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发布了《西安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
到2025年,力争西安文理学院创建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
”,
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力争更名为西安大学
。在西安市教育事业“十四五”期间建设类工程项目中,关于西安文理学院是“西安文理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开工时间2022年,投产时间2025年):新校区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达到5000人规模,二期计划达到10000人规模,三期计划达到18000人规模。
西安文理学院是省市共建、西安市主办高校,先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我们如何理解“力争西安文理学院创建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
第一,力争:
力争就是尽全力争取。
力争主要表现:一,政策方面:
教育部在“十四五”期间严控更名大学的条件,因此在相关指标方面达不到就会无法更名大学,没有捷径可走;
二,本身实力:
西安文理学院目前实力还强,离更名大学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还不是硕士授予权单位,如果顺利2023年申硕成功;
三,竞争压力:
省内省外多所高校规划更名,甚至多所高校提出“十四五”期间更名大学,仅陕西省内就有宝鸡文理学院、西京学院、榆林学院、商洛学院等提出更名的意向和甚至走完了省内流程。从这方面看,西安文理学院提出2025年创建为大学,是一个理想时间和状态,不具备肯定性。
第二,创建为......:
“创建”和“创建为......”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创建”是一种过程,“创建为......”是过程所表示结果的肯定
。
因此,“力争创建为......”是争取肯定的结果,而且具有主动性,西安文理学院将主动以创建大学为目标。
第三,国内一流:
“国内一流”是指什么?
我们单纯看这个“国内一流”一定是比较浮夸的目标,比如“国内一流”或“国际一流”
,就目前我国高校来说,仅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建设成了“国际一流”大学,即世界一流大学,像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目前层次仍然是“国内一流”大学,像燕山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都还未达到“国内一流”大学的高度。
这里的“国内一流”是指在“应用型城市大学”中比较属于“国内一流”的层次
。
第四,特色鲜明:
“特色鲜明”是指什么?我们很多高校都在讲特色鲜明,
特色鲜明是指专业布局方面具有独特性,发展道路具有独特性,与其他众多高校不同,而不是千校千面,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打好自己那张“牌”
。西安文理学院作为城市型大学,一定是为西安服务的,因此需要
布局西安发展的新兴产业或者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或者专业集群
。
“特色鲜明”也是在“应用型城市大学”中所比较的,每个城市大学都会因城市而发展,城市也会有城市大学而变得更加美好,他们相互依存
。
第五,高水平:
我们很多高校都在讲“高水平”,
到底多高才叫“高水平”?有的是省内高水平,有的是区域高水平,有的是国内高水平,有的是世界高水平
。“高水平”和“一流”是两种不同的层次,比如“国内一流、世界高水平”、“省内一流,西南高水平”,
西安文理学院提出“国内一流”和“高水平”是否矛盾?我认为不矛盾,西安文理学院的意思是“大学”,因此“高水平”和“大学”是一一呼应的,没有更名为大学就不叫“高水平”
。
第六,应用型:
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技术技能型和研究型大学而言的,
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学校的发展定位,当然也是人才培养定位
。
第七,城市大学:城市大学是以“城市+大学”命名的大学,这是特征之一
,如成都大学、深圳大学、合肥学院(将更名为合肥大学)、长沙学院(将更名为长沙大学),
特征之二是主要为所在城市或者城市周边区域(比如经济圈内)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城市建设等服务的
,因此,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城市+大学”为非城市大学。
当然,更多的以市属院校为主,特别是高水平的大学,但是这不是城市大学的特征
。
目前,我国以“城市+学院”命名的高校还有很多,有多所都规划更名为“城市+大学”,如黄山学院(黄山大学)、铜仁学院(铜仁大学)、宜宾学院(宜宾大学)、梧州学院(梧州大学)。
总之,作为西安文理学院来说,具有的内涵是市属高校,培养西安市或者西安都市圈内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紧围绕西安或者西安都市圈发展布局相关专业或者专业群,办出高水平的,特色鲜明的,差异化的,在同类大学中居于前列的城市型大学,即高水平西安大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