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国人开始习惯用影像记录生活,喜欢拍,也喜欢被拍。但是,如果自己的妈妈拿着摄像机对着你拍了8年,你会嫌烦吗?挪威的马库斯和卢卡斯两兄弟可能会。他们的母亲、导演亚丝拉琪•霍尔姆(Aslaug Holm)把镜头对准了两个儿子,在和他俩“斗智斗勇”的同时,探讨了生命与成长的意义。
谈及少年成长题材,常被提及的有2014年的剧情片《少年时代》和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等。《少年时代》打破了传统电影的使用不同年龄段演员的“套路”,用12年的时间,直接通过小演员的自然生长来展现时间的力量。《人生七年》则已成传奇,项目从1964年延续至今,导演选取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隔7年对他们进行采访。挪威纪录片《兄弟》更像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存在,记录现实,但也更加温情。
“马库斯?你觉得妈妈要是拍一部关于你和卢卡斯的电影怎么样?”
“很庞大的工程啊,差不多十年后等到电影完工了,再看自己小的时候一定很有趣。”
“但是你觉得电影主要讲什么呢?”
“我们是怎样的好朋友,还有我们是怎样的好兄弟……”
当妈妈开启“兄弟”项目时,哥哥马库斯8岁,弟弟卢卡斯5岁。影片前半部分给弟弟卢卡斯的镜头更多,描述了一个小男孩从儿童转向少年的过程;而在后半部分,则侧重于哥哥马库斯在青春期的蜕变与选择。
影片记录了2007年,卢卡斯在奥斯陆上学的第一天。哥俩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卢卡斯穿着和哥哥同款的“兄弟装”,哼着小曲儿,一蹦一跳却有点害羞。老师们在门口迎接小朋友们,和他们一一握手,给他们戴上新生的小帽子;哥哥马库斯也为卢卡斯指路,把弟弟带到大致位置后就去上课了。卢卡斯发现哥哥突然不见了,立刻跑到楼道里张望,似乎有一些担心。兄弟俩的父亲是一个足球教练,但是他发现小儿子并非他所期望的那样“天生对足球感兴趣”,而是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感,甚至对进球的哥哥竖中指。卢卡斯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复仇,我只在乎我自己”。影片给了一种解释,成长是充满压力的,但唯有认识到恐惧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勇敢。
哥哥马库斯一直很“酷”,他像是一个榜样,却也有自己的苦恼。他知道自己比弟弟高大强壮,所以在和弟弟进行俯卧撑比赛的时候,觉得这种优势对弟弟并不公平。马库斯虽然也会在打闹中惹哭弟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一个不错的哥哥。兄弟俩一起堆雪人的时候,马库斯会注意垒一个不太大、确保“卢卡斯能搬得动”的雪球,照顾弟弟的年龄。马库斯很快迎来了青春期,他开始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关注同龄的女同学,也明确了自己的爱好:摇滚与足球。他想要加入利物浦球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球员;同时也非常喜欢Green Day的音乐,羡慕乐队主唱的黑头发和耳钉等朋克打扮。马库斯在踢球时问了爸爸自己是否可以染头发、打耳洞,父亲给了反对意见后,马库斯表示自己不再会提这件事了。然而,“心口不一”的马库斯最终还是走到了理发店。当打耳钉的气枪扳机扣动的那一瞬间,他眉头微微抬了一下,却又掩饰不住满脸的笑意。新造型完成后,马库斯忍不住对着车窗照镜子,却又担心父亲的反应。
说曹操曹操就到,在回家的路上,马库斯就被爸爸抓了个现行。他给爸爸展示染黑的头发的同时,却又拿手遮住了耳钉。果然,父亲觉得染发是可行的,但对耳钉还是无法接受,马库斯回道,“你不懂乐队”。
兄弟俩的关系也有一点微妙。一方面,他们是最好的朋友,“有兄弟陪就不会孤单”;另一方面,两人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弟弟卢卡斯一开始似乎处于哥哥的阴影之下,他对哥哥总是帮他做决定表示反感,但没了哥哥又会不知所措。哥哥长得更高、肌肉更结实,足球也踢得好,年幼的弟弟却因进不了球而厌恶训练——“我恨足球,讨厌挪威,讨厌一切”。然而,当哥哥把在学校手工课上亲手制作的圣诞老人木质卡片送给弟弟时,两兄弟又会开心地拥抱,露出甜甜的笑容。
海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代表着乡愁,也代表着母爱。霍尔姆出生于一个出海捕鱼的家族,海洋对于她而言就是童年和家乡。她多次带着儿子们回到家乡斯莫拉岛,听海的声音,在花海里嬉戏,让两兄弟感受海洋带来的绵长日光。他们会把洁白的床单当成披风,感受风绘制的线条——夏日、和风、暴雨和深深的海浪,这就是妈妈长大的斯莫拉岛。霍尔姆记得她祖母院子里种植的大黄,而儿子们也在院子里挖出大黄深红色的根茎,切成段、削去皮,像咀嚼甘蔗一样享受带着清香的美味。这已然是一种生命的轮回。
两个男孩都很喜欢这部属于他俩的纪录片,但同时也对一些拍摄细节保留意见。卢卡斯在采访中表示,妈妈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他才5岁,甚至没有拒绝的机会。当时年幼的他并不清楚被拍摄意味着什么,如果知道的话大概会明确拒绝。大儿子马库斯认为,总体而言拍摄过程是愉快的,但在程序上存在一定不合理:如果妈妈被儿子们拒绝,她也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说服儿子。马库斯并没有很坚决地拒绝过妈妈的拍摄要求,而是在半推半就的懵懂状态下中让其自然发生,他并不确定妈妈是否已经跨越了伦理的界限。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导演霍尔姆尽可能置身事外,以相对客观的立场记录儿子们的日常活动。然而,“亲情绑架”还是使得其中出现了一些拍摄上的伦理问题:一个专业的导演可以避免介入被拍摄对象的生活,但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对儿子的行为不管不顾似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场景,比如两个小男生在心情不佳、遇到困难时,会对着镜头说脏话、比中指,作为母亲的霍尔姆到底应不应该阻止呢?若阻止,则违背了拍摄的专业主义;若不阻止,是不是意味着对儿子们欠佳行为的一种默许?霍尔姆似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她与儿子们的关系非常平等,儿子逐渐习惯把工作中的母亲视为“空气”,表现也越来越自然,但在必要的时候,霍尔姆还是会承担起引导教育的职责。
小儿子卢卡斯用足球踢破了学校窗户,正在不知所措时,霍尔姆在镜头后鼓励他去找校长承认错误,并承担赔偿。另一方面,霍尔姆又会记录下大儿子马库斯违背父亲的意愿,去理发店染头发、打耳洞的过程,不干涉他的决定。
进入尾声时,马库斯对妈妈拍了太久而略感不悦。霍尔姆在反思自己为何一直不能完成这部影片,后来她发现,电影的完成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下一个阶段就是自己的离开。期待未来,却又期待那一天永远不要降临,因为那意味着最好的时日已经逝去。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是两兄弟在玩跳水,开头部分,年幼的卢卡斯迟迟不敢跟着哥哥跳下河里;结尾的时候,在哥哥的鼓励下,卢卡斯犹豫了之后终于勇敢地一跃。如何结束一段旅程?抵达了终点,却未必是结局。
导演:Aslaug Holm
制片国家/地区:挪威
语言:挪威语
上映日期:2015年3月20日
片长:100分钟
Android版
iPhone版
iPad版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 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