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Netflix原创动画剧集《希尔达》(Hilda)?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100
被浏览
111,393

18 个回答

曾经听一个香港导演说过:“如果一部电影90分钟都很无聊,但最后结局好看,这部电影总会有好口碑。但网剧不可以,随时都要得有刺激点。”

给几个朋友安利《希尔达》,大家听完我的描述,会满心欢喜地播放,但基本在5分钟的时候就表达想要发弃剧。确实,本来就是满足儿童的动画片。

《希尔达》的故事灵感虽然来自北欧神话及民俗奇幻生物,故事里面有精灵、巨人、巨魔、雷鸟、萤虫等令人激动奇幻生物,但却没有《魔戒》、《雷神》、《哈利波特》那样充满神秘和刺激的打怪故事。

白天是长着鼻子的普通石头
太阳下山后就是石头巨魔

那为什么一部缺少多巴胺的片子,能得到那么高的评分?

看原创者Luke Pearson的访谈说过,希尔达的故事讲的是冒险,但是冒险不代表要充满战斗,冒险也可以是温馨而充满智慧的,但是也要避免那种直白又轻微有“发臭”的说教形式,希尔达的妈妈也重来不会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要友善!”,希尔达也不会说:“我知道了!妈妈”。

因为不对情节下定性的结论,每个故事的如浑然天成。所以,我觉得可以这么评价《希尔达》:充满耐人寻味的妙趣。

“妙趣”是一个好感觉,诚然,快速的刺激能让我们很容易消磨时间,忘记时间的流逝,我们对于无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所以我们把时间交给了刺激感,交给了能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物,失去了自由。我认为记忆是一种能确切感受时间的体验,“妙趣”让我能够记住更多,让我们感受到对时间的自由支配。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有很多剧透内容。如果你觉得太啰嗦或者不想被剧透,就此点个赞吧。

第一集《希尔达与石头巨魔》里很美的一幕,我描述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一.《希尔达》的世界观

希尔达的故事架设在一个叫做“巨魔堡”的城市及郊区,是一个神话版本的现代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人与奇幻生物共存的世界,没有人会因为见到奇怪的生物而感到诧异,这有点像《宠物小精灵》的感觉。

可能大家有一个错觉,就是OP有城市,所以城市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但如果你看回原著漫画,第一本和第二本希尔达都始住在郊外的小房子里,基本不会接触城市。郊外的设定是非常棒的,然而只用3集就让希尔达不得不去城市生活了。这是作者不想重复moomin的感觉(这点小心思)。

如果希尔达只是一个生活在“桃花源”的小女孩,虽然这样故事也可以继续,难免会变得沉闷了,所以很快就把场景转换到城市里,使故事真正变成了“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

我们来说一下“巨魔堡”这个城市,拥有跟《进击的巨人》一样设定的围墙,用于把外面的巨魔挡住。整个城市环山面海,地形参考了挪威的奥达市(也就闻名的巨魔之舌悬崖的那个奥达市)。城市的建筑也基本市参照这个城市,只是有一些细节加入了英国街道的元素,比如更倾向于用木质的窗框。

城市的俯瞰面貌是北欧风格的
但是街道更像是英国的味道
挪威的奥达市
挪威的奥达市最著名的巨魔之舌

这样的设定其实跟作者luke的经历有关,作者出生于美国,但是再英国长大,后来去了北欧的挪威、冰岛和哥本哈根后激发了创作《希尔达》的故事,所以整个城市不管是建筑风格和色调都充满了北欧的“秋天感”色调。

二.《希尔达》的人物设定

这里介绍一下人物,只是凡人的设定,再下一部份会详细解说《希尔达》里面的奇幻生物。

关于希尔达的设定,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爱冒险的女孩。当然按照现在流行的趋势(其实是现在的创作正在变得更好,为的是更丰满的艺术效果),现在的主角设定或多或少都会有其不完美的一面,希尔达有时会犯一些普通人会常犯的错误。

希尔达的解决问题方式都倾向于找捷径,很典型的一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觉。比如在她为了帮朋友大卫和妈妈获得运气时,使用了女巫的方法却没有留意有什么副作用。

其实《希尔达》里面每一个角色都不完美,弗丽达当发现自己不是一个有条理的人时,会自我怀疑。

第九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反转情节,是弗丽达外表上看是非常有条例的人,房间永远干净整齐,但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房间非常混乱,通常大家以为是鬼怪作祟所致,但原来弗丽达的家里其实是有鬼怪帮忙收拾,鬼怪离去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不整洁。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自己很完美的时候,其实只是有人帮助却不自知而已。

大卫常常会吸引小昆虫,是一个很有爱的小设定,非常胆小,也不怎么爱负责任。如图:

希尔达的宠物其实是一只有鹿角的狐狸

因为这些不完美的人设,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在经历过后有成长,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知道自己怎么样可以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把人设做得足够丰满的时候,剧情就更加流畅自然,不需要过多的旁白解析,没有了不可理喻的漂亮的口号式鼓励,然后大胆地让观众自己感受与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是希尔达的设定,从插画到漫画,经历过数次大调整,在动画的初期阶段,为了达到动画效果和美观效果,也进行了无数次细微的调整。

插画-漫画-动画
动画设定的微调

虽然经过很多风格调整,但是希尔达的设定还是保持在蓝色头发和裙子,红色毛衣和靴子,还有黄色的围巾以及黑色的布蕾帽和打底裤。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女性角色设定,她没有女孩喜爱的粉红色或者紫罗兰色,也没有老一套的爱美爱浪漫的性格特征。推动整个故事的是她为满足好奇天性的冒险精神。

其实希尔达要是改变成一个男生的模样,是完全可行的。但作者想要告诉大家,女生不必非要跟随女生的传统模版,反过来,男生也不必非要尊崇男子气概,男生也可以是喜欢粉红色的。作者的原话是:跟随天性是每个人的自由,不必受限制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保守态度”。

一个女生可以很女生,但是可以有冒险精神并愿意挑战老一套。这种方式虽然会让这部动画缺少了很多商业化元素,但却很正确地告诉小孩,什么才是新时代的女性特质。

Ps:图书馆是常常出现的场景,冒险之前先查资料是一个好习惯。“图书馆就是想象力的森林,而在这里探寻也是最棒的一种冒险。”

三.《希尔达》的奇幻生物

《希尔达》最让人神往的,当然是其中各种各样的奇幻生物。这些生物很大一部分参考的是一本名为《日耳曼的民间传说(Scandinavian Folk-Lore:Illustr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Belief of the Northern People)》,这是一本1896年发布的书,里面记述了多代口述流传的神话故事。比如著名的雷神托尔、奥丁、洛基等,只是故事中把所有关于神的设定都摒弃了,参考的都是其中的巨魔、巨人、精灵这样的生物。

关于巨人与巨魔的描述
书的目录上都是记录相关特性,并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故事

这本书有点类似我们的《山海经》,比如我们看一下《山海经》中《南次三经》中对于凤凰的描述: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丹穴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皇的鸟,吃喝很自然从容,常常是自个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其实《山海经》记载「凤凰」这样奇幻生物,非常简单,描述的是基本外貌、生活习性而已,只是后来有很多人基于这样的设定再创作,形成了今天更富有内在含义。

这样记载传统神话的书,其实都有类似的特征:没有文学性的装饰描述,没有戏剧性的故事结构,甚至没有图画让人识别其特征。就像是一部正常的纪实性百科全书,告诉你记录者见过什么,但又没有夹杂着激动的情绪,留下无限的想象力或者是细思极恐。

《希尔达》里的奇幻生物有「古典」的味道。

北欧神话的世界观是世界之树

就是这种稀疏平常的描述,让Luke Pearson在创作希尔达的世界时,奇幻生物是与凡人共存的境况,就像一直就存在,只要没有危险性就没有什么好惊讶的。这种做法有点像《疯狂动物城》,为每个生物都设定好配合生活的场景。

希尔达的世界,把传统的神话生物融入到现在城市里面,经过想象力的加工,不必只是存在于旧时代的建筑环境中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设定。

巨魔

巨魔是白天是普通石头,晚上是巨魔,而且巨魔也是有小孩的。巨魔是最被误解的奇幻生物,其实他们只是不擅长表达,在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就像一只怪兽一样追赶着人类,其实他们最会分清是非。

你绑一个铃铛在“我”鼻子上,“我”追赶你,你帮“我”解开,“我”还你涂鸦本,大家都相安无事,不需要你的道歉,“我”也不需要原谅你,直接了当。

你把“我”的小孩还给我,我就离开。


隐形的精灵(Huldufólk)

精灵是《希尔达》非常有趣的一个种族,原本的民间传说是这些隐藏的小人是生活在冰岛的山石地区,传统的习俗上有冰岛人为这些小人建造迷你房间。

精灵视合约为生命,“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合约的历史”。而且重大的合约,一定要签三次名字,不然合约是不会生效的,如果带上一份没有生效的合约,会被视为叛国罪。

巨人

巨人是北欧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巨人族甚至比神更古老。月光巨人在《希尔达》里面并不是只有晚上才出来,更多的是给这个巨人以一种更浪漫的手法。

巨人原本是生活在地球,抵御各种天外来物,让整个星球能够不受毁灭性的灾难。然而,当陆地上出现人类之后,两个种族出现了矛盾,人类开始驱赶巨人,巨人不堪忍受选择了默默地离去。

希尔达之于精灵,就如同巨人族之于人类,用直接对比清晰表达思考的角度,既要站在巨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要从精灵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到巨人把自己的家踩碎了,也看着妈妈踩在精灵的物资上,没有陈述道理。这种充满只会的表达方式是《希尔达》足够魅力的地方。

巨人比山还要高
相对比就是希尔达也是比精灵认为的“山”更大

自己的房子被巨人所破坏后表达了“这只不过是木头和玻璃,还有一堆物品而已”,她已经准备好了进入下一个探险。

人的长大不是害怕自己从儿童变成大人,而是从无邪的、充满幻想的童年变成了面对现实的童年,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更容易受到感触。也提出了一个哲学的问题,是拥有的东西还是陪伴的人更重要呢?是物质还是情感?

雷鸟

雷鸟是个很有趣的设定,一开始出场是一只失去记忆、会说话乌鸦。有点像《千与千寻》千寻为琥珀川找回自己的记忆。希尔达也是在帮雷鸟找回自己的记忆。

相传北欧神话中,众神之王奥丁肩膀上有两只信使乌鸦,一只代表“思维”,一只代表“记忆”,他会代替奥丁到人间视察,然后汇报给奥丁。

所以雷鸟机缘巧合之下飞到了奥丁雕像的肩膀上休息了一下,大家就以为他是神的信使,刚好那一年风调雨顺,耕作丰收。在后一年的同一天,雷鸟忘记去出现,又刚好农作欠收,大家以为把雷鸟惹怒。所以出不出现,都是概率问题,其实变相告诉一个道理,对待信仰可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

尼斯小人

这一集有一种以人类家里不用的空间作为居住地的生物-尼斯小人(nisse 或者 tonttu),比如书架的后面,长椅的地下,沙发枕头下这些不用的空间,这些位置会变成一个入口,最后汇集成为一个独立空间。

尼斯小人在《希尔达》里面是设定最多的一种生物了,城市充斥着他们是卑鄙小人的传说,说他们只会装可怜,而且种族之间互相不信任,一旦被房屋的主人赶走,就永远失去了居住的权利。

他们收集人类丢弃或者长时间不用的东西,是一种非常怀旧的生物。但是如果两个尼斯小人放下成见握手就能产生极其强大的力量,进入到整个尼斯种族所拥有的空间。也因为他们的联手,才让希尔达和妈妈逃离险境。

维特拉

维特拉是一种自然精灵,常常会出现在北欧民间传说之中,身上散发着怪异的味道,冬天的时候会冬眠,怎么叫都不会醒。

鬼魂

鬼混的设定非常有趣,分为两个部分,灵魂和遗骨。他们晚上会回到人间,看看自己生前最喜爱的东西,因为弗丽达保管着一本鬼混生前所作的书,作为回报,鬼混会帮她收拾整个房间,但是如果没有看到这本书,鬼魂就没有了帮忙的义务,真是没有感情的生物。

萤虫

萤虫是一种濒危的龙族生物。在精灵的合约条款上写道,如果不小心被荧虫的火烧了,合同会失效。他们有社交恐惧症,不愿意交流,但是却喜欢园林绿化,喜欢植物。

社交恐惧症的荧虫因为不敢回到城市去看这些植物,当希尔达把常见的城市植物送给荧虫的时候,它会性喜若狂。

水神

水神就出现了两次,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设定,希尔达可以直接像踩平地一样踩在水神的水上,召唤水神只要在岸边吹号螺“哇~咿~呜~~”就会出现。是个很友善的神灵。

天气精灵

天气精灵是非常喜欢辩论的一种生物,记性也非常不好了,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辩论。

木头人

木头人简直是整个《希尔达》中最精彩的存在。其实不难看出木头人为什么成为如此重要的角色。北欧崇尚自然的木材,而北欧神话的五大种族和九大世界也是基于世界之树上,非常有理由相信,木头人就是这棵世界之树的化身。

木头人每次出现有点像禅宗大师的谒语故事。比如:

希尔达:我们迷路了。

木头人:也不尽然,只有你才是想去一个特定的地方。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没有目的地的执念,当然就处变不惊了。


小结:

《希尔达》整体的感觉是 「节奏感」 比较慢,没有让人上瘾的魔性节奏。 「主色调」 用棕红、深蓝、芥末黄等的颜色,都是使用非常有“安全感”的色彩,舒适却不刺激。 「剧情线」 是很温和的,基本摒弃了消灭敌人和任务式的情节,有点藕断丝连的感觉。

所以《希尔达》注定是小众动画片,商业化元素非常少,但是是一部可以流传很长时间的经典动画。

豆瓣9.5!让你20秒入坑的成人动画

最近空姐被人安利了一部动画,原本只想看个片头,结果20秒后,决定追完。


这部英国动画名叫《希尔达》(Hilda),由Netflix出品,第一季13集。其质量之高,看看评分就知道了——


豆瓣9.5是什么概念?要知道,《瓦力》是9.3,《玩具总动员》系列最高的第三部评分也不过是8.8,最近正在热映的《无敌破坏王》,第一部的评分是8.7,第二部到现在为止,评分为8.4。

所以《希尔达》被称为“神作”,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即便是对童话不感冒的空姐,这次也沦陷了。

《希尔达》原作者卢克·皮尔森(Luke Pearson),一位年轻的英国艺术家。


△卢克·皮尔森(Luke Pearson),颜值不输影坛小鲜肉啊!

皮尔森出生于1987年,擅长漫画、插画的绘制,同时还参与过剧本创作,《希尔达》的第一季动画,就改编自他的同名漫画作品。该作品连载至今已出版五本,英国漫画奖和马克思&莫里斯奖。



据说,皮尔森之所以会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一次北欧之旅,他被浓浓的北欧风所倾倒,决定创造一部以北欧神话为故事蓝本的漫画。

于是,他以挪威、哥本哈根等地为原型,创造出了这部叫人“欲罢不能”的,充满奇幻色彩与童真的治愈系神作。

2018年,Netflix将《希尔达》动画化。 “希尔达”的配音,则是《权力的游戏》中那位冉冉升起的新星贝拉·拉姆齐。


△相信看过《权游》的小伙伴都不会对她感到陌生。

皮尔森本人也有在动画中“友情客串”哦。


△总体来说,还算是挺还原的。


《希尔达》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叫“希尔达”的小姑娘,和妈妈住在被精灵和巨人包围的荒野,她有着一头漂亮的蓝发,性格开朗而勇敢,喜欢冒险。同时,还养了一只叫做“枝枝”的鹿狐。

这是一个人类与精灵、巨人、魔怪甚至鬼魂共存在一个世界。

在荒野,她与小精灵谈判,帮巨人重逢。搬去城市以后,她还要与鼠王交换秘密,与梦魇斗智斗勇。



《希尔达》中,有很多我们所熟悉的神话原型。比如:巨魔、精灵、梦魔和雷鸟……

△这个长着长鼻子巨魔。


看起来相当儿童了。

巨魔是《希尔达》中最早出现的一种魔怪,它白天是石头的状态,但是随着夜幕降临,便会化成一种吃人的妖怪。它的原型是北欧神话中的泰坦巨魔,也就是那个经常出现在各种影视和游戏作品中的恐怖怪物。

希尔达带着写生簿为它画像,为了能感应到巨魔何时会活过来,便在它的鼻子上拴了一枚铃铛。

日落后,铃铛响了。

巨魔获得了生命,它开始疯狂地追赶着希尔达,一直追到了她家门口。


就在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以为会上演什么可怕的剧情时,希尔达却露出了同情的目光,她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巨魔的面前,为它摘下了鼻子上一直摇摆不停,巨魔自己无法解开的那枚铃铛……

巨魔走了,临走前,它伸出舌头舔了希尔达的脸,同时从嘴里吐出了它捡到的,希尔达慌乱中遗失的写生簿。

那一刻,莫名觉得好甜。


△看《希尔达》的时候,星空棒棒糖都会变得更甜。


雷鸟,美洲原住民传说中,掌管雷、雨和闪电的神鸟。



虽然动画中对于雷鸟的传说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将它的出现解释为一种巧合与误会,但希尔达还是热心地帮助了它,并和这个伸展翅膀后变得巨大而且可以召唤闪电的神鸟成为了朋友。

不过在这些角色里,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希尔达住在荒野时的邻居木头人,它几乎每晚都会不请自来,推门就进,躺在希尔达的家里看书、听音乐,好像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它看起来好像很没有礼貌,也从不知道感恩,甚至会在跟别人打牌时,将希尔达作为赌注输掉。

△同样是木头(树)人,好像还是格鲁特更可爱一些。


不过它始终是爱着希尔达的,遇到危险时,他们一起面对。即使分别,也无需感伤。

尽管交流不多,但它却是希尔达真正的朋友。

因为只有真朋友才会明白你内心的想法,只有真朋友,才会邀请你去它家做客时,不需要敲门……


如果只有温暖和治愈的部分,那空姐也不至于这样喜欢。

《希尔达》让人喜爱的地方在于,它既不像往常童话那样,制造“王子与公主”的假象哄人开心,也不像黑童话那样,往往以边缘生物做主角,仿佛只有他们的爱才够纯粹(拓展阅读: 《水形物语》这样的黑童话才有爱 )。

《希尔达》作为一部奇幻动画,讲述的是生活琐事。

既没有刻意的小清新,也没有避讳惊悚和负能量。

《希尔达》的恐怖,并不像《happy tree friends》那样血腥直接。

△《happy tree friends》里,这只海狸出镜68次,死了53次。
△《happy tree friends》里这位出镜43次,死了33次。


《希尔达》更注重恐怖氛围的营造。

有一集讲述“马拉”的,就着实让空姐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典型性儿童剧惊悚。

注:以下内容含有剧透,未成年或胆子小的读者请在家长陪伴下进行观看。



马拉又被称为“噩梦精灵”,类似于北欧神话故事中的梦魔。

她们是一群看似普通的小女孩,以别人的恐惧为乐趣,会在夜晚化身成绿色的烟雾钻进你家的钥匙孔,然后变回人形骑在你的身上。

于是睡梦中的你,会感觉有重物压身,透不过气来。而你的梦境也会被平时所惧怕的事物所笼罩,变成一场无休止的噩梦……

希尔达的好友大卫,梦见在深不见底的地下道里遭遇了鼠王。成百上千的老鼠叼着同伴的尾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球,在黑暗中睁着眼睛,注视着大卫。


大卫尖叫着惊醒,他生性懦弱,几乎什么都怕。最近他总是被噩梦所困扰,几乎每一晚,都会有各种各样可怕的东西潜入他的梦境来吓唬他。

善于观察的希尔达发现,大卫家附近搬来了一个神秘的女孩。她完全不和任何人交流,而且总是神秘的消失。也是从这个女孩搬过来开始,大卫开始了他无休止的噩梦。


热心的希尔达自告奋勇,要带领大卫去直面自己的恐惧。


于是一行三人一起来到了大卫梦见的那个下水道,在这里,他们见到了鼠王。



鼠王无所不知,但是却很喜欢听别人的秘密。它叫希尔达用自己的秘密来交换,告诉了她大卫一直做噩梦的真正原因。

△这么多老鼠抱成一个比人类还高的大球……何止恐怖,简直恶心!


大卫之所以连续一周都在做噩梦,竟然真的和那个新搬来的女孩有关。

希尔达决定跟踪那个女孩,查出她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可以潜入大卫的梦境?


原来,这个女孩就是传说中的“马拉”,她每晚都和自己的同伴聚在一起,靠分享那些可怜人的噩梦来取乐。


为了打败马拉,三个小伙伴去了图书馆,找到了关于噩梦精灵的书。

书上说,这些马拉会潜入人类的梦境,再把他们潜意识里害怕的东西变成噩梦。

这俨然就是《小丑回魂》里惯用的伎俩。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空姐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栏目,专门帮人战胜恐惧,克服你所害怕的东西或者动物。

180+的彪形大汉被小奶狗吓得哭爹喊娘,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拿空姐自己来说,因为是鸟禽类恐惧症重度患者,所以要是遇到这位“马拉”,只需要让空姐在梦中流落养鸡场,空姐大概就能直接在梦里死过去……


为了帮助大卫,勇敢的希尔达想到了一个方法,她和大卫互换身份,装扮成大卫的样子,等着马拉的到来。

当晚,希尔达躺在了大卫的床上,马拉则变成一道绿色的光,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房子。


诡异的音乐,扭曲的少女,绿色的眼眸和可怕的梦魇……讲真,这一段还真是让人怕怕。



马拉的克星是皮带,只要用皮带绑住她的双脚,她就无法继续施展法术。

希尔达和朋友前后夹击,抓住了马拉。

为了不让她继续骚扰大卫,希尔达甚至自愿代替大卫成为马拉施展噩梦的受害者。两人定下一个赌注,只要希尔达做到无所畏惧,马拉以后就不能再来欺负大卫。



梦境中的希尔达不怕生气的妈妈,不怕铺天盖地袭来的黑色蜘蛛,也不怕把她捏在掌心的巨人……她曾经生活在荒野,所以崇尚自然并热爱生命。


但马拉总能找到别人的弱点,她也和鼠王做过交易,知道这个荒野女孩内心深处的“小秘密”。

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希尔达,竟然害怕骑自行车。

她努力适应着城市的一切,但城市对于她,仍旧有些陌生。

内心深处,她也害怕自己无法融入都市生活。


关键时刻,家长们发现了三个孩子的小秘密,他们及时赶到,叫醒了被噩梦吓得尖叫连连的希尔达。



希尔达输了,但是她的精神却鼓励了大卫,大卫很感激希尔达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决定勇敢起来,靠自己的力量战胜马拉。

有时候,友情就是这样,它会令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勇敢,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成长的道路也不再孤单。

最终,马拉离开了,大卫不再做噩梦,希尔达也决定去学骑车。



其实完全不做噩梦也挺乏味的,不是吗?
有时候,生活并不能如你所愿,即使你做了对的事,也可能遭遇到“不等价”的回报。

希尔达帮助巨人收获了爱情,可巨人却一脚踩坏了她的房子。


她为了帮好朋友找回丢失的故事书,不惜和鬼魂摔跤,失败后却被朋友赶出了家门。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本来就不是什么都能如你所愿。


在这个总是刻意卖萌的时代,就连毒液都靠着吃巧克力来赢取观众的欢心时,《希尔达》作为一部儿童动画片,却并没有一味地渲染那些讨人喜欢的情节。


它真实,不做作,有打动人心的一面,也从不逃避自身的问题。

这是一部很成人的童话。

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

—— 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

*选题 / 纨纸


· —— End —— ·


- 热文推荐 -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空(ID:jiakong2017),这里是科幻、奇幻、惊悚的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