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皆有自美情结,都有自卫本能,一般不爱听批评性意见。让不爱受批评的人接受批评,需要超越感性的理性,也需要批评的艺术。
一是说得对,听得懂。批评的目的是接受批评。批评其实是一个摆事实、讲道理、作辩论、求共识的过程。正确的批评,是批评者字字走心、句句在理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祛除芥蒂、读懂批评的结果。
二是说得透,听得清。批评的价值在于直截了当。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躲躲闪闪,是市井油条和“官场”混混的风格。有效的批评,是批评者观点鲜明、论据确凿、逻辑严密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良知共振、认可批评的结果。
三是说得信,听得进。批评不图感恩,但不宜积怨,更不宜结仇。面对批评,心服口服者有之,心服口不服、口服心不服、心不服口也不服者有之,暴跳如雷、甚至心生怨恨者也有之。成功的批评,是批评者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打开心扉、接纳批评的结果。
古人讲,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讲忠言逆耳。为了别人的利益,冒着得罪别人的风险,去批评更乐意接受赞美的别人,需要批评的勇气,更需要批评的艺术。
以上三条,您做到了吗?
(据《前线》杂志2018年2期)
转载请标注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监制/崔海教 责编/刘文韬 编辑/翁淮南 制作/王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