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亚美尼亚字母标记中古汉语音节
亚美尼亚字母和格鲁吉亚字母相比,大体是相似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使用废除的字母,其元音字母也有8个。而且有ə对应的字母,此外还有合写字母ev 和 被废的字母Ւ ւ(w)
其他的毛病和格鲁吉亚一样
只有庄组一套,但是因为亚美尼亚腭化十分发达,并且该套字母在r类音上有三个字母
Ռ ռ [r] ṙ Ր ր [ɹ][ɾ] r Ղ ղ[ʁ][ɣ]相比格鲁吉亚字母,亚美尼亚字母可以在重纽和等上玩出花样。
没有疑母,这里只好用ng字母合写,非奉两母有字母,敷微只好用合写,
日母这次没有用的大舌颤音字母,因为章组这次都用了庄组+j(以母),日母也就用了泥母+j
此外亚美尼亚字母没有适合影母的字母,但我没有借用其他字母组合,因为日母不占用r类音,直接省略,用等的方式来标明
一等不标,二等r介音Ռ ռ [r] ṙ,三等r介音Ր ր [ɹ][ɾ] r,完美区分,而且两者可以明确表示演化不同步。如果按某些学者看法某段时期三等重纽里有i、ri 、ɯ三分,还可以把Ղ ղ[ʁ]拉来,
因此知组二等,三等也写成端组+ṙ,端组+r
亚美尼亚字母有自己的一套拉丁字母转写(音标后面的字母)可以看出,除了送气的滂溪透三个字母转写和帮见端三母混合外,别的都一一对应。但这里毕竟是用亚美尼亚字母,所以就忽略了。
声调上声+ɣ 去声+h
帮Պ պ [p] p
滂Փ փ [pʰ] p
并Բ բ [b] b
明Մ մ [m] m
非Ֆ ֆ [f] f
(敷)ֆ h[fh]
奉Վ վ [v] v
(微)մվ[mv]
端Տ տ [t] t
透Թ թ[tʰ]t
定Դ դ [d] d
泥Ն ն [n] n
来Լ լ [l] l
(知)տռ tr
(彻)թռ thr
(澄)դռ dr
(娘)նռ nr
精Ծ ծ [ts]ç
清Ց ց [tsʰ] c
从Ձ ձ[dz] j
心Ս ս [s] s
邪Զ զ[z]z
庄Ճ ճ [tʃ] č̣
初Չ չ [tʃʰ] č
崇Ջ ջ [ʤ] ǰ
生Շ շ [ʃ] š
俟Ժ ժ[ʒ]ž
(章)ճյ 庄组+j
(昌)չյ
(常)ջյ
(书)շյ
(船)ժյ
(日)նյ
见Կ կ [k] k
溪Ք ք [kʰ] k
群Գ գ [g] g
(疑) նգ[ng]
影
晓Խ խ [χ] x
匣Ղ ղ[ʁ][ɣ]ġ
云Հ հ [h] h
以Յ յ [j] y
元音部分
二等介音Ռ ռ [r] ṙ
Ր ր [ɹ][ɾ] r三等介音
Ու ու[u]
Ւ ւ [w] w(该字母已被废弃)可做合口介音
Է է[ɛ]ē
Ը ը [ə] ë
Ի ի [i] i
Ե ե[ɛ],在词首时读[jɛ]e
Ա ա [ɑ] a
Օ օ [o] օ
Ո ո[o][ɔ],在词首时读[vo]o
Ու是由o+w组合而成,发[u]这是该字母的本身写法,不是我自创。
可以看到有两个e,一个ə,两个o,再加a i u
同样的,元音音位和各小韵留给读者自己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