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 办公室
  • 民族经济发展处
  • 人事处
  • 宗教工作综合处
  • 财务处
  • 少语中心
  • 机关党委
  • 古籍保护中心
  • 机关纪委
  • 民间信仰管理办
  • 政策法规处
  • 朝觐工作办公室
  • 监督检查处
  • 省伊斯兰教经学院
  • 社会事业处
  • 各宗教协会
  • 互动留言平台
  • 青海最古老的藏语系佛教寺院之一。坐落在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乡黄河北岸夏琼崖,寺以地命名。夏琼,藏语中意为凤凰。元至正九年(1349)由宗喀巴的启蒙老师曲杰·端珠仁青创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乾隆皇帝亲赐汉、藏、满、蒙四体文字的“法净寺”匾额。原寺院占地300余亩,大小建筑群28处,佛殿、僧舍2630余间,最早的建筑有大神殿、大护法殿和曲杰·端珠仁青的灵塔殿。曲杰·端珠仁青是宗喀巴的启蒙师,宗喀巴7岁即在夏琼寺从曲杰·端珠仁青学经,16岁离寺进藏。后在西藏创格鲁派,藏语系佛教史称夏琼寺为格鲁派的发祥地和多麦地区各大寺院祖寺。同时,该寺以戒律严格、多出名僧而闻名,七、八、九、十世达赖的经师均出自夏琼寺,因而受到藏语系佛教界和中央王朝的重视。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被关闭,1980年5月重新开放,1986年5月27日被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称郭莽寺,又称法海寺。寺址在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乡衙门庄村。清顺治七年(1650)赞布·端珠嘉措创建并任寺主。赞布·端珠嘉措于康熙五年(1666)去世,诺门汗敏珠尔主持寺务,自此历辈敏珠尔成为寺主。清雍正二年(1724)罗卜藏丹津事件中寺院被焚毁。雍正七年(1729)在清王朝的资助下,敏珠尔二世罗桑丹增嘉措主持修复,雍正帝胤祯赐名广惠寺。系格鲁派寺院,建有显宗、密宗、医宗、时轮四大学院和大经堂、佛殿及僧舍、静房和护法殿等,珍藏有明永乐八年二月初一永乐皇帝所赐“灌顶圆修诤慧大国师孛隆迪瓦桑尔加领真”的圣旨1轴,清乾隆皇帝赐的“法海寺”匾额1方,九世班禅书写的藏文挂轴3幅以及清朝赐给敏珠尔活佛的“净明禅师之印”等文物。大通解放初约有僧侣200余人,活佛10余名,著名活佛有敏珠尔诺门罕和夏里瓦呼图克图(即仙灵活佛)。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寺院建筑全部拆毁。1981年寺院开放,建二层楼小经堂1座,僧舍20余间,殿宇2座。

    瞿昙寺,藏语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位于乐都县瞿昙乡,距县城碾伯镇26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由噶玛噶举派僧人三罗喇嘛主持修建。三罗喇嘛名桑杰扎西,明初协助明王朝招降罕东蒙古族、藏族各部有功,被朱元璋请到京城,尊为上师,拨款为其建寺。二十六年(1393)寺建成后,朱元璋敕赐“瞿昙寺”匾额,加封三罗喇嘛为西宁僧纲司“都纲”,下管十三族,并管理西宁卫宗教事务,从永乐年间开始,形成为世代承袭的政教合一制度,直至明末。在明王朝的支持下,瞿昙寺经过数百年的扩建,成为典型汉式宫殿风格的建筑群,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体布局为前、中、后三进院落,由前山门、左右碑亭、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隆国殿以及145间长廊、钟楼、鼓楼、四座宝塔等组成。寺内存有明碑、明钟、明清匾额、明清王朝所赐金印、象牙印、景泰兰瓶器和740多平方米彩色壁画等多种文物。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被关闭。1980年11月重新开放,1982年2月22日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土族为主要僧源的格鲁派大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龙王山南麓,藏语称“郭隆贤巴朗”,意为“寺沟弥勒洲”。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西藏第七世嘉色活佛端悦却吉嘉措按照三世达赖喇嘛的生前授记,受四世达赖喇嘛的委派来青海,在一世松布活佛和当地信众支持下兴建,早期有嘉色寝宫、经堂、显宗学院、护法神殿、大厨房等建筑。康熙年间鼎盛时期,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2000多个院落,僧侣7000多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宗四大学院。建筑宏伟,可与塔尔寺相媲美,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成为青海地区大寺之一。著名活佛有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佛等。

    清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反清,寺院被清兵焚毁。清雍正十年(1732)清王朝拨款重建,赐名“佑宁寺”。清同治年间因西北回族反清起义,再次毁于战火。后经第六世土观活佛主持重建,至光绪年间修复,僧众1000余人。民国年间逐渐衰落,至1949年青海解放之前,僧众只有270余名。1957年有396名。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佑宁寺是全省继续开放的11座寺院之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关闭,寺院的经堂、佛堂和活佛府邸被拆除。1980年7月经地方政府批准重新开放,政府拨款与信教群众布施资助,重新修建了大经堂、小经堂、弥勒佛殿和日月神殿、度母殿、噶当殿、护法神殿、空行神殿、嘉色寝室、土观囊以及470余间僧舍。现寺藏有许多珍贵文物。
    藏语名“衮本贤巴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莲花山,北距西宁25公里,国务院于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和西藏自治区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及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并称为藏语系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又因塔尔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因此被信教群众称为“第二蓝毗尼(释迦牟尼出生地)”,在全国藏、蒙古、土、裕固、满、纳西、汉等民族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亲香萨阿切,根据正在西藏学经的儿子来信的意愿,在当地僧众的资助下,在宗喀巴诞生处修了一座“莲聚塔”,此即今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的大灵塔。洪武十九年(1386),宗喀巴家乡五部藏族,将塔形改为四谛塔形,并为此塔建了一座大殿。此后的170多年中,多次改建维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当地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修建一座静房。明万历五年(1577)仁钦宗哲又在塔南侧修建弥勒殿,始具寺院规模,人们称为“塔儿寺”,后来改写为塔尔寺。明万历十年(1582)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到青海,次年驻锡塔尔寺,指示扩建。此后,依次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又经蒙古族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台吉和藏族的千户、百户等的资助,历400余年,建成现在以纪念宗喀巴的菩提塔和大金瓦殿为中心,拥有经堂、佛殿、僧舍等9300余间,占地600亩规模的建筑群,其建筑雄伟辉煌,庄严肃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藏、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大经堂为平顶藏式建筑,可容数千人,是全寺僧众集结诵经、礼佛和召开会议的地方。
    青海塔尔寺不仅是藏语系佛教格鲁派的著名寺院和信教群众的朝拜圣地,而且也是藏语系佛教的经济文化中心。寺内有四大学院,即显宗学院、医宗学院、密宗学院、时轮学院。另有跳神舞院、印经院等,建立有一整套经院教育制度,培养了许多大德高僧,创作并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民族宗教文化遗产。其大经堂、大金瓦殿、文殊菩萨殿(又称九间殿)、弥勒佛殿、释迦佛殿、护法神殿(藏语称赞康,俗称小金瓦寺)、祈寿殿(藏语称贤丹拉康,俗称花寺)、依怙殿、三世达赖灵塔殿以及宝塔、上下酥油花院、活佛府邸、僧舍、大厨房等建筑和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的绘画、堆绣、酥油花以及雕塑、印刷等工艺,已成为藏语系佛教乃至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塔尔寺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多次拨款维修,保存完好。尤其是1991年至1995年国务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先后投资4000万元,香港邵逸夫先生赞助300万元港币,对塔尔寺班禅行宫、小金瓦殿、大金瓦殿、大经堂、弥勒佛殿、宗喀巴殿等重要建筑进行的大规模维修,是仅次于布达拉宫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这次维修费时之久,耗资之巨,投入劳力之多,为塔尔寺有史以来修缮工程之最。新增建山门、藏汉式牌坊。维修期间,江泽民、乔石、吴邦国、王丙乾、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寺视察。经维修使塔尔寺旧貌换新颜,既展现了瑰丽壮观的丰姿,又保持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成为青海省乃至国内的著名旅游名胜之一,国内外游客和信教群众前来参观、朝拜者络绎不绝。

    丹斗寺,藏语全称“丹斗谢吉央贡”,是藏语系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公元9世纪中叶,西藏“三贤哲”曾来此定居。喇钦·贡巴饶赛从“三贤哲”出家,受比丘戒成名后,创建丹斗寺,招徒弘法,使西藏佛教再度复兴。因而该寺成为各派信徒向往的圣地,来此修持者络绎不绝。该寺虽地处偏僻,但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有阿弥鲁迦殿、热杂帕殿、“三贤哲”及喇钦修行殿、弥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大经堂、如意佛塔、僧舍等共约200余间,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1988年9月15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语名“德庆曲科朗”,意为“大乐法轮洲”,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明宣德元年(1426),由萨迦派高僧三木旦仁钦创建,由于其弟罗哲僧格佛学知识渊博,被宣德帝封为“弘修妙悟”国师。明万历年间改宗格鲁派。天启二年(1622)明帝赐隆务寺“西域胜境”匾额一方,悬于大经堂门首。崇祯三年(1630)夏日仓·噶丹嘉措活佛主持兴建显宗经院。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廷封夏日仓·噶丹嘉措为“隆务呼图克图宏修妙悟国师”,此后历辈夏日仓活佛袭隆务寺寺主和隆务十二族政教首领,隆务寺进一步发展,成为同仁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有佛殿、经堂35座1730间,活佛府邸43院4201间,僧舍303院2734间,全寺占地380亩,住寺活佛43人,僧众1669人。建筑宏伟,装饰华丽,大小经堂房顶皆为琉璃瓦,装有镀金宝瓶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关闭,大部分殿堂被拆除。佛像、法器、经籍等被焚毁。1980年12月重新开放,修复主要殿堂,重塑佛像,绘制壁画,恢复了原来规模。青海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15日将该寺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琼南宗寺
    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西北坎布拉乡。藏语名“南宗桑俄合丹吉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是宁玛派古刹,由5处天然石窟略加开凿修饰而成。当地风景秀丽,历史上是藏语系佛教僧人的著名静修地,公元9世纪中叶,来自西藏的“三贤哲”和贝吉多杰以及安多地区许多名僧都曾在这里静修过。清康熙年间,康区佐钦寺创建者班玛仁增来此修持,主持扩建了南宗寺,后由古浪仓活佛主持寺务,住寺僧人最多时达500余人。1958年有经堂、佛殿、活佛院各1座,僧舍47间,寺僧18人。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后关闭,1980年12月重新开放,重建经堂1座,僧舍14间。

    青海著名宁玛派寺院。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白玉乡俄柯河北岸的达尔塘滩。清咸丰七年(1857),由今四川省白玉县白玉寺活佛拉智创建,为其子寺。从光绪末年起由乔智活佛加华吉贝多杰接管寺务,迅速发展成川、甘、青交界地带规模最大的宁玛派寺院,寺僧多达1200人,下辖70多座属寺,有活佛40余人,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四川白玉寺母寺。1958年前有大经堂、讲经院、禅修院各1座,活佛府邸8处,僧舍400间,活佛18人,僧官2人,僧众700余人,马、牛、羊近万头(只)。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被拆毁。1980年重新开放,新修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房各1座,嘛呢房6间,嘛呢长廊两排,活佛院6处,僧舍480间,全寺占地面积1000余亩,住寺僧众300余人。与本县和附近班玛、甘德等县的宁玛派寺院宗教关系密切。

    其他藏传佛教寺院

    苏莽囊杰则寺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