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保定创建水长城,福泽百姓又强兵。只可惜,水长城也没能挡住金兵的铁蹄,宋朝皇帝躲到了江南,连同保定在内的北方地区成了金王朝的地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金王朝入主中原一百多年,就被来自草原的蒙古军队赶走了。保定的土地上出现了名叫张柔的一位大将。他在保定的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故事?接下来,我们跟随著名人文学者梁勇先生走进今天的《燕赵传奇》。
保定满城县西北7.5公里处有一个岗头村,岗头村月明山下有一座墓葬群,总面积大约有4800平方米。墓葬群依山傍水,地势高峻,按中国古代的风水学来说,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为什么呢?
北边是九龙山,称为“头枕九龙”;南边是八宝嘴山,称为“足蹬八宝”;东边岗头村内有日光庵,称为“左揽日光”;西边是月明寺,称为“右抱明月”;南边还有一条漕河横穿而过,又称为“腰系银茶玉带”。可以说是一块响当当的风水宝地。
据当地老人们讲,其中有一座墓非常高大气派,墓前还有马、羊、虎、狮、文臣、武将、石像生八尊,分两厢排列。如此豪华的墓葬规格,里面埋葬的究竟是什么人呢?
他就是蒙古大将张柔。在他的墓葬旁边,还有他的几个儿子张弘略、张弘范、张弘规等人的墓葬,形成一座墓葬群。
提起这位蒙古大将,那可是赫赫有名,而他的家乡就在易州定兴,也就是现在的保定定兴县。张柔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天天跟黄土地打交道,张柔又是如何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娃变成了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呢?
张柔出生的时候,他的老家早已经成了金朝的地盘,经常有老百姓起身反抗金王朝的统治。张柔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为人豪侠仗义,深受朋友们敬重。在他20多岁时,当地的反金势力日益高涨,还有一些流寇混进来,经常趁火打劫、侵害老百姓的生活。于是,张柔召集了一批年轻力壮会武艺的族人,组成一支队伍保护家乡,阻挡流寇进犯以自卫。
话说这支队伍中,有一个叫张信的人,强娶一个逃荒流亡过来的妇女为妻。张柔听说以后,为了严明军纪,狠狠地用鞭子抽打了张信,还把逃荒的妇女送了回去。张信怀恨在心,还想谋害张柔,后来他犯了罪,被判处死刑,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是张柔出面救下了他。从那以后,张信死心塌地追随张柔。这件事传扬出去,大家都仰慕张柔的忠义,很多骁勇的义士纷纷慕名前来投奔张柔,张柔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
很快,张柔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这个伯乐又是谁呢?
张柔的伯乐就是金王朝的中都经略使苗道润,他负责管理金朝的中都城,也就是现在北京市、保定市地区。
苗道润是个爱才的人,听说了张柔的事迹,觉得张柔有大将之风,就让他担任定兴县令,随后又升为清州防御使。不久,苗道润上表朝廷,加封张柔为昭毅大将军,代理元帅职务,管辖永定军。
可以说,要是没有苗润道的大力举荐,就没有张柔的今天。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苗道润被他的副手贾瑀给杀了。这个贾瑀还挺狂,派人给张柔带信说:“我之所以能将苗道润给杀了,是因为你没有及时发兵来救的缘故。”
面对这样的挑衅,张柔愤怒之极,对使者说:“贾瑀将我很尊敬的人给杀了,我就是扒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都难解我心头大恨,现在竟敢用这样的言语来挑唆我!”
随即,张柔召集苗道润的部下,在校场整饬军马,含着泪发下誓愿,要为苗道润复仇。众将士被张柔的忠义所感动,有人把原来苗道润佩戴的兵马虎符献给了张柔,大家一致推举张柔接任苗道润的经略使职务。金王朝的皇帝听说了这件事,顺水推舟加封张柔为骠骑将军、中都留守兼大兴府尹、本路经略使,行元帅事。就这样,张柔成了重要将领,也为他日后成为保定地区的军政一把手打下了基础。
没过多久,在蒙古草原崛起的铁木真自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开始率兵南下,发动了灭金的战争。张柔再次面临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这个转折对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