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投资格力即将股权解禁,高瓴会卖格力吗?
来源:雪球App,作者: 佛系小资,(https://xueqiu.com/1566609429/240049942)
2019年12月2日晚间消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格力电器 ”)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格力集团与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珠海明骏”)签订《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5%股份之股份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股份转让协议》”)。
公告显示,珠海明骏以约417亿元人民币从格力集团手中接下 格力电器 902,359,632股股份,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15%,正式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同时,格力电器管理层接受了珠海明骏的合作邀请,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这也意味着历时半年的格力混改最终尘埃落定。通过引入创新型的长期价值投资者和拥抱民间资本,格力电器将迎来更加现代化、市场化、同时符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趋势的上市公司治理新局面。
引入创新型长期价值投资者 进一步完善 格力电器 治理结构
公告显示,本次股份转让价款以4月9日(股份转让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算术平均值为基础,经 格力电器 2018年度权益分派的除权除息调整,经受让方报价,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最终每股转让价格确认为人民币46.17元,股份转让总金额约为人民币417亿元。资金来源于珠海明骏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同时,珠海明骏承诺自过户登记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在本次交易中取得的股份。
通过市场化方式,不断优化治理结构,释放企业活力,一直是 格力电器 股权改革的方向。本次股权转让后,格力集团仍保留格力电器3.22%股权,格力电器实际控制人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告显示,珠海明骏的投资人包括珠海高瓴、HH Mansion和高瓴的合作伙伴懋源投资等。目前,各方与格力电器管理层已达成一致,各方均不谋求格力电器实际控制权。无实际控制人被广泛认为是保障企业稳定,且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化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就此交易,珠海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珠海市国资委战略性减持 格力电器 股份,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管资本’转变的重要举措,格力电器混改的完成,将有利于格力电器构建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推进其国际化、多元化战略的更有效实施,有利于促进格力电器更好地迈向价值的高端,为把格力电器打造成为全球化科技工业集团典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珠海市也将借助此次混改,加快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篇布局,构建珠海创新发展新格局,推动珠海市‘二次创业’,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开创全新局面。“
珠海明骏出资方代表高瓴资本合伙人易清清表示: “长期以来,高瓴资本秉持重仓中国初心,坚持价值投资实心化,通过不断创新去探索服务‘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更佳路径,从而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感谢珠海市国资委、格力集团及 格力电器 管理层的信任。此次我们有幸通过公开的股权受让,与‘老朋友’格力电器一起踏上新征程,继续扎根、服务珠海战略发展。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长期投资、全球研究以及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加磅’中国制造,积极引入战略资源,与包括格力电器在内的优秀企业一起,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从‘ 先进制造 ’向‘智能制造’的历史跨越。”
高瓴资本自2016年第一季买入 格力电器 以来,持仓时间已经超过6年之久。要说张磊同格力的渊源,应该追溯至2012年,当年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买入格力电器5280.8万股,而当时的耶鲁大学基金掌管人大卫斯文森正是张磊在耶鲁大学时的良师益友,亦是张磊的伯乐。
2005年,格力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000万台,成为家用空调的“单打冠军”。2006年, 格力电器 实现231.14亿元的空调业务收入,超过美的、海尔,居三家空调企业之首。从那时起,高瓴投资格力,并持续重仓十余年。
所以,高瓴对格力的布局之深,早开始于10年以前。而在2019年买入格力的珠海明骏,只不过是高瓴与多家LP(Limited Partner)的联合体,便于从国资手中转让股权,是对国企改制的一种操作手法。
2019年12月2日 格力电器 高瓴资本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转让价格为46.17元/股,转让股份总价款为416.62亿元。其中自有资金,贷款总额为208亿(2021年4月28日,珠海明骏与农行、交行、 平安银行 签订新的贷款协议,借款208亿用于借新还旧,归还之前为购买股份向7家银行借的208.3亿贷款。)
有人按照2019年底时商业银行公允的年贷款利率6%算了一笔账,取200亿整数计算的话:200亿*6%*5=60亿的利息支出,自有资金218亿,如果存银行3年,按照3%利息率,大概有218*3%*3=20亿的利息收入。因此高瓴资本第一次入股 格力电器 的真实成本大概是:418亿+60亿+20亿=500亿,而非表面看到的418亿。
这500亿对应418亿是119%的溢价,由此算出:2019年12月高瓴资本入股 格力电器 的真实成本价大概是46.17*119%=55元,远远高于对外公布的46.17元。
Choice数据显示,珠海明骏曾在2021年质押的7.22亿股权已经达到37.74的平仓线,此后两次补充质押9024万股权的平仓线价格分别为26.45元、25.14元。不过随后,格力和高瓴接连澄清,本次质押相关的所有贷款均不存在与市值涨跌挂钩的平仓机制,不存在平仓风险。
在资本市场,张磊领导的高瓴资本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可在 格力电器 上,“投资神人”张磊仿佛看走了眼,使高瓴资本跌下了神坛。从2019年12月,高瓴资本与格力电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2020年2月完成股权转让过户手续,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格力电器股价不升反降,市值出现腰斩,坊间质疑,股市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
高瓴入资这几年的时间, 格力电器 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尽管这并非资本的直接作用,但资本所引发的鲶鱼效应想必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2019年11月5日, 格力电器 成立全资控股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在2020年全面推行渠道变革,这是董明珠一直酝酿的一件大事,并在高瓴入资之后开始付诸行动,并且亲自上阵。
在早期线下渠道为王的时代,伴随着空调需求的迅速增长,格力推出返利政策并通过联 合代理模式绑定大型经销商,此后,格力又通过整合全国区域性销售渠道,进一步加强 对渠道的控制权。
线下精简渠道,价差激励,线上开拓新零售模式
变革之一:精简渠道层级,提升渠道效率。
变革之二:销售模式由返利激励导向部分转为终端价差激励,经销商盈利能力更具确定性,也增强其对终端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
变革之三:大力推动新零售模式,公司在渠道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化与灵活。
去年8月25日,珠海桓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桓格)已经获得 格力电器 授权,可以在河北省地区所有渠道使用格力旗下的“格力”“大松”“晶弘”三个商标,同时规定不得经营“格力”、“TOSOT(大松)”、“晶弘”以外的产品。
这也意味着,珠海桓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在河北地区开展 格力电器 相关产品的授权,取代之前的经销商河北新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珠海桓格获得授权期限为一年,从2022年8月22日起到2023年8月21日止。根据约定,该授权期满即行终止,珠海桓格若需继续授权需重新办理手续。
同时,新兴业务板块也在不断拓展加强。2021年, 格力电器 终于将银隆收入囊中,更名为格力钛,公司依然独立运营,但进行了管理层的重新梳理;而后,格力电器以21.9亿元获得 盾安环境 38.78%的股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布局。格力公告称拟受让盾安环境股权,目前其受让的 270,360,000 股股份已完成 过户,格力已成为盾安控股股东。一方面收购盾安有望促进格力空调产业链 协同,另一方面盾安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布局较早,收购盾安有望进一步加快格力 业务多元化进展。
除此之外,
格力电器
还进军医疗器械,布局智慧仓储、物流等相关上下游,甚至还将投资的触角伸入到了农粮领域。2020年9月,格力电器推出的
新能源
移动P2+核酸检测车,就由旗下的成都格力新晖医疗和格力钛公司联手开发。
2021年6月20日, 格力电器 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拟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股票规模为不超过10,836.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资金规模不超过30亿元,购买价格为27.68元/股,为当时股价的5折。
格力公布了其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在第二期方案中,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规模不超过9472.8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60%,整体资金规模不超过15.5亿元。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公司股份的价格为16.36元/股,同样是当时股价的5折。
不同的是,此次股权激励持股计划中,中基层干部、核心员工、技术专家等优先认购比例达97.47%,其他高管可认购份额不高于2.53%。同时,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也由之前的“直到退休”缩至了“1年”。
授予价格更低,基层员工授额占比更大,锁定期变短,格力第二期的员工持股计划,无疑能发挥更好的留人作用。员工持股计划为 了体现激励与约束对等,有效绑定公司与员工利益,设定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业绩考 核指标,以达到业绩考核指标作为员工持股计划权益归属的条件,从而使员工长期关注 公司发展以更好的实现激励效果。随着 格力电器 持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其管理层将会 大大增强对格力电器的话语权。因此,这实际上也是格力电器混改的后续。
高瓴资本的入驻,格力目前是无实控人的状态,考虑到这些大股东的利益,格力未来的大额分红还将继续维持。
格力第一期的激励计划是将目标员工纳入到分红的范围中来,并限制他们进行交易,其实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可能使用虚拟股票作为激励工具更好。格力选择股票期权作为激励工具,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员工需要出资,并承担公司股价涨跌带来的风险,这样会打消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对此格力应该有自己的考量。
在《中国企业家》2022年1月份的封面报道中,曾独家披露,格力内部已经启动了对子公司的各项制度梳理和组织变革,更多的重组工作也在酝酿之中。董明珠在近期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还表示,下一步准备将装备、工业核心部件领域的业务分拆上市。
实际上,这个想法已经在
格力电器
内部讨论了一段时间,“不走这条路很难跟别人竞争。因为上市公司要考虑业绩指标,难以长期高补贴一些投入大、见效慢的项目,分拆之后,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资本的力量培育做强。”一位格力高管表示。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高瓴对百丽国际的分拆重组,在对后者进行私有化之后的两年,高瓴将滔博国际分拆出来,再次回归港股上市时,市值已超出当年百丽私有化的价格;而在入资
格力电器
后,高瓴还买入了
飞利浦
小家电的品牌使用授权——这也让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多了更多想象空间。
或许, 格力电器 与高瓴的“合作”,才刚刚拉开帷幕;张磊所说的“很长的路”,目前也只是起点。
我觉得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个是高瓴资本之外的其他资本要急着兑现,不愿意跟高瓴资本玩了——因为他们跟高瓴资本有很大不同,他们要兑现,也踩不准高瓴资本的节奏,有恐慌心理。在高瓴资本入股之前,有很多小资本闻风而起,搭上了这趟快车,希望跟着高瓴资本吃肉喝汤。这些资本现在要兑现——当然,其中更多的是散户。相对于高瓴资本入手 格力电器 前的股价,这些资本到目前都还是赚的,他们需要调仓,需要兑现。
另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就是高瓴资本入股 格力电器 的耐心。高瓴资本投资格力电器,当然是为了赚钱。但这个赚钱,张磊对董明珠已经说得很清楚,不是短期投资。所以,高瓴资本有可能要蛰伏相当长的时间,跟其他资本和散户打一场消耗战,达到控盘的目的。这个时间到底要多久,也许只有张磊一个人知道——甚至他自己目前都还没想好,但肯定不是当前,不是当前这个股价不争气的时候。
看来,目前高瓴资本在 格力电器 上的不作为(特别是格力股价上事情),就是要故意制造其他资本和散户的恐惧情绪,把他们逼退,以便从中牟取更高利润。这种情况在高瓴资本发家历史上,数见不鲜 ,运用得十分娴熟。
格力电器 自1996年自A股上市以来,除了2007年和2018年没有分红外,其余年度全部把利润分给了股东(1998年采取转增及配股的形式)。以2022年11月末格力电器32.17元人民币每股的收盘价格计算,格力的股息回报率高达9.33%。超过 建设银行 (HK0939)9%的同期股息回报。
自1996年上市以来
格力电器
从未有过净利亏损的年份,2018年的净收益更是(未扣非)达到历史的峰值262亿元人民币。通过纵向对比计算得出表一数据(已经考虑股本结构变化的因素),2019年-2021年连续三年的平均每股收益比5年前上涨66%,与10年前对比上涨了463%。
格力是典型的高分红企业,股价在1996年上市当年达到过历史最高股价78元每股(除权价)后,从未突破过此价格。如果你在1996年最低位附近买进格力,一直持有至今(2022年11月末),会有超过200倍的收益(不包括分红再投资份额)。如在2020年1月份,格力股价最高位套现,那你的收益会超过500倍,当然这是一句基于极端值出发的玩笑话,但也是基于事实数据计算出的真实数值。
1月14日晚间,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公布,2022年度工会虚拟受限股分红预计为人民币1.61元/股,分红以后虚拟受限股价格预计为人民币7.85元/股。
华为内部人士也向券商中国记者证实,该公司发了关于2022年度虚拟受限股每股分红预测的通知,预计2022年度分红1.61元/股属实。
在这艰难转型时期,华为虚拟受限股每股分红1.61元较上一年每股1.58元保持正增长,已经超出大多数员工的预期。
直接上数据,华为2022年度工会虚拟受限股分红预计为人民币1.61元/股,分红以后虚拟受限股价格预计为人民币7.85元/股。
格力的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价格和华为差不多了。华为7.85分1.61元。格力二期16.32分3元。
2023年01月23日,高瓴资本入股的 格力电器 就可以解禁。掐指一算没有多少交易日了,就在过年后的了(高瓴资本解禁但是不一定就卖出,因为投资格力高瓴资本公司的股权机构,非常明确的显示,高瓴卖格力的股权还是要经过格力管理层的同意才可以操作)。在对格力电器的投资中,高瓴资本目前更多体现为财务投资者。通过层层套娃式的决策架构,管理层与高瓴资本之间已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制衡。
即便未来珠海明骏股权解禁,涉及到 格力电器 这么大市值的公司,其后的股权转让以及转让规则,监管层面也会更加谨慎处理,管理层的稳定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高瓴入资时期的条款安排也会成为一个参考。今年2023年格力的在股价上可能波动表现会比较大。 $格力电器(SZ0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