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线的Netflix原创韩剧《僵尸校园》,改编自人气网漫《极度恐慌》。
讲述僵尸病毒在一所高中校园蔓延,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变成嗜血的僵尸,主角团合力求生,在无处可逃的校园中,有人为了生存开始对同学们自相残杀,试图在绝境中挖掘真实人性。
然而播出后口碑不如预期,第一集开始就引发了争议,韩网论坛激烈地讨论第一集中出现的针对未成年女学生性暴力的场面。
为什么编剧要在原作没有的情况下加入这一段?为什么导演用如此露骨直白、令人不适的拍摄方式?编剧\导演是为了迎合网飞的暴力口味,故意加入大尺度情节吗?
从创作本身的批评延伸出去,还引发了大家对于创作自由、自我审查、审美趣味低级、老旧的男性凝视、流媒体涟漪效应、文化形象等等,多方面的批评。
这些批评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其实,韩剧韩影一直致力于揭露社会黑暗面,针对手法残忍的犯罪行为、包括校园霸凌的描写不在少数,真实案件改编的犯罪电影也特别多。
为什么只有《僵尸校园》惹怒了众人呢?
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是,创作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反映现实,使人们重视、警惕校园霸凌\未成年性犯罪的社会批判意图呢?
还是出于服务剧情,让画面看起来更有刺激性、有噱头,迎合所谓的网飞重口味?
根据这两种意图,可能会拍出完全不一样的镜头。
许多韩国观众在论坛里评论,认为这段戏就算没有,也不影响后面的僵尸剧情,甚至说,与主线剧情脱节:
“不知道加入这一段的用意。”
“那样添加不必要的场景并感到自豪,这是自我表达吗?”
导演使用了加害者视角的主观镜头,也就是那篇报道右边的图,镜头拍摄手机画面,同时手机以俯角拍摄被害女学生,是手机拍摄者的视角,明显是猥琐的加害者视角。
虽然下一秒发现,是另一位受害者被迫拿着手机。然而这种加害者视角下未成年学生过度裸露的画面,就是男性凝视,光这个镜头已经充分令人不适。
加上这段剧情与主线脱节,很难不认为,创作者的意图是为了刺激展现大尺度,也暴露了创作者自身的低级审美趣味。
如果这类情节必要,也就是出于社会批判意图,也需考虑到剧中受害者身份是未成年,可以用隐喻、暗示的手法拍摄,比如拍散落一旁的校服,再拍拿手机的人脸上表情,手机背面出镜,观众一下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即使是用隐喻、暗示的手法描绘犯罪的场景,也不代表能达到了社会批判的效果,还需要导演特定的观点镜头,比如《杀人回忆》结尾中宋康昊直视镜头的脸,或《D.P:逃兵追缉令》片头丁海寅转头凝视镜头的眼神。
然而《僵尸校园》中仅仅是展示了暴力,并没有看出批判,代表加害者视角的镜头,难道不是对现实中受害者们的二次暴力吗?
“创作意图”与“创作自由”有着紧密的关系,创作自由当然非常珍贵,但是处理社会现实或历史题材的作品时,创作者应该要有意识寻找创作自由的线在哪里。
那不是自我审查,而是身为创作者应该有的责任感。
不仅要守护创作自由,也要考虑到创作意图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尤其影视对社会的影响之大,随着流媒体的出现,可能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众多批评的言论中就提到了流媒体的涟漪效应,在心理学定义中: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
如果越来越多创作者认为,网飞的风格就是重口味、大尺度地展现暴力(这当然也是一种创作自由),为了迎合这种市场,可能跟风模仿、一味地将含有这些刺激性元素的画面投入其中,过不了多久,网飞韩剧就会没落······
另外,《僵尸校园》还有一个批评点,是关于男性凝视下女性角色塑造的问题,有一个评论写道:“现在是什么时代?他们仍然这样使用女性角色。”
剧中不光出现受到性暴力的女学生,还有厕所分娩的女学生,以及僵尸扑到身上还傻傻原地不动、需要男主角来拯救的女主角······
2022年,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形象,为何被塑造得如此落后、老旧和贫乏?还有俗气的多角恋······不能老老实实拍僵尸吗?
更不要说编剧魔改原作、情节上各种不合理了,豆瓣开分6.3,已经充分说明了那些缺陷。
虽然《僵尸校园》失败了,但作为最大流媒体的网飞的竞争对手仍然没有出现,Apple+、Disney+虽然已经进军韩国市场,开始制作原创韩剧,但只是开始阶段,还没有真正打响知名度的作品出现。
网飞韩剧依旧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只是需要更顶尖的优质创作者。下一部待播的网飞原创韩剧是《少年法庭》,洪忠灿导演,金惠秀、金武烈主演。
讲述曾是少年犯罪受害人的大韩民国法官,面对着有着多种故事的少年事件,思考着什么是真正的大人的作用,少年事件为什么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希望下一部能展现真正的社会批判意图,不要再消费大众对于原创韩剧的期待!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