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什么是失业率

失业率: 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

在美国,失业率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在台湾,则于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计处公布。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 经济发展 。大多数资料都经过 季节性调整 。失业率被视为 落后指标

失业的分类

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可分为:

1. 摩擦性失业 (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 信息沟通 (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2. 结构性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指 市场竞争 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

3. 周期性失业 (Cyclical unemployment):因经济周期(如经济萧条)造成的失业。

工作岗位减少的原因

美国舆论经常将进口产品的增加列为工作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研究表明13%的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减少,应归因于进口,而剩下的88%则是由于自动化程度增加造成的。即机器代替了人。

同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收到资本投资增加和自动化程度增加的双重压力,因此造成的岗位减少更加严重。但是这个现象被创造出的新工作抵消了。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指 充分就业 下的失业率。

为摩擦性失业率及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们的 消费偏好 改变等等因素,社会上总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就长期而言, 景气循环 带来的失业情形常会消弭无踪,社会上只留下 自然失业 现象,"自然"的定义并不明确,没有人能明确的指出一个社会的 自然失业率 是多少,它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 而变化,以中国台湾地区而言,一般认为 自然失业率 是介于1.5%~2.5%之间。

失业率统计 [1]

登记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 之分。在国际上,通行的是 调查失业率 。目前中国官方公布的是登记失业率,而且只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方面不能反映农村的失业状况,另一方面也无法准确描述城镇真实失业情况。

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各有利弊。前者容易获取,且与 失业保障制度 相关。只有通过失业登记的失业者才能领取 失业救济金 。后者能更真实地反映失业状况。

美国失业率的统计口径

美国一般通过电话调查统计失业状况。失业率统计的口径有U1 - U6 六种,官方定义是U3,但是U4、U5有时也会在选举活动中见到。

· U3: 没有工作,但过去四周中有积极寻找工作的人群

· U4: U3 + 失望的就业者(discouraged workers),即认为现有经济环境中他们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群。

· U5: U4 + 准待业工人(marginally attached workers)有意愿且有能力工作,但没有找工作。

2022年失业率偏高事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5日举行 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 新闻发言人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16-24 岁年轻人失业率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1-5 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529 万人。5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9%,比 4 月下降 0.2 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5.5%;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6.6%,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6.2%。

尽管 就业率 有所回升,但年轻人就业承压突出。

5 月份,16-24 岁失业率录得 18.4%,较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5 月份,25-59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5.1%,较上月下降了 0.2 个百分点。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6月15日举行的国民经济发布会上解析了青年人失业率抬升的原因。同时,付凌晖还指出,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对此需要高度重视。

国家统计局:求稳心态加剧供需矛盾

凌晖表示,近期疫情冲击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青年调查失业率较高,这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冲击导致企业 生产经营 困难,吸纳 就业能力 下降;另一方面,年轻人在疫情常态化情势下,求职更倾向于比较稳定的岗位,加剧了供需矛盾,也就抬升了调查失业率。

“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 劳动力市场 ,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就业压力 。”对此,付凌晖表示,面对这种复杂局面,下一步还要落实好稳经济的各项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同时,做好 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有序衔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创造高质量岗位,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09.

本条目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1. 赛琳
  2. 管理学
  3. 渐进式延迟退休
  4. 螺旋输送机
  5. 小商品批发市场
  6. 中电建(西安)港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7. 旅游收汇率
  8. 短期投资
  9. 马自达汽车公司
  10. 批发价格
  1. 奶头乐理论
  2. 蘑菇管理定律
  3. 猴子管理法则
  4. 情绪ABC理论
  5. 垃圾人定律
  6. 100个最流行的管理词汇
  7. 破窗效应
  8. INFP
  9. SWOT分析模型
  10. 21天效应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