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本哲学史读物值得推荐?
29 个回答
最近因为某些原因比较仔细地读了几本哲学史:梯利、斯通普夫和文德尔班的哲学史。
必须要说,我最喜欢的是文德尔班的那本(虽然这本书我很早就有了,但是当时太年轻,根本看不懂……)
这本哲学史不满足于罗列每一家的说法,给出每个哲学家思考的线索(事实上它也没有很详尽地罗列每个哲学家的所有思想,这两点另外两本教科书都做得不错),不仅仅满足于指出这个哲学家与之前同时代哲学家的关系,而是一方面深挖这层关系,指出在这里出现的思想发展或变化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因此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不是偶然、任意的,而是有某种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在里面;另一方面,文德尔班的教科书还充分注意了古今哲学的关系,不是把古今哲学对立、互相隔绝开来,而是深刻揭示出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扬弃关系,比如介绍培根时就提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的斗争:
(为了避免裸答,还是抄下来吧)
力学的新方法原则上排除把每种物质现象归源于精神力量,自然界被夺去了精神,在自然界中除了极小物体的运动外,科学什么也看不见。这些物体,一个是另一个的原因,没有给超自然力量留有活动余地,因此,从前为新柏拉图主义的精灵鬼怪所统治的魔术、 占星术、炼金术,转瞬间变成被科学克服了的错误。列奥纳多曾经要求过, 外部世界的现象只能用自然原因来解释。 但是,目的论也必须和精灵鬼怪一起让路。用自然现象的合目的性来 解释自然现象到了最后总或多或少归结为事物是由精神创造或由精神安排的思想,这就与力学原则矛盾了。在这一点上,最明显不过的是,德漠克利特的思想体系战胜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 ; 这一点也最强有力地被新哲学所强调。培根把目的论的自然观点当作一种幻象[偶像]甚至当作危险的种族幻象之一,当作根本的错误,此种错误通过人的本性变成人的梦幻的根源。从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出近代哲学转变的古希腊哲学根源。在谈到近代哲学一般时,文德尔班更是大谈其继承的经院主义的思想遗产,这都是非常有价值而引人思考的观察和洞见。(551页)
总而言之,文德尔班的教科书是一本有思想、有深度、有作者独立见解而又(至少不像罗素那样)不失偏颇的好书,不过对初学者难度可能比较大。
不知道题主要看中哲还是西哲的哲学史,中哲的话推荐冯友兰的三本,西哲就比较多了。
西方哲学史:
1.入门
先介绍一些比较经典的哲学史通论,为中外哲学系教材或基础读物,四本《西方哲学史》,任何一本都适合初学者。
《西方哲学史》
作者: 邓晓芒 赵林(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林,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5年
页数: 293
难度: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这本哲学史概念和基本知识点都梳理得很清楚,不像有的所谓哲学入门读物仅仅叙述没有确实考据的哲学家生平八卦等内容,是一本真正有利于读者形成清晰哲学史脉络的哲学史读物。作者为国内著名哲学教授,内容严谨准确,对于想要了解哲学,备考哲学系研究生的学生都很有用。
《西方哲学史》
作者: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1年
页数: 330
难度: 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同邓晓芒、赵林的《西方哲学史》一样,本书为国内优秀的哲学史读物,由北大哲学系教授赵敦华编写,按照哲学家脉络,关注的问题都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适合初学者形成基本的哲学知识体系,并对西方哲学有全面客观的了解。这两本书都挺薄的,很容易读完。
《西方哲学史》
作者: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斯通普夫,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福特研究员、牛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员;詹姆斯·菲泽,普渡大学博士,田纳西大学哲学教授。)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 2013年
页数: 516
难度: 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英语世界最畅销的哲学史入门教材,1966年出版,为当代西方哲学史的主流和典范之作。篇幅适中,适合初学者,不仅翔实全面地介绍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还涉及了现代哲学,不过现代哲学部分比较侧重英美哲学。
《西方哲学史》
作者: 梯利(美国哲学家、哲学史家)
译者: 葛力(中共中央学院教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
出版社: 商务印书局
出版年份: 1995年
页数: 746
难度: 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哲学史家撰写的哲学史,比较客观,是美国各大学哲学系的哲学史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
2.进阶
再介绍几本相对进阶的哲学史读物,适合有一定哲学基础,或者自己有哲学问题的读者。
《哲学史教程》
作者: 文德尔班 (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
出版社: 商务印书局
出版年份: 1987年
页数: 上册465、下册523
难度:中等
为什么推荐这本: 强烈推荐的一套书,适合有一定哲学基础的读者。本书不像大多数哲学史按照哲学家顺序,而是以哲学概念为脉络,可以了解各个哲学家对某一哲学概念/哲学问题的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如果想做哲学研究或深入问题的读者必读这套。
《哲学史讲演录》
作者: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家,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
译者: 鹤麟/王太庆(鹤麟,国内外久享盛名的西方哲学专家、翻译家,尤专黑格尔;王太庆,西方哲学史家、翻译家。)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3年
页数: 1700
难度: 较难
为什么推荐这本: 这套书初翻于五十年代,这个版本是鹤麟弟子张祥龙教授据鹤麟先生手迹重新修订而成。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代表作,为哲学史的开山之作,由于是黑格尔按照自己哲学观写的,相对没那么客观,但喜好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读者不应错过。
++++++++
3.挑选兴趣点
最后介绍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哲学史,多为哲学家所写。这部分哲学史读物针对性较强,非常适合非哲学专业的读者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哲学思想。
《近代哲学史》
作者: 谢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上承费希特,下接黑格尔)
译者: 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6年
页数: 376
难度: 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哲学家撰写他年代的哲学史可能是最佳的,既是切身体会,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好的译者,更能破除哲学作品在翻译时的门槛。本书的“近代”,指从启蒙之史(笛卡尔)到启蒙的终结(康德)年代的哲学思想,重点考察了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思维”、“经验”、“上帝”、“自由”、“本源”等核心概念,是当代思想的基石,即使你不了解哲学,这些问题也值得思考。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作者: 哈贝马斯(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
译者: 曹卫东(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校长)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1年
页数: 447
难度: 中等
为什么推荐这本: 晚近德法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的最早成果,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必读书目,讨论了从黑格尔到福柯的现代性观念。“哈贝马斯追踪了导致我们当代处境的那些历史转折点,通过与过去和现在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对话,试验了他有关后现代话语之适当形式的观点。”所有生活在现代社会并有所思考的人,都适合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 罗素(现代分析哲学的奠基者)
译者: 何兆武、李约瑟(何兆武,清华大学教授;李约瑟,英国汉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 1963年
页数: 上卷590 、下卷491
难度: 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很有名的哲学史,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写到十九世纪下半叶的逻辑分析哲学,内容全面,除了哲学概念外,还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哲学家轶事八卦也有一些,罗素文笔很好,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其对哲学发展史独到的理解是本书的特点。本书久负盛名不是没有理由的,非常值得一读。
《剑桥哲学史》
作者: 托马斯·鲍德温
译者: 周晓亮(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山东大学教授)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1年
页数: 1211
难度: 易读
为什么推荐这本: 由6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著述,内容翔实,覆盖新康德主义、美国实用主义、美英国唯心主义、现象学运动、分析哲学及20世纪初叶的哲学新思想。作者关注跨哲学范围的问题,可与其他人文社科专业触类旁通。适合喜欢跨学科思考的读者。
《十七世纪形而上学》
作者: 汪堂家、孙向晨、丁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5年
页数: 575
难度: 中等
为什么推荐这本: 人民出版社的这套西方哲学通史的丛书非常好,另还有《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等,对哲学史有一定了解的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深入。本书主要介绍形而上学,是当代哲学史观再现和解释哲学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