只能用远程的方式连线呢?照样,不发出沟通信息是不可能的。
只要我打给你一个电话,你就无论如何不可能与我“零沟通”。最多就是接了不说话,不接,或直接挂断。但这都是在向我传递不同的信息。
接了不说话,表达的可能是你不乐意说话。而挂断则是表达:“我已经知道你打来电话了,但我现在不方便。”没接电话意味着“我没听见”,或者,“我想让你认为我没听见”。同时,它还附加了一条信息:“只要我看手机,我迟早总会看到你打电话给我的记录,我稍后会进行处理。”
你发给我一条消息,我无论回不回复,也都是在沟通。有时,不回复所传达的信息量,可能比直接回复点什么更加意涵丰富。尤其是长时间,反复发来消息仍然不回复……
如果是更极端一点的情况呢?比如既不在现场,又不是一对一地发生联系,只做一个远程的旁观者,这个人仍然在与其他人保持沟通吗?
对,说的就是那些在群里不发言的人。
想必稍微大一点的微信群,都有这样的潜水者存在。长期一点动静都没有,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在不在群里都没有差别。但果真一点差别也没有?
首先,因为他们在群里,成员名单里就多了他们的名字。这就是一条起码的信息,代表他在某种程度上愿意与这个群维持一点关系。如果想隐藏这条信息,他就必须退群。而退群这一行为又在发出更强烈的信息。但是他们不退群,又不说话,甚至连红包都不抢。
他们表达的信息可能是:“我对群里发生的大事小情都不感兴趣”。不要小看这条信息,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发出相当的威力。
有时候,两个人在群里聊天刷屏,其他人悄无声息,这两个人刷着刷着,就会有点心虚地说:“算了,咱俩要不还是私聊吧。”
这其实就是感应到来自旁观者的压力。沉默是一种无形的施压。面对面的情况下,沉默的压迫感会更加明显。
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一个人长时间不吭声,这个人就会变得格外醒目。
一般来说,总会有人先耐不住性子,尝试与他搭话(在其他人的注视下)。沉默者这时的选择只有:1.打破沉默;2.维持沉默。
两种选择都会进一步展开沟通,尤其第二种,会激起别人更强烈的不安。沉默之所以使人不安,是因为我们已经很确定对方接收到了我们的信息,但仍然不予回应。他显然是在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向我表达什么。
但如果换到网上,这个猜测并没有那么肯定。也许对方并没有接收到信息?也许他长期不在线,或者把群屏蔽了?
如果对方把群屏蔽了,这个群里发生了什么事,他根本就无从知晓。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就和群里的人完全无关了呢?
其实,他仍然在以某种方式发起沟通。这就好像开一个会,有人缺席。会场发生的事看上去与他无关,但他的缺席也在向与会者传达一个微弱的信息:“我今天不跟你们在一起……”
有一些团体辅导,就把缺席者的椅子摆到圈子中,来增加这条信息的强度。面对这些缺席的座椅,与会者被激发出复杂的感受。有人羡慕,有人难过,有人担心,有人不屑,有人沉痛反思,有人顾影自怜。
他们是怎么作出决定不跟我们在一起的?是不愿意?是不敢?是不喜欢?是觉得不值?或是遇到意外?他们的缺席跟之前发生的事有关吗?还是预料到了之后的某些结果?
你可能会觉得这太小题大做了,缺席的人根本没想那么多。他们只是把时间给记错了——或者自认为只是把时间给记错了。
是的,在缺席的人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并不想表达那么复杂的意思,更没有讨论的必要,“你们想多了”。但是“想多”本身,对参与者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结果。从一个简单的行为,到无穷多种可能的解读,这一不确定性诞生的过程,就是一次沟通。
但是,这样的沟通不是纯粹的误解吗?是,但往大点儿说——误解不正是沟通的常态吗?
对于群里的潜水者,他们的存在更隐蔽,信息的强度更微弱,解释的角度更多,不确定感也就更强。
这些不动声色的行为背后,潜伏着太多可能:这些人也许认真阅读群里的消息,之所以不表达,可能是羞于表达,或者懒于表达,又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
但也可能是,他们把群消息给屏蔽了,出于忙碌,出于对群里讨论风气的失望,出于某一晚上别人的刷屏让他们烦扰。
也可能他们加入这个群只是为了某个特殊的目的,可能他们对群里的其他人毫无兴趣,只是迫于人情不得已才加入,他们甚至可能已经换号了……
没有真相,大家只能猜来猜去。这就变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对一个谜也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置之不理当然是其中一种。就像有读者看到现在可能会想的:“这有什么值得猜的!”
这样的话,相当于就对沉默给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回应:反正你不说话,你就是默许了我们想干什么都可以。
你要是看我们不爽,随时可以表达(发言或者退群)。于是,大家继续我行我素,并且仿佛接收到了来自潜水者的支持。也有可能,置之不理的同时会有不安。
活跃的人表面上谈笑自若,心里隐约会有一些压力:“我们聊得是不是太LOW了?太无聊了?太小众了?又或者太频繁了?”一些人会无意识地有所收敛。
潜水的人多了,一个群里的发言慢慢就冷落下来。这种时候,潜水又变成了一种无声的监督甚至批判。
当然了,我们知道,这都是参与者自己的投射。但这些投射的产生与延续,不能说与潜水者毫无关系。至少沉默的这一行为表示,潜水者——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并不在意群里发生何种变化。
有一个人不在意,就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不在意。沉默的人越多,仍在活跃的人就越觉得压力山大。一个群就此渐渐沉寂,也未可知。有点儿像是僵尸片,沉默把还在说话的人感染为沉默者,一个一个,直到沉默吞噬了整个群。
如果按照团体咨询的处理方式,就会把“潜水”这个行为拿出来讨论,作为团体中的一个现象,了解不同的参与者各自都投射了什么。
也许可以这样开始:“有多少人觉得现在发言的人比以前少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大家七嘴八舌,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人可能会说出心里隐约的担心:“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太小众了?”这当然是他的投射,但说明至少在他看来,群里的讨论走向有一些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潜水提供了一个契机,帮助团体表达它的不安。
把长期潜水的人踢出群去,也是一种干脆利落的处理。但是,也可能让群里的人感到岌岌可危,因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也有同样的风险和责任。
一旦公示了这条规则,就会有人开始讨论:“多长时间不说话算长期?”“群主有权把人踢出群吗?”“要不要提前确认一下?”“万一手机不在身边,收不到确认信息呢?要不要再等几天?”
这时候,潜水者在用自己的沉默帮助群里确认团体的边界:每个人由此知道自己也可能被驱逐,才会试图重建安全感。这些过程,潜水者可能并不知道,但不能说他们没有参与。
在群里不发言,也是与群里的其他人进行沟通,虽然被距离稀释,溶解,以至于充满了猜测和误读,但前面的定律仍然成立,零沟通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加入了一段关系,你就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发生了极其微弱的关联。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已经逃不掉这段关系了。
在这里发生的每件事,都有你的一份参与——无论多么微不足道。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镜相”,经作者授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