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 Fang is working at the Hematology Center,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Urumqi 830054, China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License.
PMCID: PMC9800227 PMID:
35968596
滤泡性淋巴瘤(FL)是较为常见的小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化疗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的应用使初治FL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国内外研究报道应用R-CHOP样免疫化疗方案能够使40%~76%的F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总有效率超过90%
[1]
–
[2]
。但目前Ⅲ/Ⅳ期患者仍不能治愈,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R-CHOP方案的疗效显著下降
[3]
。
在临床预后分层方面,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指出免疫化疗后2年内进展(POD24)的FL患者预后较差
[4]
。也有学者指出FL国际预后指数2(FLIPI2)高危(3~5分)的患者预后差
[5]
–
[6]
。另外,纳入7个基因(EZH2、ARID1A、MEF2B、EP300、FOXO1、CREBBP和CARD11)的m7-FLIPI的预后模型指出,在免疫化疗时代,ARID1A、MEF2B、EP300、FOXO1、CREBBP和CARD11基因突变患者的预后较未突变者差
[7]
。
复发和难治性FL在国际上尚无标准治疗方案,MacDonald等
[8]
探索了多种治疗复发难治性FL的方案,包括BR方案(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其总应答率为82%,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34.2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长达109.7个月。日本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应用BR方案治疗37例复发或难治性FL(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83.8%患者既往接受过R-CHOP方案治疗),总有效率为91.9%(95%
CI
78.1%~98.3%),CR率为86.5%(95%
CI
71.2%~95.5%)。中位随访时间为39.5个月,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0.9%(95%
CI
52.3%~83.3%)和88.9%(95%
CI
73.1%~95.7%)
[9]
。因此,BR方案在国内外多个指南中被推荐作为复发FL的优选方案
[10]
。
BR方案治疗复发FL尚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前序免疫化疗方案、POD24和肿瘤基因突变情况是否影响疗效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BR方案治疗的复发F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病例与方法
1. 病例: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8例复发或进展FL患者,所有患者在临床判断复发或进展时再次进行了肿瘤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为FL(1~2级或3a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FLIPI2评分,疾病分期、病理类型、有无B症状、外周血乳酸脱氢酶(LDH)、结外器官受累情况、骨髓受累情况、复发距末次治疗时间、血β
2
-微球蛋白(β
2
-MG)、BCL-2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病理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
[11]
。应用靶向测序方法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
[12]
。
2. 治疗方案与疗效:BR方案(利妥昔单抗375 mg/m
2
,第0天;苯达莫司汀90 mg/m
2
,第1~2天),每28 d为一个疗程。患者完成3、6个疗程BR方案治疗后,应用PET-CT进行中期和末期评估。疗效评估标准参照2014年Lugano国际工作组标准
[13]
。28例患者中,17例完成6个疗程BR方案后接受了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3例尚未进入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阶段,8例因各种原因未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3. 随访:通过查阅患者住院或门诊病历随访及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OS时间定义为自本次疾病明确进展或复发(即BR方案治疗前FL进展或复发的时间)至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PFS时间定义为自本次疾病明确进展或复发至再次进展/复发、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
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范围)表示。采用
χ
2
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组间比较,双侧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一般资料:28例患者中男11例,女17例,中位年龄54(31~76)岁。年龄大于60岁者10例(35.8%)。有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者6例(21.4%)。Ann Arbor分期Ⅲ/Ⅳ期27例(96.4%),FILPI2高危(3~5分)7例(2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者3例(10.7%)。累及≥2个结外器官的患者5例(17.9%),骨髓受累患者18例(64.3%)。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192 U/L)患者11例(39.3%),β
2
-MG升高(>3 mg/L)患者9例(32.1%),贫血(HGB<120 g/L)患者8例(28.6%)。淋巴结直径大于6 cm的患者4例(14.3%),复发距末次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17例(60.7%),病理分级1~2级患者15例(53.6),3a级患者13例(46.4%)。BCL-2阳性患者14例(50%),POD24患者20例(71.4%)。既往接受过R-CHOP方案治疗者9例,接受过R2方案(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者19例。
2. 基因突变特征:应用靶向测序方法检测28例复发FL患者的肿瘤组织
[14]
,24例(85.7%)患者发现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发生率高:CREBBP突变20例(71.4%),KMT2D突变18例(64.3%),HIST1H1E突变5例(17.9%),EZH2突变4例(14.3%),ARID1A突变4例(14.3%),EP300突变3例(10.7%),KMT2C突变2例(7.1%)。其他突变频率大于5%的基因有:STAT6突变4例(14.3%),TNFRSF14突变4例(14.3%),CARD11突变4例(14.3%),SOCS1突变3例(10.7%),FOXO1突变2例(7.1%),CIITA突变2例(7.1%),B2M突变2例(7.1%),DTX1突变2例(7.1%)。
3. 疗效:28例患者中位接受BR方案6(3~6)个疗程,25例完成了6个疗程BR方案治疗。1例完成了3个疗程BR方案治疗,2例完成了5个疗程BR方案治疗,3例尚未完成6个疗程治疗的患者均已完成了中期评估。可评估的28例患者中,18例(64.3%)达完全代谢学缓解(CMR),10例达部分代谢学缓解(PMR),客观缓解率(ORR)为100%。对可能影响患者达到CMR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达到与未达到CMR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
表1
)。对肿瘤基因突变累及的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达到与未达到CMR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
表2
)。
表1. 影响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达到完全代谢学缓解(CMR)的临床因素分析[例(%)].
4. 生存情况:截至2021年7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2(4~24)个月,无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1年OS率为100%,1年PFS率为100%。
5. 不良反应:28例患者中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6.4%,Ⅲ级发生率14.3%,Ⅳ级发生率7.1%)、血小板下降(发生率17.9%,均为Ⅰ~Ⅱ级),贫血(发生率14.3%,均为Ⅰ~Ⅱ级),7例(25%,7/28)出现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改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恶心(46.4%)、呕吐(17.9%)、发热(3.6%)、肺部感染(3.6%)、皮疹(21.4%)。
10例患者年龄>60岁,化疗耐受性好。其中5例(50%)患者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3例(30%)出现Ⅲ/Ⅳ级中性粒细胞下降,1例(10%)发生肺部感染,对症治疗后均改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以恶心为主。血液学不良反应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与年轻患者无明显差异。
讨论
FL是较常见的小B细胞来源的NHL,指南推荐,对于FL病理1~3a级的Ⅰ~Ⅱ期患者建议采用放疗或放疗±化疗
[15]
。Ⅲ/Ⅳ期患者应用免疫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可以控制疾病,但不能治愈,复发不可避免
[16]
。
本研究纳入28例经R-CHOP/R2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病理分级1~3a级患者,应用BR方案治疗后,18例(64.3%)达CMR,10例达PMR,ORR为 100%,1年OS率和1年PFS率均为100%,疗效显著,与国外的报道类似。BRIGHT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纳入447例初治惰性NHL和套细胞性淋巴瘤(MCL)患者,进行1∶1随机分组,与R-CHOP/R-CVP方案组相比,BR方案组患者有更高ORR(97%对91%,
P
=0.010)和更高的CR率(31%对25%,
P
=0.022)
[17]
。BRIGHT研究是2009−2012年进行的,患者治疗后的缓解情况主要通过增强CT进行评估。GALLIUM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免疫化疗后的FL,PET/CT是一种比增强CT更好的疗效评估方法
[18]
。日本进行的一项评价BR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B-NHL的研究中,复发/难治性FL患者有很高的有效率,ORR为95%,CR率为80%,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
[19]
。
R-CHOP/R-CVP方案治疗时,FL的病理分级(3a级)、骨髓受累、大包块、结外器官受累(≥2个)、POD24、FLIPI2高危、BCL-2阳性等临床因素均影响治疗效果,骨髓受累、大包块等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20]
–
[21]
。本组28例复发进展的FL患者中,既往接受R-CHOP方案化疗的患者9例,R2方案化疗的患者19例,BR方案仍获得较高的CMR率,R-CHOP方案与R2方案治疗患者的CM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对于R-CHOP/R2方案治疗后进展的FL患者,即使对利妥昔单抗耐药,联合苯达莫司汀后仍可获得较高的CMR率。对可能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病理分级(3a级)、骨髓受累、大包块、结外器官受累(≥2个)、POD24、FLIPI2高危、BCL2阳性均不影响BR方案的治疗效果。
有研究提出CREBBP和EP300乙酰转移酶的失活突变是FL中最常见的遗传改变
[22]
。也有报道提出CREBBP和KMT2D突变在FL中占优势
[23]
。Sorigue等
[24]
报道,在25例复发FL患者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CREBBP、EP300、ARID1A和IRF8,EP300的突变率较既往报道高10%~15%,且ARID1A、MEF2B、EP300、FOXO1、CREBBP和CARD11突变的FL患者应用免疫化疗治疗预后差
[25]
。
本研究中28例复发进展FL应用靶向测序方法,24例(85.7%)发现基因突变。其中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包括CREBBP、KMT2D、HIST1H1E、EZH2、EP300。m7-FLIPI模型中的基因ARID1A、CARD11、FOXO1均检测到突变,未检测到MEF2B突变。应用BR方案治疗后,无论是乙酰化基因突变者还是甲基化基因发生突变者,均能获得较高的CMR率,即使存在其他通路基因突变的FL患者,也能通过BR方案治疗获得60%以上的CMR率。
不良反应方面,BRIGHT研究中BR方案组(22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白细胞减少38%、中性粒细胞减少44%、HGB下降3%、PLT下降7%、感染9%、肺炎3%、药物过敏2%、呕吐3%、高血糖<1%。BRIGHT研究报道了477例一线治疗应用BR方案的初治惰性NHL和MCL患者,第二肿瘤是应用BR方案治疗的长期生存患者需要关注的事件,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因此未观察到第二肿瘤的发生
[17]
。日本的一项研究纳入应用BR方案治疗的53例复发难治性惰性B-NHL和MCL患者,BR方案治疗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3~4级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40%,无Ⅴ级毒性
[19]
。Hess等
[26]
报道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应用西罗莫司联合BR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FL和MCL,共纳入39例(29例MCL,10例FL)患者。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罕见,高血糖3例,血管性水肿2例。9例患者出现Ⅲ~Ⅳ级感染性并发症。血液学Ⅲ~Ⅳ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2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8例,淋巴细胞减少16例,血小板减少14例。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难治FL患者应用BR方案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耐受,28例患者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和贫血。25%的患者出现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似。本组患者有10例年龄>60岁,BR方案耐受性好。其中5例患者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3例出现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发生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复发FL患者应用BR方案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CREBBP、EP300等预后不良的基因突变不影响BR方案的疗效。本研究是单中心、小样本量的病例报道,还需要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验证。
Funding Statemen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0178、82130004、8183007);上海市教委高原高峰计划(20152206、20152208)
Footnotes
作者贡献声明
赵芳: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统计分析;程莉莉:采集数据、统计分析;郑重、张慕晨:采集数据;程澍、许彭鹏: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支持性贡献;王黎、赵维莅: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