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精益创业的核心思想:先尽快拿出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价值的客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

精益创业不能保证创业一定成功,但无疑将会大大降低创业失败率,让你快速低成本试错,提升创业成功率。

如果当年顺丰嘿客项目大规模实施之前学过精益创业方法论,他们可能会少交10亿学费。

精益创业的核心理念可以追溯到软件行业的敏捷开发。2012年,硅谷创业者和作家埃里克·莱斯(Eric Ries)出了一本书叫《精益创业》(lean Startup),近几年来开始风靡全球。但其核心思想受到了他的老师、硅谷创业教父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的《四步创业法》中“客户开发”方式的很大影响。

史蒂夫·布兰克也出了几本书,包括《创业者手册》、《四步创业法》等,他提出的客户开发法,也体现了精益创业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框架。

Webvan1996年12月成立,2个月后VC就跟进了,1997年就拿到了1000万美金的融资,估值过亿美金;经过两年的研发,1999年耗资4000万美元的第一个仓储系统全面上线,能覆盖旧金山湾区60英里半径范围;一个月后开始接受第一份订单,真正同用户第一次接触;1999年签了10亿美元的合约,在全美20多个城市复制这一仓储系统;签约之后一个月,1999年8月完成IPO,最高市值曾达到150亿美金。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运行两年之后,2001年7月,公司宣告破产。

从Webvan的破产来看,有它的客观因素,因为当时正是硅谷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主观原因就是公司在还没有充分验证商业假设的时候就盲目扩张,在第一家仓储系统利用率还不到30%,还没有达到盈利平衡点之前,就已经向全国33个城市扩张,这就是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

Webvan总共烧了投资人10多亿美金,投资人损失惨重。在这之后硅谷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投O2O生鲜的项目。

Facebook也是一个典型的精益创业案例。

看过《社交网络》这部电影的都知道,一开始在哈佛读书的扎克伯格并不是要自己出来创业做一个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而是因为女友提出分手,他一气之下想报复一下,黑进哈佛校网,把哈佛女生的照片放在网上让大家打分。所以第一个版本出来时只是一个给女生打分看谁更美的网站。后来根据用户反馈,陆续增加了照片评选、个人主页、分享传播等功能。所以Facebook的迭代路径是:谁更美——泡妞网站——哈佛——常青藤——东海岸——西海岸——全美——全世界。

10多年后,扎克伯格2017年在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上也提到,“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并不会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当你工作时才变得逐渐清晰,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开始。如果我必须在开始(Facebook)之前就了解清楚“如何连接人”的想法,那么我就不会启动Facebook了。”

第一步(用户探索)、第二步(用户验证)是从0到1,是探索阶段,就是精益创业阶段;第三步(用户积累)、第四步(公司运营)是执行已经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解决如何从1到100,到10000的问题,这也是传统商学院所主要传授的内容。

很多创业公司创业失败就是因为混淆了探索和执行,过早地去执行一个没有经过验证的假设。

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特点

(1)只保留最核心的功能(能不要的都先不要);

(2)只服务最小范围的天使用户(能不管的都先不管);

(3)只做最低程度的开发(能“装”的都先不自己做);

小米最早是做手机起家,后来做小米路由器,一开始他们也没有经验。2013年12月,他们当时策划了一个“1元公测”活动,先后进行了3轮,每轮精选了500个发烧友来进行小米路由器的早期用户探索和用户验证。三轮公测后基本改暴露的问题都暴露和得到解决了。公测过程中还从发烧友这里征集了很多新玩法,然后产品推向市场,受到市场的欢迎。

小米MIUI如何寻找种子用户

小米公司是2010年创办的,最先出的是MIUI操作系统,刚开始肯定不太完善。如何找到愿意尝试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小米工程师们在机锋等全国手机论坛一个个找到并邀请100位活跃的发烧友、意见领袖等作为MIUI系统的最早期种子用户。

哈佛商学院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1997年出了本划时代的巨著《创新者的窘境》,书里讲的是原先如日中天的大公司在技术变革时候突然从巅峰跌落,而一些新兴企业却恰恰是利用变革机遇异军突起。这可以用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论来解释。

初创企业如何凭借颠覆性创新异军突起

“今夜酒店特价”是创始人任鑫和合伙人邓天卓2011年创立的一家公司的APP应用。定位是“只做晚上6点以后的酒店特价,专卖酒店尾货,做酒店业的奥特莱斯或唯品会”。他们当时识别的创业机会是:平时去奥特莱斯买东西的话,原价是一千块,但是过季了两百多块,酒店的房间是不是也是一样?面包店和衣服的逻辑可不可以用在酒店上?他们和酒店谈,让酒店把当天白天卖不出去的空房间打折卖,他们从中抽取酒店20%的佣金。这样酒店、顾客、今夜酒店特价三方共赢。听起来是不是应该是很不错的创业机会?

这个APP刚开始发展势头不错,但后来为什么失败了?任鑫后来反思,他们战略上的一个严重失误是,因为刚开始过早的高调宣传,携程、艺龙、同程旅行网等行业巨头很快就跟进了,还有淘宝旅行、美团等迅速跟进,让这个本来很小众的市场变成了一片红海;

此外他们过早切入到了本不应该切入的市场:全天候酒店预订。他们本来定位是“专卖酒店尾货”,只做晚上6点后的特价酒店,但2011年10月,也就是创业1个多月后,今夜特价酒店开始切入到全天候酒店预订市场,和携程等正面交火,过早引起行业巨头的警惕和绞杀,在他们的打压下,今夜特价酒店业务量开始逐渐萎缩,合作酒店越来越少。

颠覆式创新的原则:不要过早以巨头的方式正面挑战巨头。

顺丰嘿客是顺丰2014年时从传统物流服务向商业零售扩张时试水的一个O2O线下社区便利店项目,旨在借助于“嘿客”这种线下实体店形式建立起顺丰“线上+线下+物流”的新型商业模式。逻辑听起来没问题。于是开始快速布局。

2014年5月18日,全国518家顺丰嘿客店同时开业,后来半年内开了近3000家店。按平均每家30多万投入算,投入约10亿元。然而运行1年后绝大部分的嘿客都是赔本状态。2015年5月18日,顺丰宣布将顺丰嘿客O2O项目“升级”为“顺丰家”,虽然顺丰否认失败,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嘿客因消费体验差而落幕的象征。

顺丰嘿客O2O项目的一大教训是:违背精益创业原则,没有充分验证商业假设就盲目扩张。如果当时顺丰决策层学过精益创业方法论,相信当时不会这么未经充分验证商业逻辑和假设就忙盲目扩张,也不至于交10亿元学费。

(1)用户访谈。尤其是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观察、感同身受,发掘洞见。

(2)登陆页。在合适的时机给消费者展现合适的内容;利用Google Analytics, KISSmetrics或CrazyEgg等工具统计分析用户的行为。

(3)A/B测试。通过Optimizely, Unbounce或 Google Analytics等分析工具,了解用户对于不同版本反馈。

(4)投放广告。通过网站监测工具收集点击率、转化率数据。

(5)众筹。众筹网站为创业者测试MVP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有淘宝众筹、京东众筹等。创业者可以发起众筹,然后根据人们的支持判断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此外,众筹还可以帮助创业者接触到一群对于你的产品十分有兴趣的早期用户。

(7)碎片化的MVP。利用现成的工具和服务做产品的功能演示,而不要完全自己开发

(8)SaaS & P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在产品开发的初期,不要在服务器方面投入太多,尽量直接利用SaaS 或 PaaS平台等。

(9)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QQ空间等社会化媒体等可以很快速、很低成本的在目标群体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一开始去开发APP或建网站。

(10)虚构的MVP。如鞋类电商Zappos刚刚起步时,创始人 Nick Swinmurn 把本地商店鞋子的照片放在网站上,来衡量人们在线购买鞋子的需求。当有人下单时,他再去把鞋买回来。

(13)纸质原型。纸质原型的优势在于,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设计师,亦或是投资者、最终用户都可以利用。

(14)单一功能的MVP。专注某个单一功能会更加节约开发时间和精力,避免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让他们关注到产品的主要功能。

(15)预售页面。通过预售,你可以了解到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考虑是否还要继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