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1981年,由华人首富 李嘉诚 亲手创办汕头大学 1983年9月,教育部批准 汕头医学专科学校 并入汕头大学,设立 汕头大学医学院 1986年6月20日, 邓小平 北京人民大会堂 接见 李嘉诚 邓小平 指出“汕头大学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国家重点大学”, 此次会见对推动汕大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2015年4月9日,教育部批准汕头大学与 以色列理工学院 合作筹备设立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根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990.20亩,建筑面积60.62万平方米;设有文学院等13个学院,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书院;有本科专业48个, 专任教师 1294人,全日制在校生逾2万人。 [14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0年)二等奖1项(2011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8年)二等奖3项(2013年、2017年) [101] [141-143]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第三届三等奖、第五届二等奖、第六届三等奖、第七届三等奖、第八届二等奖 [74-75]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1项(截至2019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项(2017年)、二等奖2项(1986年、2021年) [126]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项(2006年) [14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0年)二等奖1项(2011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8年)二等奖3项(2013年、2017年) [101] [141-143]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第三届三等奖、第五届二等奖、第六届三等奖、第七届三等奖、第八届二等奖 [74-75]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1项(截至2019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7项(截至2019年)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50强(2019年)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8年)、创新成果奖(优秀奖2019年、二等奖2021年) [100] [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研究计划之重点项目4个 [130-1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优秀项目6个 [128] [153]

中国侨界贡献奖 创新成果奖(2010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1项(2011年)、三等奖2项(2015年、2017年) [145] [147]
[152]

加拿大盖尔德纳奖 全球健康奖1人(2021年) [151]
第十二届 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2023年) [169]
杰赛普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全国总冠军(第20届中国赛)全国亚军(第18届中国赛)全国第8强(第21届中国赛)、全球排名第32位(第63届国际赛) [82-83] [109] [171] 汕头大学校门
20世纪80年代,潮汕地区地狭人稠,工业基础薄弱,大学资源更是一片空白。为解决潮汕地区高等教育匮乏的问题, 李嘉诚 是以爱国华侨的身份返回故乡,准备着手创办汕头大学。
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
1983年秋季,汕头大学中文、法律、外语三系正式招收本科新生入学。
1983年9月,教育部批准 汕头医学专科学校 并入汕头大学,设立 汕头大学医学院
1983年10月10日,汕头大学第一期工程开建。
1984年1月1日,汕头大学举行奠基典礼, 李嘉诚 出席并剪彩,并对现场声称“要将汕大办成一流大学”。 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接见李嘉诚
1986年6月20日, 邓小平 北京人民大会堂 接见了 李嘉诚 ,并对他爱国爱乡之举表达了感谢,同时指出 “汕头大学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国家重点大学” 此次会见对推动汕大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几天后, 国家教委 在广东召开了全国八院校支援汕头大学师资的工作会议,确定对口支援汕头大学师资的院校有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 (2001年与中山大学合并)、 中山大学 和华南理工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八所高校。随后,国家教委商定对口支援汕大几十名教授、副教授、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汕头市人民政府 也相应成立支援汕大委员会,并在教育经费极度紧张情况拨付200万元人民币。 1986年9月9日,邓小平为汕头大学题写校名
1987年2月10日,为了落实 邓小平 “把汕大办得更加开放一些”指示,汕头大学成立校董会, 李嘉诚 被推举为校董会名誉主席, 吴南生 为主席, 庄世平 黄丽松 、林川、 林兴胜 为副主席,同时汕大试行 校长负责制
1991年,汕头大学被列为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院校。
1993年,成为 硕士学位 授权单位。
1996年12月,通过国家“ 211工程 ”部门预审。
1998年,成为 博士学位 授权单位。
2001年,全面启动学校综合 教育改革
2001年,启动“阳光财务”改革探索。
2001年,设置“ 基础医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启动学分制和英语提升计划改革。
2002年,全球首创“ 系统整合 ”医学教育模式改革。
2003年7月,通过“九五”“ 211工程 ”整体建设验收。
2004年10月,顺利通过“十五”“ 211工程 ”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
2005年5月,通过ISO9000/14000质量/环境一体化认证。
2006年6月,顺利通过“十五”“ 211工程 ”建设项目整体验收。
2006年,推行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探索,成为 CDIO 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唯一中国成员,引领中国 CDIO 教育改革。
2007年4月,名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优秀 行列。
2007年,推行教师年薪制改革。
2008年,教育部批准汕大成为新增开展 硕士 推免生 工作高等学校。
2008年,设立中国大陆首个住宿学院 汕头大学至诚书院 ,开展本科全程 住宿学院制 改革试点工作,汕头大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所实行“ 住宿学院制 ”的高校。
2009年,广东省将汕头大学列为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
2011年,汕大自主办学综合改革、医学教育改革项目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1年,面向2011级新生开设整合思维核心课程,探索建立汕大整合思维教学模式框架
2012年,汕头大学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
2012年,将公益课程列为全校本科生必修通识课程。
2012年,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本科专业通过 EPAS 国际认证 ,为亚洲第一家大学本科专业通过该认证。
2012年, 化学学科 临床医学学科 进入 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行列。
2012年, 教育部 李嘉诚基金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 签署协议三方共建汕头大学。
2013年,汕头大学被列入教育部“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
2013年9月29日,汕头大学与 以色列理工学院 签署共同创办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的合作备忘录。
2014年5月,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
2015年2月,商学院全部本科专业通过 EPAS 国际认证
2015年4月9日,教育部批准汕头大学与 以色列理工学院 合作筹备设立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2015年7月,“化学与材料学”、“感染性疾病研究与防治”和“绿色海洋产业技术学科群”三个学科项目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6年秋季学期,三所住宿学院(知行书院、思源书院和弘毅书院)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12月,“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成为汕头大学首个教育部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016年12月5日,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
2017年9月11日,与意大利 马尔凯理工大学 联合建立广东首家中意联合研究中心——藻类研究中心。
2017年12月,李嘉诚基金会决定未来8年再捐赠20亿港元,同时省政府除正常拨款外配套8亿元(每年1亿),支持汕大加快发展。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揭牌活动在广以北校区举行。
2018年4月23日,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8年11月4日,获批成为首家 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
2018年11月8日,位列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12月,国际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2019年1月10日,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挂牌仪式在汕头大学举行。
2019年1月22日至24日,召开第五次党代会,会议确定未来学校发展定位是“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并确立了从2019年到建校60周年前后学校发展“三步走”战略安排。
2019年5月,商学院正式获得BGA会员资格。
2019年6月, 李嘉诚基金会 助力汕头大学教育改革,全国首推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创举( 本科四年免学费 )。
2019年7月, 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 暨亚青会体育场馆项目正式启动。
2019年9月,过渡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19年12月,首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汕头大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挂牌成立。
2020年4月,公共卫生学院成立。
2020年7月, 工程学学科 首次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1%行列。
2021年11月11日,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 首次进入 ESI 全球前1%行列。
2022年5月18日, 植物学与动物学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两个学科首次进入 ESI 全球前1%行列。
2022年10月1日, 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 正式揭 牌启用。
2023年3月, 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 两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1%行列,总计有 9个学科 进入 ESI 全球前1%行列。 临床医学、工程学分别排名 ESI 全球前2.83‰、4.61‰行列
2023年6月,汕头大学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2023年3月24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收到英国商学院毕业生协会(Business Graduates Association,简称BGA,是全球商学教育三大认证体系之一)的官方贺信,祝贺汕头大学商学院正式通过BGA金牌国际认证。 [172]
2023年7月5日,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获批成为“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单位(中央财政支持项目)。 [173]
根据2023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3个学院,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
2023年汕头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院
专业(招考方向)名称
汉语言文学
英语
泰语
西班牙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物理学(创新班)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生物技术
海洋科学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智能制造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智能工程特色班)
建筑学
生物医学工程
法学
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智慧城市特色班)
行政管理(高水平运动队)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国际金融、数字金融)
工商管理(创业与创新管理)
工商管理(大数据与商务智能)
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
会计学(智能会计)
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会计)
新闻学
国际新闻与传播
广告学
网络与新媒体(网络传播)
网络与新媒体(视听传播)
艺术设计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预防医学(五年制)
临床医学(全英预备班,5+3一体化本硕连读,本科五年制)
临床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本科五年制)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本科五年制)
临床医学(五年制)
临床医学(创新班、五年制)
临床医学(订单定向,五年制)
口腔医学(五年制)
药学(四年制)
药学(分析检验班)
护理学(四年制)
护理学(助产特色班)
眼视光医学(五年制)
生物医学科学
精神医学(五年制)
资料来源: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 专任教师 1294人 、外聘教师350人;专任教师中,“ 双师型 ”教师8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74%;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5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6.1%;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90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77%;有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6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5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 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教学团队
全国优秀教师: 李恩民 崔岩
省部级教学团队: 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教学团队、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团队、临床技能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基础-临床”课程深度整合教学团队、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医学统计学教学团队
省级试点学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 学科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 国家重点学科 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1个,优势重点学科5个,特色重点学科2个);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共 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1-2] [37-38]
2023年6月13日,教育部公布公示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汕头大学新增8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其中,线下一流课程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截至2023年6月,学校累计已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48门,涉及五类课程,覆盖文、理、医、工各个学科。 [162]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数学、生物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
2022年汕头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科门类
学科名称
授权点类别
理学
数学
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
一级学科
生物学
一级学科
工学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
医学
基础医学
一级学科
药理学
二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
资料来源: 注: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
2021年汕头大学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科门类
学科名称
授权点类别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级学科
教育学
教育学
一级学科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
新闻传播学
一级学科
理学
数学
一级学科
化学
一级学科
生物学
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
一级学科
工学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一级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二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二级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级学科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
应用化学
二级学科
工业催化
二级学科
医学
基础医学
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一级学科
药学
一级学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
艺术学
设计学
一级学科
资料来源: 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
2020年汕头大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1
法律硕士
2
教育硕士
3
翻译硕士
4
新闻与传播硕士
5
电子信息
6
机械
7
材料与化工
8
资源与环境
9
土木水利
10
生物与医药
11
临床医学硕士
12
公共卫生硕士
13
护理硕士
14
药学硕士
15
工商管理硕士
16
公共管理硕士
17
艺术硕士
资料来源:
2020年汕头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重点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临床医学
化学
海洋科学
数学
广东省
重点学科
攀峰重点学科
基础数学
优势重点学科
化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特色重点学科
海洋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理学
资料来源:

汕头大学 教学建设

汕头大学全球首创“ 系统整合 ”医学教育改革(2002年)。在推行国际基准 学分制 住宿学院制 改革(2008年), CDIO 工程教育改革(2006年)和 OBE教育理念 、深化户外素质拓展、开展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深化书院学院“双院”协同等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 李岚清 同志高度评价为“ 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 [53-54]
  • 质量工程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8个,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7个,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新闻采写基础、微观经济学、走向海洋——海洋国土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宣教行动、微观经济学、基于虚拟病例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一体化训练系统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病理学(双语)(升级)、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升级)
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基于虚拟病例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一体化训练系统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 临场基本技能、病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影像学 [16-17]
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病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18-19]
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汕头大学-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伟易达(东莞)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产品设计、行政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
广东省名牌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护理学
广东省重点专业: 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护理学、新闻学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医学分子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病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汕头大学荣获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1次,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7次。 [68-70]
汕头大学获国家级和省级的教学成果奖项目一览表
成果名称
级别
第一完成人
获得时间
应用卫星远程等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省级一等奖
徐小虎
第四届(2001)
以问题为中心的和谐开放式CPC病理教学法研究
省级二等奖
苏敏
第四届(2001)
创新医学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国家二等奖
省级一等奖
李玉光
第五届(2005)
创建新型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
省级二等奖
黄东阳
第五届(2005)
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临床医学本科新型课程体系
国家二等奖
省级一等奖
顾江
第六届(2009)
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省级一等奖
苏敏
第六届(2009)
创新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之径全面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省级二等奖
许杰州
第六届(2009)
以奉献服务为导向的浸入式医学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级二等奖
陈茂怀
第七届(2014)
国际化视野下卓越医生培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国家一等奖
省级一等奖
杨棉华
第七届(2014)
中国CDIO工程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推广
国家二等奖
包能胜
第七届(2014)
医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创新——以HEART为核心的医学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省级一等奖
边军辉
第八届(2017)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精品教育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省级一等奖
郑少燕
第八届(2017)
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HEART培养模式的探索
国家二等奖
陈茂怀
第八届(2018)
《高校整合思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二等奖
林丹明
第八届(2018)
聚焦ASK的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省级一等奖
郑少燕
第九届(2019)
医优生科研创新能力先期培养“3+x”多维度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省级一等奖
李恩民
第九届(2019)
资料来源: [68-70]
  • 学生成绩
2016年9月14日,第14届“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 ”评奖结果揭晓,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生取得佳绩。共有7件平面广告作品获奖,其中优秀奖4项,佳作奖3项。指导老师徐少林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121]
第14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的汕大获奖名单
作品类别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奖项
平面广告
感冒快客,“粒”享快乐
江伟锐(14新闻学)
李志育(14广播电视学)
优秀奖
那几天,放肆睡
吴夏君
林佳蓉
李淮(14广告学)
优秀奖
玩转RIO Color
李泉斌
罗泳茵(14广告学)
优秀奖
加载已被终止
何凤怡(14广播电视学)
优秀奖
让你的想法更有价值
卢晓君(13新闻学)
佳作奖
辣是我的青春
叶璇(14广告学)
佳作奖
我的快乐 我来创
陈苗(15新闻传播学类)
佳作奖
2017年7月7日,由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 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广播电视台、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七届“视友杯”中国高校电视奖颁奖典礼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技馆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代表们参加。 由汕头大学广播电视台选送的《汕头大学招生宣传片》、《“智服”乡村花更美 我校双创新探索》、《妈妈》三部作品分别荣获形象类、新闻类和纪录片类一等奖。汕大广播电视台电视台积极参与中国高校电视协会的活动,成绩显著,获评“中国高校电视工作先进单位”,余珊燕同志荣获“中国高校电视工作先进个人”,袁翼伦、黎琪欣两位同学荣获“中国高校电视工作优秀学生记者”。 [124]
2018年1月18日,汕头大学四名女生组成的“ 功夫茶茶 ”划艇队伍成功划渡大西洋,并一举打破四项世界纪录。
2019年7月11日,2017级广播电视学吴斯瑶、陈嘉琪、曹梓沁三名同学主创的纪录片《魔方童年》(指导老师:张明)荣获第九届“视友杯” 中国高校电视奖 专题类一等奖。 [123]
2019年11月18日-23日,第17届“ 贸仲杯 ”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英文)辩论赛在北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举行,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继续保持在此项赛事中的传统优势,在全国64所顶尖法学院校代表队的激烈竞争中位列第10位,斩获全国二等奖。同时,2016法学班李松林同学荣获循环赛“最佳辩手”称号,2017级涉外法务特色班吴熠玲同学获得“团队突出贡献”奖。 [110]
2020年3月17日,杰赛普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中国赛区比赛中,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在全国56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以第2名的优异成绩,斩获全国一等奖。因受到全球性疫情影响,此次比赛中国赛区和国际总决赛的主办方决定以各队伍提交的书面诉状(Memorial)部分为评分依据确定此次比赛的优胜队伍,取消口头辩论部分。经组委会专家的盲审评定,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综合得分名列第二。 [109]
2020年9月15日,第12届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简称大广赛)全国总评选获奖名单出炉,由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专业学生王凯雪、李雪菁和梁靖雯制作的策划案《三省哲学馆》首获全国赛区策划案类二等奖。 [120]
2020年10月16日至11月24日,在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FDI Moot)全球赛中,汕大法学院代表队发挥出色,在参赛的中国大陆高校中总分排名第5,所提交的“被申请人答辩书”(Memorandum for Respondent)在评比中获得全球第5名、大陆高校第1名的好成绩。在线上全球赛中,本院队伍先后与 新加坡国立大学 、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比格德里学院、 韩国延世大学 交锋,最终总分在全球参赛高校队伍排名第54、在中国大陆高校队伍中排名第5(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并超过国内一众名校如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赛队),所提交的“被申请人答辩状”(Memorandum for Respondent)排名全球赛队第5,在大陆高校排名第1。 [108]
2021年2月2日至4日,由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举办、贸仲香港仲裁中心承办的第十三届法兰克福投资仲裁模拟仲裁庭中国赛区预选赛暨第二届“ 贸仲杯 ”国际投资仲裁赛中,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斩获团体一等奖、循环赛最佳辩手等荣誉。 [107] 汕大法学院荣获第二届“贸仲杯”全国一等奖
2021年7月20日,由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 高校电视委员会主办的“2021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揭晓评选结果,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的同学获得纪录片类一等奖和专题类三等奖。在全国100所高校报送的1008部影视作品中,汕大18级广播电视学郑玉洁、陈铭茗、田佳、陈浩然拍摄的《徽墨》脱颖而出,荣获纪录片类一等奖(指导老师张明,监制杜式敏);19级广播电视学谢琰琳、邱子萱、刘宇浩、邹德标制作的《十一合村:用庭院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荣获专题类三等奖(指导老师张明,监制杜式敏)。 [125]
2021年9月15日,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 2021春季征集活动落下帷幕,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子斩获2项全国金奖、1项企业奖。2020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何菁慧、杨璐嫚、吴云梅、任薇、林其桦创作的策划类作品《借“花”献“佛”》荣获营销策划类金奖。2018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萧雪菲、冯月琳、郑佳玲、曹鸿源、刘诗华创作的视频类作品《两代人的共同选择》荣获视频(微电影)类全国金奖、快克创意实战二等奖。 [118]
2021年10月21日至24日,第十七届 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 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来自100所高校的319位主席及代表共同在线上参与了本次大会。 汕头大学法学院 2018级行政管理专业的赵嘉琪、2020级法学专业邱若涵和涂雪彦三名同学参与本次大会,最终,赵嘉琪同学获得UNESCO会场的优秀代表团奖项,邱若涵同学获得MPC会场的优秀报道奖项。 [106]
2021年11月29日-12月3日,第十九届“ 贸仲杯 ”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英文)辩论赛在线上举行,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在与全国75所顶尖法学院校代表队激烈的角逐中,与 中国政法大学 清华大学 等代表队一同荣获全国三等奖,2019级法学班张晓丹获得“团队突出贡献”奖。 [105]
12月8日,由 中国日报 举办的“2022年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苏磊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魏志峰获“最佳文化艺术新闻报道”冠军。 [117] 汕大新闻学子获2022大学新闻奖最佳文化艺术新闻报道冠军
2022年3月4日至8日,中国第二十届“杰赛普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于线上举行,比赛采用全英文进行,北大、清华、人大等顶尖高校法学院的56支赛队参加本届比赛。由 汕头大学法学院 本科生组成的汕头大学代表队获全国总冠军及团体一等奖。在单项奖的评审中,获被申请方书状(Best Memorial of Respondent)第一名、上场选手肖铭杰获最佳辩手奖(Best Oralist)。 汕大在杰赛普中国赛区荣获全国总冠军
2022年3月25日至4月10日,第63届“杰赛普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国际赛在线举行。汕头大学代表队以全国总冠军的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轮比赛,与 哈佛大学 牛津大学 等160余所世界名校同场竞技,最终以总成绩6胜2负的成绩止步于32强(全球排名第32位),并且获得AlonaE. Evans最佳综合书状奖(全球前20名)。 杰赛普法学竞赛的汕大团队合影
2022年7月8日至8月28日,第二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比赛采用全英文进行,共计55所高校和78支队伍报名参赛。 汕头大学法学院 派出两支队伍参加了本届比赛,两队凭借书状环节的出色发挥,均从78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晋级16强正赛,与主办方复旦大学成为唯二的同时有两支队伍晋级16强正赛的高校。最终,汕大一队荣获最佳申请书奖、最佳申请人方memo文书奖、最佳被申请人方memo文书奖,汕大二队荣获最佳申请人方memo文书奖,一共4个奖项,为获奖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 [104]
2022年9月6日,第14届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公布全国总评审获奖名单。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师生在本次大赛中表现优异,作品获国家级优秀奖1件,省级一等奖6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7件。 [119]
第14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汕大获奖名单
作品类别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奖项
平面广告
感冒快客,“粒”享快乐
江伟锐(14新闻学)
李志育(14广播电视学)
优秀奖
那几天,放肆睡
吴夏君、林佳蓉、李淮
(14广告学)
优秀奖
玩转RIO Color
李泉斌,罗泳茵(14广告学)
优秀奖
加载已被终止
何凤怡(14广播电视学)
优秀奖
让你的想法更有价值
卢晓君(13新闻学)
佳作奖
辣是我的青春
叶璇(14广告学)
佳作奖
我的快乐 我来创
陈苗(15新闻传播学类)
佳作奖
2022年9月6日,第十四届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公布全国总评审获奖名单,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师生表现优异,1件作品获国家级优秀奖,6件作品获省级一等奖、2件作品获二等奖、7件作品获三等奖。 [122]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汕大获奖名单
2023年2月17日至2月21日,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举行。在数学系的大力支持下,数学系建模教练组选拔优秀的队伍参加此次竞赛。汕头大学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由麦旭鹏、张文秀、刘文龙、郑佳文、张定锋、王少爱等6位同学组成的2个代表队荣获 特等提名奖(Finalist) ,由徐迎轩、巴蕾、吴防汛、章学榕、王自飞、区浩燊、王升楷、邓锦荣、游吉聪、卢雨彤、蓝草、梁迅业、郑孝洲、代青草、张伟等15位同学组成的5个代表队 荣获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 ,另外还有30个代表队获得 成功参赛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 [129]
2023年2月24日至3月1日,第二十一届 “杰赛普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在线上举行,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继2022年在这项被誉为国际法学界“奥林匹克竞赛”的顶级赛事中一举夺得全国总冠军后,2023年接续传统,以全新的队伍重新出发,在包括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在内的国内57所顶尖法学院校代表队的激烈竞争中,成功跻身全国八强,荣获全国一等奖,将于4月份代表中国赛队出征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六十四届 “杰赛普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 国际总决赛。在本届杰赛普国内赛单项奖的评审中, 汕头大学法学院 代表队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原告方最佳书状奖(Best Memorial of Applicant)。 [171]
2023年7月3日,2023年第十四届“ 蓝桥杯 ”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成绩公布, 汕头大学工学院 学子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 汕头大学工学院 计算机系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了本届总决赛软件类赛项。姚秀耿、吴锦坤、方松杰获得全国一等奖;陈子冲、林澈、潘锦华、潘启华、吴海彬、姚罗然、陈欣欣、杨亦龙获得全国二等奖;王逸轩、李炎喜、张宇震、张俊贤、胡毅薇、莫泽豪、冯毅庆、张春、刘骥慷获得全国三等奖;许梓炯、李伟鸿、张灿杰、罗京鹏、吴奕润、陈锴获得全国优秀奖。本届“ 蓝桥杯 ”大赛中,工学院首次组织学生参加电子类赛项。在工学院电子系林艺文老师的指导下,付登滢、肖棉鑫、蔡史可三位同学在省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省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并最终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156] 十四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汕头大学代表队合影
2023年7月5日,由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主办的第二十五届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全国总决赛成绩揭晓, 汕头大学工学院 机械系学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2项。工学院机械系王奉涛和吴嘉俊老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Simuro足球”“iLoboke足球”和“Aelos人型标准平台”等多个项目。历经省赛和全国总决赛,罗鸿杰、苏锦涛组成的“双人成行”队与陈泽伟、谢添浩、耿雨组成的“头大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郑梓宏、张飞、郑泽鸿组成的“菜鸟实锤队”获得了省三等奖。汕头大学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王奉涛和吴嘉俊老师均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155]

汕头大学 社会评价

2015年,汕头大学首次进入2016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列601-800位,是广东三所进入该排行榜的高校之一。
2016年,汕头大学被 QS世界大学排名 星级评定为四星级大学,其中,教学水平、就业能力、校园设施、包容力四个单项评定为五星(最高级)。
2017年4月,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THE )发布了“2017年 THE 全球年轻大学排名”,汕头大学首次入榜,排名全球第151-200位。
2017年10月16日, QS 发布2018年 QS亚洲大学排名 (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18),汕头大学首次上榜,列281-290位,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64名。 [137]
2017年10月24日,USNews发布2018年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汕头大学在136所入榜的中国内地高校中位列第94名,世界排名第1055位。 [138]
2017年11月22日, QS 发布2018年 QS金砖大学排名 ,汕头大学首次上榜,列第201-250位。 [136]
2019年9月, 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 )发布2020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汕头大学位列全球801-1000位,在上榜的81所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并列第43位,这是本校自2016年首次进入该榜单以来的第五次上榜。 [139]
2023年6月1日, 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 )发布了2023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 ,本次排名共对来自115个国家/地区的1705所大学进行了评估。中国大陆共有12所高校上榜,其中有7所高校进入总排名,4所进入世界前600名,汕头大学位列世界大学前600名。 [174]

汕头大学 科研平台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4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粤港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乳腺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12-13]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免疫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潮汕沿海地区高发肿瘤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
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 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心脏病学重点实验室等
广东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内容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近海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软包装印刷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营养饲料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轻工装备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水产生态养殖与水产品加工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智能医学超声诊断系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软包装印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内容版权管理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 潮汕食管癌剑桥合作研究平台、发育毒理学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汕头大学医学院-曼尼托巴大学医学院生物精神病学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
1986年, 麦结华 以“微分动力系统的若干研究”荣获 国家教委 颁布的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126]
2002年,第三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正式揭晓,汕大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陈贤茂 吴奕锜 等人集体撰写的四卷本共计200万字的《海外华文文学史》,荣获三等奖。
2008年,在“2008中国高校 Nature & Science 论文排行榜”中,列全国第8名。
2010年1月25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的教授团队 管轶 李康生 王嘉 的科研项目《禽类甲型流感病毒的发生、演变及传播规律研究》荣 获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号2009-046。 [140-141]
2010年,在“2010中国高校 Nature & Science 论文排行榜”中,列全国第9名,为广东省唯一入榜高校。
2010年8月24日, 汕头大学工学院 陈严 教授 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风力机全系统载荷分析及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获得“ 中国侨界贡献奖 ”创新成果奖。
2010年11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岳芬教授 的科研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危机报道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9万元。 [128]
2011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范东升 教授 的科研项目《新媒体生态环境演变下的传媒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成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获批总立项经费15万元。 [128]
2012年,在“2012中国高校 Nature & Science 论文排行榜”中,汕大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全国最高。
2012年6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魏永征 教授 的科研项目《中国大众媒介法体系化研究》成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获批总立项经费15万元。 [128]
2013年4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六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评选结果, 汕头大学商学院 林丹明 教授 等人撰写的论文《Does Knowledge Management Mat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China?》获得三等奖,为汕大论文类成果首次获得该奖项。
2013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范东升 教授 的科研项目《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成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科研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5万元。 [128]
2014年1月29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的教授团队 霍霞 徐锡金 吴库生 刘俊晓 郑良楷 郭勇勇 张庆英 彭琳 丘波 张浴玲 李伟秋 在2013年的科研项目《电子垃圾拆解区化学污染物暴露的发育毒理学研究与健康风险评估》荣获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号2013-297。 [140] [143]
2014年12月, Nature 官方网站公布“中国 Nature Science 杂志TOP研究机构”,汕大位列第18位,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榜单高校。
2015年7月25日,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常务副院长 张铭志 教授 荣获“ 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 ”管理科研创新奖。该奖是我国第一个女医务工作者的终身荣誉科学奖, 2008年由 中国女医师协会 创立。经 科技部 批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准予登记并颁发证书。旨在奖励在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女医务工作者,激励更多的女性在医学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推动医学科研、临床和管理事业的发展。 [144]
2015年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颁发第七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的决定”,汕大两项成果获得三等奖,分别为 汕头大学法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马凤岐教授 的著作《变革时代大学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和 王伟廉 马凤岐 陈小红 三位教授的论文《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
2015年12月21日,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的教授团队 张铭志 黄育强 黄楚开 张日平 邱坤良 王振茂 杜雅莉 陆雪辉 吴佳思 谢哲响 Congdon.N 林顺潮 彭智培 的科研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层眼保健体系构建与研究》荣获2015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证书号201503217U0101。 [140] [145]
2016年,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陈浩宇教授 ,由于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眼科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站上亚太眼科学会年度大会的舞台,荣获亚太眼科学会(APAO)颁布的“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 [146]
2016年4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方兴东 教授 的科研项目《G20互联网国别发展报告》获批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00万元;5月,科研项目成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20万元。 [128]
2016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范东升 教授 的科研项目《国际网络社会组织发展与实践研究》成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络社会工作局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15万元。 [128]
2016年8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毛良斌 教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络社会工作局委托的科研项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委托项目201603》,获批总立项经费8.8万元。 [128]
2016年9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方兴东 教授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委托的科研项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委托项目201601》,获批总立项经费35万元。 [128]
2016年9月22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顾江 教授 的科研项目《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荣获获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首届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证书号2016-HX-J-020。 [140]
2016年10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赖明明教授 的科研项目《网络统战工作研究》成为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金额10万元。 [128]
2017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黎勇教授 的科研项目《社交媒体舆情反转与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8万元。 [128]
2018年1月22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的教授团队 吴仁华 许崇涛 沈智威 戴卓智 林艳 关计添 曹震 杨忠现 的科研项目《基于化学交换饱和传递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频谱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荣获 中华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证书号201703198U0201。 [147]
2018年2月27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作为主要完成单位, 唐世杰 教授和李海红教授 的项目《皮肤软组织整形修复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荣获教育部2017年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二等奖,证书编号2017-252。 [127]
2018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翔老师 的科研项目《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策略研究》成为中央其他部门社科研究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5万元。
2018年,学校新获批科研项目554项,立项经费额1.4128亿元(不含自筹科研经费);发表的多篇文章获得关注:食管癌分子病理课题组 谢剑君博士 与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Koeffler教授 实验室合作,“超级增强子与食管癌”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消化领域顶级期刊 Gastroenterology 杂志和 GUT 杂志;汕头大学与浙江大学等共同完成的“全断面硬岩掘进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授予2018年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第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发表于2017年第8期《世界经济》上的论文“渐进式转型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监管——理论框架和中国实践”,该论文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21]
2018年2月,教育部发布2017年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授奖项目名单,汕头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基于精准快选的龙须菜良种培育与产业化推广”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汕头大学作为成果第二完成单位,由 汕头大学理学院 海洋生物研究所 陈伟洲教授 课题组长期开展龙须菜新品种的海区栽培特性测试、高产栽培示范和推广工作。参与选育的国家水产新品种龙须菜“2007”经生产实践证明,对较高温度有耐受性,适于南方海区栽培生产,且具有生产速率快、琼胶质量好含量高等优点。 [101]
2018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翔老师 的科研项目《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策略研究》成为中央其他部门社科研究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金额5万元。 [128]
2018年9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翔老师 的科研项目《网络空间语境下“一带一路”跨文化分众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成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获批总立项经费20万元。 [128]
2019年1月6日,第十二届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汕头大学理学院 海洋生物研究所 马洪雨 教授 喜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十年来, 马洪雨 教授 坚持以海洋经济蟹类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前沿科学理论探究和关键产业技术研发,坚持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102]
2019年,学校新获批科研项目543项,立项经费额1.47亿元(不含自筹科研经费);获2019年度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1项,第六届广东专利奖优秀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2019年7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黎勇 教授 的科研项目《媒体融合的难点与可行路径研究》成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获批总立项经费20万元。 [128]
2019年11月2日,根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网站公布, 汕头大学理学院 物理系 杨玮枫教授 申报的 “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在新型光场调控阿秒物理中的应用”获得2019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类型为培育项目,项目资助直接经费80万元,项目执行期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据悉,此次“新型光场调控物理及应用”重大研究计划全国仅资助培育项目19项。 [131]
2019年12月30日上午,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颁奖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 华贵栉孔扇贝 ”“南澳金贝”新品种的培育及养殖推广”项目喜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是汕大 郑怀平 教授 带领团队培育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采用高校研发-合作企业应用-水产技术部门推广及带动周边养殖企业/合作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南澳金贝”新品种在中国南方海域得到广泛养殖,年养殖面积超过5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逾万个,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99-100]
2020年,学校医学院组建20支科研团队开展新冠肺炎科学研究,获得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应急专项1项(资助金额100万元)、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技术和产品5项、广东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专项项目7项、汕头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项4项。
2020年5月30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张铭志 教授 凭借多年来在眼科医疗科技领域的辛勤耕耘,建立可复制、可持续的创新性的精准防盲扶贫扶持发展模式,荣获 全国创新争先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该奖是仅次于 国家最高科技奖 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每三年评定一次,旨在评选出对科技创新作出卓越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 [150]
2020年9月6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的教授团队 张述耀 张灏 石刚刚 许城城 张秋珍 的科研项目《食管癌化疗敏感性标志物和诊疗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荣获第十五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48]
2020年11月5日,根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网站公布, 汕头大学理学院 生物系 王慧 副教授 申报的“多糖介导的甲藻—黄杆菌特异性共生及其驱动的碳转化过程研究”获得2020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类型为培育项目,项目直接经费81万元,执行期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据悉,此次“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全国仅资助20项。此外,王慧副教授2020年申报的“玫瑰杆菌类群细菌Ruegeria sp. PrR005降解芘的新机制研究”也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资助。 [130]
2020年11月17日,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郑怀平 教授 出席“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技成果“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新品种的培育及养殖推广”喜获首届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34]
2020年12月10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 陈浩宇教授 的科研项目《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及其临床诊断应用》荣获第十届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发明奖一等奖。 [149]
2020年12月2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第八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奖励的决定”, 汕头大学文学院 彭剑娥 教授 的著作《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the Chinese EFL University Classro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获得二等奖,这是汕大首次以英文出版著作获得该奖项。
2021年4月7日, 加拿大盖尔德纳奖 (Gairdner)官网发布消息,香港大学讲座教授、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管轶 教授 荣获2021年度 加拿大盖尔德纳奖 全球卫生奖,获奖理由是他 “深入了解亚洲各地新发传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流感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暴发源头和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151]
2021年, 汕头大学理学院 杜虹 教授 的科研项目“养殖海域大型海藻栽培生态过程和机理与资源利用”,荣获教育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21年8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丁智擘教授 的科研项目《5G时代交互影像赋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批总立项经费8万元。 [128]
2021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名单, 汕头大学理学院 海洋科学研究院 张书文 教授 主持申报的“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之重点支持项目“黑潮急流锋面过程及其对物质输运的调控机制研究”获得立项,直接资助经费为210万,执行期限为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
2021年12月20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青年教师 刘久兵博士 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的最新研究成果《On three perspectives for deriving three-way decision with linguistic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被国际权威期刊 《Information Sciences》 (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IF:6.795)接收。该研究得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编号:6210613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20A151511043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GD20YGL13)、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编号:2019WQNCX027)和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STF19025)等资助。 [116]
2021年12月23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教师 李柏勋 教授 第一作者 )与美国休斯顿大学 李猛教授 , 长江商学院 梁超博士 合作的论文《Cry-Wolf Syndrome in Recommendation》被国际顶级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POM)接受。这是本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第一篇UT Dallas论文,标志着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进展。 [115]
2022年2月18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周军杰副教授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交叉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分别被商科国际顶级期刊MIS Quarterly(UTD24期刊)、顶级商业评论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接受。以上成果均以周军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均以汕大为第一完成单位。 [114]
2022年3月,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公布了2021年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的表彰决定, 汕头大学理学院 海洋学科 马洪雨 教授 李升康教授 联合中国国内4家单位(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青岛中科海水处理有限公司、饶平县西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饶平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共同申报的科技成果“青蟹优良性状遗传解析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获得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6月22日,2021全球渔业学高产作者及高质量论文排名公布,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李升康教授 马洪雨 教授 郑怀平 教授 入选全球渔业学Top100高产作者榜单,分别排在并列第24、53和77位。本期排名数据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016-2020年的SCI和SSCI论文数据,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论文涵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渔业学、海洋和淡水生物学分类内容与农业的交集,包括鱼类以及其他水产动物的疾病和养殖等。 [135]
2022年9月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公布了2022年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 汕头大学理学院 数学系 李健教授 申报的“拓扑动力系统与遍历论”项目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133]
2022年9月1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 汕头大学商学院 喜获4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立项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 梁强 李柏勋 两位老师获面上项目立项, 邹立凯 张诚 两位老师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113]
2022年10月23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青年教师 李海燕博士 第一作者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Salih Zeki Ozdemir副教授和Peter A. Heslin教授合作的论文《Merely Folklore? The Role of a Growth Mindset in the Taking and Timing of Entrepreneurial Actions》在国际顶级期刊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在线发表,丰富了 汕头大学商学院 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系。 [112]
2022年11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公布了2022年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评审结果, 汕头大学理学院 章跃陵 教授 主持的“对虾血蓝蛋白调控肝胰腺菌群稳态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防控AHPND中的应用”项目获得立项,批准经费255万元。 [132]
2022年12月05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教师 林泉教授 通讯作者 的身份与美国West Texas A&M University的Andrew Li教授,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Zhiqing E. Zhou教授和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的Ping Tyra Shao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The father's and the mother's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and their work-to-family conflict perceived by the adolescent: Dyadic and triadic analyses》被国际管理学顶级期刊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接受并在线发表,丰富了商学院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系。 [111]
2023年2月1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项目结项情况,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的35项优秀项目中,汕头大学有2个项目:“马来西亚槟城华人义山碑铭整理与研究”( 陈景熙 教授) 、“史料发掘与整合视野下向培良的重新研究与年谱编撰”( 李斌教授 )。这是 汕头大学文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结项评估中取得的历史性重大突破。 [153]
2023年3月14日,由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主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指导的第十二届 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童医院与 深圳市儿童医院 合作共同完成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转化基础研究”项目获此殊荣,研究团队由 马廉 王鸿武 赖秀蓝 陈福宜 谢丽春 杨汉华 林丽敏 倪萍 唐秋灵 黄鹏 王爱红 邱晓燕 马桂霞 崔冰琳 邱学荣等 成员组成。深圳市儿童医院 马廉教授 、汕大医学院附二院儿童医院 王鸿武副院长 等代表团队参加颁奖仪式并领奖。 [169]
2023年3月,国际著名期刊《Catena》在线发表 汕头大学理学院 海洋地质团队利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算法以定量识别三角洲沉积物物源的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成果:“A novel machine learning fingerprinting method using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provenance detection in delta sediments。” [168]
2023年3月24日, 汕头大学理学院 微生物研究平台 李伟教授 团队在中国陆架海真菌生态功能及适应性认知上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Meta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arcoding reveal spatiotemporal shifts in fung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activities in Chinese coastal waters”为题发表在国际生态学领域旗舰期刊《Molecular Ecology》上。这是继2018年、2021年之后,李伟教授团队在该期刊发表的第三篇有关海洋真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论文。 [170]
2023年4月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 爱思唯尔 Elsevier )正式发布 “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来自全国504所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5216位学者入选。汕头大学有8名教师入选榜单,较上一年增加2名,分别为: 王泉 (土木工程)、 沈水龙 (土木工程)、 吕源 (工商管理)、 顾江 (基础医学)、 彭剑娥 (外国语言文学)、 方帆 (外国语言文学)、 顾巍 (生物学)、 宋正国 (农业资源与环境)。 [167]
2023年4月11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童医院呼吸、感染专业团队 林创兴主任 课题组联合医院内分泌科 朱志宏副主任医师 团队等,在美国微生物学会著名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在线发表题为“A Rapi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Diagnostic Platform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Using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的论文。附二院林创兴主任医师、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曾咏梅、朱志宏副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166]
2023年4月23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公布了“乳腺微创介入建设中心”遴选结果,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甲乳疝外科成功入选,标志着附二院乳腺微创介入技术和医疗配套设施得到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的认可,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165]
2023年5月8日, 汕头大学理学院 王慧 教授 团队在国际生物学权威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Tree Visualization By One Table (tvBOT): a web application for visualizing, modifying and annotating phylogenetic trees”的论文。该论文介绍了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一个用户友好、高效地在线应用生物学工具——tvBOT,用于可视化、修改和注释系统发育树。 [164]
2023年5月9日, 国际牙医师学院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Dentists, ICD)中国区2022-2023年学术会暨院士授予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 汕头大学医学院 口腔门诊部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辛蔚妮主任医师 受邀出席,并被授予“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称号。国际牙医师学院(ICD)成立于1927年,是国际三大牙科组织之一,是世界牙科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机构,是由国际顶尖牙医组成的组织。 [163]
2023年6月21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主任 曾跃斌博士 的念珠菌感染与耐药课题组在美国微生物学会著名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在线发表题为“Six-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ies of candidiasis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South China”的临床研究论文,附二院皮肤科博士后Hazrat Bilal博士和梅州市东山医院皮肤性病科张东兴主任医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附二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 曾跃斌博士 是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 [159]
2023年6月29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一区顺利通过 中国抗癌协会 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评审,被授予首批“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称号。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一区致力于提升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的规范化治疗水平,加强抗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此次授牌充分体现了内科一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规范、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158]
2023年6月29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麻醉一科 郑镇伟博士 第一作者 在欧洲著名的影像学期刊《European Radiology》发表题为“Effectiveness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 for the hyomental distance and distance from skin to epiglottis in predicting difficult laryngoscopy in children”的论文。该研究是医学院附二院麻醉一科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的联合研究项目,医院麻醉一科杜瑞明主任、陈露主治医师、研究生吴庆达等共同参与该项研究。国际著名气道管理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马武华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161]
2023年7月3日,由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和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高峰论坛于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隆重开幕,主办方为16家临床研究与转化基地举行授牌仪式。经过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的严格挑选,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成为首批临床研究与转化基地之一,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医学研究中心 许建坤教授 应邀出席开幕和授牌仪式。 [157]
2023年7月6日,代表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 2022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 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 ”正式发布。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排名中, 汕头大学医学院 附属医院共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0名,其中 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 位列五年总科技量值第95位; 第二附属医院“烧伤外科学” 位列第35位(五年总科技量值第33位)、 “整形外科学” 位列五年总科技量值第80位; 附属肿瘤医院“口腔医学” 位列第62位(五年总科技量值第66位),广东省排名第7位,为粤东地区唯一上榜的口腔学科;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眼科学” 位列第17位(五年总科技量值第21位),继续在全国眼科领域保持于第一方阵。 [154] 2022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
2023年7月11日, 汕头大学商学院 郭功星副教授 (通讯作者)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I disdain the company of flatterers! How and when observed ingratiation predicts employees’ ostracism toward their ingratiating colleagues”(中文意译:“马屁精,请你远离我”观察到的职场逢迎如何影响员工对同事的排斥)被国际权威期刊《Human Relations》接受并在线发表(Online First)。该论文的合作者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程豹副教授、田建博士,厦门大学的孔雨柔博士。 [160]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图书178.98万册,电子图书333.78万册, 各类文献累积总量143万册/件;拥有CNKI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lsevier SDOL、Wiley-Blackwell、IEL、ACS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34个;潮汕特藏资源有图书24859册,潮汕地方报刊292种,侨批原件38388件,民间契约6914件,潮剧音像资料3801张(胶木老唱片599张),潮州歌册210余部,1029余册;自主建设了“侨批全文数据库”、“潮学电子图书全文库”、“潮学论文全文数据库”、“潮汕报纸网上全文资源库”等13个数据库。 汕头大学大礼堂
  • 学术期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汕头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例报告、技术方法、综述等栏目,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论文。
癌变·畸变·突变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设有“专家述评”、“论著”、“肿瘤防治”、“检测研究”、“相关医学基础与临床”、“技术与方法”及“综述”等栏目;1997年被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由《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1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CEPS)、《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11家中国国内数据库与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3家学术文摘期刊收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设有学术热点与前沿、学术批评与争鸣、海外华人研究、泛韩江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台港澳学人论坛、管理学、经济学等栏目;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面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6年被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年被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系广东省高教厅主管、汕头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季刊);其办刊宗旨主要是及时地反映该校师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教学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教学的发展;该刊也适量发表校外较高质量稿件。该刊被多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
华文文学 》由汕头大学主办,主要发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CSSCI(2014-2015)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版)。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爱尔兰 法国 日本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德国 等26个国家和地区100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邀请众多中国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设计者:(集体设计: 吴南生 、林川、 林墉 等)
设计时间:1981年
含义:校徽标志为一本打开的书,下为澎湃之水,象征汕头大学是建立在海滨邹鲁的高等学府。凤凰腾飞,金凤似火( 金凤花 是汕头市的市花),蕴含着人们的良好祝愿,寄托着潮汕仁人志士的百年梦想和李嘉诚先生爱国爱乡的宽广情怀,预示汕头大学不断发展,前程似锦。
学校中文名称为 叶剑英 元帅题写,用者不可再做修改。英文名称标准字体由Rotis Semi Serif Bold经修饰而成,全大写组成,字距不可改变。
职务
姓名
党委副书记、校长
执行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 资料来源:

汕头大学 桑浦山校区

汕大,每个建筑背后都有一位大师。汕头大学位于桑浦山下,建筑风格优雅。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建委主任的 谷牧 同志称汕头大学为“ 中国高校建筑艺术之花 ”,对汕头大学的校园建筑给予高度评价。 [76-77]
  • 大学校门
汕头大学校门和真理钟的设计者都是美籍华人女建筑师 林璎 (Maya Lin)。
古朴灰色的校门,石板墙砌筑出的弧形,既有西方的简约清新,又带着东方的灵动飘逸。墙上交错杂出的小石洞,会在幽暗的夜晚静静地发出光芒。从中可以在门外一窥校园内的景色,开放中又蕴含着神秘气质。
  • 真理钟广场
一道简单的金属弧吊着一个中国式的吊钟和一座石楼,构成了汕大的真理钟。抒情的金属弧形灵感来自书法的笔触,代表着思维过程的两面汇合。特别嵌入灯光的石楼,指向现代的科技与创新。钟声响起,行走在黄昏的校园小路上就如踱步于深山古寺。悠远的钟声回荡在这校园里,激励着每一个汕大人求索真理的脚步。
  • 新主体校园
汕大新主体校园由世界级建筑师 雅克·赫尔佐格 (Jacques Herzog)与 皮埃尔·德梅隆 (Pierrede Meuron)规划。汕大校园整体以步行街为中轴线,两边对称的建筑倍具西式风格。利用背靠 桑浦山 和紧邻水库的两处天然胜景,将人文与自然结合,创造出独特校园空间。 汕大新主体校园由世界级建筑师规划
  • 医学院“脑干”大楼
汕头大学医学院楼由来自德国的设计公司 雅克·赫尔佐格 (Jacques Herzog) & 皮埃尔·德梅隆 (Pierrede Meuron)建筑事务所担任设计顾问,其设计理念为: 新医学院主楼坐落在茂盛的亚热带景观环境中 从理性排列功能用房出发 各功能竖向环绕着一个中央空间堆叠 形成学术环 衍化出建筑独有的个性
雅克·赫尔佐格 & 皮埃尔·德梅隆 是北京奥运“ 鸟巢 ”的设计者,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曾在2001年获得国际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
汕头大学医学院楼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由于新医学院大楼外观新颖个性,内涵丰富,其侧面观类似“脑干”,充满想象力与现代感。2016年4月10日下午,这座由 李嘉诚基金会 总投资金额达3.97亿元的汕头大学新医学院教学大楼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一座外观极具想象力与现代感,内部配备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系统等世界先进教学设备的建筑物已经崭新矗立于汕头大学校园西边一隅。
汕头大学医学院 教学楼可容纳约3000名学生和550名教职工,主要设施包括模拟医疗中心、人体生命科学馆、病理及法医学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教室、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及办公辅助用房等,占地面积49333平方米,建筑面积39205平方米。人体生命科学馆等设施将面向公众开放。
  • 亚洲最美图书馆
汕头大学图书馆由“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获得者 陈瑞宪 设计,这是 李嘉诚 先生亲自指定的设计师。图书馆于2009年6月18日落成启用,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总投资八亿八千万港币,被誉为“ 亚洲最美图书馆 ”。 [91-92]
图书馆设计概念取意自中国古代的线装书盒,外部观感造型体现中国线装书盒的雅致结构,古朴而简洁,内涵空间以人性化闻名,渗露着中国传统书院园林空间的元气理念。整体设计成品是“ 中国古代线装书盒的现代演绎 ”。馆外有一池清澈的活水,周围大片的绿地令人舒心惬意,像漂浮在水上的图书馆,同时也营造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境。 [91-92]
走进图书馆大堂,深色的地板、木质的书架、柔和的灯光,简洁大气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为了弥补光线刺眼的缺陷,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建筑特点来柔化光线。图书馆中庭空间格局宽阔,屋顶采用中间凸起两端引进光线的方法,既照亮室内环境,又使得光线不显得太刺眼。所以,在图书馆的任何一角,都有充足的光线让人阅读。
  •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雕塑(Looking up • Looking down)
图书馆右侧的外墙水池中,“大小人”雕塑常常会引来众人的驻足细品。该雕塑由英国雕塑艺术大师萨多·彬·大卫( Zadok Ben-David )创作,作品名为“建立自我,追求无我”(Looking up • Looking down),旨在激励汕大学子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建立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并且在不断前行的路上超越自我,达到“无我”的境界。 李嘉诚基金会 捐资人民币5.6亿元用于汕头大学新体育馆项目建设,由体育场馆著名设计公司美国MONICA建筑事务所的大卫·马尼卡(David Manica)承担项目的总设计。体育馆外观新颖,内涵丰富,设计理念为“空中公园”,是一个能让人与景观互动的体育休闲活动空间。该设计理念来自意大利诗人 彼特拉克 的文学作品《登顶旺图山》中的“登山的旅程及经历比站在顶峰俯瞰更宝贵”。该项目捐建者 李嘉诚 先生也希望借此寄寓汕大学子:不要仅满足于短暂的胜利,更应懂得珍惜及享受一同学习、生活、娱乐、共渡难关、共同成长的经历。 [103]
大卫·马尼卡(David Manica)是Monica Architecture的总裁及主设计师。他领导设计的地标性公共建筑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及大型的体育场馆,如: 丰田中心 (休斯顿火箭队的主场)、Reliant 体育场、 伦敦O2体育馆 、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五棵松体育馆 )。 汕大体育园坐落于汕头大学内,是一座多功能综合场馆,能为体育赛事、演出活动、会议展览、公司年会等多种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功能服务。
  • 人间系列雕塑——绅士(十二铜人像)
“地狱在人间,人间有天堂,问君何处去,但凭一念间。” 这是十二铜人像附近入口石刻上 朱铭 先生为此而题的小诗。汕大十二铜人像,是汕头大学众多有特色的景点之一,它与汕大水库以及背后的桑浦山构成了校园内一道美丽而又特别的风景线,为汕大校园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
朱铭 先生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雕刻家、画家。2000年初, 李嘉诚基金会 认为朱铭先生作品的风格与汕大的艺术人文气息十分契合,遂选中了《人间》系列的其中一组“绅士”雕像群,将之安放在汕大碧玉潭边,为校园增添一道新的景观。 ACC学术交流中心
由著名设计师 张叔平 设计的国际级大学交流中心,房间数目逾五十间。楼内会议厅及客房均配备现代化的设备,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接待过国际组织官员、各界嘉宾和国内外著名学者等。2003年,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的交流楼,建筑物由里到外以至周边景观美化同交 张叔平 主事,这是他最大型的一次作业。
  • 书院制宿舍
2008年6月,汕头大学借鉴境外优秀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在中国大陆率先成立第一家本科四年全程住宿学院—— 汕头大学至诚书院 ,开始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书院打破国内大学通行的以院、系、班级安排学生住宿和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混住”这种比较接近现实社会的生活模式。 [96-97]
书院通过给予学生专业课堂以外更多的关怀、支持和更广阔发展潜能的空间,为其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环境;通过党团、学生会和学生兴趣社团组织等社区活动平台的搭建,以及书院团队、学科、体能、心理和职业等五类拓展课程的开展,建立培养自信心、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把“如何做人”的教育具体落实到大学生生活社区,使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融于一体,促进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 [96-97]
  • 淑德女子书院
汕头大学淑德书院成立于2018年6月,由ACC学术交流中心改建而成,名称来自于200多年前汕头地区开办的第一家女校。淑德书院秉承“领导力+服务”( to lead and to serve)的院训,实行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旨在培养和提升女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女性领导力,培养女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为女生打造一个自立自信,视野开阔,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和优雅的生活环境。 [95-96]
  • 使命:激励女生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