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高考考场外,妈妈身披“战服”接考,儿子流下感激的眼泪

6月8号下午高考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在考场外等待自己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精心地收拾了自己的行装,让自己看起来非常的精神。

比如有些家长会穿旗袍,有些家长会正式着装等,都是为了迎接这个隆重的时刻。

但是, 有一位家长却分外的不同 ,甚至人们根本不觉得她是来接孩子的。

因为她穿了一身普普通通的环卫工工作服,手里拿着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怎么看,都不像是接考家长。

当考场大门打开的时候,这名家长和其他的家长一样,努力的向内张望着,而一名出来的考生,立马就注意到身穿环卫工制服的妈妈,便高兴而激动的向着妈妈走去。

而当考生走到妈妈身边的时候,妈妈第一时间将手里没开封的矿泉水递给了孩子,孩子接过矿泉水,并没有喝,而是看着眼含泪水面带微笑的妈妈:

“你怎么哭了?”

“我为你高兴。”

这位考生似乎内心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触动,将自己的头转了过去,他的泪水流了下来,但是却不想让妈妈看到,因为他不想让妈妈担心。

这个考生是懂得感恩的,他从不嫌弃妈妈身上的那身环卫工工服,也从不会觉得一瓶矿泉水太过寒酸。

因为 那身工服是妈妈养育自己的“战服”,那瓶矿泉水饱含了满满的母爱

高考考场外,儿子向妈妈表白:我真的很爱她

很多人说,寒门出孝子,贫困的家庭更容易养出感恩的孩子,但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还是那天,在四川的一个考场外,一位身穿旗袍,打扮整洁干净,看起来很有气质的妈妈,也在考场外接考。

她与环卫工妈妈完全不同,从她的 气质、着装、言行 等方面能够看出, 家庭经济基础以及文化水平都应该比较高。

不过,她却又和环卫工妈妈一样,在考试结束的时候,期盼的向里面张望,等待着孩子的出现。

而孩子出来之后,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并且激动且兴奋地走向妈妈,和妈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一幕,是那么的温馨、幸福、和谐、美满。

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考生表示:我真的很爱她。

“虽说他总在我面前说没有文化,但是我真的非常非常爱她。”

可以看出,妈妈对孩子的爱是非常深的,而孩子也明白妈妈对自己爱,才会在众人面前大方地表达爱。

综上所述, 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却都养出了懂得感恩的孩子 ,这说明家庭条件并不是孩子是否懂得感恩的决定性因素,关键是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养育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就。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就算再优秀,再出色,对于家庭和社会也没有益处。

所谓“育儿先育己”,有远见的父母,从小就知道要教孩子懂得感恩。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家庭,养出的孩子长大后,既孝顺又懂得感恩呢?

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都来自这样的家庭,你认同吗?

①三观端正的家庭

懂得感恩的孩子,家庭成员的三观往往都是非常端正的。

比如环卫工家庭,妈妈是环卫工,爸爸是建筑工,这样的家庭,在大众的认知里,似乎就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应该为柴米油盐而烦恼,应该为鸡毛蒜皮而计较。

这出自这样的家庭,孩子必定不是“书香气自华”的。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个家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有学习标兵奖、成绩优秀奖等等。

他们一家人并不因职业的争议性而自弃, 没有因为环境的艰苦而放弃学习,而是以端正的态度来看待一切,稳定心神的好好学习。

那位穿旗袍的妈妈也是一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说道:“ 成绩不是第一就是最好的,只要孩子能够积极向上、乐观有爱心、三观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②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家庭

懂得感恩的孩子,其家长往往愿意让孩子感受生活。

感受生活,即看得到父母的付出与努力,观得进家务与劳动,可以主动的去接触一些生活上的事务。

比如环卫工家庭,那位考生以及自己的哥哥,从小就看得到爸爸妈妈的辛苦,知道妈妈作为清洁工早出晚归,为的是这个家,知道爸爸肩扛大楼脚踏路桥,为的是自己的成长。

同时,他们也深谙生活的不易,父母也愿意放手让他们去接触生活,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学习更多技能、增强更多能力,也能够亲身感受到世间的不易。

经历过生活的孩子,才会更加懂得感恩。

③父母懂得感恩的家庭

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也有懂得感恩的父母。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在孩子面前做出了什么表现,那么孩子就会潜意识的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从而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家长如果是懂得感恩的家长,那么孩子也会变得懂得感恩, 看得到别人为自己的付出 。这也是为什么环卫工家庭的父母那么苦,那么累,却从不叫苦。

因为他们知道,是社会让他们拥有了这份顾全温饱工作,是时代让他们拥有了平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是祖国让他们能够好好的培养自己的孩子。

有此父母,子安能不贤?

百善孝为先,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就是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才能变得更加优秀、出色,而这样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而我们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并不是“有所求”,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回馈家长”,而是培养孩子更好的品质,为社会为家庭,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最后,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