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管理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作为拥有“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等众多文化资源的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一直是长沙的支柱性产业。2017年长沙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出2864.4亿元(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统计,下同》),同比增长11%;实现增加值902.6亿元,同比增长11.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84%,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长沙经济贡献处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但与“十三五”规划目标及北上深杭等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此外,长沙文化产业还面临产业结构待优化、新兴领域引领不强等挑战,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任重而道远。

一、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主流强国发展情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韩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球前十。另普华永道(PWC)根据2011年数据预算,2016年美国、日本、中国、德国、英国娱乐和传媒业营业额排名世界前五。为了解、吸收先进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经验,本文简要介绍美国、日本等世界主流文化强国产业发展情况。

——美国版权产业。美国版权产业由核心版权产业(包括图书、电影、音乐、软件等)、部分版权产业(包括从服装、纺织品、珠宝到玩具和游戏等众多产业)、交叉版权产业(包括CD播放器、电视机、录像机等相关产品的制造、批发和零售)、版权相关产业(包括销售有版权商品、无版权产品的行业)四部分组成。2016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发布的《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16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版权产业实现增加值2.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11.69%,远超过金融保险业、健康和社会保障业等行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2012-2015年版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87%,远高于美国GDP2.11%的年均增速。此外,版权产业对美国就业贡献率为7.95%,音乐、电影、软件及报纸四个版权细分行业海外销售和出口额远高于化学等其他行业,是美国输出商品的最重要成分。

——英国创意产业。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第一个出台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英国创意产业发展异常活跃。根据2017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JonathanSapsed(乔纳森?萨帕斯德)在河南大学所作的《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展望》专题报告,报告显示英国创意产业由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和古玩、电子游戏、工艺设计、时尚设计、影视与广播、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等13个行业构成。根据2014年《金融时报》报道,2012年英国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714亿英镑,占经济总量的5.2%,同比增长9.4%,增速位居行业第二;创意产业就业岗位达168万个,占英国全部就业岗位的5.6%,同比增长8.6%。此外,英国伦敦还是欧洲第一大创意产业中心、世界第三大电影摄制中心,贡献了全国设计业总产值的50%、音乐产业总产值的70%、出版业总产值的40%。

——日本动漫产业。据《考试周刊》2016年第90期刊载的《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一文,2015年日本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0%。日本在120多个国家(地区)占有电视节目市场份额,掌握了全球8%以上的电视节目主导权,电影产品占全球票房的6%,唱片发行占全球市场的2%。此外,日本还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60%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达80%以上。日本动画协会报告显示,2016年日本动漫市场规模突破2兆日元,动漫作品年产量300部以上,制作了Kitty猫、哆啦A梦等全球影响广泛的动漫人物形象和作品。

——德国文化与创意经济。德国“文化与创意经济”主要涵盖音乐、图书、电影、广播电视、设计、新闻出版、广告、软件与电子游戏产业等11个领域。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监管报告显示,2016年德国文化与创意经济的总体附加值为988亿欧元,成为仅次于机械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

——韩国内容产业。韩国内容产业是指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服务的产业,包括出版、动漫、音乐、电影、游戏、信息服务等11个领域。2016年韩国内容产业国内销售额达105.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2%,增幅远高于整体经济增长率(2.8%);内容产业出口额达62.1亿美元,是2011年的1.4倍,同比增长9.7%(2016年韩国总体出口额同比下降5.9%)。游戏、卡通、知识信息和音乐是韩国内容产业输出的主要构成。2016年韩国游戏产业出口额为34.5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内容产业出口总额的55.5%;卡通产业出口额为5.9亿美元,同比增长7.3%;知识信息出口额为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1%;音乐产业出口额为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二)全国及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同比增长12.8%;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标准统计)。按行业分,2017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2094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34.8%;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332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9.6%;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19300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55.6%。按领域分,文化核心领域增加值为22500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64.8%;文化相关领域增加值为12222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35.2%。其中内容创作生产、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新闻信息服务三领域规模靠前,分别实现增加值7587亿元、5973亿元和4864亿元,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1.9%、17.2%和14%。

从湖南省看,2017年湖南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112.1亿元,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23%。按行业分,2017年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069.6亿元,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50.4%;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148.7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7.0%;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893.8亿元,同比增长37.7%,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42.3%。

(三)国内先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北京)、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广州和深圳)、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昆明、大理和丽江)、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西安、成都和重庆)以及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武汉、长沙)。为深入了解长沙文化产业与先进地区差距,本文选取部分先进地区,简要介绍其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

——北京,文化服务业占比超过七成。根据2018年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35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GDP的比重为14.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情况看,2017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16196.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7015.8亿元)、广告及会展服务(1998.1亿元)、文化休闲娱乐服务(1051.6亿元)等为主的文化服务业占比超过七成。

——上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增长较快。上海市委宣传部发布的《2016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2.7亿元,同比增长8.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5%,比2014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分领域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实现增加值789.4亿元、208.5亿元,占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8.3%、12.8%,且增速高于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平均水平。而传统的文化领域,如新闻出版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文化用品生产等领域不仅规模偏低(行业增加值50亿元左右),且增幅均低于平均水平。

——深圳,“文化+”是文创产业一大亮点。2017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243.95亿元,同比增长14.5%,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产业增加值在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居第二,拥有腾讯、华侨城A、大晟文化和冰川网络等40余家上市文化企业。近年来,深圳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新业态。如在“文化+科技”方面,培育出腾讯、华强方特、迅雷、雅昌、环球数码、盛讯达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文化+创意”方面,通过对传统产业注入文化元素,培育了全国十大女装品牌企业中的6家,汇聚了建艺装饰、文科园林、亚泰国际、珂莱蒂尔、华视传媒等一批建筑、景观、服装、设计等行业的领军上市企业。

——杭州,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杭州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19%;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2%,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内容产业实现增加值1870亿元,同比增长28.5%,增幅实现了连续12个季度超过28%的高位运行;数字内容产业增加值占文创产业总规模的61.5%,占GDP的14.9%。近年来,作为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杭州数字内容产业强势发展,跃居全国第一方阵,且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荣誉称号。

二、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制造占据主导,过半领域增幅较高

分专业看,2017年长沙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03.8亿元,占比为66.9%;文化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2.8亿元,占比为5.8%;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6亿元,占比为27.3%。

分类别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实现增加值264.7亿元,占比为29.3%,同比增长15.2%;“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实现增加值637.9亿元,占比为70.7%,同比增长9.7%。从文化产业十大类别看,以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领域增加值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同比增长50.5%,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同比增长36%,文化艺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2.2%。

(二)文化融合日益广泛,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1、“文化+科技”注入产业发展新活力

作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长沙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标杆作用日益显现,产业融合发展成果不断涌现,文化科技元素逐渐增加,文化产品体验感提升。从示范企业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市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实现营业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63.2%。从融合成果看,明和集团通过3DMapping技术及特殊的影像处理手法制作的《花脸·龙里》在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中惊艳亮相、好评无数;由华凯创意运用精品文物、图片、雕塑、复原场景、视频、AR增强现实、多媒体展示、触摸体验等多种形式设计的长沙历史文化陈列是第一个系统展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精心多样地呈现了长沙历史画卷;作为2018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主体活动之一,《烟花一夜》数字光电烟花秀借助各种特效烟花,并配合最具特色的印象呈现、现场嘉宾互动,通过“人和船、船和焰、焰和景、景和城”四维联动,极大地增强了观看者的感官体验。

2、“文化+旅游”助推文旅事业快发展

目前,长沙共有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省博物馆、世界之窗、靖港古镇等49家A级景区。得益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2017年长沙共接待游客14218.8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1659.9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43.2亿元,同比增长14.1%;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较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作为“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2017年打造的宁乡炭河古城是湖南省唯一、全国最大的西周文化主题公园,开业106天旅游人数突破百万,其推出的《炭河千古情》不断刷新湖南省大型旅游演出场次最高、观众数量最多两项纪录。在旅游事业方面,2017年长沙还荣获了2017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017最美中国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城市、全域旅游创建典范城市等荣誉。

3、“文化+消费”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作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文化消费“长沙模式”逐渐形成。一是政府文化消费引导有力。为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印发了《长沙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了市级层面按年投入5000万元以上用于文化消费,其中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3000万元,各区县(市)每年投入文化消费资金100万元以上,积极推动“悦读、悦艺、悦享、悦游、悦动、悦荟”六大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二是居民文化消费快速增长。2017年长沙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6378元,同比增长11.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18.4%,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如在影视方面,截至2017年底,长沙共有影院90家、银幕579块,总座位7.4万个;全市年观影人次达2149万,放映场次达105.8万场,电影总票房首次突破7亿元大关,达7.03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全省票房的45.2%,是2013年的3倍多。

4、“文化+投资”构筑产业发展强支撑

文化项目扩大文化消费增量,可通过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有利于长沙文化产业长远发展,推动长沙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市、区县两级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项目。2017年长沙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额为279.7亿元,同比增长31.9%,增幅远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7%,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具体文化项目看,作为湖南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总投资达28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涵盖1800座位的大剧院、500座位的多功能小剧场和艺术馆。此外还有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华强集团“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旅游度假区、恒大童世界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不断形成新型文化集群,通过文化与旅游、商业、体育、科技等融合,将成为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重要支撑。

5、“文化+会展”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

作为新兴服务业和朝阳产业,会展业具有效益高、联动性高、导向性强、凝聚性好、专业性浓和交融性大等特点,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今年2月,《长沙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顺利出炉,计划确立了“打造中部会展高地、建设国家会展名称”的总体目标,实现会展产业千亿规模,打造“会展湘军”。2017年长沙先后获得中国十佳会展名城、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中国最具品牌价值会奖目的地等荣誉称号。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等四大展馆全年共举办展览超210个,实现展览面积220万平方米,观众人数达600万人次,成交金额超550亿元。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暨长沙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博览会等一大批产业会展项目应运而生。第24届长沙图书交易会标准展位达到600余个,新增展位108个,参展客商超过2000人,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家国有、民营出版发行单位参展,交易总额达19.4亿元码洋,参展单位和交易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三)公共文化服务到位,文艺惠民反响热烈

自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长沙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长沙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成为全国获得此殊荣的六个省市中的一个,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5个,档案馆1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4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3%。在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投入方面,2017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9亿元,同比增长4.0%,占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为1.4%。在具体文化民生工程方面,市、区县两级不断推出各类文化民生活动,如第五届公益电影月开展了“十万群众进影厅”“长沙电影回顾展”和“优惠观看同步商业片”等电影惠民系列活动,全市17家商业院线、83家商业影城共提供680余场、总价值400多万元的十万余个公益观影席位,在全市街道、社区等100个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送映10部精选优秀国外影片600余场,为市民送上了电影惠民的文化大餐;“书香长沙”全民阅读活动以“阅读点亮梦想,文化塑造城市”为主题,以“书香七进”为主线,开展了“书香长沙·文化东亚”全民阅读系列论坛、“书香长沙”公益大课堂、“阅读与我”主题演讲比赛、“为你读书”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进一步促使长沙居民爱读书、想读书、会读书,营造了良好读书氛围。截止17年9月底,长沙市图书馆新馆两年内接待读者382万人次,相当于全市一半市民走进图书馆,

三、长沙文化产业主要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一)烟花产业

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文化,已有千年历史,湖南长沙浏阳、株洲醴陵和江西宜春万载、萍乡上栗是我国四大花炮传统主产区,占据了全球花炮产值的80%,因从地图上看,四个地区以上栗为中心,醴陵、万载、浏阳市在地理上构成一个几何“三角”形,被称为中国花炮“金三角”。

2017年长沙烟花产业增加值为22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总规模的25%。已形成以金生花炮、复兴烟花、恒信烟花、银意烟花和熊猫烟花为核心的烟花爆竹产业集群。“浏阳花炮”、“东信烟花”、“世纪红烟花”、“庆泰烟花”、“官渡大围山烟花”、“辉其烟花”、“牛石烟花”等7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金生烟花被列为“中华老字号”名录,40余家烟花企业商标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认证。此外,2010年8月开始的“橘子洲烟花”至今已燃放200多场次,每场时长20分钟,平均每场吸引20余万游客,成为展示“快乐长沙,宜游胜地”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得到央视新闻联播、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提高了长沙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长沙城市新名片。

(二)广电业

以湖南广播电视台、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和中广天择为主的“广电湘军”不仅是长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广播电视领域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长沙广播电视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1亿元,同比增长15%;广电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5%,是长沙文化产业中第四大细分行业。从产品影响看,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两档老牌综艺节目依然深受欢迎,湖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青春集结号》、和光传媒制作的《秋收起义》、芒果娱乐制作的《我们的少年时代》三部作品荣获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提名作品;2018年初湖南卫视打造的国内首档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声临其境》首播当日获得双网收视第一佳绩和全渠道零差评口碑。目前微博阅读量26.1亿,网络播放量14亿,豆瓣评分达8.3分,并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上百家媒体点赞。

(三)出版业

从全国看,2016年全国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7366.1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20.9亿元,同比增长29.9%。从全省看,2016年湖南省新闻出版业实现销售收入422亿元,利润总额48亿元。其中《经济地理》等3种期刊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时代邮刊》期发量位列全国邮发期刊第一名。

2017年长沙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8.6%,出版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6%。中南传媒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百亿元(按集团口径核算),成为全国3家“三百亿”出版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连续十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其图书出版业务在全国实体店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占有率为3.66%,排名第三,稳居第一方阵,并;天舟文化首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同时入选“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并蝉联“世界媒体500强”,其子公司游爱网络入选“2017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

(四)印刷业

印刷业可分为出版印刷、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等,受益于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和文化市场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印刷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部地区四大产业带。2016年我国印刷行业规模总资产为5590.2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总产值7881.9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销售收入7653.3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利润总额534.1亿元,同比增长10.9%;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277家,比上年增加265家。其中湖南有印刷企业2228家,印刷业总产值308.2亿元,同比增长6.27%,从业人员6.1万人,印刷类型涉及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防伪印刷、数字印刷等领域。

作为拥有“出版湘军”和烟花产业两大名片的地区,印刷业也一直是长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长沙印刷业实现增加值64.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总规模的7.2%。三仁包装、尚品彩印、银腾塑印和天闻印务四家企业收入超过10亿元,天闻新华印务在“2017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中排名第32名。

四、长沙重点文化企业调查情况

以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广天择、拓维信息、华凯创意和复兴烟花等重点文化企业对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既在长沙文化产业整体规模中占据重要位置,又是长沙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特色行业的龙头企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长沙重点文化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便更好地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对全市50家重点文化企业开展了调查研究。

从行业分布看,调查单位涉及印刷出版、工艺品制造、烟花制造、图书批发零售、动漫游戏、文化软件设计、广告设计、会展服务、建筑设计、图书报纸出版、广播电视服务和娱乐服务等30个细分文化领域。

(一)七成以上企业有招聘技术人才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78%的企业2018年有招工需求,22%的企业无招工需求;有招工需求的39家企业中,74.4%的企业表示缺乏专业化设计、互联网服务等技术人才,25.6%的企业表示缺乏车间、财务、销售等普通工种人员。

(二)“无合适人才”是企业招工面临的最大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在有需要招工的企业中,38.4%的企业面临人才专业能力不强、人才供给少等“无合适人才”困难,28.2%的企业面临招聘渠道窄、工作环境不好、交通不便、生活设施缺乏等招工困难,12.8%的企业面临人才工资要求与公司薪资水平不符困难,10.3%的企业面临人员流动性大这一留人难问题,另10.3%的企业表示招工过程中没有困难。

(三)过半企业认为缺乏扶持政策或扶持力度偏弱

政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体现。从重点企业调查情况看,64%的企业完全知晓政府部门发布的本行业扶持政策,12%的企业知晓政府部门发布的税收减免等部分政策,24%的企业对政府部门发布的扶持政策完全不知晓。目前,虽然政策知晓面较广,但知晓政策的企业在办理相关政策扔面临相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知晓政策的企业中,31.6%的企业在办理相关扶持政策时面临政策门槛高、流程复杂、实惠少等问题。此外,与先进地区同行业龙头企业相比,56%的企业认为长沙缺乏扶持政策或扶持力度偏弱,16%的企业认为长沙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薪资水平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

(四)缺少人才、资金和政策支持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

在被问及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时,36%的企业认为是缺少人才、资金和政策支持,20%的企业认为是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对公司业务影响大,20%的企业认为是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及外部环境影响,16%的企业认为是人力、材料成本较高,只有8%的企业表示暂时没有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因数。

(五)近七成企业希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被问及对政府部门的建议时,68%的企业希望政府加大税收减免、版权保护等政策扶持力度,18%的企业希望政府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16%的企业希望政府注重政策落实和宣传,简化政策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水平,8%的企业希望政府规范市场,提高文化类企业重视程度,4%的企业暂无相关建议。

五、长沙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情况

消费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引擎。依据马斯诺需求的层次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当社会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需求将占据主导地位。按照世界各国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将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步转向以精神消费为主导。2017年长沙人均GDP已达13.5万元,表明长沙居民消费已步入以精神文化消费为核心的消费时期。

为了解长沙居民文化消费偏好、构成等情况,以便帮助企业、政府部门根据居民消费需求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对967名长沙居民开展了文化消费调查。

(一)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分居住地看,本次调查样本中83.45%来自城市,16.55%来自农村;

分性别看,本次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25.03%,女性占比74.97%;

分年龄段看,本次调查样本中18-25岁年龄段人数占比12.72%,26-35岁占比49.84%,36-45岁占比24.2%,46-60岁占比11.69%,60岁以上占比1.55%;

分教育程度看,本次调查样本中初中及以下人数占比3%,高中、中专占比10.13%,大专、大学本科占比78.8%,研究生及以上占比8.07%;

从月收入水平看,本次调查样本中3000元及以下人数占比16.24%,3000-4000元占比25.75%。4000-5000元占比23.99%,5000元及以上占比34.02%;

分职业看,本次调查样本中企业工作人员(个体户雇佣人员)占比49.02%,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占比20.99%,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比7.03%,自有职业者占比4.45%,在校学生占比3.21%,家庭主妇、务农人员、个体户老板、离退休人员等其他人员合计占比15.3%。

(二)居民文化消费活动情况

1、“看电视”“上网”是居民业余主要文化娱乐活动

关于“业余主要的娱乐活动”,调查结果显示,58.12%的居民选择“看电视(电影)、听广播”,49.02%的居民选择“上网(看新闻、玩游戏等)”,28.75%的居民选择“阅读书报”,24.51%的居民选择“去公园、游乐园”,19.96%的居民选择“旅游”,17.58%的居民选择“去图书馆、书店、博物馆”,16.44%的居民选择“健身活动(健身房健身、练瑜伽等)”,9.51%的居民选择“观看各类文艺演出”,9.31%的居民选择“唱歌(KTV)”。此外,也有部分居民选择球类运动、玩麻将、绘画书法摄影和钓鱼等娱乐活动项目。

2、七成以上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超过1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44.26%的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为1-2小时,23.58%的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为2-3小时,6.51%的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为3-4小时,3.21%的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为4小时以上,仅22.44%的居民平均每天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

3、“愉悦身心,放松精神”是居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目的时,84.69%的居民选择“愉悦身心,放松精神”,55.74%的居民选择“增强知识,提升自我”,38.06%的居民选择“强身健体”,26.58%的居民选择“获取信息”,18.72%的居民选择“广泛交友,扩大生活圈子”,8.58%的居民选择“其他”。

4、“旅游”、“看电影、看演出”、“体育健身”位居居民最期待的文化生活前三位

调查结果显示,在最期待的文化生活方面,77.46%的居民选择“旅游”,48.5%的居民选择“看电影、看演出”,42.5%的居民选择“体育健身”,24.92%的居民选择“摄影、绘画、书法、乐器演奏等”,15.62%的居民选择“棋牌、KTV、泡吧等娱乐活动”

5、八成以上居民较为满意自己对文化需求的实现

调查结果显示,9.51%的居民对自己文化需求实现的满意度表示“满意”,26.99%的居民对自己文化需求实现的满意度表示“比较满意”,50.26%的居民对自己文化需求实现的满意度表示“一般”,仅12.62%的居民对自己文化需求实现的满意度表示“不满意”,另有0.62%的居民对自己文化需求实现的满意度表示“不了解”。

6、“休闲时间”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最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个人兴趣爱好”和“个人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闲暇时间”是最大因素。具体看,在影响居民文化消费因素方面,57.39%的居民选择“闲暇时间”,53.15%的居民选择“个人兴趣爱好”,42.71%的居民选择“个人收入水平”,32.16%的居民选择“价格”,24.3%的居民选择“服务环境、设施、质量”,17.37%的居民选择“方便、便利”,9.82%的居民选择“职业需要”,7.34%%的居民选择“社会文化娱乐消费风气的影响”,4.24%的居民选择“其他因素”。

7、过半居民认为长沙文化消费价格“普遍偏高”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价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就长沙居民对本地文化消费品价格感受情况,调查结果显示,54.4%的居民表示“普遍偏高”,37.02%的居民表示“可以接受”,7.86%的居民表示“说不清”,仅0.72%的居民表示“价格较低”。

8、近六成居民表示未来会增加文化消费支出

虽然大部分长沙居民认为长沙文化消费水平“偏高”,但当问及未来是否会增加文化消费支出时,56.15%的居民表示“会增加”,33.51%的居民表示“不太确定”,只有10.34%的居民表示“不会增加。”

9、四分之一居民认为所在社区(村)文化活动“较少”

针对社区(村)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07%的居民认为“很丰富”,43.02%的居民认为“一般”,25.23%的居民认为“较少”,14.06%的居民认为“基本没有”,9.62%的居民表示“不清楚”。从以上可知,认为所在社区(村)文化活动较为丰富的居民虽占比过半,但仍有39.29%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村)文化活动丰富程度不高。

10、“增加球场等健身设施”成居民最期盼文化民生工程

虽然社区(村)文化活动整体较为丰富,但在文化民生工程方面,多数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村)的文化民生工程还需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67.22%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村)最需要“增加球场等健身设施”,57.29%的居民认为最需要“建图书馆或阅览室”,50.26%的居民认为最需要“开辟群众活动、休闲广场”,27.71%的居民认为最需要“举办公益讲座、技术培训”,7.86%的居民认为最需要“增加报刊宣传栏”,9.82%的居民认为需要增加“其他”文化民生工程。

11、历史、娱乐和休闲文化是长沙最有特色的三大文化形态

关于长沙最有特色的文化形态,调查结果显示,63.08%的居民认为是娱乐文化,52.53%的居民认为是历史文化,40.85%的居民认为是休闲文化,30.92%的居民认为是名人文化,21.1%的居民认为是生态文化,16.24%的居民认为是民间文化,4.34%的居民认为是其他文化。

12、多元化、雅俗并存为长沙文化消费两大特点

对于长沙文化消费特点,调查结果显示,30.82%的居民认为是“雅俗并存”,30.51%的居民认为是“多元化”,19.86%的居民认为是“普及程度有待提高”,15.62%的居民认为是“过于通俗,档次不高”,3.21%的居民认为是“其他”。

13、长沙公共文化服务居民满意度达90%

调查结果显示,10.86%的居民对长沙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价为“满意”,34.85%的居民选择“比较满意”,47.98%的居民选择“一般”,仅3.31%的居民选择“不满意”,另有3%的居民选择“不了解”。

六、长沙文化产业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目前长沙与29个国家的47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经贸合作城市,与国内外96个城市(机场)开通156条定期航线,中欧班列(长沙)货运量全国第四。通过沪昆高铁、沪昆高速等东连长三角经济带,西接成渝经济圈,通过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北抵京津冀经济圈,南达珠三角经济带,以长沙为圆心,500公里出行半径内集聚有5亿多人口。黄花国际机场航线已辐射国内及韩日、东南亚等大中城市,从长沙出发可直达国内外119个大中城市,并已开通直飞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三条跨洲际直飞航线,2017年黄花机场吞吐量位居中部机场第二。此外,长沙正着力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有望实现由“沿海的内地”到“内地的前沿”的跨越式发展。

2、城市品牌优势

从国际国内影响看,长沙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城市、中国十大文化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16个国家在长设立签证申请中心,驻长世界500强企业达151家。从产业影响看,长沙素有出版湘军、广电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称号。此外,长沙还是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烟花产业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盛典上享有美誉,2017年浏阳及周边产区烟花出口量占全国的93.5%(全国烟花出口52.9亿元),花炮产值居世界第一。从“明星”企业看,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位列“全球出版业50强”第6名,连续9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7年“亚洲品牌500强”排名第100位,居省级广电第一、亚洲电视品牌第二;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用户数接近400万户,覆盖人群超过3000万;天舟文化积极推动天舟书院海外布点,且是国内首批两家获得对外专项出版权的试点企业之一。

3、文化资源优势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有杨开慧纪念馆、刘少奇故居、胡耀邦故居、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有岳麓书院、花明楼、天心阁、马王堆汉墓、炭河里青铜器遗址等历史人文景点,有橘子洲、岳麓山、周洛大峡谷和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有世界之窗、海底世界、海立方海洋公园、宋城炭河古城等娱乐休闲园,还有湘绣、菊花石雕、长沙花鼓戏、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等一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都是长沙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丰富资源。

4、经济规模优势

2017年长沙GDP过万亿,成为中部第2个、中西部第4个GDP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0.5%。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显示,以省会长沙为主的湖南文化产业综合指数位列第七,局中西部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显示,在全国294所城市中长沙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第20位。随着长沙经济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显著。

5、产业基础优势

目前长沙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2家、省级19家、市级14家,其中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为中部五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继上海、重庆和杭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天心广告创意产业园为首批“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已初步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两园一基地”格局,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二)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从长沙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看,以烟花鞭炮为主的低附加值的行业占比达四分之一,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服务、广告、建筑设计和其他专业化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增加值为81.1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9%,北京为57.7%、上海为48%,杭州仅数字内容服务占比达61.5%。

2、新兴领域缺乏龙头

从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展情况看,营业利润过亿的企业仅20家,仅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的1.8%,超过八成企业利润不足千万,亏损企业占12%。从部分新兴行业看,如广告业,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广告企业中收入过亿企业8家,仅1家企业收入超过10亿元,北京拥有蓝色光标(2017年收入109.6亿元)、广州有省广集团(2017年收入112.9亿元)和分众传媒(2017年收入120.1亿元)、杭州有思美传媒(2017年收入41.9亿元),此外在广告创意设计方面,仅湖南顺风传媒一家企业相关作品入围2017年第2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金银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均有多家企业入围。如动漫游戏领域,目前长沙有趣动文化、善禧文化和锦绣神州等20余家动漫游戏及相关服务企业上了一定规模(不含以教育服务为主的拓维信息),全年实现营业利润6848万元,7家亏损,4家利润不足百万,动漫游戏精品较少,同期广州奥飞娱乐和咏声动漫、深圳腾讯游戏(动漫)、华强动漫、杭州玄机科技、北京若森数字、南京原力动画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3、上市文企效益不佳

从上市文化企业发展情况看,电广传媒、中南传媒、天舟文化、拓维信息、中广天择和华凯创意6家上市文企年末拥有资产54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6.7%,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电广传媒、华凯创意资产负债率超过5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1.1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天舟文化、中广天择、华凯创意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34.5%,其中天舟文化、拓维信息营业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电广传媒由盈转亏;实现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42%。

(三)机遇分析

1、多项政策叠加实施机遇

2017年长沙先后发布了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科技创新“1+4”和开放型经济“2+4”等重磅政策,系列政策的颁布将对长沙文创企业在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及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扶持,有助于长沙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经济外向度的提高。此外,《关于进一步加快国家级长沙天心文化产业示范园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系列支持政策的通知》《长沙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扶持政策也将为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政策高地。

2、两个中心建设目标机遇

长沙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和体验中心。这一目标将使长沙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建设高铁会展新城,积极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注重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媒体艺术之都”扩大长沙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些均为长沙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威胁分析

1、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长沙文化产业基础好,发展早,一度涌现出“动漫湘军”“演艺湘军”“出版湘军”等文化品牌,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第一阵营。自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全国上下积极投入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之中,北京、杭州、南京、广州等先进地区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6)》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深圳、武汉、西安、重庆、成都位居全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前十;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显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杭州、广州、重庆、苏州、天津、台北分别位居2017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前十强。从上述可知,目前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不复存在,与先进地区差距有所扩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长沙文化产业的任务更为艰巨、挑战更为严峻。

2、环保对烟花产业的压力

作为长沙特色文化产品,烟花爆竹一直是长沙的城市名片,烟花产业对全市文化产业的贡献较大。2017年长沙烟花产业实现增加值226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总规模的2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2%。由此可见,烟花产业对长沙文化产业及整体经济贡献较大。近年来,人民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各地环保压力较大,相继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的规章制度。作为原产地的长沙,正强力实施“蓝天保卫战”,并出台了《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因此,具有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的烟花爆竹首当其冲成为“禁品”,做大做强烟花产业面临较大环保压力,烟花产业对长沙文化产业的贡献将下降。

七、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积极投入内容产业,建设数字湘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内容为王”时代已然来临。根据腾讯研究院报告,由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和网络新闻媒体构成的互联网内容产业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内容产业将超过日韩,跻身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如《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近4亿,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152亿元,同比增长26.7%;《2017中国在线动漫市场白皮书》显示,我国动漫行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约占文化娱乐业规模的四分之一,用户规模达3.1亿人,动漫产业持续增速发展并将进入集中爆发期。从上述可知,我国内容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在烟花、出版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内容产业、打造数据经济高地是长沙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跳板。可着重打造以下两大产业:一是发力网络视频产业,全力建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积极扶持芒果TV、中广天择等本土文创企业,大力推进爱奇艺、腾讯、优酷、百度、今日头条(拥有西瓜视频、抖音)等企业视频业务落户马栏山,通过“引进龙头、扶持小微、带动周边”的全产业链方式建造“中国视谷”;二是重构动漫游戏业,大魄力打造“动漫湘军”“游戏湘军”。依托湘江新区中电软件园、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等产业基础和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人才资源,搭建本土动漫游戏企业与高校、软件企业合作交流平台,通过深入挖掘长沙历史文化和购买网络文学IP等方式,制作高质量、全年龄段的动漫游戏作品,并通过加大与会展、教育、主题公园、衍生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推进长沙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二)全面推进文化融合,打造“文化+”高地

产业融合发展、大中型企业多元化经营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文化产业涉及行业门类多、内容丰富,与科技、旅游、消费等产业关联度高。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看,“文化+”对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作用强、效果显著。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沙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势在必行。在继续推进文化与科技、会展、投资等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还可从以下三方面切入深入挖掘文化融合潜力:一是精准实施“文化+旅游”。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改良升级现有景区景点文化元素,充分依托长沙优势旅游资源,突出打造岳麓书院、爱晚亭和炭河古城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品牌,酒吧一条街、火宫殿等文化旅游休闲品牌,探索建立主题博物馆、主题艺术馆、主题旅游区,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意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华侨城、宋城集团、新华联、万达文化集团等大型文化旅游集团,积极推进恒大文化旅游城、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和宁乡方特等现有大型文旅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强力推进“文化+消费”。消费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调查显示,长沙半数以上居民未来将继续加大文化消费支出,文化消费潜力较大,将有效拉动长沙文化产业发展。因此,长沙应充分发挥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品牌效应,在积极推进重大文化消费项目建设的同时,探索降低相关景区景点门票,推进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建设社区(村)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居民日常文化活动,构建消费水平多样化、消费项目多元化、消费人群全覆盖的文化消费结构。三是高度重视“文化+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心脏”,金融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血液”。长沙文化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因此,可充分发挥长沙银行、方正证券等银行、证券、基金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资源优势,探索开展“文化+金融”主题交易展、高峰论坛、文化项目投融资路演及文化金融产品服务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搭建文创企业与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平台,探索政府部门与大型文创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多样化的特色文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加大培育文创企业上市力度,鼓励文创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全方位实施“文化+金融”战略,助力长沙文创企业长远发展。

(三)着力打造文化名片,强化品牌战略

文化名片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也是一个地区对外的城市名片,更是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打造文化名片,既有利于提高城市影响力,更有助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可充分发挥现有“媒体艺术之都”“文化湘军”等国内国际文化品牌价值,围绕品牌开展各类文化宣传交流活动和会展项目,继续推进开展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节、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橘子洲烟花活动、湘绣文化艺术节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特色节日活动。此外,还可探索建立“中国(长沙)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均有“文博会”),中国(长沙)国际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进而提高长沙文化品牌影响力。

注:

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口径为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分类》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北京地方标准增加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旅行社服务、文化投资与资产管理等部分行业。

2、杭州文创产业统计口径为地方标准,包括设计服务、文化会展、信息服务、文休旅游等领域。与按国家标准核算数据对比看,杭州地方标准核算的文创产业规模偏大。如2015年杭州按地方标准核算的文创产业增加值为2232.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2%,同期按国家标准核算,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55亿元,占GDP的8.5%。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邓细锋]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前三季度湘潭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 下一篇:从旅游业增加值核算初探郴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